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危機對美國金融體系和全球經濟構成嚴重危害
(一)從次貸危機到信用危機
(二)美國金融體系遭受嚴重破壞
——五大投資銀行中,貝爾斯登和美林證券相繼被銀行收購,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而剩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形勢所迫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
(三)美國金融危機迅速蔓延成為全球金融危機
(四)金融危機開始演變成為實體經濟危機
——美國IT、教育、民航、零售業等行業遭受嚴重打擊,消費信心和去杠桿化嚴重
——美國三大汽車公司要求救市
二、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嚴重惡化
(一)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陷入經濟增長衰退
——美國第三季度GDP環比下降了0.3%,英國經濟在同期下降了0.5%,日本GDP也已經萎縮了兩個季度,歐元區經濟在2008年第二季度也是萎縮的。
——美國商務部12月4日公布報告稱,10月份工廠訂單下滑5.1%,高于此前預期,是自2000年7月份以來的最高跌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表明,2009年世界經濟的增長幅度僅為2.2%,世界銀行的報告稱,全球GDP增長率將從2008年的2.5%下降到2009年的0.9%。
(二)零利率和國際經濟損失轉嫁時代來臨
——2008年10月31日,日本央行做出了近七年半來的首次降息決定,將利率從0.5%下調至0.3%。12月19日,日本央行在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結束后宣布,從即日起將該國基準利率下調20基點,至僅為0.1%;
——12月16日,美聯儲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商業銀行隔夜拆借利率)的目標區間下調至0%—0.25%。零利率時代意味著美聯儲將更多地使用數量工具,充當“最終借款人”的角色,大量發行貨幣以抗擊經濟衰退。
(三)對全球化適應性嚴重不足,導致國家間利益的瞬間大規模流失
——中國對外股權投資直接損失超過2000億元;
——中國持有“兩房”3760億美元債券 ;
——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數據顯示,截止到2008年10月,我國持有美國國債6529億美元,較9月份的5870億美元增加659億美元。
(四)國際資金逆向,對中國股市、房市構成嚴重影響
(五)中國經濟危機的惡性循環
三、世界金融危機的本質:美國與中國經濟失衡
(一)美國的“雙赤字”經濟結構
(二)美國政府不當的房地產金融政策導致次債危機產生
1、“居者有其屋”計劃與“兩房”——房利美、房地美的設立;
2、“新經濟”泡沫破滅后,房地產成為布什政府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3、次級按揭的誕生;
4、“兩房”直接持有和擔保的按揭貸款和以按揭貸款作抵押的證券由1990年的7400億美元爆炸式地增長到2007年年底的4.9萬億美元。
(三)瘋狂的華爾街金融市場
——“兩房”憑借其背后隱含的國家信用擔保,低息借債買下次貸,然后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方法,將其轉換成債券,以次債的形式在市場上發售,吸引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各國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購買;
——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又再次衍生,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術,將次債進行分割、打包、組合,構造出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次債信用衍生品并出售。在這個過程中,最初一元錢的貸款可以被放大為幾元、甚至十幾元的金融衍生產品,從而加長了金融交易的鏈條,助長了短期投機行為的發生。
(四)中國的生產過剩危機
——截止到2007年底,中國粗鋼產量占全球的36.4%,水泥更占全球產量的48%(主要為出口工業生產、投資和國內房地產建設服務);中國的汽車工業的產能超過1300萬量,但是能賣掉的不過900萬輛;中國每年生產各種鞋超過100億雙,占全球制鞋總量的近七成,是世界最大的鞋類制造基地。
——中國對美國的廉價消費品供給和美元借貸支持對美國金融危機的推動
專欄一:主要金融衍生品介紹
——抵押支持債券或房屋貸款證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y, MBS)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在可預見未來產生穩定現金流的資產,分類形成資產組合,并以這些資產為擔保在二級市場上交易的固定收益證券。
——債務抵押債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CDO)是一種金融包裹,組合了多種債權資產,包括企業貸款、公司債務、證券化產品如房貸擔保債券(RMBS)、資產擔保券(ABS)或其他具有固定收益性質的工具。在發行時切割成不同風險層次的等級產品。CDO可分為以下四類:資產負債表型或套利型、現金流量型或市場價格型、主動管理型或靜態型以及傳統型與合成型。
——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幾年前由劍橋大學數學系的年輕畢業生Blythe Masters開發,他受聘于紐約的摩根大通銀行。信貸違約掉期是交易雙方的一種信用衍生品或協議,一方定期付款給另一方,并在第三方違約的情況下取得付款的承諾。具體來說,甲方獲得信貸保護——一種保險,是所謂的“買方”;乙方提供信貸保護,是所謂的“賣方”;丙方,可能會破產或者違約,稱為“信用連接機構”(reference entity)。
四、中國經濟存在“硬著陸”可能
(一)中國經濟開始感受金融危機形成的巨大沖擊
1、經濟增長指標全面惡化
——2008年11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遠低于上月的8.2%,再創2001年末以來新低;
——2008年11月,中國出口額竟同比出現7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幅度達2.2%,而10月份還曾是19.2%的較大幅增長;進口額則下降達17.9%,而10月份還曾是15.6%的增長。
2、中國應該適應經濟低速增長
——預計中國2009年GDP的增長為7.0%,2010年的GDP增長速度為6.6%。
——我國重要行業2009年投資規模預測:
石油增長0%;鋼鐵1下降20%;鋼鐵2下降40%;煤炭增長0%;有色金屬1下降20%~30%;有色金屬2下降10%或更多;造船增長20%;機械下降50%;家用電器增長50%;汽車0增長或負增長;電信設備增長20%~25%;紡織下降20%;電力設備增長0%;水泥下降30%;電子下降20%。
(二)內在深層矛盾
1、整體經濟結構嚴重失衡,導致經濟發展缺乏動力和基礎,存在硬著陸的極大可能性
2、經濟泡沫仍然嚴重,隨時有破裂的危險,嚴重危及國內商業銀行體系安全
3、收入分配嚴重分化,國內消費動力趨于枯竭,社會矛盾突出
五、對現有政策的評價及對策建議
(一)現行依靠投資擴大內需政策存在嚴重誤區:什么樣的投資才是經濟上合理的?
(二)房地產救市不得人心,不可能達到目的,未來三年中國城鎮房價至少下跌50%
(三)“三農”政策:
(四)刺激出口政策
(五)股市、車市穩定政策
(六)關于刺激消費政策
六、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當前國內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推進政改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2、擠干泡沫,通過有針對性的減稅政策,大力發展農工商業,擴大就業,提高國家競爭力
3、政府投向的重點轉向民生,包括三農、社會保障、教育和醫療事業等
(二)參與全球金融監管
——“二戰”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參與對金融監管和督察達成全球統一標準,對金融體系在跨國活動中承擔的過度風險提供早期警示。
——大人民幣策略?
結語:監管能防止未來危機的發生嗎?很可能不行。在市場經濟的追利社會,金融危機爆發后的短時間內政府和投資者會變小心。但好了傷疤忘了疼,一段時間過后,貪婪將再次占據上風。
我們只要希望,國家和個人要通過危機吸取教訓,變得更加聰明一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