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真相與張維迎的謊言
葉勁松
2月17日,不少網站上貼出了張維迎的、名為《徹底埋葬凱恩斯主義》的文章(以下簡稱張文)。張文的第3部分“這次危機的根源在哪里”專門談2008年的美國經濟危機產生原因。張文寫道:“在我看來,這次危機的根源和1929年那次危機沒有什么大的區別。美聯儲實行持續的低利率政策和信貸擴張,市場信號扭曲,原本不該借錢的人都開始借錢,原本不該買房子的人都開始買房子,原本不該投資的項目都開始投資,由此,房地產泡沫和股票泡沫急劇膨脹。……”。
張文在文章的第2部分“重溫奧地利學派對大蕭條的解釋”,專門談了30年代危機的原因,張文講,“20年代美聯儲實行持續的擴展性貨幣政策,利率定得非常低,信貸規模膨脹,最后的結果必然導致大危機,大蕭條”。那么,“在我看來,這次危機的根源和1929年那次危機沒有什么大的區別”,就是說,張維迎認為“這次危機的根源”也如30年代危機時是美國“實行持續的低利率政策和信貸擴張”。
張文用“持續的低利率信貸擴張”、“ 信貸擴張”、“ 房地產泡沫和股票泡沫急劇膨脹”等關于投資狀況、投資成本等方面的字眼,以及“在我看來,這次危機的根源和1929年那次危機沒有什么大的區別”來談論這次經濟危機的產生,是想告訴人們,這次經濟危機是“利率過低”這種影響投資的、金融技術層面問題造成的。
張文希望通過這種告訴,使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即這經濟危機不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錯,也不是市場經濟自由放任的錯,是國家“利率定得非常低”的錯。按張維迎的說法,30年代大危機和這次戰后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的根源,都是美聯儲的那些高官的錯,錯在他們不吸取教訓,一而再地將“利率定得非常低”。這樣,按張文說法,兩次嚴重經濟危機分別是兩屆美聯儲的高官在決定利率的會議上造成,與美聯儲樓外的資本主義社會狀況、統治美國的資產階級的利益要求毫無關系(按張文的這說法,似乎統治美國的資產階級愿意讓他們安插在美聯儲擔任高官的仆人一次又一次隨意決定利率,并將經濟推向危機深淵)。張文就是這樣完成了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辯護。但一看就可知這辯護太拙劣,就知道張文企圖采用掩蓋事實真相并進行欺騙的手法,來實現其為資本主義辯護的目的。
具體講,張文采取了掩蓋資本主義私有制內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掩蓋正是這矛盾才是這次經濟危機的原因的手法。按他說法,似乎是些與美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無關的美聯儲的高官,關在會議室里閉門造車,一次又一次地定下錯誤的 “低利率”政策,并一次又一次地造成經濟危機的發生。這樣的說法能使人相信嗎?有說服力嗎?
并且張維迎的這種說法,也是扇向他自己的耳光。張維迎等平時不是常宣稱市場經濟會根據價格等自動調節,使資源有效配置,從而提高經濟效率,達到現有條件下的最隹效果嗎?斯密等為代表的“‘古典學派’認為,利率是資本的價格”。因此按主流經濟學家宣揚的市場經濟會根據價格等自動調節的理論,美國市場經濟應該能根據資本的價格(利率)、原材料等商品價格以及勞動力價格(工資)的高低自動調節,使資源有效配置,從而提高經濟效率啊。“利率過低”時,美國的市場經濟,怎么就不能自動調節并使資源有效配置,從而提高經濟效率呢?怎么反而使這次發生呢?張維迎這兒講的,難道不是對他平時高唱的市場經濟能自動調節的贊歌的否定嗎?看來張文急于為資本主義辯護,也顧不上論辯的慎密性,以至出現張維迎的這次辯護與他平時的一慣宣傳打架的局面。
另外,張文大講低利率是錯,卻不能解釋這次危機之前,美聯儲格林斯潘、伯南克等高官確定低利率的具體原因。不過,雖然張文極力用“低利率”、“ 信貸擴張”等字眼來回避和掩蓋資本主義私有制內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但實際上,“低利率”、“ 信貸擴張”恰恰資本主義私有制內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在一定時期的表現。具體講,低利率并不是美聯儲的格林斯潘、伯南克等關在會議室里閉門造車定下的,而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內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造成的那段時間的經濟形勢,以及資產階級的利益,要求美聯儲的格林斯潘、伯南克等人在那時期定下低利率金融政策。
在資本主義社會,由于存在資產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必然產生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億萬勞動群眾購買力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而這矛盾堅銳化,就產生經濟過剩危機。每隔幾年就發生一次經濟過剩危機,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已成規律而不能擺脫。
危機來臨,美國怎么辦?里根上臺后的近三十年,雖然美國平時高唱堅持市場經濟的調子,但經濟危機來臨之時,基本上按凱恩斯的思路行事。凱恩斯認為,生產過剩經濟危機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他認為有效需求不足分兩部分:人們對消費資料的消費需求不足,資本家對生產資料的投資需求不足。凱恩斯認為,低利率下加大放貸,能刺激投資,消除投資需求不足。而現在認為,低利率下加大放貸還會刺激消費,消除消費需求不足。因此,最近幾十年,每當出現經濟危機(或經濟危機征兆),美國基本上都會采用降低利率并加大放貸,來刺激消費、投資需求。
所以,低利率下加大放貸,是美國陷入(或即將陷入)因為資本主義內在矛盾而發生經濟過剩危機時,所采取的刺激消費、投資需求,緩和經濟過剩危機的舉措。也就是說,低利率下加大放貸是與資本主義內在矛盾而引起的經濟過剩危機相聯系的。但是,張文是不會是揭露這種聯系的。張文通過將低利率描述來只與那些美聯儲的高官有關而與當時的資本主義經濟無關,來掩蓋低利率下加大放貸與資本主義內在矛盾而引起的經濟過剩危機的聯系。因為他如揭示這種聯系,實際就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的、不可克服的缺陷。而他的關于經濟危機不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錯,是國家“利率定得非常低”的錯的論調,在這缺陷面前是不攻自破。那時人們得出的結論是,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錯。
張維迎不僅從理論原理上掩蓋低利率下加大放貸與資本主義內在矛盾而引起的經濟過剩危機的聯系,而且掩蓋歷史事實,掩蓋美國戰后經濟史中低利率被美國政府、美聯儲賦于的“反危機”作用。張文大談低利率是危機根源的荒謬之說,卻獨不談戰后美國政府、美聯儲一貫將低利率作為刺激消費、投資需求措施來“反危機”的歷史真相。
美國戰后各次經濟危機期間,都把降低利率做為“反危機”措施之一來使用。我們來看看上世紀50年代后期以來的幾次經濟危機中的利率變化,就可證明這一點。
1957——1958年,美國經歷了戰后第三次經濟危機。美國“1957年11月至1958年4月半年之間競四次降低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貼現率,把它從3%降到1.75%”(武漢大學經濟系北美經濟研究室《戰后美國經濟危機》人民出版社1976.64)。即貼現利率在半年內下降了40%多。
1960——1961年,美國經歷了戰后第四次經濟危機。“為了緩和經濟危機,美國聯邦儲備局曾經兩次降低貼現率。1960年6月10日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貼現率由4%降低到3.5%,同年8月12日再降低到3%……在1961年2月肯尼迪(時任美國總統——筆者注)提出的‘反危機’措施中,在強調‘加快政府的采購和公共工程計劃’以外,還重視‘降低長期貸款利率和抵押貸款利率以刺激企業投資和住房建筑” (《戰后美國經濟危機》86、87)。
美國戰后第五次經濟危機于1969年10月發生。為緩和經濟危機,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降低貼現率,“銀行對大企業放款的優惠利率也從1969年6月的8.5%降到1971年底的5.25%” (《戰后美國經濟危機》109)
而美國1990年經濟危機發生后,美國銀行貼現率從1989年的7%降到1992年的3%(《美國利率變動資料》)。所以,發生經濟危機時要降低利率是戰后美國的一貫做法。
蘇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的學者們,根據他們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研究也得出這樣的結論:經濟危機下,資本主義國家“中央銀行認為首要任務是克服正在發展著的危機現象,并把擴張性的貨幣信用政策作為武器。在這種情況下,根據現有的理論公式,主要的努力將放在增加貨幣總量和降低利率方面”(伊諾澤姆采夫等主編《現代壟斷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上誨譯文出版社1978.521)
上世紀末,美國制造業就已發生生產過剩,出現制造業生產下降。到2001年時,美國IT泡沫也崩潰了。制造業和所謂高科技產業(IT業)生產同時下滑,使美國經濟滑向經濟過剩危機。
張文大談低利率是2008年危機的根源,卻掩蓋世紀之交時美國采用低利率作為“反危機”的武器來使用的情況。即掩蓋2008年危機前的低利率,是因為美國在世紀之交滑入經濟危機,美國被迫采用低利率來 “反危機”。但有關當時經濟狀況的文獻資料卻揭穿了張文的這種掩蓋。“當初美聯儲為了盡快擺脫IT泡沫的崩潰,頻繁降息,以刺激低迷的經濟”( 孫立堅《美房地產泡沫怎樣被放大》)。
“ 在“9·11”事件之后,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瘋狂地降低自己所控制的利率——聯邦基金利率在幾個星期之內從3.5%降到1.75%,以此來刺激經濟復蘇。2003年6月,格林斯潘更是把這一利率降到了1%,并且讓這種狀態維持了1年。……2002年11月,當時的美聯儲理事本·伯南克警告說,對于通貨緊縮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在這種情況下,房屋抵押貸款的利率從2000年的8%降低到了2003年的6%。”(《 美國房地產泡沫成因》)。從以上文章可看出,2001年及其后的降低利率,是用來“刺激低迷的經濟”,“ 刺激經濟復蘇”。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陳寶森,也曾談到因為2000年底至2001年美國經濟正滑向經濟危機時采用降低利率的“反危機”措施。他寫道:由于“經濟滑坡太快,幅度太大,有使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于是聯儲在12月19日的公開市場委員會上宣布,把調控目標轉向防止經濟疲軟。從2001年1月起到5月連續五次降低聯邦基金利率2個百分點使之達到4%。……6月27日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宣布,決定第六次降息,幅度0.25個百分點,使聯邦基金利率下降到3.75%,達到7年來的最低水平。聯儲在解釋降息的理由時強調:‘近幾月的明顯特征是,盈利率和企業資本開支下降,消費擴張乏力,國外經濟增長緩慢’。‘委員會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主要風險是導致經濟疲軟的各種情況’。”“聯儲降息后抵押貸款利率隨之下降,房屋需求上升,扭轉了自2000年4月以來的下降趨勢,住房開工1、2、3月份連續保持在160萬棟以上的較高水平”(均引自陳寶森《當前的美國經濟形勢和前景》《國際問題研究》2001、5)
其實,就是去年開始的這次經濟危機中,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各國,都在使用包括降低利率的各種“反危機”措施。例如,多次降息后,2008年12月中旬美聯儲宣布:“該行已經將其聯邦基金利率從1%下調至0到0.25%的‘目標區間’,高于許多分析師此前預期的下調至0.5%。美聯儲同時明確表示,將把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相當低的水平。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及其同僚同時承諾,將使用‘所有可用工具’來抑制自上個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以及1/4個世紀以來維持時間最長的經濟衰退。”
甚至在經濟已經資本主義化的我國,雖然還未陷入經濟危機(即經濟還未負增長),但因為經濟增速已急劇下降,我國對此也是多次降息。我國多次降息以實行低利率的原因,也是把低利率作為制止經濟滑向危機的措施來使用的。
因此,從美國經濟史可以看到張維迎的撒謊。明明經濟過剩危機(或危機征兆)是原因,低利率是結果(即經濟過剩危機或危機征兆發生時,資產階級企圖用降低利率來做“反危機”武器),而張維迎要將其說成是低利率是原因,經濟危機是結果。張文企圖借此掩蓋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關系,并將經濟危機說成是美聯儲幾位高官的錯誤(低利率的錯誤)造成。
為此,張維迎遮掩包括2001年美國經濟危機在內的戰后其它經濟危機,掩蓋在這些經濟危機中美國用低利率 “反危機”的事實。因為不遮掩,別人會問,你說低利率造成經濟危機,那么為何戰后美國一直把降低利率做為“反危機”措施?還有人會問,戰后美國約10次危機的根源是什么?如張維迎回答說,是低利率造成戰后各次經濟危機,人們會問,低利率出來就造成經濟危機,為何美聯儲還要經常降低利率?美國不斷從自己搞的低利率造成的危機中爬出,又不斷跌入自己搞的低利率造成的危機?美國人怎么會在幾十年里容許美聯儲不斷地犯低利率錯誤?人們將懷疑他那低利率是危機根源的說法。因此,張維迎是用掩蓋事實真相并編造低利率導致危機的謊言,來編造美國陷入這次經濟危機的原因。通過以上手法,他要向人們造成這樣一種印象,不是美國資本主義私有制和市場經濟造成經濟危機,是這之外的因素——美聯儲的高官們造成的。
資產階級豢養的文丐們,對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的關系,始終不能正視,而用盡各種方法回避或掩飾。張維迎也有這樣的特點。他不僅掩蓋經濟危機真正原因,還掩蓋經濟泡沫產生的原因。張文寫道,“美聯儲實行持續的低利率政策和信貸擴張,市場信號扭曲,原本不該借錢的人都開始借錢,原本不該買房子的人都開始買房子,原本不該投資的項目都開始投資,由此,房地產泡沫和股票泡沫急劇膨脹”。按張文說法,似乎是低利率造成一系列的不應該發生的事發生了,最后產生了經濟泡沫“急劇膨脹”。
但是,如同張文掩蓋低利率政策出臺與資本主義私有制內在矛盾造成的經濟過剩危機的關系一樣,張文這里也掩蓋了經濟泡沫與資本主義經濟的內在關系。
由于資本主義必然產生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億萬勞動群眾購買力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所以經常產生商品銷售困難,設備利用率下降狀況。并由此產生資金不知投向何方的資金過剩狀況。這時,工業、房地產業資產階級企圖用炒作某個投資熱點、消費熱點來人為增大需求,刺激人們增大購買消費,緩解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購買力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被資本及他們操縱的媒體(包括媒體廣告)炒作起來的熱點(換句話說,就是被他們吹起來的泡沫),不過是資產階級為了緩解這個矛盾,使自己賣出更多商品以賺取更多錢財而操作產生的。因此,經濟熱點或經濟泡沫是資產階級為了自己的利益操作產生的,不是為了勞動大眾利益操作產生的。也不是勞動大眾操作產生的。經濟上受剝削的勞動大眾,政治上受壓迫,也未掌控媒體,沒有話語權,他們沒有能力炒作出熱點或泡沫。
而張維迎掩蓋這些事實,反而說“低利率政策和信貸擴張,……原本不該借錢的人都開始借錢,原本不該買房子的人都開始買房子,……由此,房地產泡沫和股票泡沫急劇膨脹”。按張維迎的說法,似乎是“低利率政策和信貸擴張”下,貧困的勞動大眾這些“原本不該借錢的人都開始借錢,原本不該買房子的人都開始買房子”人們,造成了經濟泡沫。張文追究勞動大眾的責任,卻避口不談資產階級為了自己經濟利益而炒作熱點,吹起泡沫。張維迎以“超階級”、“中立”面目出現,卻充分暴露出為資產階級辯護的階級本質。
另外,張維迎還力圖回避私有制、市場經濟存在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受資本剝削的億萬勞動群眾購買力相對縮小之間的社會經濟矛盾,回避所謂經濟熱點或經濟泡沫不過是資產階級用來緩解這矛盾的方法。他們如承認這些事實,是對他們鼓吹的私有制、市場經濟具有自動調節作用,會使資源有效配置的美化私有制、市場經濟的說法的耳光。人們會問,你們把私有制、市場經濟吹得如此美好,為何存在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受資本剝削的億萬勞動群眾購買力相對縮小之間的社會經濟矛盾?為何只能用炒作熱點和吹泡沫的方法來企圖緩解這矛盾?這不是證明私有制、市場經濟是生產力發展的阻礙嗎?張維迎等所鼓吹的私有制、市場經濟改革將完全不被勞動大眾所相信。
前面我們談論了經濟泡沫的一般原理。具體到美國的這次房地產泡沫,同樣也是表現出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受資本剝削的億萬勞動群眾購買力相對縮小之間的社會經濟矛盾,表現出資產階級、以及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資本主義國家,企圖用房地產泡沫來拉動需求,以解決(或至少緩和)這種社會經濟矛盾。
IT泡沫(而張維迎卻避口不談IT泡沫,以及它是否也是低利率造成等問題)曾在上個世紀末強烈拉動美國經濟,但因為投資增長快于消費增長,仍然避免不了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受剝削的億萬勞動群眾購買力相對縮小之間矛盾的尖銳化。進入21世紀,美國IT行業生產嚴重過剩,IT泡沫破滅了,經濟過剩危機發生了。“納指已由2000年3月份的5048點(歷史最高點)下降到目前的2300多點。可以說,美國的高科技股的泡沫已經破滅。2000年10月18日,道·瓊斯股指一度跌破10000點大關。”2001年“12月,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曾表示,經過10年的增長,美國經濟已于2001年3月進入衰退期”“ 從2000年第四季度至2001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以年率計算下降了0.5%”。
美國的IT泡沫破滅,經濟過剩危機發生之時,這段時間美國“股票跌得鼻青臉腫,房價卻扶搖直上”。
近八、九年,我國以及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的住房價格飛漲,其最重要原因是房產商和把房屋作為期貨投資的“投資者”們的投機炒作。大量沒有居住需求,但要投機歉錢的“投資者”將投機資金投入房地產,使投機資金與購房居住的購房資金之和大于正常情況下購買居住房所需資金量,人為地造成需求旺盛,使房價大升。而進入21世紀的美國經濟危機期間,房價上漲原因,與當時的房地產投機炒作風加重有關,也與美國資產階級以及他們控制的政府,企圖用一個新的泡沫——房地產泡沫,來產生新的需求,以緩解經濟過剩危機有關。
進入21世紀的美國經濟危機期間,房地產投機炒作風加重原因在于,前些年參與IT泡沫股投機炒作的大量資金,有不少的在IT股急跌時從股票市場撤出。這部分撤出資金的所有人中,不少認為購買房產是使這部分資金保值增值的好去處,因而將他們的這些資金投入房地產業,使參與房地產投機炒作的資金比平時增多不少,也就使房價增多不少。而資產階級為了使它們炒作的熱點足夠熱,換句話說,為了使它們吹起來的房地產泡沫能吹得足夠大,就必須使盡量多的資金參與購房,各階級的人都參與購房。資產階級為此采取低利息和次貸的大量發行,來促使社會購房能力大增。
新世紀前,資產階級還主要是對工作與收入狀況相對較好、從而還款能力較好的人群發放住房貸款。而21世紀后,美國資產階級已大量對被認為工作與收入狀況較差、從而還款能力較差的階層發放住房貸款(即次貸)。這是因為,上世紀80、90年代,從體現新自由主義特色的“里根革命”開始,資產階級加大對勞動人民生活、福利的進攻,使扣除通貨膨脹后的美國勞動大眾的實際工資收入長期處于下降狀況(美國《芝加哥論壇報》1999年9月6日報道說,在過去20年中,美國幾乎所有工人的實際工資都有所下降,而個人年工作時間比1980年多83小時,增加近4%),進入21世紀后,美國的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受資本剝削的億萬勞動群眾購買力縮小之間的社會經濟矛盾更加尖銳化。美國資產階級企圖用發放風險極大的次級貸款,發掘最底層民眾的消費,使他們也來參與購買被投機炒作的住房。通過這樣來擴大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并帶動冶金、家電、建材等市場需求的擴大。資本家們希望這樣能緩解IT泡沫破滅后的生產過剩危機。
最底層民眾也希望有自己的住房,或改善自己極簡陋窄小的住房狀況。但因為貧窮,他們沒有經濟能力實現這種愿望。但次貸和“一年之內美聯儲連續11次降息,加上巨額貨幣投放市場,大大刺激了房價上漲,形成了房地產業泡沫。房價的上升和利率處于40年來的最低水平”改變了這種狀況。低利息促使有錢人貸款炒房投機,加大房價上升勢頭。低利息的次級貸款發放,又增大了最底層民眾貸款買房可能。而房價的不斷高速上升,也讓最底層民眾認為,在房價還未更高之時,現在不用這低利息的次貸買房,以后房價再升高,貸款利息升高之時再想買房,就更買不起了(或買房成本更高了)。這使許多的最底層民眾也用次貸購房。因此,是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億萬勞動群眾購買力縮小之間的社會經濟矛盾尖銳化產生的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美國用上了低利率、擴大信貸(包括大量發放次貸)等措施。美國資產階級企圖通過這些措施來刺激需求,從而緩和經濟危機。因此,資本主義經濟內在矛盾的尖銳化是實施低利率、擴大信貸的原因。對于這個因果關系,張文千方百計要遮,它要將低利率、擴大信貸說成是美聯儲的那幾個傻瓜胡亂定出的。
美國資產階級通過低利率、擴大信貸(包括大量發放次貸),吹大了房地產泡沫,提升了房屋價格,也提升了房屋銷售量,并帶動了冶金、建材、家電等諸多行業行情。這對于減輕新世紀的第一次經濟危機起了重要作用。“低息資金,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免費資金很快就進入了房地產業。二手房交易量很快從2001年的525萬套上升到2003年的617.5萬套。與此同時,房屋的平均價格也從147,500美元上升到178,800美元,增幅達21%。新房交易量也從2001年的160萬套提升到2003年的185萬套。房地產也的確提供了工作崗位,從整個國家的角度來看,房地產業也許是接納過剩生產力的最佳產業了”(《美國房地產泡沫成因》)。“2002 美國房地產業在經濟衰退期間保持高速增長,是美國經濟躲過深度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天回頭看過去兩年左右的美國經濟,之所以能在僅一個季度的負增長(其它一些統計數據又表明當時不止一個季度的負增長——筆者注)之后就開始以較快的速度回升,……究其原因,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是兩年來美國的房價持續超高速增長救了美國經濟的命。”“美國有專家分析認為,2000年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美國經濟經歷了長達5年多的擴張期,……這一經濟周期中,房價的持續上揚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過去5年里,美國的住宅價格上漲了57%。”
但是,房地產泡沫雖然對于減輕新世紀的第一次經濟危機,以及其后幾年經濟增長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它本身仍然擺脫不了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受資本剝削的億萬勞動群眾購買力相對縮小之間的社會經濟矛盾的制約。房地產泡沫下房屋價格高漲,房地產商利潤率急劇增加,使資產階級加大對房地產的投資,以獲得更巨大的利潤,這造成房地產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而勞動民眾實際工資幾乎未增長,房屋價格卻不斷高漲,以及銀行資本為獲得與房地產業資本相適應的高利潤,抬高貸款利息(包括次貸利息),都嚴重削弱了勞動民眾貸款購房能力。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受資本剝削的億萬勞動群眾購買力縮小之間的社會經濟矛盾,在房地產業空前尖銳。在2006年,美國房屋銷售量下降,房屋空置率上升,房屋價格持續下跌,房屋新開工量下降……,美國資產階級掀起的房地產泡沫破滅了。2007年底起,美國汽車銷售量開始下降……。又一次經濟危機在美國發生了。
房地產泡沫的產生、發展再次證明,資本主義投機炒作和大肆發放貸款,造成超過社會實際支付能力的那部分社會購物力——虛假購買力。虛假購買力匯合社會真實購買力,造成社會購買力異常旺盛的假象,或者說,造成社會需求異常大的假象。而這假象刺激資產階級盲目擴大商品生產,造成經濟虛假繁榮(即經濟泡沫)。經濟泡沫下購買力異常旺盛對緩解經濟危機有作用,但經濟泡沫下商品生產的盲目擴大,必將造成生產能力和社會實際支付能力的更大脫節,從而加劇生產過剩危機的嚴重程度。
因此,不管是低利率、擴大信貸、經濟泡沫等的發生,都要放到資本主義經濟的環境中去認識,才能知道低利率、擴大信貸、經濟泡沫等為何發生,才能認識到資本主義經濟內在矛盾的尖銳化是低利率、擴大信貸的根源,認識到是資本主義經濟內在矛盾的尖銳化產生的經濟大環境(經濟危機)決定著低利率、擴大信貸的出臺,決定著企圖用“扎堆”產生的經濟熱點、泡沫來緩解經濟危機。而隔幾年就發生經濟危機,決定著隔幾年就發生利率下降、擴大信貸的狀況的發生(用它們做“反危機”措施)。但是,張維迎等卻力圖割裂資本主義經濟內在矛盾的尖銳化產生的經濟大環境與低利率、擴大信貸的關系,在他們的講述中,低利率、擴大信貸只是美聯儲那幾個人關在屋里拍腦袋的結果。因此,低利率、擴大信貸、經濟泡沫等經濟現象發生的原因被張維迎等掩蓋了。但是,張文想用美聯儲那幾個人造成美國經濟危機的說法來掩蓋資本主義矛盾的伎倆,猶如皇帝的新裝中說皇帝穿有新裝來掩蓋真相的伎倆一樣的愚蠢可笑。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