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農村養老現狀國情報告》顯示:依靠子女居家養老仍占絕大多數
中國社會科學報上海4月21日電(記者李玉)4月21日,《2014中國農村養老現狀國情報告》在上海發布。報告在分析農村老人經濟狀況、親情狀況、養老模式、醫療狀況以及組織保障的基礎上認為,農村人口老齡化具有程度高于城鎮、速度快于城鎮、地區差異大于城鎮、老年人口多于城鎮等特征,我國老齡化問題的難點和重點在農村。
該報告是在上海財經大學第七次“千村調查”基礎上形成的。此次“千村調查”首席專家、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張雄介紹,調查歷時兩個月,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731個村莊進行了入戶訪問和問卷調查。調查涉及百余項社會學觀察指標和數據采集預設,共收集到有效入戶問卷10421份,村級問卷537份。
報告顯示,我國東部、中部、西部、東北部各村留守老人戶數占村總戶數比例分別為17.7%、19.63%、19.5%、21.8%,全國整體各村留守老人戶數比例為19.1%。只有老人和小孩的戶數占村總戶數的比例為11.4%、11.9%、12.8%、14.2%,全國整體各村只有老人和小孩的戶數比例為12.0%。農村老人留守現象增多,影響老人的生活,有些老人不是在養老,而是在隔代撫育。
從收入來源上看,超過樣本68.4%的人主要靠子女的資助來生活,其次是新農保和土地收入。由此可見,在農村養老中,依靠子女居家養老的比例仍占絕大多數。在原居住地居家養老是農村老人目前主要的養老方式。
報告提到,當前新農保的養老替代率偏低,可持續性面臨較大挑戰。土地是農民最寶貴的財產,更應該成為農民養老的重要保障,應激活土地權益,拓展土地流轉功能。因此,報告建議推行“以地養老”制度,養老金跟著土地走、土地跟著農民走,農民才有永久意義上的養老金可持續發展。
延伸閱讀:土地流轉——莫讓農民老無所依
王海娟
老有所依不僅僅關涉到2億多老年人的福祉,還考驗日益老齡化的中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未來歸依。在農村的養老圖景中,老年人主要依靠土地養老,現存土地制度極大地解決了老年人養老問題。但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是,失能老年人無所依,土地政策的調整也使得越老越多的老年人喪失依靠。在老齡化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我們一方面強調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的嚴峻性,另一方面卻抽掉老年人的依靠,人為推動老無所依。
一
老有所依不僅是老年人的夢想,更是每個人的未來期望。二千年來,中國農民依靠家庭養老,“養兒防老”成為農民生育子女的動力之一。而在農村的現代化變遷中,農民都普遍認識到子女不再是依靠,真正給老年人以依靠的是腳下的土地。據村里的老村干部講,“全村100多個老年人中,由兒子贍養的很少,老年人一般靠耕種土地和國家養老金生活”。在我所居住的灣子里有8個老年人,這些老年人都沒有靠兒子養老,而是“以地養老”,在農民眼中,土地比兒子更可靠。
以我爺爺為例。我爺爺今年83歲,生育有3個兒子和3個女兒,是我們灣子里年齡最大的老人。爺爺去年耕種2畝地,種植了玉米、紅薯、油菜、棉花和各種蔬菜等。爺爺的日常生活所需幾乎全部來自于自己耕種的土地,可以稱得上是自給自足。玉米、紅薯等雜糧自己種植,油菜籽榨油,蔬菜自己種。爺爺還利用雜糧和菜葉養雞鴨等家禽,滿足自己的肉蛋需求。由于爺爺年齡較大,近幾年無法種植水稻,食用的糧食是存糧,去年存糧用完后爺爺到別人田里拾到500多斤稻谷。爺爺耕種土地還能夠獲得少量的貨幣收入,如出售棉花和雞蛋鴨蛋等,土雞蛋每個1.5元,去年爺爺出售雞蛋獲得500元收入。衣服和鞋子由女兒買。爺爺需要購買的只有豬肉、煙、鹽、鐵和洗衣粉,出售農產品所獲得的貨幣收入可以滿足日常貨幣開支。爺爺的貨幣收入還有孫子孫女每年給的零花錢1000多元和養老金2040元(爺爺是高齡老年人,每月養老金是120元,奶奶每月的養老金是70元)。除開醫療費用和人情開支外,爺爺還儲蓄1萬多元。在家鄉里,是否有錢去集市買小吃是老年人富裕的象征,每天去集市逛逛,買自己喜歡的小吃是爺爺每天的“例行公事”。
土地給爺爺提供的不僅僅是生存所需的物質,還有有尊嚴的生活和老有所樂。爺爺奶奶居住在老房子里,不需要依靠子女生活,不需要低聲下氣地討好子女,通過經濟獨立維護了自己的尊嚴。雖然爺爺只耕種了2畝地,只需要花費一個月的時間勞作,但是爺爺每天都要去地里轉轉,拔拔草,看看莊稼的長勢如何,就像是照看自己的子女。在播種中種下希望,在收獲中獲得喜悅。勞作對老年人而言,不是負擔,而是休閑,這或許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休閑農業”。子女常年不在身邊,農村文化娛樂活動缺乏,老年人在耕種土地中消磨自己的時光,不再枯坐家中,也不再孤獨。于爺爺而言,種地既是鍛煉身體,也是休閑娛樂,也有成就感。
能走動的老年人都多多少少能夠種點地,養幾只雞,種點蔬菜,加上國家的養老金,養老基本上不存在問題。耕種土地的老年人吃的是綠色農產品,住的是寬敞農家小院,消費不高,福利不低。我并不是要美化農村養老,而是表明有土地的老年人幸福指數不低。
2畝地生產出來的農產品滿足了兩個老人的生活所需,但這一部分的價值因為大部分沒有進入市場交換,并沒有計算到國家的經濟統計數據中。以市場價值計算,兩個老年人在市場上購買這些農產品需要花費1萬多元,全國農村有1億多老年人,土地每年給老年人提供了數億元的物質。更為重要的是土地(更準確的說是土地制度)給農民提供了一種低消費高福利的生活方式。老人農業即使不能給市場提供大量的農產品,但是緩解了農村社會的老齡化問題,發揮了重要的社會功能和政治功能。當我們在感嘆子女不孝,批判農村養老政策時,卻沒有進一步考究農村老年人養老的真正圖景,忽視了土地制度在農村老年人養老中的功績。
二
“以地養老”方式能夠解決的是尚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失能老年人因為無法耕種土地而無所依靠。陳芳是鄰村的村民,今年70多歲,有2個兒子4個女兒,2個兒子和3個女兒都外出打工,只有嫁在本村的大女兒沒有外出務工。今年大年初三,陳芳摔了一跤,子女沒有將陳芳送到醫院檢查。陳芳無法起床做飯,大兒子沒有回家過年,小兒子和兒媳外出拜年,沒有給她做飯,晚上小兒子回來時給她端了一碗飯。初四小兒子和媳婦仍然外出拜年,沒有給她做飯。陳芳只能給大女兒打電話,讓大女兒給她送飯。小兒子和女兒商量怎么照顧陳芳時,小兒子說,“火車票已經買好了,小孩要開學,我不能推遲出去”。大女兒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媽,憑什么讓我照顧。”陳芳知道子女期望的是自己早點死掉。陳芳的案例并不特殊,我外婆洗衣服時一頭栽進池塘里,已經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小舅舅常年外出務工,大舅舅在家居住,認為這個病不需要醫治,平時也不照顧外婆,我媽媽有空時給外婆送飯。
子女不愿意照顧失能老年人,既與打工潮帶來的空間隔離有關,也與現代化進程中農村倫理變遷有關。傳統時期有“久病無孝子”的說法,現在市場經濟以貨幣衡量人的價值,老年人已經無法創造價值,只不過是廢棄的生命。這意味著,除了空巢老年人喪失生活自理能力時遭遇生活照料問題外,有子女在身邊的老年人失能時也遭遇這一問題。連在家的子女都不愿意照顧父母,外出務工子女回家照顧父母將損失幾萬元的收入,讓子女回家照顧父母更是不現實。隨著城市化的推進,空巢老年人的增多,失能老年人問題日益嚴重,成為當前農村老年人養老的主要問題,這是國家養老政策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更為嚴重的問題是,當前國家的土地政策使得具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老無所依。如土地流轉政策,像陳芳那樣,土地流轉后租金往往被兒子拿走。即使土地租金給老年人,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土地租金為200-500元左右,這些租金也不夠老年人生存,更何況老年人喪失了廉價的休閑娛樂方式,正如老年人所言,“(沒有土地)老年人只能天天等死了。”現在國家正在推動以確權為起點的土地市場化,土地交易意味著允許農民交易養老保障,那么更多的老年人將失去依靠。
如果不耕種土地,不僅老年人的生存是個問題,而且如何獲得低成本的休閑娛樂也是個問題。2012年陳芳家的土地流轉出去了,土地租金歸兩個兒子,兩個兒子每年給陳芳夫妻的養老錢是1200元。我問陳芳這么點錢怎么夠花,她說,“有多少錢花多少,別的老人都去集市買小吃,我從來不去集市上買吃的,有病也自己忍著”。不種地也沒有錢打牌的陳芳只能去別人家串門,媳婦總是責罵陳芳不在家里看家,陳芳害怕媳婦不給錢,只能忍氣吞聲。陳芳知道媳婦責罵的背后是自己成為了負擔,遭人嫌棄。
在國家養老保障體系還未健全,“養兒防老”不再發揮作用的情況下,不讓老年人耕種土地就是讓老年人陷入生死邊緣,農民面臨的是更無依靠的未來。每個家庭中都有老人,每個人都會老去,莫讓農民老無所依。
延伸閱讀:我國高齡農民工或已超4000萬,國家統計局暫停公布數據
高齡農民工:靠吃肉補充體力獲打工資格,哪家工地肉多就去哪
重慶開縣“打工村”:三百余名高齡農民工僅一人有職工養老金
2015年2月27日(正月初九)重慶開縣團鳳村,66歲的李家護準備回家。今年66歲的李家護早在7年前就結束了外地打工之旅,曾經去過綿陽、廣東東莞等地方。澎湃新聞記者 程藝輝 圖
在連續4年公布我國50歲以上農民工的統計數據后,國家統計局突然暫停公開這一數據。
2013年2月,澎湃新聞(東方早報)率先將目光聚焦50歲以上的農民工(見《東方早報》2013年2月26日刊登《第一代農民工面臨高齡困境: 養老問題將在5年內集中爆發》一文),關注這一3000余萬人群的打工生活、背后的辛酸以及即將到來的養老困局。
上述獨家報道引發了輿論關注,央視、新華社、人民網等媒體此后對我國高齡農民工的現象和問題進行了集中報道。
為全面、及時、準確地反映農民工數量、流向、結構、就業、收支、居住、社會保障等情況,國家統計局于2008年底建立了農民工統計監測調查制度(此前,有些省、市自行統計發布),至今已連續發布了5份報告。
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2978萬人,50歲以上農民工占12.2%,有2803萬人;2010年,全國農民工24223萬人,50歲以上農民工占12.9%,達3124萬人;2011年,全國農民工25278萬人,50歲以上農民工占14.3%,有3614萬人;2012年,全國農民工有26261萬人,50歲以上農民工占15.1%,達3969萬人。
統計數據清晰地顯示:2009年至2012年,我國50歲以上農民工占比與總量連年沖高,且從業以制造業、建筑業和服務業為主,其中尤以建筑業為重。
不過,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3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中突然暫停公布了50歲以上農民工的占比數據。該報告取消了之前的“農民工年齡構成”一欄,而是用“新生代農民工”和“老一代農民工”來代替(注:以1980年為線劃分)。
如此,我國農民工的年齡構成,尤其是50歲以上農民工的占比和數據,在外界看來“成了謎”。
不過,律師周立太等長期關注農民工命運并常年研究農民工監測報告的人士稱,2013年與2014年,我國50歲以上農民工的占比與總量“肯定是上升的”,或早已突破了4000萬。
國家統計局為何突然暫停公布我國高齡農民工數據?是這一數據過于敏感,還是另有其因?
3月2日,國家統計局資料中心公共服務處李姓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因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中所涉及數據的統計方法為抽樣調查,與真實情況有誤差,因此不便于公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