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至10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廣東、湖北等10個省份,對未就業大學畢業生進行了調研。調研中未就業大學畢業生占20.7%;已就業大學畢業生占79.3%。
農村大學生就業更難
從地域分布看,未就業大學畢業生更多來自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來自鄉鎮的為27.1%,農村的為25.7%,二者合計占52.8%,而來自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市區的僅為13.2%。
農村家庭出身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不僅體現在低就業率上,而且體現在就業質量方面。想要進入較好的工作單位、獲取較高的收入,農村家庭出身大學生會遭遇比城市家庭出身的大學生更多的困難。城市家庭出身的畢業生進入公有部門的比例(47.8%)遠高于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31.1%),城市家庭出身的畢業生進入外資企業的比例(10.4%)也比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2.5%)高。
此外,城市家庭出身的畢業生的平均初職月薪(3443元)明顯高于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2835元)。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普通本科畢業生中,城市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畢業生平均月薪(3505元)比農村家庭出身的畢業生(2851元)高654元。 該課題負責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鄧希泉表示,來自農村的畢業生未就業的比例是城市的4倍,顯示農村大學生就業面臨更多障礙。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就業更難,會加大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這條路的難度,使得農村學生向上流動的通道進一步被堵塞,造成階層固化。
未就業畢業生七成“啃老”
調查還顯示,未就業大學畢業生就業起薪期望平均為每月3700元,主要集中于2000~3500元(68.2%)和5000元以上(27.2%)。相比薪資期望,對于可接受的起薪點更低,平均為每月2645元,其中有81.8%的人可接受的最低起薪介于1000~3500元。
未就業大學畢業生可接受的最長待業時間平均為58.5天,高于已就業大學畢業生的49.9天。其中,有53.1%的人可接受的最長待業時間在1個月以內,期限為2個月、3個月和4個月的比例分別為17.1%、10.9%和14.8%。總體來說,95.9%的人可接受的最長待業時間在4個月之內。
未就業還嚴重影響這些學生的生活質量。首先,就業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婚姻關系的建立。在城市青年普遍推遲婚姻年齡的情況下,25歲以上的未就業大學畢業生已婚比例僅為10.3%,遠低于已就業大學畢業生的23.6%。
其次,由于生活來源主要依靠父母的經濟支持,而成為事實上的“啃老族”。在無工作期間,他們生活費的三大來源分別是:父母給錢(71.6%)、臨時性工作收入(32.4%)和積蓄(28.1%)。(記者:肖歡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