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觀察席卷全球的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發現主要有如下特征:
1、普通人大量失業,失業是大蕭條的顯著特征,1931年美國失業率高達25%。
2、生產過剩,消費不足,窮人消費不起,中產不敢消費,經濟螺旋下降。
3、股市崩潰,債市崩潰,利率上漲,工廠倒閉或者削減工人工資。
4、房東大量驅逐沒錢繳納房租的房客,年輕人大量流落街頭,或者投靠父母。
5、回歸大家庭,年輕人和青年夫妻投靠父母,岳父母,擠在不大的房子里生活。
6、女性大量失業,失足婦女數量增加。
7、生育率下降,都不想生孩子。
8、男性不再注重外表,胡子拉碴,在家庭的女性,以及保住工作的女性,不再追求時尚,回歸傳統審美,更保守,穿更長的裙子,裝扮更女性化。
9、群眾減少社交,人們大多用紙牌,棋類,低價的電影消磨時光,更多時間與家人在一起。
10、逆向城市化出現,回歸農村,更精細地種地,獲得糧食。
11、精神匱乏,精神病人大增,宗教盛行,神棍和邪教層出不窮。大蕭條期間,排隊領救濟的民眾
總結:民眾對未來失去信心
美國學者鮑里斯·鮑里索夫曾經在統計數據中指出,在1929-1933期間,美國人口罕見地下降了700萬人。
大蕭條前的十年,是美國的柯立芝繁榮時代,是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描述的財富爆炸、重視享樂、一片樂觀繁榮的爵士時代。自然而然的,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尋找財富機會。
然而大蕭條時期恰好相反,1930~1933 年間,美國歷史上破天荒第一次,人口從城市向鄉村方向倒流。甚至連城市人口出生率都出現了下滑。避孕套銷量大增,人們都不敢生小孩了。
1931年,在倫敦出版的《時代》周刊歐洲版刊出了一篇社論,題為《信心的責任》。這篇文章一針見血的指出:大蕭條的本質,就是民眾對未來失去信心。
杜邦公司總裁拉蒙特·杜邦也持有類似觀點,《華盛頓郵報》記者安娜·揚曼將其歸納如下:“杜邦先生日前指出,未來稅收負擔、勞動力成本、政府支出政策、對產業的法律限制等還不確定,而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對利潤和損失的估算。正是由于這種不確定性產業才陷入短暫癱瘓。也正是這個原因,人們擔心產業的恢復力能否像從前一樣引領產業走出蕭條,邁向復蘇。”
大蕭條期間信心的跌落是如此嚴重,以至于持續了長達10年,甚至可以說超過10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信心以及經濟本身才開始恢復。至于完全恢復,還要等到二戰后。這就是大蕭條的巨大危害。民眾對未來失去信心的時間竟然如此之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