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美“互補”到“Chimerica”
--金融海嘯觀察之二
商品與貨幣
勞力成本
資源
環境
社會安定
債務:顯性與隱性
“Chimerica”?
前文描述了在“全球化”體系內,中國這個子系統的功能:大量生產、大量出口。為了整個體系的運轉,必然有另一些子系統的功能與之“互補”。美國就是其中的典范。所謂“互補”意味著將一方的狀態翻過來,就是另一方的狀態。
商品與貨幣
在市場經濟中,伴隨商品流動的,是貨幣的反向流動,于是我們看到了中國日漸增大的外貿順差,和日益膨脹的外匯儲備----美國印刷的綠色bill(見圖一)。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tongjishuju/
據報道,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數據顯示,截止到2008年10月,我國持有美國國債6,529億美元。(《10月中國增持美國國債659億美元 刷新年內紀錄》2008年12月16日第一財經日報)6,529億美元占到當月中國外匯儲備總額(18,796億美元)的35%,占到美國國債總量的21.44%。根據此文提供的數據,美國的主要債權國見圖二,中國成了美國的最大債權國。
由此,我們看到了中美之間的貨幣/產品互補:中國生產產品,美國消費;中國賺得美元,回頭買美國國債,而美國國債的年利率自80年代以來持續下降,目前已接近于零(見圖三)。
圖三:美國一年期國債利率
數據來源:http://www.federalreserve.gov
上述報道稱:“10月末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較9月大幅增加659億美元。”而10月份的外貿順差為352.4億美元,將外貿順差全部用于增持美國國債尚不夠。無怪乎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教授賈蘭尼(Brahma Chellaney)稱:“中國實際上已經成為美國的銀行”,北京與華盛頓之間已經形成“放債者與欠債者的關系”。(《印度以矛盾心情迎接“奧巴馬時代”》2009-01-22聯合早報)
既給美國造東西,又給美國發錢,這就是“發展中的”中國與“發達的”美國之間的“互補關系”。然而,這只是問題的表層。中國生產的商品之所以能大量流出,源于價格優勢。而價格優勢則源于低廉的勞力成本、資源消耗和幾乎無需成本的環境破壞。在這些層面,我們能看到更豐富的“互補”。
勞力成本
關于勞力成本,正如“國際大循環”戰略倡導者王建指出,中國勞工極低工資的狀態已經維持了二十年:
“……我們國家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就說20年前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打工的民工,一個月掙四五百塊錢,20年后也還是掙這個錢。為什么20年過去了,工資幾乎就不變?我們的勞動力市場呈現兩極趨勢:一方面高級人才的市場價格與國際接軌,不斷往上漲;另一方面,大量普通勞動力的市場價格長期被穩穩地壓低。一般的小國,沒有這么大的腹地空間,沒有這么大的后備勞動力資源,這就使我們的產品在國際上長期有競爭力。產品價格低、質量又好,所以越來越迎合發達國家的水平。”(《中日貿易摩擦的背后——訪著名學者、國際大循環經濟戰略問題專家王建》2001年06月22日 中國宏觀經濟信息網)
根據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署網站(http://www.bls.gov/data/#employment)提供的數據,2007年美國每周平均工資為695美元,相當于月薪20,850元人民幣。而《中國統計年鑒2007》顯示:中國年平均工資才21,001元人民幣,即美國人工作一個月掙中國人一年的工錢。
這種差距的一個原因是就業結構。直到2006年,農業、制造業、建筑業、批發/零售/毛毅/餐飲業等低收入行業,仍占就業崗位的67.3%(見圖四)。
圖四:中國就業結構
數據來源:歷年《中國年鑒》
與之相反,美國就業崗位中這類比重小得多,高收入職位的比重遠高于中國(見表一)。這說明,在全球化的產業分工中,中國人分到了苦力環節,而美國人占據著老板和管理環節。這是中美“互補”的另一個方面。
表一:美國2007年就業結構
職 位 |
比重(%) |
管理、專業及相關職位 |
35.5 |
管理、商業和金融操作相關職位 |
14.8 |
專業及相關職位 |
20.7 |
銷售和辦公室職位 |
24.8 |
銷售和相關職位 |
11.4 |
辦公室和行政支持相關職位 |
13.4 |
服務職位 |
16.5 |
生產、運輸業職位 |
12.4 |
生產職位 |
6.4 |
運輸職位 |
6.0 |
自然資源、建筑和維護相關職位 |
10.8 |
農、漁、林職位 |
0.7 |
建筑業職位 |
6.5 |
安裝、維護、修理職位 |
3.6 |
(數據來源: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署網站
http://www.bls.gov/data/#employment)
資源
進入本世紀后,與加工貿易急速增長同步,中國能耗急速增加。相反,美國能耗增速遠低于中國。據《國際能源年鑒2006》,中美兩國能耗趨勢如圖五。如果維持這樣的趨勢,中國能耗將很快超過美國。
對比中國的能耗與加工貿易(見圖六),兩者均于90年代后開始高速增長,表明中國耗能主要是在為別人生產。而美國耗能主要是自己享用。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然而,中國是個資源緊缺的國家,這樣的生產定位,導致自己的資源快速消耗。中國的能源以煤炭為主,進入20世紀后,大型礦難接踵而至,安監局疲于奔命,這暗示我們,安全易采的煤礦已經采盡,我們只能用礦工的性命來維持這臺經濟機器的運轉。
于是,中國耗盡自己的資源,為美國生產廉價產品,而美國卻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中國說三道四。這是又一個層次的“互補”。
環境
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一部分來自幾乎不受制約的環境破壞。關于環境破壞的報道早已充斥了媒體。問題的嚴重性在于,環境破環已經不是一個個的孤立事件,而在威脅著大片區域的持續生存。環渤海地區就是一個典型。
環渤海地區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是中國的能源基地、化工基地和鋼鐵基地。這些行業是“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基座,為其提供動力與原材料。扮演這樣的角色,一個直接的后果就是渤海正在走向死亡。
歷年《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的數據告訴我們,從啟動《渤海碧海行動計劃》的2001年起,到2007年,渤海污染水域面積呈指數增長,短短六個年頭,重度污染面積增加了3.47倍,中度污染面積增加了6.58倍,輕度污染面積增加了3.26倍。尤其是從2006年到2007年,重度污染面積增加了1.21倍,中度污染面積增加了2.07倍(見圖七)。
數據來源:歷年《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
更有相關海洋專家出語驚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來遏制污染,那么10年后,渤海將變成“死”海;既使現在開始不向渤海排放一滴污水,僅靠其與外界水體交換來恢復清潔,也需要至少200年。
整個渤海不過9萬平方公里,圖七顯出的污染指數增長態勢提示我們,問題可能相當嚴重。基于這些數據,簡單地用logistic函數外推,得出的結果見圖八。
圖八:用logistic函數外推的渤海污染前景(單位:萬平方公里)
圖八告訴我們,如果維持目前的趨勢,到2013年,輕度及以上污染面積將達到渤海總面積的一半;到2017年,中度及以上污染面積將達到渤海總面積的一半;到2022年,嚴重污染面積將達到渤海總面積的一半,到2028年,整個渤海將變為一腔臭水。渤海淪為死海,指日可待。
在飛機上俯瞰美國,最讓人羨慕的是大片大片的森林。在美國行走,隨處可見圖九這樣清新、幽靜、美麗的環境。
即使處于內華達酷熱荒漠中的拉斯維加斯,也能不惜工本地營造、維護人工生態美景(見圖十)。
于是我們看到又一個層面的“互補”:被精心保護的美國環境與日漸破敗的中國環境。
社會安定
消費多生產少的美國不得不靠超額發行鈔票來應付,以至于它的貨幣發行量增速遠遠超過了其GDP的增速。這造成了潛在的通脹壓力。是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和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而流入美國政府的貨幣,保證了美國的低通脹和社會穩定。
為此付出代價的是中國的社會穩定。農村最有活力的成員成了外資的打工仔,為美國人創造財富。被死死壓低的勞力成本使他們不可能轉換為城市人口,當數千萬農民工退出勞動年齡后,他們能上哪里?
被接納為城市市民?這意味著必須彌補以前為廉價出口而克扣的勞動成本。誰來支付?當年的資本家?他們恐怕早已榮歸故里,不見蹤影,即使找到,也于法無據。現在的資本家?他們已經對日漸提升的勞力成本感到壓力和強烈的不滿,正在動員學界大造輿論。偷驢的無恙,拔橛的賠錢,資本家們傻嗎?
另一條出路是讓他們回農村。而他們中相當多的人已經只適應城市的生存環境,根本就不會干農活。二三十年來,大量社會資源被吸引到沿海打工城市,廣大內陸農村日益凋敝。這次華北大旱暴露出了農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的問題,它們大多數是80年代之前修建的。而目前基于“比較優勢”的經濟機制,根本不可能引導資源投向這個方面。被趕回凋敝的農村,對這數千萬在城市里為資本利潤、為美國人耗盡青春的人,意味著什么?他們會作何反應?前車之覆,后車之鑒,他們的子女又會做出什么反應?
于是美國的社會安定與中國社會積累的巨大應力,成為鮮明的“互補”。
債務:顯性與隱性
大手大腳的美國人欠下了巨額的顯性債務。據媒體報道:
“按照美國公開數據,85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全部實施之后,美國國會所能接受的名義國家債務余額為11.2萬億美元,相對于美國13.8萬億美元的GDP而言,美國債務率為81.16%(負債總額與GDP之比為債務率),高于60%——國際公認的安全債務率。”
與之相比,中國政府的債務水平相對較低。然而,上述農民工問題表明,無論是接納他們進入城市,還是把他們趕回農村,政府都不得不為維持社會安定支付巨大的成本——這其實是過去二三十年間政府積累的巨額隱性債務。
這樣的對比幾乎隨處可見,中國反過來就是美國,兩者嵌合起來正好“互補”。
“Chimerica”?
美國暢銷書作者尼爾·弗格森在其新書《金錢的崛起》中生造了“Chimerica”(“中美國”)一詞,將中國與美國合為一體:“一時看起來這像是天作之合。中美國里東邊的人(中國人)存錢,西邊的人(美國人)花錢。”中國人獲得增長,美國人得到低通脹和低利率。
對此《現代快報》于2008年11月21日以《記住這樣一個新詞:Chimerica》為題發文,自豪地宣稱:
“難怪美國國內有學者說,中美利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地連為一體,他們甚至把美國叫“Chimerica”,這就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誰也沒有選擇,誰都不能逃避。更何況在當今世界同心協力抗擊百年不遇的金融風暴的背景下,中國為了展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增持美國國債也有著更多的含義。”
說白了,Chimerica就是東家與長工間的“互補”----長工干活,東家得收成,窮鬼長工一分一厘地攢錢,因為這是血汗換來的;而敗家子東家花天酒地,因為得來全不費功夫。而今東家搞得要破產了,于是盯上了窮鬼長工的荷包,叫他“負責任”,還說這是長工的根本利益所在:否則,東家破產了,你上哪里去打工?
于是長工成了英雄,所謂“負責任”就是“英雄救美”。
就算我們愿意忍氣吞聲、委曲求全,為了保全打工者的地位,去救東家,問題在于,“英雄救美”能否成功?這要看美國經濟得的到底是什么病。請看下一篇《從基欽周期到朱格拉周期》分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