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民:馬英九的老師的民主觀
熊玠先生是美國紐約大學政治系終身教授。馬英九取得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前曾就讀紐約大學法學院,課余曾到政治系旁聽熊玠的“國際法”課程。因此馬英九一直稱呼熊玠為“老師”。 馬英九的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典禮也邀請熊玠參加。
臺灣的2014年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熊玠認為,馬英九是讀書的好學生但不一定是好政治家,雖然清廉卻剛愎自用,自己執政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最大原因在于不懂民主規律,忘記多數決的政治規則。
熊玠認為,馬英九希望做“全民總統”,卻忘記民主是多數決原則的政治,事情總永遠是由多數黨決定。通常來說,“立法院”能達到三分之二票就可以做了,但馬英九不會,他一定要征詢所有人的意見,錯就錯在這,最后綠票沒有得到,反而把自己的鐵票丟了。國民黨在“立法院”的人數超過三分之二,但最后所有馬英九要過的法案都通不過去。
熊玠認為,政治學是一門浩瀚的學科。但從政治學開宗明義第一課來說,一個健康民主制度的第一要件,是需要有“忠實”的反對黨存在。這里所謂的“忠實”是指對人民福祉而言。而不僅是照顧一己之私的政黨利益而犧牲人民的福祉,并以此達到奪權之目的。
從熊玠的說法中不難看出,多黨制往往容易產生為反對而反對的反對黨。因此,遇到這種不“忠實”的反對黨,雖然對執政黨的制衡作用確實非常有效,但也使得執政黨難有作為。馬英九曾詳述當局在“立法院”遭遇的困難:民進黨對其反對的議案就暴力霸占主席臺,6年多來已高達91次。《兩岸服貿協議》至今仍未通過只是實例之一。反對黨采用暴力和拖延戰術來避免法案表決,讓“立法院”空轉。他提到“立法院”在民進黨主導下,無法推動“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原則。馬英九使用“少數霸凌多數”來形容“立法院”的困境。
熊玠對美國的民主也有深刻的研究。他認為,在西方社會中,存在著“看得見的民主和看不見的獨裁”這一問題。所謂看得見的民主就是表面上看到的少數服從多數的投票和選舉等,但事實上這一民主形式的背后,整個西方社會卻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獨裁”,甚至一定意義上,這種“看不見的獨裁”才是西方社會運作的內在規律。他以“占領華爾街”為例說,“占領華爾街”的那些人提出,為什么這個民主國家倡導三權分立,但是整個社會最有權勢的三者--政客、富人和媒體卻互相關聯,互為利益,彼此綁定在一起,這就是看不見的“獨裁”。
熊玠還經常談到美國打著人權、民主的旗號干著殺人的勾當。他說:“美國就是這樣用民主的口號殺人,他們卻不覺得自己這樣做有什么錯誤,”“試問以民主的口號殺人的話,難道不是獨裁手段?”他還舉出了一個最明顯的事例:美國的中央情報局曾在1970年到1973年花了800萬美元策動智利政變,并在1973年將當時智利民選總統阿連德趕下臺,阿連德最后在政變中殉職,美國總統福特還美其名曰“為了智利人民的福祉,也是為了美國人民的安全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熊玠在詮釋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方面很有見解。他認為,“振興”是“復興”的前提和基礎,中國共產黨從“振興”的目標開始,在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引導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和諧社會,取得舉世矚目的成果,經濟崛起,國力上升。在此基礎上,中華民族找到了實現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他還說,經過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的持續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前景。現在,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習近平擔任總書記后提出“中國夢”,一方面說明這個話題更具有現實基礎,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中國共產黨有信心、有能力領導中國人民實現這個偉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