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社會正處于一次深刻的變革時期。
無論是經濟、教育,還是社會結構的變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未來。
這種困境并非偶然,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我們常常討論內需不足、產能過剩、失業率高等問題,但如果僅僅從表面來看,這些問題顯得孤立且簡單。
真正的根源,往往藏在更深的地方。
我嘗試從底層邏輯出發,理清這些問題的真相。
中國,一直以來是一個極度重視生產的國家,“產能狂魔”、“基建狂魔”……這些稱號并非浪得虛名。
這種現象并不是中國獨有,歷史上許多工業化國家在早期也曾經歷過類似的階段。
在工業革命初期,馬克思曾指出,資本家的“剝削”行為,是基于生產的豐富性,但這一理論只適用于需求遠大于供給的初期階段。
到了后來,供需關系發生了變化,生產過剩便成為了一個大問題。
如果我們一味地生產,卻忽視了市場需求,那后果就是產品堆積如山,卻無人問津。
這個時候,政府就可能會介入,動用公共資金繼續補貼生產。
但這種做法看似可以維持生產,卻忽視了一個根本問題:當過剩的產品不能被消化時,資源的浪費和經濟的失衡就隨之而來。
說到底,問題的核心在于供需關系的嚴重錯配。
許多人談論內需不足,認為人們購買力不夠。
但更深層次的問題是,老百姓都沒錢了,怎么去滿足?
那老百姓的錢去哪兒了?
失業、低收入和生活壓力的加劇,導致了消費水平的低迷。
而失業的背后,則是產業結構的失衡。
大量資源被浪費在低效的生產領域,而當這些行業泡沫破裂時,失業率急劇上升。
與此同時,大學也在不斷擴招,導致了學歷的貶值。
那些本來考不上大學的人,也都上了大學。
大學生的數量快速增長,然而真正的高質量就業崗位卻沒有相應的增長。
社會對學歷的需求未能跟上大學擴招的步伐,結果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臨就業困難,導致了“大學生貶值”現象的出現。
內卷內卷,到底啥是內卷?
就是沒啥事可做的時候,大家都扎堆去搶著干一件事,這就叫內卷。
老是有人說中國人太多啦,可咋就不說這么多中國人,能做的事咋就那么少呢?
但實際上咱們心里都清楚,不是這么回事。
人有各式各樣的需求,咱們也能有五花八門的供給。
關鍵是啥?是管得越少越好,讓老百姓自己去找賺錢的門道,讓群體的智慧自己發揮作用,要相信市場會自然而然地把錢給到最合適的人。
中國的困境,并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么簡單。
我們是市場化了,但又沒有完全市場化。
我們總是期望政府可以為我們解決一切問題,然而這種思維方式,常常導致了小問題的被忽視,而系統性的大問題卻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所以我們看似一直在生產,一直很勤勞,但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做的都是無用功。
要走出困境,最重要的或許是減少對政府干預的依賴,釋放市場的活力。
市場應該是由人民自己調節的,而非靠決策者去主導一切。
真正的“內需”,是建立在人民擁有真實購買力和選擇權的基礎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