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體制是階級再生產的制造器
——以教育市場化為例
近年來,在教育部門主導下,打著市場化的旗號,對一些中小學校進行改制,也就是從公辦學校改為民辦學校,形成公辦與民辦學校并行的教育體制,據說這樣可以優化教育資源,發展壯大教育產業,提高教育質量水平。
但是,在現實中我們看見的是,改制后的民辦學校確實教育資源得到了優化,產業也得到了發展,教育質量水平也提高了,成為了當地名牌和重點學校,其中有的被稱為“貴族學校”。但是絕大多數沒有改制的公辦學校則與之相反,一方面在教育部門“素質教育”的要求下,過分強調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壓縮正常授課時間,放松教學質量,學校教育流于粗放。即使有部分責任心強的老師想嚴格要求學生,也擔心被扣上“加重學生負擔”的帽子,只好建議學生到校外培優。這樣公辦學校在推行“素質教育”的名義下,老師教學失去壓力,也沒有積極性,學生的學習成績自然難以提高。另一方面改制學校因其民辦性質,深知要做大做強,必須狠抓教育質量,根本不理會所謂“素質教育”那一套,反而利用公辦學校實行所謂“素質教育”的機會,挖公辦學校墻角,將優秀教師、優質教育資源收集在自己門下,于是公辦學校愈來愈弱,民辦學校愈來愈強,形成強烈反差。對于學生來講進入民辦重點學校就意味著享受優質教育條件,考上重點大學機會增加,從而有一個更好的前途。而這些民辦重點學校就成了稀缺資源,學生趨之若鶩,進入門檻自然設置很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考試成績。如前所述,公辦學校指望不上,出路只有一條就是校外培優,催生各類培優機構火火紅紅,而且價格不斷攀升,為了孩子考上重點學校,將來有一個好的前程,家長們只要條件許可也只能咬牙忍受。
而且,現在很多培優機構與重點民辦學校掛鉤,培優機構負責向重點民辦學校輸送優質生源,重點民辦學校則向培優機構發放定向招生名額,雙方教師和教學也經常流動溝通,實質上成為利益共享、結為一體的關系。一些公辦學校至少是公辦學校的老師也參與其中,與培優機構聯系緊密,積極推薦本校學生到這些培優機構學習。這樣一來就可以很明確地看出,公辦學校將本應由自身承擔的教育責任推向了校外培優機構,而民辦重點學校又為校外培訓機構提供了支持和動力,因此兩方面效果的疊加,就讓校外培優機構順風順水,自然而然地勃興起來。
顯然,在這種教育體制下,教育部門借用“素質教育”的名義,消解了義務教育的本質意義,也即公民不僅有受教育的權利,而且有享受公平教育的權利。恰恰相反,它嚴重破壞了教育公平,造成了極大的教育不公。由于將教育放在市場條件下,優質教育必然成為稀缺品,也必然只能為少數人所享受。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學生之間的公平競爭,以成績論輸贏,實質上則是家庭財力的競爭。如果家庭負擔不起昂貴的培優費用,就基本上失去考上重點學校,享受優教育資源的機會,這些學生就只能在公辦學校完成自身教育,不可能實現通過考學向上層的流動。于是階級再生產就出現了,窮人的孩子永遠是窮人,富人的孩子永遠是富人,這樣的教育體制使階級固化成為必然。
有人可能會說,國家義務只提供基本的教育就可以了,要想享受更好的教育就只能依靠個人了,這等于說窮人的孩子有個學上就不錯了,至于學不學得好,有沒有一個公平競爭的同等起點,能不能有一個好的前途,就不是所應關心的問題了。但這么認為,對于整個社會來說,公平嗎?
看看各處辦得風生水起的培優機構,那些熱切期盼孩子成龍成鳳的家長,絕大部門屬于中產或準中產家庭,因為對于社會底層家庭來講,昂貴的培優費用是他們不敢相像的,早已把他們的孩子擋在培優機構門外,而富豪權貴之家,財大氣粗,門路廣闊,培養孩子有更多的選擇,更何況他們已經處于社會的頂層,不存在向上流動的壓力,更沒有像中產家庭那樣迫切向上流動的焦慮感,他們可以悠閑地讓孩子享受扎扎實實的素質教育,因為對他們的孩子來說,考學對于穩固階級地位并非十分重要。正是中產、準中產家庭,一方面他們似乎可以看到向上流動的希望,另一方面社會的激烈競爭又可能有墜入下層的危險,即使僅僅為保住既有的階級地位,他們也要拼命讓孩子培優考學,不至于落伍。
而培優機構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又有教育體制得天獨厚的庇護支持,他們不賺個盆滿缽滿才怪。然而,中產階級“望子成龍夢”能實現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又有幾個是幸運兒。其實對于這樣的道理他們哪有不懂的,可是在這種體制下,也只能拼血本搏一搏。是上升還是墜落,對于中產家庭來說,始終是一種無法釋懷的巨大心理壓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提倡素質教育的美好愿景,在市場化的環境下,竟然成為了扭曲教育公平的工具,從而使現存教育體制階級再生產的功能達到幾乎完美的程度,對于這樣變異,或者叫發展趨勢,我們能說什么呢?
2015-5-29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