“刺激內需”—可行的方略?
“刺激內需”幾乎成了應對金融海嘯的共識。想當年,日本陷入衰退,西方學界幾乎一致呼吁日本“刺激內需”,筆者不是經濟學家,也非日本人,所以姑妄聽之而已,無暇深思。只是記得,日本刺激的效果是“失去的十年”。而今輪到我們中國“刺激內需”了,這迫使筆者要想明白,這內需何在?如何刺激之?
一個經濟體系,它的最終消費者是兩個部分:居民和政府。在市場經濟中,貨幣收入是消費能力的硬約束,因此,觀察兩者的貨幣收入,是觀察內需的入口。
貨幣收入:消費能力的硬約束
在《中國統計年鑒》中有歷年的財政收入,它是政府支出的主要來源(暫不考慮國債)。
中國居民在統計上被分為“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兩類,他們的收入分別由統計局城調隊和農調隊通過入戶調查獲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城鎮居民的實際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貨幣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包括農村常住居民家庭所有的現金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人均值乘以相應人口即得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貨幣收入總量。這兩個指標反映了居民部門購買潛力。
由此可以觀察財政收入與居民收入的演變(見圖一)。
圖一:財政收入與居民收入的演變
數據顯示,2004年后財政收入就大于農村居民現金收入,2008年底農村居民為7.2億人占,總人口的54.3%。即財政收入超過了我國大多數人口的現金收入,而且,這一趨勢還在加速擴大。
圖二顯示了總收入在三者間分布的演變。
圖二:總收入在財政與居民間分布的演變
數據顯示:1985年前農村居民所占份額呈上升態勢,而此后陷入了持續的下降,1996年后下降明顯加速。城鎮居民是這一過程的首先獲益者,在2003年以前,所占份額持續上升,然而此后所占份額開始緩慢下降。1978年,財政收入所占份額既高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又高于“農村居民現金收入”,此后持續下滑,直到1996年,而此后又開始穩步攀升,自2003年后,財政收入是惟一的份額上升者。由圖一、圖二不難看出,如果維持現有的趨勢,到2013年左右,財政收入將超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而農村居民的現金收入將遠遠低于前兩者。
由此,潛在購買力增長最強勁的是財政,城鎮居民占潛在購買力的份額已達頂峰,顯出下調的趨勢,而農村居民的潛在購買力所占份額最小,且仍在快速下行過程中,盡管他們占中國人口的絕對多數。
貨幣收入是消費能力的硬約束,但貨幣收入并不等于消費支出,所以進一步需觀察收入與支出的關系。
消費支出:誰更敢花錢?
由財政收支的順逆差可觀察政府支出的松緊。由于建國60年來,財政收支大體呈指數增長,為便于歷史比較,我們來觀察順逆差/財政收入(見圖三)。
圖三:歷年順逆差/財政收入
數據顯示:80年代以前,順逆差大體相當,1950-1982年,順逆差的絕對值/財政收入平均為3.6%,政府在努力維持預算平衡。1983年后,除個別年份外,大多為逆差,順逆差的絕對值/財政收入平均為7.65%,最大的2000年,赤字竟高達18.6%,表明政府在長期實行赤字財政。
財政順差意味著政府有資金積累,逆差則意味著債務積累。圖四為歷年累計的順逆差/當年財政收入,它客觀上會影響政府的開支能力:累計的順逆差/財政收入越是大的正值,政府越有能力超支;相反,越是大的負值,政府就越要顧忌還債負擔。
圖四:歷年累計的順逆差/當年財政收入
數據顯示:1953-1962年,因急于工業化,財政累計順逆差大幅增加,1962年達到了當年財政收入的-51.06%,此后厲行增收節支,到1978年累計順逆差縮減為當年財政收入的-8.76%。此后再次走向赤字財政,1998年累計順逆差/財政收入再次達到-50.1%,但隨后幾年,政府不但沒有收緊支出,反而加速超支,到2003年,累計順逆差/財政收入竟高達-81.9%,此后再度厲行增收節支,到2008年累計順逆差/財政收入降至-38.14%。
由此可見,政府的開支傾向于超出其收入,但累計順逆差/財政收入過大又迫使政府壓縮赤字。目前政府正處于需要壓縮赤字的階段,但疲弱的社會需求又迫使政府加大支出。
對城鎮居民,仿照分析財政收支的方法,來分析其“可支配收入”與“消費性支出”間的平衡(見圖五)。
圖五:城鎮居民當年收支平衡
數據顯示隨著收入的增加,城鎮居民當年結余的收入越來越多,到2006年已接達到當年收入的1/4。換而言之,當年結余相當于當年消費的1/3。早在《禮記·王制》中就有:“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的憧憬。看來城鎮居民一直在追求老祖“耕三余一”的境界,與寅吃卯糧、負債消費的美國人相比,在消費上顯然更保守。
由于筆者找到的連續數據起自1983年,我們只能計算1983年后城鎮居民的累計結余。圖六為歷年累計結余與當年可支配收入的關系,2006年,累計的結余已相當于當年收入的1.5倍(見圖六)。
圖六:城鎮居民歷年累計結余
對農村居民,用同樣的方法,來分析其“現金配收入”與“現金支出”間的平衡。為了能與城鎮居民對比,分析也從1983年開始。但筆者找到的數據在80年代不連續,對缺乏數據的年份,用內插估值替代。由此估算的農村居民當年收支平衡見圖七。
圖七:農村居民當年收支平衡
我們看到,本世紀之前,農村居民現金總體上是入不敷出,進入2000年后,才有了每年約10%的結余,2003年后結余比例還在縮小。由此,農村居民手中累計結余的現金有限,到2006年累計結余現金僅占當年現金收入的1/4(見圖八)。
圖八:農村居民歷年累計結余
與“城鎮居民消費性支出”不同,“農村居民現金支出”不僅包含生活消費支出,還包含家庭經營費用支出、購買生產性固定資產、稅費支出、財產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進入本世紀后,生活消費支出僅占農村居民現金支的60%左右。
由此可見,政府傾向于,也有能力“超前消費”;農村居民剛擺脫入不敷出的境地,結余有限;城鎮居民則偏好積蓄,進入本世紀后,每年節余超過當年可支配收入的20%。
居民的結余,邏輯上會轉化為銀行的存款。在《中統計年鑒》中,有“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年末余額”,這個指標在1996年以前尚被分解為“城鎮儲蓄”、“農戶儲蓄”,而1997年后無此分解。所以筆者無法分別觀察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儲蓄的近期演變,只能觀察籠統的“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年末余額”演變,看它如何能轉化為內需。
居民儲蓄:追逐的是商品還是利潤?
圖九為中國城鄉居民儲蓄年增長率。自1978年至2008年,30年間中國城鄉居民儲蓄年均增長26.5%,遠超過GDP 的增長,2008年底中國城鄉居民儲蓄余額已達22.15萬億,相當于當年GDP(24.66萬億)的89.8%。哪怕動員居民花掉其中的1/10,也將近2008年GDP的9%,又何愁“保八”?
圖九:中國城鄉居民儲蓄年增長率
事實上,上次亞洲金融危機后,為“啟動內需”,專家們就盯住了城鄉居民儲蓄余額,想方設法要將其逼出來。當時的三招是:房改,迫使居民動用儲蓄買房,以提升房地產業;醫改,迫使居民花錢,以提升制藥產業;教育產業化,迫使居民為子女的前途出血。
這三招的效果現已經清晰地擺在國人面前,住房、醫療、教育被國民視為“三座大山”,成為威脅社會穩定的政治問題,新一屆政府被迫為此向社會做出了政治承諾。“三座大山”迫使居民未雨綢繆,更傾向于儲蓄而非消費。于是本欲逼出的消費能力不見蹤影,持續的內需不足導致整個經濟高度依賴海外市場,造成了今天的被動局面。
觀察圖九,建國以來,只有4個年頭城鄉居民儲蓄年增長率為負值,意味著在這些時間內部分儲蓄被轉化為消費基金,這些年頭是:1960、1961、1962、1969年。其中的1960-1962年是所謂“三年困難”,居民被迫動用儲蓄度災,而1969年前兩年是“全面武斗”造成的生產停頓、經濟困難。
為什么城鄉居民儲蓄增長如此高速?為什么無法引導其轉為內需?
經濟學理論用一個系數“儲蓄傾向”來解釋,似乎中國人天生好存錢,哪怕將中、美兩國老太太和房子的故事絮叨得盡人皆知,也無濟于事。這不能不令人生疑,不能不引導筆者直接從統計數據尋找真相。
如果城鄉居民的當年結余都存進銀行,那儲蓄余額的年增量應該等于當年結余,如果當年結余的一個穩定比例存入銀行,那儲蓄余額的年增量曲線應該與年結余相似。事實上,這兩個統計量的對比見圖十。
圖十: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增量與城鄉居民收支結余
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增量顯現出穩定的加速增長態勢,而城鄉居民收支結余則大幅波動,兩者的走勢差異極大。這暗示城鄉居民收支結余絕非影響儲蓄存款增量的唯一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996年到2000年,城鄉居民收支結余步步下滑,而儲蓄存款增量卻穩步、加速高升。2000年儲蓄存款增量甚至大于居民收支結余,顯然有另外的資金進入了“城鄉居民儲蓄”項下。
為理解這費解的現象,讓我們回顧那一段不算久遠的歷史。1992年開始,山東諸城市長陳光主導,對諸城市282家國有和集體企業全部改制,15個月內,基本全“賣給”了內部人,陳光由此獲得“陳賣光”的雅號,并引發了廣泛爭論。1996年,調查山東諸城“賣光國企”事件的中央調查組做出結論:諸城的改革,方向正確。隨后在“改制”的名義下,地方國企被大規模私有化,與此同時則是國企員工被大量拋向社會(見圖十一)。
圖十一:國有單位職工人數演變
事實上,社會財富生產過程并沒有明顯轉折,只是普通居民所得份額明顯下降,而那些獲得了前國企的內部人一躍成了富豪。他們的收入能否讓城調隊、農調隊“入戶調查”,恐怕值得懷疑。而轉為私產的企業利潤以個人名義存入銀行,進而被算進“居民儲蓄”中,則是順理成章的。于是我們看到了銀行統計的儲蓄存款增量平穩加速,而城調隊、農調隊統計的居民貨幣收支結余大幅波動。
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居民儲蓄存款并非單純的暫存購買力,其中相當一部分為富豪們所有,對他們而言,欲追求的并非消費品,而是“以錢生錢”。無論怎么刺激內需,這類存款都無動于衷,唯有盈利機會才可能引導它們行動。
這類存款到底占了多大的比重?媒體曾廣泛報道,據國家統計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和全國總工會1999年對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的調查,有8.6%的富裕家庭擁有全部金融資產60.4%;其中1.3%最富有的家庭擁有全部金融資產31.43%(每戶擁有5000萬元以上,);而占43.73%最貧窮的家庭只占有全部金融資產2.99%。最富有的家庭擁有的金融資產是最窮的家庭359倍。
可惜這類統計沒有列入常規統計范疇,無法得到同一口徑下的時間序列數據,筆者無法據此分析居民儲蓄存款的結構演變。然而,一些可得的數據提示我們,居民收入的兩極分化自1999年后并未緩和,反而強化了。如各行業平均工資與全國平均工資的偏差,就在持續擴大(見圖十二)。
圖十二:各行業平均工資與全國平均工資的偏差
其實更大的分化發生在老板與打工者之間、高管與一般員工之間、政府官員與百姓之間、城鄉之間、東中西部之間。由此可估計,國家統計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和全國總工會1999年發現的金融資產集中態勢極可能更強化。于是,極有可能六成以上的居民儲蓄存款都是指望“以錢生錢”的逐利資金。啟而不動的內需與上串下跳的資產價格從旁印證著這個判斷。而剩下九成的家庭分享不到四成的儲蓄,除了備急、養老之外,誰在花錢時敢不計后果,“過把癮就死”?
結構:消費與出口
之所以要“刺激內需”,是因為出口受阻,造成相關產能閑置,大量工人失業。然而,即使能突破上述種種客觀制約,將內需刺激出來,就能為相關產能提供市場嗎?
《中國統計年鑒2007》提供了2002年的投入產出表,我們來觀察表中的消費構成和出口構成(見圖十三)
圖十三:消費構成和出口構成
數據顯示:消費構成與出口構成差異極大,消費構成的前三位:其他服務業、 農業、食品制造業占到消費總量的62.1%,而這三項在出口構成中分量極小,最大的也不足4%;出口構成中機械設備制造業、紡織/縫紉及皮革產品制造業、化學工業和其他制造業占到出口總額的65.3%,而它們在消費構成中分量極小,最大的也不足5%。
如果內需真的被刺激起來,市場容量擴張最大的行業順次為:其他服務業、 農業、食品制造業,它們在出口產能中所占份額甚小;而出口產能過剩最嚴重的機械設備制造業、紡織/縫紉及皮革產品制造業、化學工業、其他制造業,市場擴張余地極小。
于是,一方面是大量產能依然過剩,大量失業難于消化,另一方面則是與出口關系不大,但與農業關系密切的幾個行業需求激增,對消費價格造成壓力。唯一可能獲利的是批發零售貿易、住宿和餐飲業,它在消費構成和出口構成中的比重相似,似乎可以指望消費擴張能彌補出口下降的份額,其前提是:消費和出口對這個行業的需求差別不大,或者,這個行業易于轉型。
“發展”:主體是誰?
當年“刺激內需”未能讓日本經濟復蘇,看來并非偶然。而今我們的經濟學家又祭起了這個當年無效的法寶,由此可見學界對西方權威理論的膺服。學術刊物上相關論文大多從某個權威理論出發,利用一堆數學公式推出一些人云亦云的“結論”、“政策建議”,卻懶得直面統計數據,正視經濟現實,進行客觀分析。這讓人感到悲哀。
數據告訴我們,除政府外,最有能力獲得貨幣收入的是資本擁有者,他們最大的需求的不是消費,而是利潤。農村居民有真實的消費需求,卻沒有支付能力。正是逐利資金與消費資金間的失衡,導致逐利資金瞄上了海外市場,導致中國經濟依附于美國,導致中國經濟體系以賺取綠色bill為“發展”目標。而海外市場要求的行業結構迥異于國內消費市場,于是以利潤為核心目標的“發展”,與國民需求漸行漸遠,卻去迎合靠借貸泡沫消費的西方需求。
而今泡沫破滅,海外市場萎縮,我們又不假思索地舉起“刺激內需”的旗幟,似乎無人注意其中其中明顯而無法擺脫的邏輯矛盾。日本前車之鑒猶在,豈不令人憂慮?
數據告訴我們,最有能力獲得貨幣收入的是政府,政府信奉 “發展是硬道理”。然而,“發展”的主體是誰?是中心城市的高樓大廈,還是銀庫里的綠色bill?是豪華的公務消費,還是轉移海外的寓公?毫無疑問,13億國民,960萬平方公里國土,300萬平方公里的海疆,這才是發展的主體。從這個出發點,才有可能討論中國經濟的真問題。
(注:文中數據均取自歷年《中國統計年鑒》、《全國年度統計公報》)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