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辯證唯物主義論

理論井岡山 · 2015-03-19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前言

  我從書上知道,馬克思創建了辯證唯物主義,但我沒有看到過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專著。我看到的辯證唯物主義專著,是馬克思主義者寫的。在多個版本的辯證唯物主義專著中,有一個共同點,即只是羅列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沒有建成辯證唯物主義體系。本文以“辯證唯物主義論”為題,就是要把辯證唯物主義建成一個體系。

  如果只是把散落的建筑材料搜集起來堆放,就怎么堆都是可以的。如果要把一堆建筑材料建成一個建筑,就不僅要按建筑的需要使用建筑材料,而且還要按建筑的需要補上缺失的材料,修整不合適的材料,剔除不該有的材料。建設辯證唯物主義體系也是這樣。我信仰馬克思主義。因此,在主觀上,我不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如果我的增刪修改違背了辯證唯物主義,請馬克思主義者指出,只要有理有據,我一定接受。

  我是以小學的學歷加成人的年齡學哲學的。我希望這篇文章也能讓只有小學學歷的成年人讀懂。因此,如果高學歷的人和專家學者們覺得這篇文章羅嗦,請見諒。當然,哲學不是文學。哲學既難有精彩,又難免枯燥。學哲學是要動腦筋的。良好的愿望并非都能變成美好的現實。這篇文章是否建成了辯證唯物主義體系,能否為有小學學歷的人讀懂,請讀者評判。

  歡迎批評。

  第一章 哲學

  第一節 什么是哲學

  哲學的定義:哲學是對世界的最基本的認識。

  每個人都有一個腦袋。每個人的腦袋都有一個功能,這個功能叫做“主觀能動地反映外部世界”。什么是反映?向上級打大報告小報告都是反映——反映情況。在哲學中,“反映”這個詞的含義不是這樣。在哲學中“反映”這個詞是指一物再現他物。鏡子再現美人,水面再現荷花,這才是哲學的反映。鏡子再現美人,既不丑一分,也不美一分。美人的臉上有一個顆痣,鏡子中的美人的臉上也有一顆痣。這叫被動反映。如果我不在乎美人臉上有沒有痣,去相親的時候,一眼看見姑娘面如桃花,含情脈脈,就極有可能聊了半天,竟沒有看見姑娘臉上還有一顆痣。這叫主動反映。和姑娘告別后,姑娘甜甜的笑容,親親話語,在我的腦海里反復呈現。于是,我想到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要一起走進婚姻的殿堂。一想到我們要走進婚姻的殿堂,曾經看到過的婚禮場面,便在我腦海里浮現,只是,婚禮的主角不再是別人,而是我和我心愛的姑娘。這就是主觀能動反映。主觀能動不僅有主動的意思,還有重組的意思。主觀能動有兩個特征,一個是選擇性,另一個是重組性。人的大腦對外部世界的反映,是主觀能動的反映。

  因為人的大腦對外部世界的反映有選擇性,所以,人的大腦對外部世界的反映總是撇開一些,保留一些,而這就是抽象。有先哲說了,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把無數片樹葉的不同撇開,抽出相同的特征,給它們取個名字叫“樹葉”,這就是樹葉的抽象。在樹葉的抽象中,所有的樹葉都是相同的,都是樹葉。

  把所有蘋果的不同撇開,給它們取個名字叫“蘋果”;把所有水果的不同撇開,給它們取個名字叫“水果”;把所有食物的不同撇開,給它們取個名字叫“食物”……當有人把抽象進行到他知道的一切并進行研究時,他就走進了哲學的領域。

  食物的最高抽象是可食之物,最具體的認識是形狀、味道、怎么食等等。某種物品如果沒有可食性,它一定不是食物。食物的可食性,是食物的最基本的特征。食物的“可食”是食物的最高抽象,而對這個最高抽象的認識,是對食物的最基本認識。同樣的道理,人對世界的最高抽象的認識,是對世界的最基本的認識。哲學是關于世界的最高抽象的認識。而哲學理論,則是對世界的基本的認識。

  簡單地說,哲學是對世界的最基本的認識。

  把“對世界的基本的認識”表述為“世界觀”,表述為“對世界的總的根本看法”,似乎也沒有什么不可以,但我認為定義為“對世界的最基本的認識”恰當些。

  哲學研究的對象是最高抽象,得到的認識是最基本的認識,在“哲學”這個詞前面加上限定詞,這個加了限定詞的哲學就成為一定范圍內的哲學。如“人生哲學”、“活命哲學”,等等。

  第二節 哲學的第一個問題和第一個組成部分

  本體論的定義:本體論是對世界的本原的認識。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一群原始人打死了一頭猛犸象。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比武松打虎還精彩。原始人象武松一樣,在猛犸象死了以后,還毫不留情地攻擊猛犸象,直到他們每一個人都認為猛犸象真的死了,才睜著驚恐的眼睛,癱坐或癱倒在地上。也不知過了多久,有一個人覺得餓了,一說,大家都覺得餓了。于是,這群原始人有的生火找柴,有的割開猛犸象取肉,很快,熊熊的火堆上就飄出濃濃的肉香味。原始人每人分得一塊烤熟了的象肉。開始大家狼吞虎咽,后來開始細嚼慢咽。大家一邊品味著第一次吃到的象肉,一邊向還是像大土堆一樣的猛犸象望去。吃著看著,大家的心里都油然升起豪邁的感覺。終于有一個人歡呼起來:“啊!我們偉大!”于是,大家都歡呼起來。后來,天下雨了,越下越大,原始人跑進了山洞。這是一場很大很大的雨,一直下個不停。天黑了,原始人不僅聽到了雨聲,還聽到了山洪激流的聲音。黑夜過去了,雨也停了。當原始人迎著黎明的曙光跑到他們昨天激戰的地方時,他們發現猛犸象不見了。年輕人喊到:“誰搬走了我們的猛犸象?”年老的人說:“洪水沖走了我們的猛犸象。”

  “洪水從哪里來?”

  “天上下雨,地下就起了洪水。”

  “天上為什么要下雨?誰在天上下雨?”

  昨天還在歡呼自己偉大的原始人,今天發現天上還有一個更強大的力量。雨過天晴,天空格外明朗。原始人抬頭望著天,想:“這天上到底有什么?”看是看不見的,想是想不出來的。原始人只有屈服了。人心都往好處想。原始人想:“這個看不見的存在既然能夠害我們,也一定能夠保護我們。”于是,這群原始人向天跪下,頂禮膜拜。萬物都要一個名字,才好稱呼。這群原始人有尊敬老人的習慣,便給天上這個看不見的存在取了一個名字:“天老爺”。“天老爺,老天爺,保佑我們吧。”

  人因為有智慧,所以,在很多時候都表現得很強大,心想事成。一次次成功使人產生了自己無所不能的想象,這個想象使人超越自己的能力定目標,結果失敗就來了。失敗的原因是很多的。有些失敗的原因當時找得到,有些失敗的原因當時找不到。人心都往好處想。燒幾柱香就能換來心想事成,沒災沒病,豈不是很好。就是徹底的無神論者,情滿之時,利用鬼神之說來抒發抒發感情,也是一種心理宣泄。“此去泉臺招舊部,十萬旌旗斬閻羅。”(陳毅)

  此去泉臺喝口水,回來等君再白頭。

  人的主觀能動反映有重組性,這個重組性我們通常稱作想象力。憑著想象力,人類有了神。人類有了一個神,就會有很多神,最后組成一個神的世界。當神的世界一形成,人原有的世界便一分為二,一個是包括人在內的物的世界,另一個是包括人的魂在內的神的世界,靈的世界,神靈世界。沒有無源之水,沒有無本之木。照著萬物皆有本原的思路想下去,什么是整個世界的本原的問題就出現了。在這個問題出現以前,神靈世界已經出現了。因此,什么是世界的本原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演化為先有人還是先有神,先有物還是先有靈,先有物質還是先有精神。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這個本原是怎樣,構成哲學的第一個問題,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構成哲學的第一個組成部分——本體論。

  第三節 哲學的第二個問題和第二個組成部分

  認識論的定義:認識論是對人的大腦能否正確反映物質世界的認識。

  當兩幅一模一樣的畫出現在收藏家面前的時候,收藏家就知道,這兩幅畫要么兩幅都是贗品,要么有一幅是真品,另一幅是贗品。就像沒有兩幅一模一樣的真品畫一樣,精神和物質也必然有一個是摹本。不是精神摹了物質,就是物質摹了精神。什么是原本,什么是摹本,這是本體論的問題。摹本是怎樣摹的原本,能不能正確地摹下原本,則是哲學的第二個問題。對哲學的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是認識論。認識論是哲學的第二個組成部分。

  第四節 哲學的第三個問題和第三個組成部分

  方法論的定義:方法論是人對正確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的認識。

  復制他人的作品是抄襲,復制大自然是藝術。人的活動都是由人的大腦支配的。人的大腦要支配人的活動,首先要對外部世界有個認識。在唯物主義者看來,人的外部世界歸根到底是物質世界,而這就是說人首先要認識物質世界。人做事有個方法問題,人認識也有個方法問題。人認識物質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這是哲學的第三個問題。對哲學的第三個問題的回答,構成哲學的第三個組成部分——方法論。

  第五節 哲學的完成

  知道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怎樣;知道了怎樣認識世界,能不能認識世界;還知道了認識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哲學的任務就完成了。以后的事,屬于科學,屬于實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第六節 哲學的意義

  很久很久以前,我們有一個很老很老的老前輩,叫神農。我們的這個神農老前輩在經歷了一次或若干次生病吃草病痊愈后,得出了一個結論:吃草能治病。在這個結論中,“草”是所有植物的最高抽象,“病”是所有不舒服的最高抽象,“吃”和“治”把“草”和“病”聯起來

  ,“ 吃草能治病”成了一個很高的抽象。有了這個很高的抽象,我們的這個神農老前輩就開始嘗百草。接下來,我們的老祖先們一輩一輩地積累什么草治什么病的知識。我們的神農老前輩在得出“ 吃草能治病”這個結論以前,應該不會閑得無聊,要去嘗百草。如果是因為閑得無聊去嘗百草,那就把百草嘗完了,也會與病聯系不起來。

  我們的語言的細胞是詞,一個詞可以有多個含義。比如,“花”這個詞既可以是開的花,畫的花,也可以是眼睛花。哲學用詞必須確定含義。確定了含義的詞叫“概念”。

  哲學的概念是最抽象的概念,哲學的結論是最抽象的結論。結論的意義是可以指導實踐,最抽象的結論的意義是可以指導所有實踐。雖然知道“鬼不能害人”離治病救人還有很長的距離,但是,知道了“鬼不能害人”就為治病避開了一個很錯誤的方向。古今中外,因為請人驅鬼耽誤了治病的例子,這里是不用例舉的。不過,因為既沒有抽象的人,也沒有抽象的事,所以,如果只有哲學知識沒有其他知識,哲學知識除了可以傳授他人外,就只有一個用處,那就是在和茶友一起喝茶時,可以填充喝兩口茶之間的間隙。

  只知道“長江滾滾向東流”而沒有航船知識,是把宜賓船開不到上海的,不知道“長江滾滾向東流”,也有可能在宜賓合江門上了船,北望白塔,南望黑塔,過了岷江或金江就上岸,萬里征程慢慢走,走到上海,腳都要走腫。

  有船不坐,真是可惜。

  第二章 辯證唯物主義

  一,辯證唯物主義的定義

  辯證唯物主義的定義:辯證唯物主義是認為變化著的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的哲學觀點。

  論述辯證唯物主義是本文的內容。一篇文章的內容不能放在其中一章中。所以,這一章的內容,就只有一個定義。

  對于這個定義,還是有一點需要解釋,這就是定義中的“變化著的物質”。在已有的辯證唯物主義論述中,都是說“運動的物質”。而對這一提法中的“運動”,又解釋為“一切變化和過程”(《現代漢語詞典》)。我認為,與其把“運動”解釋為“變化”,不如就用“變化”一詞。

  二, 辯證唯物主義的前提

  辯證唯物主義有兩個前提。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前提是有活著的人。辯證唯物主義對這個前提是不證明的。如果有人認為辯證唯物主義應該證明這個前提,就請在自己的大腿上擰一下,用力。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二個前提是人能知道。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二前提也是不證明的。如果有人認為辯證唯物主義的這個前提需要證明,也就請在自己的大腿上擰一下——只需要一下,就知道了。

  第三章 本體論

  第一節 存在

  存在的定義:存在是人知道的。

  心理學家巴莆洛夫說,人有兩個信號系統。自然界給出的信號是第一信號,代表自然界給出的信號的語言文字等,是第二信號。山上的狼來了,是第一信號;有人喊“狼來了”,這個“狼來了”是第二信號。活著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即能知道。首先,活著的人知道自己還活著。然后,活著的人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聞到的,感覺到的,想到的,等等等等,全知道。要把人知道的全部用一個詞來表示,這個詞就是“存在”。

  “存在”這個詞作為動詞,是“存在著”,即還沒有消失的意思。“存在”這個詞作為名詞,作為辯證唯物主義本體論的第一個概念,它的含義是“人知道的”。

  存在這個概念是最空洞的概念。就因為它空洞,所以它裝得下所有概念,是最抽象的概念,是最高抽象。因為“存在”太抽象了,我們掌握了它與什么都沒有掌握一樣,所以,我們得往下面走。

  第二節 物質和精神

  物質的定義:物質是自有的存在。

  精神的定義:精神是再有的存在。

  要知道,就要有被知道。沒有被知道,就沒有知道。當人類的老祖先,第一批人第一次看見眼前的山——比如說,就是我們宜賓的翠屏山,他們就知道了翠屏山。翠屏山是在人類出現以前就有了的。原始人看見了翠屏山之后,在他們的大腦中就有了翠屏山的映像。翠屏山雖然在人類出現以前就有了,但在人類出現以前,沒有人知道,它無所謂存在不存在。在人類出現以后,人類看見了翠屏山,知道了翠屏山,翠屏山才成為有了人以后的一個存在。人類的第一批人看見了翠屏山后,他們的大腦里就有了一個翠屏山的映像。他們的大腦里有了一個翠屏山的映像,他們當然是知道的。他們的大腦中的翠屏山,他們知道,這個映像翠屏山,也就是一個存在。大自然中的翠屏山和翠屏山在人腦中的映像都是存在,它們有區別嗎?明顯有。翠屏山是本來就有的,翠屏山在人腦中的映像,是人看到翠屏山以后才有的。我們可以說,翠屏山是自有的,翠屏山在人腦中的映像是再有的。翠屏山和翠屏山在人腦中的映像都是存在,前者是自有的存在,后者是再有的存在。存在有了兩種,一種是自有的,另一種是再有的。我們把自有的存在叫做物質,把再有的存在叫做精神。顯然,物質是本原,具有第一性,精神是對物質的反映,只有第二性。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一個結論: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精神是人的大腦對物質的反映,是第二性的。

  普天之下,普天之上,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山,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自有的。普天之下,普天之上,只要是自有的存在,都是物質。

  在已有的辯證唯物主義著作中,都是用的列寧的物質定義:“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這個定義在意思是對的,在表述上就不那么好了。

  第三節 實體和虛空

  實體的定義:實體是有獨立性的物質。

  虛空的定義:虛空是有待認識的物質。

  空間的定義:空間是人在認識中把物質抽去后的精神存在。

  在物質世界,有兩種不同的存在,一種是實打實的存在,另一種是虛無縹緲的存在。山水魚蟲,人馬花鳥,這些是實打實的存在,過去的天空,現在的太空,是虛無縹緲的存在。在實打實的存在中,每個存在都有一個特征,即此物不是它物。我不是我的夫人,翠屏山不是真武山。此物不是它物,即此物是獨立的,不在他物之中。實打實的存在的這種特征,我們稱作獨立性。既具有自有性,又有獨立性的物質,需要一個概念來表示,這個概念就是實體。實體是有獨立性的物質。

  在人類還沒有弄清氣體是怎么回事的時候,地球的大氣層對古人來說,是一個空——天空。當人類弄清氣體是怎么回事了,大氣層就不再是空了。氣體也是實體。現在,太空是空。太空以后會不會成為不空,現在好像還無法證明。無法證明,就是還沒有認識。除去大小星球的太空,一方面是還需要認識的,另一方面也是自有的,因此,太空是有待認識的物質。因為當我們說“太空”的時候,“太空”是包含星球的,所以,我們應該另外用一個詞來稱呼沒有星球的太空部分。我把除開星球的太空稱作虛空。虛空是有待認識的物質。

  物質世界由實體和虛空組成。

  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是實體,而實體是有邊的。實體沒有邊,又何來獨立性。因為實體是有邊的,人們自然會想到,物質世界有沒有邊。物質只有一個特征,即自有的。物質沒有獨立性。因此,物質世界是沒有邊的。馬兒要在地上跑,馬鞍子要放在馬背上。有邊就有邊內和邊外。如果我們為物質世界設定一個邊,那邊外又是什么呢?如果邊外依然是自有的,那邊內和邊外又有什么區別呢?如果沒有區別,這個邊又有什么意義呢?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二個結論:物質世界是無限的。

  今天的天文學認識到宇宙中的若干光年,明天天文學有了進步,也不過是在已知的若干光年上加上新知的若干光年。宇宙即物質世界,是沒有邊的。

  在已有的辯證唯物主義論述中,這個結論表述為“空間是無限的”。已有的這個表述是錯誤的。空間是對物質的抽象,這個抽象只存在于人的大腦中。我的住房內是屬于我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不僅有空氣,還有我喜歡的桌子板凳。當我自由自在地在我的房間里說“我的房間是我的自由空間”的時候,我不僅把我房間里的桌子板凳空氣抽掉了,連我自己也被抽掉了。什么都沒有的“我的空間”只存在于我的大腦中,什么都沒有的“我們的空間”只存在于我們的大腦中。沒有物質的空間是精神存在。在物質世界沒有抽象的空間。空間是人在認識中把物質抽去后的精神存在。

  在已有的辯證唯物主義論述中,空間是和時間是連在一起的。這一節只討論空間,后面將討論時間,結論都一樣。否定了空間和時間在物質世界中的存在,就沒有必要再討論“空間和時間是物質存在的形式”。“空間和時間是物質存在的形式”這個命題是錯誤的。

  第四節 關系和屬性

  變化的定義:變化是同一個存在出現了不同。

  時間的定義:時間是人把認識對象的變化抽去后的精神存在。

  作用的定義:作用是一個實體使另一個實體產生了變化。

  關系的定義:關系是實體間的作用。

  屬性的定義:屬性是實體的能作用和能被作用。

  實體是有獨立性的物質。有獨立性的意思,是此物不是它物。實體的獨立性不是實體間不相干。“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有蜻蜓站上頭。”。蜻蜓站在小荷上,小荷不會動,小鳥站在小荷上,小荷就要搖了。小荷從不動到搖、動,我們稱作產生了變化。小荷還是小荷,但動和不動是不同的。

  我先想吃饅頭,后來想吃面。想吃饅頭和想吃面都是我的想法,但先的想法不同于后來的想法,我們也稱之產生了變化。小荷是物質,我的想法是精神,它們都產生了變化。變化是同一個存在出現了不同。

  實體變化是一個過程。把實體變化的過程的內容抽掉,剩下的空殼就是時間。把兩個以上的實體的變化過程的空殼加以比較,就是時間的長短。把某個實體的某個變化過程的空殼作為標準,就是標準時間。有了標準時間,就可以度量其它實體的變化過程的長短。在物質世界中,只有實體的變化過程,沒有實體的變化過程的空殼。

  精神變化也是一個過程。把精神變化的過程的內容抽掉,剩下的空殼也是時間。

  時間是人在認識中把認識對象的變化抽去后的精神存在。

  小荷的變化(搖、晃動)是由小鳥站上去造成的,我們說小鳥作用了小荷。作用,是一個實體使另一個實體產生了變化。

  按照力學原理,小鳥作用了小荷,小荷反作用了小鳥,小鳥和小荷相互起了作用。實體間的相互作用,就是實體間的關系。關系是實體間的作用。

  實體間的關系不僅僅有力學關系,還有其他關系,所有關系,都是實體間的相互作用。

  小鳥能使小荷晃動,是因為小鳥有足夠的重量;小荷能在小鳥的作用下晃動,是因為小荷有足夠的柔軟。小鳥的重量不是小鳥,但這個重量是屬于小鳥的;小荷的柔軟也不是小荷,但這個柔軟是屬于小荷的。小鳥的重量和小荷的柔軟,分別屬于小鳥和小荷。我們把小鳥的重量和小荷的柔軟,稱作“特征”或“屬性”。小鳥沒有重量,不能使小荷晃動;小荷沒有柔軟,不能被小鳥晃動。小鳥的重量和小荷的柔軟,分別是小鳥和小荷的屬性,分別使小鳥和小荷能作用和能被作用。屬性是實體的能作用和能被作用。

  小荷被小鳥作用的同時,也作用小鳥。被作用與作用同在。

  特征也是屬性。把屬性稱作特征,是為了把此實體與它實體區別開來。

  小鳥沒有重量,就不能使小荷晃動;小荷沒有柔軟,就不能被小鳥晃動。小鳥和小荷的晃動和被晃動關系,是因為小鳥和小荷有相應的屬性。屬性,是實體的。小鳥和小荷的屬性,決定了小鳥和小荷的晃動和被晃動關系。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三個結論:實體決定關系。

  妻子不耍小脾氣,丈夫的大度就得不到表現;丈夫的大度沒有表現出來,丈夫就沒有依據說自己有大度這種優良品質。丈夫的大度品質,屬性,是在對妻子的寬容中表現的,實現的。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四個結論:實體的屬性是在關系中表現的,實現的。

  第五節 實體自身變化的原因和實體間的普遍關系

  小鳥不會使小荷折斷,大風能把小荷折斷。為了能欣賞荷花,我們設法讓大風吹不到小荷。荷花開了。花無百日紅。不管我們怎樣努力,荷花還是凋謝了。荷花凋謝了,蓮蓬出現了。蓮蓬里有蓮子,蓮子成熟后,埋在水池的泥里,會長出荷花。蓮子埋在水池的泥里,會長出荷花,苞谷子卻不行。

  溫度能使雞蛋變成雞子,卻不能使石頭變成雞子。

  使雞蛋變成雞子的溫度,可以來于母雞,也可以來于機器,而雞子就只能由雞蛋變成。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五個結論:決定實體自身變化的第一因素是內因。

  辯證唯物主義的這個結論在毛澤東的著作中,表述為“內因是決定因素”。毛澤東的這個表述是欠妥的。在雞蛋有了變小雞的內在因素后,有沒有適宜的溫度,就成為雞蛋能不能變成小雞的決定因素。外因也是決定因素,只不過是第二決定因素(毛澤東也說:“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聯系和互相影響則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雞蛋變成了雞子,就有蟲子要遭殃了。此實體的變化要依賴它實體,此實體變化后又要影響它實體。實體與實體之間存在普遍的關系,實體存在于實體與實體的普遍關系之中。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六個結論:實體間的關系是普遍的。

  第六節 對立統一和對立面轉化

  質的定義:質是實體相互區別的屬性。

  量的定義:量是人對不同實體的相同屬性進行比較的結果。

  度的定義:度是實體在量的變化上產生質變的點。

  對立統一的定義:對立統一是對立面共存。

  取一個杯子,裝滿水,再放進一個蘋果,蘋果擠出一部分水。將蘋果取出,把杯子里的水加滿,再放進另一個蘋果,杯子里的水再一次溢出。杯子兩次溢出的水不一樣多,我們知道,是因為兩個蘋果不一樣。我們把多擠出一部分水的蘋果稱為“大蘋果”,另一個稱為“小蘋果”,兩個蘋果有了大小不同。兩個蘋果有一個相同的屬性——能作用杯子里的水,使之溢出,將這兩個蘋果的這種相同的屬性比較之后,得出一個結果:這兩個蘋果的這種相同的屬性有不同。我們用“大”和“小”來代表這兩個蘋果的相同屬性的不同。大蘋果的“大”,和小蘋果的“小”,都是從屬于蘋果的排水性的,我們用一個詞來代替這兩個詞,包含這兩個詞,這個詞就是“量”。大蘋果的“大”,通過大蘋果能排水這種屬性的量表現出來,小蘋果的“小”,也通過小蘋果能排水這種屬性的量表現出來。一個蘋果無所謂大,也無所謂小。兩個蘋果有大小,是因為比較了它們能排水這種屬性。量是對不同實體的相同屬性進行比較的結果。

  蘋果有排水的屬性,梨子也有排水的屬性,但蘋果不是梨子,梨子也不是蘋果。蘋果和梨子因為它們的其他屬性從而是不同的實體。。每一個實體都是它自身,此實體不是它實體。每一個實體都有很多屬性。每一個實體的屬性中,都有一個能把這個實體與其它實體區別開來的屬性,我們把實體的這個屬性,稱作實體的“質”。質是實體相互區別的屬性。質、本質、本質屬性、是同義詞。

  此實體是此實體,必然有其本質屬性;沒有其本質屬性,就成為它實體。因此,實體的本質屬性,是實體從成為此實體的那一刻起,到還是此實體止,都有的屬性。

  實體是要變化的。決定實體變化的第一因素是內因。因此,在實體內部,既有使此實體是此實體的本質屬性,也有使此實體成為它實體的非本質屬性。使此實體是此實體的本質屬性,是實體的肯定因素,使此實體成為它實體的非本質屬性,是實體的否定因素。如果沒有肯定因素,它就不能成為這個實體,如果沒有否定因素,它就不能變化成它實體。實體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是對立的,但又共存在同一實體中,這就是對立統一。

  實體的屬性不能離開實體。既然實體的屬性有的是實體的肯定因素,有的是否定因素,這兩種對立的因素就必然分別屬于實體的不同組成部分。這樣,實體就是可分的。實體分開后,不再是原來的實體,但其獨立性依然存在,所以,依然是實體。

  大實體分開后是小實體,小實體依然是實體。大實體是對立統一的存在,小實體也是對立統一的存在。大實體小實體都是實體,實體是對立統一規律的存在,因此,實體是無限可分的。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七個結論:實體是無限可分的。

  實體是對立面的統一,實體的變化絕對的。實體的最終變化,是此實體成為它實體。只要實體的肯定因素還占著主導地位,此實體就還是此實體。此實體成為它實體,說明原來的實體的肯定因素已經失去了主導地位。原來的實體的肯定因素失去了主導地位,原來的實體的否定因素從從屬地位轉化為主導地位。實體的對立面產生了轉化。實體的變化,即實體包含的對立面出現了轉化。實體變化的內因,是實體內部的對立面出現了轉化。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八個結論:實體變化的內因,是實體內部的對立面出現了轉化。

  任何一個實體的變化的開始,都是另一個實體的變化的結束。任何一個實體的變化的結束,都是另一個或幾個實體的變化的開始。具體的實體的具體的變化有開始和結束,抽象的實體的抽象的變化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實體的變化是永恒的。

  辯證唯物主義的九個結論:實體的變化是永恒的。

  實體的變化是永恒的,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因此,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體的對立面轉化是絕對的。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十個結論:實體的對立面轉化是絕對的。

  對立面要轉化,就必須有一個雙方的力量此消彼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的力量發生著變化,但實體還是原來的實體。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只有量變,沒有質變。當否定因素強到某個量,肯定因素弱到某個量時,否定因素就能夠否定肯定因素。否定因素一下子就否定了肯定因素,實體就產生了質變。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對立面的轉化,首先是一個量變的過程,當量變達到質變點——即度的時候,產生質變。質變是一個飛躍。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十一個結論:量變引起質變。

  小雞是對雞蛋的否定,臭蛋也是對雞蛋的否定。實體的對立統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由此而產生的對立面轉化,實體的變化,也是多樣的。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十二個結論:實體的對立統一是多重的,由此而產生的對立面轉化,實體的變化,是多樣的。

  實體變化的內因是確定的,實體變化的外因是不確定的。因為實體變化的內因是確定的,所以,實體的變化具有必然性,雞蛋就是要變小雞;因為實體變化的外因是不確定的,所以,實體的變化具有偶然性,雞蛋變小雞要碰上適宜的溫度。只要自然界野雞的生存條件沒有被人類徹底鏟除,就總有一些野雞蛋要變成野雞;只要人類還想吃家雞,就總有一些家雞蛋要變成家雞。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十三個結論:必然通過偶然開辟道路。

  人人都希望有好運氣。只是,一個人如果即沒有人品,又沒有能力,上是懸崖峭壁,下有明礁暗石,就是幸運之船相距不遠,又怎么靠得攏來。

  第七節 關于否定的否定

  我不認為在實體的變化中,有否定的否定規律。

  首先,從抽象上說。如果我們要認為,在實體的變化中有否定的否定規律,我們就得承認,在我們看來,實體的變化有兩種,一種是否定,另一種是否定的否定。如果我們認為實體的變化有兩種,我們就得說出,把實體的變化分為兩種的依據是什么。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馬克思主義者意識到,認為有否定的否定規律,就是把實體(就算是物質)的變化分成了兩種。更沒有馬克思主義者說出了把實體的變化分為兩種的依據。

  既然我們不能說出把實體的變化分為兩種的依據,我們就不能把實體的變化分成兩種。既然我們不能把實體的變化分成兩種,我們就不能說在實體的變化中,有否定的否定規律。

  然后,從具體上說。種子否定禾苗,雞蛋卻不否定母雞——更不否定公雞。就是在生物界,桃子也不否定桃樹。在礦物界,更找不到否定的否定的影子。哲學的對象是整個世界,其結論是對整個世界的結論。結論是對具體的抽象的結果。抽象不能具體,就是想象。否定的否定不能在整個具體世界中還原,否定的否定就是不能證明的想象。

  否定的否定規律是不存在的。

  第九節 本章小結

  哲學是關于世界的最高抽象的認識,世界的最高抽象是存在。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黑夜看牛,混然一片”(黑格爾)。停留在“存在”這個抽象上,我們什么也不能認識。為了認識,我們得往下走,這就來到次一級的抽象——物質和精神。弄清了物質和精神的反映關系后,我們就得首先認識世界的本體——物質。物質有兩種,我們只能認識實體。實體是有邊的。于是,我們想到物質世界是否也有邊。通過反證,證明物質世界沒有邊。最抽象的實體只有一個最抽象的特征:變化。認識進入實體的變化。把實體的最抽象的變化認識完,本體論就完了。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精神是對物質的反映。而精神是怎樣反映物質的,這是認識論的課題。

  第四章, 認識論

  第一節 外部世界的定義

  外部世界的定義:外部世界是作為人的認識對象的包括人的精神的世界。

  辯證唯物主義的本體論認為,精神是物質的反映。既然精神不是物質,而只是物質的反映,這就有個問題:精神與物質有沒有同一性。當第一批人第一次看見翠屏山的時候,他們是不會想到他們頭腦中的翠屏山與看見的翠屏山有沒有同一性的。當人們開始哲學思考時,人們的頭腦里不僅有了很多山,而且還有了山神。人們看得見山,看不見山神;能用腳與山親密接觸,不能用手與山神握手。于是,問題來了:人的大腦對物質世界的反映是否真?

  張三對李四的認識,不僅僅是對李四的物質存在的認識,還包括對李四的精神存在的認識。張三對李四的認識,不僅有高矮胖瘦,還有善惡智愚。個人要認識自身,人類也要認識自身,而個人人類,都不僅有物質存在,而且有精神存在。某個人有什么思想,某個人群有什么觀念,都是不以認識主體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認識的對象既有物質存在,還有精神存在。我們把認識的對象稱作認識的外部世界。

  “外部世界”與“客觀存在”是近義詞,前者多指整體,后者多指個體、部分,都包含認識的對象中的人的思想、精神。一個人作為另一個人的認識客體,他想什么,他的精神,也是另一個人的認識的認識內容。客是對主而言,客觀是對主觀而言。認識是主,認識的對象是客。

  人的大腦對外部世界的反映是否真?人的大腦是怎樣反映對外部世界?這就是認識論要討論的問題。

  第二節,認識論的前提

  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有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人的能知道有主動性。按已有的說法,人的認識有主觀能動性。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的這個前提也是不證明的。

  第三節,認識

  認識的定義:認識是人的大腦對外部世界的主動反映。

  人的大腦有對外部世界進行主動反映的功能。人的大腦對外部世界進行主動反映的過程,即認識過程,也稱“認識”,動詞的“認識”。人的大腦對外部世界進行主動反映的結果,是認識,名詞的“認識”。

  整個人類的外部世界,沒有人。單個的人的外部世界,有人,有其他人。人都有思想。單個的人的外部世界,既有物質的人,也有這些物質的人的思想。我不僅知道毛澤東這個人,還知道毛澤東這個人的思想精髓是為勞動人民服務。

  我對毛澤東思想的認識,來源于毛澤東的思想。毛澤東的思想,來源于毛澤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人的思想,人的精神,最終來源于物質世界。

  第四節,感性認識

  感性認識的定義:感性認識是人的大腦通過感官直接從外部世界獲得的認識。

  人的眼睛看見了太陽,人的大腦中就有了太陽的映像;人的皮膚感受到了太陽的溫暖,人的大腦中就有了溫暖的映像;人的耳朵聽到了青蛙叫,人的大腦中就有了青蛙的叫聲的映像。這些映像,都是人的大腦對外部世界的認識。這些認識,都是人的大腦通過感官直接從外部世界獲得的。把這些認識稱作“感性認識”,非常恰當。

  人的感官對外部世界的感知,有選擇性。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是把能夠看到的和能夠聽到的選擇性地忽略了。人的感官是受人的大腦支配的。人的大腦通過人的感官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也有主觀能動性。

  一個人看見幾根大小不同的板凳,選擇性地把它們大小不同的特征忽略了,它們在這個人的頭腦中的映像,成為沒有差別的板凳映像。這個沒有差別的板凳映像,既于來那幾根大小不同的板凳,又不同于那幾根大小不同的板凳,我們把這個沒有差別的板凳映像,稱作那幾根大小不同的板凳的抽象。

  人對外部世界的感知的選擇能力,使人對外部世界的感知具有抽象能力。人對外部世界的感知有選擇性和抽象性。

  沒有人看見過方太陽。也沒有人能證明太陽是方的。既然既沒有人看見過方太陽,也沒有人能證明太陽是方的,我們就只有說,人的眼睛看見的太陽,就是圓的。

  由人的感官傳遞給人的大腦的感性認識,只要沒有被證誤,即只要不是錯覺,就是人腦對外部世界的真實反映。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十四個結論:不能證誤的感性認識是人的大腦對外部世界的真實反映。

  第五節,思性認識

  思性認識的定義:思性認識是人的大腦對感性認識進加工后的認識。

  真理的定義:真理是合符客觀存在的思性認識。

  人的眼睛能看到今年的荷花,卻看不到明年的荷花。人的眼睛看不到明年的荷花,人的大腦想得到。人的大腦能想到的有很多,從天上的雷公雷婆,飛機火箭,到地下的十八層地獄和豐富的包藏。凡是物質世界沒有的,或還沒有出現,卻在人的大腦中出現了的映像,都是人的大腦的產物。這些產物,我把它們稱作思性認識——經過思維的認識。

  我用“思性認識”這個概念,是因為“思性”是個中性詞,它的內容只是經過了人的思維。“理性”則包含有“非沖動”的含義,是褒義詞。

  已經有的事實應該可以證明,人的大腦沒有產生映像的功能。人的大腦的功能是重組由感官感知到的映像。二郎神是人的額頭多了一只眼睛,哪吒是人的身子上多了兩顆頭和四支胳膊。

  我站在池塘邊,看見滿池荷花,心里想到,明年今日此塘中,又將是滿池荷花。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又來到此池邊,果然又是滿池荷花映日紅。

  我在地里鋤禾,看見一只兔子箭一樣地跑來,撞在地邊的一顆樹上,不動了。我走過去,把兔子揀起來,心里想到,明日此時,又將有一只兔子撞在這顆樹上。第二天,我坐在樹邊等了一整天,連兔子的影子都沒有看到。

  明年荷花和明日撞兔都是我經過思維得到的映像,明年荷花出現了,明日撞兔卻沒有出現。

  人各有心,心各有見。古今中外人類已經想了很多,將來還會想更多。不管過去現在將來人類能想多少,全都可以歸結為兩類:能夠在物質世界看到的;不能夠在物質世界看到的。明年荷花開了;明日撞兔現在也還沒有來。科學家想到的飛行器上了天;文學家想到的筋斗云永遠也不會出現。

  明年荷花和明日撞兔作為人的大腦的功能的結果,作為人的思性認識,是相同的,作為與物質世界相關聯的精神,卻不一樣。明年荷花能夠在物質世界看到,明日撞兔不能夠在物質世界看到。去年的明年荷花今年開了,證明去年的明年荷花這個人的思性認識對外部世界的真實反映,昨天的明日撞兔今日沒有來,證明昨天的明日撞兔這個人的思性認識不是對外部世界的真實反映。人的思性認識分為兩種,一種是對外部世界的真實反映,另一種是對外部世界的非真實反映。

  真實地反映外部世界的思性認識,我們稱作真理。非真實反映外部世界的思性認識,我們稱作想象或謬誤。孫悟空騰筋斗云是想象,守株待兔是謬誤。真理是合符客觀存在的思性認識。

  去年的“明年荷花”之所以是真理,是因為今年的荷花確實開放了。沒有今年的荷花,去年的“明年荷花”就是謬誤。真理之為真理,是因為得到了事實的證明。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十五個結論:事實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辯證唯物主義者有一個結論:實踐是真理的標準。這個說法強調了實踐的重要。事實上成功的實踐是有滿意的結果的,這個結果是事實。

  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我來到去年我說了“明年這里還要開荷花”的水池,水池里的荷花開了就開了,沒有開就沒有開。而這就是說,我去年我說了“明年這里還要開荷花”要么是真理,要么是謬誤。物質世界只有一個,因此,合符物質世界的思性認識也只能有一個。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十六個結論:真理只有一個。

  一年過去后,池子里要么開了荷花,要么沒有開荷花。因此,明年荷花要么是真理,要么是謬誤,沒有什么相對絕對。認為真理有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是錯誤的。

  我的大腦因為我今年看到的荷花,產生的感性認識是真的。我的大腦去年產生的明年荷花,因為荷花的又一次盛開,證明也是真的。我的感性認識和思性認識中的一部分都是真的。這就是說,我的大腦能夠真實地反映外部世界。能夠看見荷花和想到明年荷花的人決不止我一個。“我的大腦能夠真實地反映外部世界”,可以換成“人的大腦能夠真實地反映外部世界”。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十七個結論:物質世界是可知的。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二個結論認為,物質世界是無限的。由此推論,人的認識是無限的。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十八個結論:人的認識是無限的。

  第六節 本章小結

  人的大腦反映外部世界,一是通過感官感知,二是通過大腦對感官感知到的外部世界進行思維。人的感官能感知外部世界,人的大腦能通過思維,反映到不能直接用感官感知到的外部世界。一句話,人的大腦能真實地反映外部世界。

  精神能真實地反映物質。

  人的大腦能正確反映外部世界,但不是只要反映了外部世界,其反映就是正確的反映。去年的明年荷花今年開了,今年的明年荷花明年還開不開?昨天的明日撞兔今天沒有來,今天的明日撞兔明天會不會來?荷花開不開問題不大,只要有飯吃,荷花不開肚子也不會餓。兔子來不來就與肚子相關了。怎樣才能正確地反映外部世界?這是方法論討論的課題。

  第五章, 方法論

  第一節,方法和方法論

  1,方法

  方法的廣義定義:方法是人為了達到目的進行的活動。

  方法的狹義定義:方法是人為了達到目的進行的正確的活動。

  我們通常把肢體的活動,稱作“行為”,把大腦的活動,依然稱作“活動”。揀塊石頭打樹上的果子,是有目的的行為、活動,果子沒有打下來,用腦子另想辦法,也是有目的的活動。人的活動有兩種,一種是有目的的,另一種是沒有目的的。走在路上,兩只手自由擺動,是無目的的活動,躺在樹下,讓思想天馬行空,也是無目的的活動。有目的的活動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達到了目的,另一種,是沒有達到目的。當我們進行了某種有目的的活動而沒有達到目的時,往往會有人對我們說:“你沒有得法。”當我們進行了某種有目的的活動達到目的時,往往也會有人對我們說:“這次得法了。”這個“法”,是“方法”。人們用“方法”這個詞、概念,把人們為了達到目的進行的正確行活動,與錯誤活動,區別開來。

  沒有達到目的的活動也是活動,笨辦法也是辦法,當我們說“方法不對”時,“方法”這個概念,就不再僅僅是為了達到目的進行的正確行活動。在我們對“方法”這個概念的運用中,有時是人為了達到目的進行的正確行活動,有時是人為了達到目的進行的活動。我們可以把“人為了達到目的進行的正確的活動”稱作狹義的“方法”,把“人為了達到目的進行的活動”稱作廣義的“方法”。

  2,方法論

  方法論的定義:方法論是對人的大腦如何正確反映外部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的認識。

  人的大腦能反映外部世界,并且,是能動地反映外部世界。如果人的大腦是被動地反映外部世界,就象水面映桃花,就沒有不正確的。只是,人就不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花兒一樣的姑娘臉紅了,是有了愛情,還是有了病,這是鏡子反映不出來的。人的大腦能反映出來。不過,人的大腦也有可能把姑娘有了愛情反映為有了病。怎樣才能正確地反映姑娘臉紅了的真正原因,這是一個問題。這樣的問題很多,歸結起來,就是人的大腦如何正確反映外部世界。人是一個一個的人,外部世界是數不清的具體的客觀存在,人的大腦如何正確反映外部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是什么,這是一個需要認識的問題,認識這個問題的結論,即方法論。方法論是對人的大腦如何正確反映外部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的認識。

  第二節,邏輯思維法

  1,思維

  a,廣義思維

  廣義思維的定義:廣義思維是人的大腦對大腦中已有的知識進行重新分割組合。

  不幸的盲人的大腦不能想象顏色。這就是說,人的大腦不能不通過人的感官,直接反映外部世界。換一個說法,人的大腦沒有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功能。既然人的大腦沒有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的功能,人的大腦中能有的映像,就只能有兩種,一種是通過人的感官反映到的映像,另一種是對人的感官反映到的映像進行加工后的映像。人的感官受人的大腦支配。人的大腦支配著人的大腦選擇地反映外部世界。因為人的大腦選擇性地反映的外部世界基本上還是外部世界的原樣,所以,人的大腦對外部世界的選擇性反映,還不是對映像的加工,雖然這個印象已經與外部世界有了不同。人的大腦可以通過感官把不規則的圓反映為規則的圓,卻怎么也不能通過感官把人或馬反映為人頭馬。人頭馬是人的大腦對大腦已經有的人和馬的映像的分割組合。既然人的大腦不能產生映像,人的大腦中不同于通過感官反映到的映像的映像,就只能是對反映到的映像進行剪裁、組合,即加工后的映像。人的大腦有記憶功能。這就是說,反映到人的大腦中的映像一開始就有一個自然組合——按反映的時間先后組合。這樣,人的大腦對反映到的映像的組合,是重新組合。

  人的大腦對反映到的映像的重新組合,只能有兩種,一種是將反映到的兩個或多個映像組合,另一種將反映到的兩個或多個映像剪裁后組合。在第二種情況中,剪裁是為了組合,是組合的前期工作。剪裁不是組合,為組合的剪裁是組合的一部分。要用一個詞來表述這種包含分割的組合,就應該是“重新分割組合”。能對反映到的映像進行重新組合和重新分割組合,是人的大腦的功能的本質。為了簡便,下面把“重新組合”包含在“重新分割組合”之中。

  人有語言。因為人有語言,所以,人的大腦得到的映像,都可以并會轉化為語言。當“鹿子跑”這個詞組被分開為“鹿子”和“跑”以后,物質世界中不可分的“鹿子跑”就被人的大腦分成兩個映像。物質世界中不可分割的變化著的物質,在人腦中被分離割成沒有變化的物質和沒有物質的變化。

  物質與物質的變化可以分開,物質的這部分與物質的那部分自然也可以分開。物質世界不可分開的存在,在人的大腦中都可以分開。人的大腦把物質世界中的物質分開后,再重新組合,人的大腦里面就有了物質世界原本沒有,及永遠不會有的精神存在。這個精神存在,是組合映像。人頭馬就是一個組合映像。

  人頭馬是一個組合映像,《西游記》更是一個組合映像。一個人知道了馬這種動物后,就有了馬的映像,知道了怎樣養馬以后,就有了關于怎樣養馬的認識。“知識”是“知道”和“認識”的合并。人的大腦可以把人的映像和馬的映像分割組合成人頭馬,也可以把養馬的認識與牛組合起來,成為養牛的認識。因此,人的大腦的分割組合功能,不僅能分割組合由人的感官感知的簡單映像,而且還能分割組合已經分割組合過的復雜映像。對人和馬的知是知,對人頭馬的知也是知。因此,人的大腦的功能,是能對已經有的知識進行重新分割組合。

  抽象也是分割組合。人的大腦把反映到的多個對象的某種特征分割出來,再用一個印象(如某個詞)來代表這種特征,即為抽象。

  人的大腦通過人的感官有選擇地反映外部世界是人的大腦的功能,人的大腦對大腦中已有的知識進行重新分割組合,也是人的大腦的功能,后者,我們稱作“想”。這個“想”,我把它稱作廣義思維。

  廣義思維是人的大腦對大腦中已有的知識進行重新分割組合。

  b,想象和狹義思維

  想象的定義:想象是無依據重新分割組合已有的知識。

  狹義思維的定義:狹義思維是有依據重新分割組合已有的知識。

  吃飽穿暖,閑暇無事,找一個地方坐下躺著,天上地下,前朝后代,張飛殺岳飛(童謠:張飛殺岳飛,殺得岳飛滿天飛。)地任意分割組合一通,是想,是思維;天文地理,政治經濟,敵方我方,小心謹慎地對已有的知識進行分割組合,最終制定出作戰方案,也是想,也是思維。應該可以看出,這兩個重新分割組合已有知識的過程,是有區別的。還應該可以看出,這個區別,是前一個過程沒有也不需要依據,后一個過程不僅有,而且必須要依據。不管張飛岳飛是否生活在同一個時代,讓他們在我們的腦袋瓜里大戰三百回合,是沒有問題的;不管自己有沒有打陣地戰的能力,就制定出“拒敵于國門之外”的作戰方案,后果非常嚴重。我們已經把沒有依據的重新分割組合,稱作“想象”,把有依據的重新分割組合,稱作“想”,稱作“思維”。顯然,此思維不是彼思維。為了區別,我們把不包含想象的思維,稱作“狹義思維”。因為本文討論狹義思維的內容多些,所以,凡沒有加“廣義”二字的“思維”,都是狹義思維。

  人頭馬雖然既聰明——和人一樣聰明——又跑得快,但不能騎著去打獵。明天的早餐在哪里,這是人必須思考的問題。憑空想象天上掉餡餅,多半要餓肚子。要知道明天的早餐在那里,只有根據以前的知識進行思維。以前的知識,即已知。人是從動物進化而來,動物有生存的本能。當動物進化成了人,這些動物原有的本能就成為這些人最初的記憶。這些人最初的記憶,就是這些人最初的已知。人對包括人的自身存在的客觀存在,除了已知就是未知。人的思維,是根據已知,把未知變成已知。根據已知,思維未知,得出新知,這個過程,在邏輯學中,稱作“推理”。在我看來,狹義思維就是推理。我們為什么有“思維”和“推理”這兩個說法,還需要思考。本文把狹義思維和推理作為同義詞。

  c,一級思維

  一級思維的定義:一級思維是通過已知推出真假未定的新知的思維。

  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但每兩片樹葉都有相同的地方,否則它們就不同是樹葉。實體間有差異性,也有同一性。實體間有差異同一性。每個實體都有多種屬性。實體間的差異同一是多種多樣。張三和李四既有高矮胖瘦的不同,也有既要吃飯又要吃菜的同。曾經看見張三吃飯時要吃菜,現在看見李四拿碗盛飯,由此想到李四吃飯時也要吃菜,這是一級思維。

  如果實體間沒有差異性,所有實體都是同一的,就不需要思維——知道了一個實體,就知道了所有實體。如果實體間沒有同一性,就無從思維——每一個實體都只有通過感官才能認識。因此,實體間的差異同一性,是思維存在的根據。

  人類已經有的實踐和思維證明,實體間有差異同一性。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十九個結論:實體間有差異同一性。

  看見李四吃飯要吃菜,又看見了張三要吃飯,就想到張三吃飯要吃菜,是類比推理。看見張三李四吃飯都要吃菜,想到所有人吃飯都要吃菜,是歸納推理。邏輯書上說,看見兩個人吃飯要吃菜就說所有人吃飯都要吃菜是不完全歸納法,看見所有人吃飯都要吃菜說所有人吃飯都要吃菜是完全歸納法。要看見所有人吃飯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要把家里的碗全部拿出來看看,卻很容易。

  我家里有十個碗,全部都是圓的。我把它們全部拿出來逐一看過之后,看著桌子上的十個圓碗說:“我家的所有碗都是圓的。”我妻子說我在說廢話。我的全稱判斷是否廢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全稱判斷不是我想出來的,是我看出來的。既然我的全稱判斷不是我想出來的,那么,我的全稱判斷就不是我的思維的結果,與我的思維無關。所謂的完全歸納法,與思維無關。

  思維就是人的大腦把已有的映像分割組合成新的映像,在所謂的完全歸納法中,沒有新的映像。因此,在思維中,沒有完全歸納。完全歸納法在思維的方法中,是不存在的。

  類比推理和歸納推理是通過已知推出新知的思維。類比推理和歸納推理通過已知推出的新知不一定真。通過已知推出真假未定的新知的思維是一級思維。

  一級思維的結論不一定真,也不一定假。怎樣才能知道真假呢?進行驗證。用習慣的說法,需要用實踐檢驗。葡萄是甜還是酸,嘗一顆就知道了。脫了褲子能不能打老虎,那可不能上山去試。上山打老虎,十個人可想出一百種辦法。十個人把這一百種辦法拿上山去檢驗,只怕是還沒有檢驗完,這十個人已經不存在了。因此,對類比推理和歸納推理的結論,需要用思維先驗證。對類比推理和歸納推理的結論進行思維驗證,是二級思維。

  人的新知有兩個起源。一個是實踐和學習,另一個是一級思維。

  b,二級思維

  二級思維的定義:二級思維是用已知對一級思維的結果進行驗證的思維。

  此實體還是此實體的時候,它所有的屬性在此時此地有,在彼時彼地也有。所有實體都存在于普遍聯系中。某實體有某種屬性,在此時此地與此實體的關系中要顯現,在彼時彼地與彼實體的關系中也要顯現。大象的腳可以走上稱盤,也可以走上船。大象的重量可以通過稱顯示出來,也可以通過船顯示出來。因此,在沒有大稱盤的情況下,曹沖可以讓大象到船上轉一圈,得出大象的重量。演繹推理的大前提是一級思維的結論,小前提是已知,結論是可以驗證的結論。一根繩子既可以捆老虎也可以捆豬捆牛。一根想用來上山捆老虎的繩子能不能捆住老虎,不能用捆老虎來驗證,就捆只豬或捆條牛來驗證。二級思維,演繹推理,就是把不能用已知來驗證的新知,轉化為可以用已知來驗證的新知。不能通過二級思維的新知,肯定錯誤;能夠通過二級思維的新知,朝正確邁進一大步。

  實體是變化的,實體的屬性是多樣的,實體的外部環境是復雜的,二級推理不可能窮盡各種情況,所以,二級推理也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e,三級思維

  三級思維的定義:三級思維是用已知驗證假說實體本質的思維。

  本質的定義:本質是實體的一種屬性。本質是實體是此實體而非它實體必須有的屬性。實體的本質(也可以按習慣說“本質屬性”)一旦失去,實體就不再是原來的實體。

  普天之下,能拳打老虎的人只有一個——武松。其他人要想吃老虎肉,還是適宜下套。老虎滿山跑,人不能滿山下套。把套下在哪里,是一個問題。老虎要吃東西。把套下在老虎獵食的路上,是個不錯的選擇。

  把套下在老虎獵食的必經路上,老虎今天沒有來明天來,明天沒有來還有后天。總之,老虎把肚子耍餓了總會來。在揀到撞兔的地方等第二只撞兔,就夠得等了。

  老虎的肚子餓了,在獵食路上走一遭,捕到獵物,吃下肚去,就飽了。兔子的肚子也要餓,但在樹上撞一下,就算沒有撞暈,肚子也依然餓。知道了老虎和兔子的肚子要餓,餓了要到哪里覓食,于是作出正確的捉老虎和捉兔子的決定,這是一個思維過程,而這個思維過程的前提,是老虎和兔子的肚子確實要餓。

  老虎從出生的那一天起,肚子就要餓,直到它壽終正寢。老虎作為生物,它要與外部進行物質交換這個本質,在它還是老虎而不是老虎的尸體這個歷史中,不會改變。實體的本質,在實體還是此實體而不是它實體的歷史中,始終不變。因此,認識事物的本質,是認識事物的未來的可靠途徑。

  實體的本質,存在于實體的整個變化過程之中,而任何實體的本質的展現,都是在與它實體的關系中進行的。實體決定關系。通過對關系的認識,就能認識實體的本質。通過一級思維,甚至通過想象,可以得出對實體的本質的可能正確的認識,再通過對實體的變化的認識,得出對實體的本質的正確認識,這就是三級思維。三級思維,是用已知驗證假說實體本質的思維。

  老虎出生以后,就要吃奶,大一點,要吃肉,再大一點,要去捕獵——為了吃肉。一系列的已知,證明了“老虎要餓”這個對老虎的一個本質性的認識。于是,“老虎要餓”這個對老虎具有本質性的假說,就成為對老虎具有本質性的認識,成為真理。

  三級思維,是認識實體的本質的思維。

  2,邏輯

  邏輯的定義:邏輯是正確思維的規則。

  山上有只老虎,我們需要去捉。我們想,怎么捉。山上那只老虎是野生野長的野老虎,我們需要去許多人,帶上相應的東西。山上那只老虎是馬戲團跑出去的老虎,我們只需要叫上馴獸員,再帶上幾大塊肉,就行了。如果山上那只老虎是野生野長的野老虎,我們想怎么去捉的時候,我們腦袋瓜里的老虎,卻是馬戲團跑出去的老虎,其結果可想而知。如果山上那只老虎是野生野長的野老虎,我們開始想的時候,也是想的野老虎,想著想著,野老虎變成了家老虎,其結果,也可想而知。可以看出,我們要正確地想出怎樣捉老虎,首先,要我們想的老虎一開始就要和山上的老虎一樣,然后,我們在整個思維過程中,想的老虎不能變。換一個說法,在思維過程中,首先要思維中的存在與客觀存在具有同一性,然后,思維中的存在在整個思維過程中,要有同一性。違背了這兩個同一性,我們的思維就要失敗。

  人的精神是對物質的反映。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人的大腦能創造物質世界沒有的存在,但如果這個存在與物質沒有同一性,這個存在就不能在物質世界中出現。我們可以想象人站在云中,但因為云沒有能承載人的屬性,因此,人最終不能站在云中。如果思維中的存在一開始就與客觀世界不同一,這個思維的結果注定了不能在客觀世界得到實現。瞎貓撞著死耗子不是思維的結果。思維中的存在一開始就與客觀世界不同一,那么,在這個思維過程中,這個與客觀世界不同一的思維中的存在,在思維過程中再同一,也是沒有意義的。而思維中的存在開始與客觀世界同一,后來出現了不同一,與一開始就不同一,具有同樣的意義。因此,要正確地思維,要思維出能付諸于實際、實踐的結果,思維就必須具有與客觀世界的同一性。這就是正確思維的規則。我們的前人把這個規則稱作“邏輯”。邏輯是正確思維的規則。

  人可以在沒有事的時候想天上的蟠桃,人在餓了的時候,只能吃地上的不管什么桃。人的物質性和物質的第一性決定了人的狹義思維必須遵守同一律這個規則。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二十個結論:人的物質性和物質的第一性決定了人的狹義思維必須遵守同一律——即遵守邏輯。

  無堅不摧的矛與無鋭不擋的盾是矛盾的,是違反了矛盾律的。在這個矛盾中,不是思維中的矛與客觀存在的矛不同一,就是思維中的盾與客觀存在中的盾不同一。一句話,違反矛盾律的本質是違反了同一律。

  排中律的意義是思維必須有結果。沒有結果的思維,是沒有意義的思維。沒有意義的思維,等同于不存在的思維。沒有意義的思維,無所謂對錯。思維必須有結果,是有意義的思維的基本規定。排中律是思維的基本規定。排中律作為思維的基本規定,與同一律并立。

  排中律的意義是思維必須有結果,而結果可以是正確的,也可以是錯誤的。思維出一個結果是容易的。所以,在非故意的情況下,違背排中律的情況是很少的。

  因此,邏輯的主要內容,是同一律。

  沒有異就沒有同。沒有精神和物質的異,就沒有精神和物質的同。思維作為精神的一個組成部分,要正確的反映客觀存在,物質世界,就必須有與外部世界的同一性。因此,思維必須遵守同一律這個正確思維的規則、法則。客觀存在、物質世界作為它本身,沒有異,也就無所謂同,因此,不存在所謂的客觀邏輯。沒有客觀邏輯,也無所謂主觀邏輯。邏輯就是正確思維的規則、法則,就是同一律。

  3,邏輯思維法

  邏輯思維法的定義:邏輯思維法就是合乎邏輯地思維。

  邏輯思維法,就是合乎邏輯地思維。合乎邏輯地思維,就是在思維中的主觀存在于客觀存在始終具有同一性——即遵守同一律。

  邏輯思維法可以簡稱為“邏輯法”。

  邏輯法的“在思維中的主觀存在于客觀存在始終具有同一性”,首先表現為思維中的對象及其關系與客觀對象及其關系同一,然后是思維中的對象及其間的關系的同一。思維中的對象與客觀對象如果不同一,客觀對象是野老虎,思維中的對象是家老虎,思維的結果肯定不正確。思維的開始是野老虎,想著想著野老虎變成了家老虎,思維的結果也不會正確。要讓思維中的對象與客觀對象同一,就要明確概念。明確概念就是要對概念作明確的定義。如果山上的老虎是家老虎還是野老虎還沒有弄清楚,那思維中的“老虎”就是一個沒有明確的概念。以一個沒有明確的概念作為思維的起點,思維的結果縱然是正確的,也是瞎貓撞上死耗子。明確概念是邏輯法的第一要義。

  實體(包括客觀事物)都是變化的。實體變化的第一因素是內因。一方面,實體的本質決定實體變化的方向,另一方面,必然通過偶然開辟道路。因此,不管實體在其變化中有多少不同變化,這些變化都包含著實體的本質。不同的變化包含著同一的本質。雖然邏輯與客觀世界無關,但因為實體的變化包含著同一性,所以,我們稱這種變化為“合符邏輯的發展(變化)”。

  實體的一個表現,既可能是本質的裸表現,也可能是因為外在因素的影響有掩蓋的表現,因此,實體的單個表現,不能作為認識實體的依據。實體的單個表現只有放在實體所在的環境及一定量的變化中,才能認識實體的本質。實體的任何表現都是事實。單個的“事實如果不放在邏輯中,就是兒戲”(列寧)。這個“邏輯”,是邏輯思維。

  實踐的結果是事實。一方面,在其根本上,實踐的結果——事實——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另一方面,在一個一個具體的事例中,單個的事實如果不放在邏輯中,就是兒戲。在邏輯思維中,事實也是檢驗認識的標準。兔子不去找狐貍玩,也是事實。因此,在其根本上,事實依然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由此可以這樣說:在其根本上,從認識論來說,事實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其具體的認識上,從方法論來說,事實和邏輯的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二十一個結論:在其根本上,事實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其具體的認識上,事實和邏輯的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辯證唯物主義的第二十一個結論,取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具體的實體都有一個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剛產生的實體,因為在其過程的起點,一方面自身還沒有得到發展,另一方面與外部的關系最少,所以,表現最簡單。隨著實體自身的變化及與外部的關系增多,實體的表現越來越繁雜。因此,認識實體的本質的最可靠的方法,是從實體的產生開始。這就是“歷史與邏輯一致”(列寧)。這里的“邏輯”也是邏輯思維。或許應該換一個說法:邏輯思維應該和歷史一致。

  綜上所述,邏輯法可以概括為三個要點。一,在思維中的主觀存在于客觀存在要始終具有同一性。二,事實要放在邏輯思維之中。三,認識實體的本質的邏輯思維應該和歷史一致。

  4,邏輯法與認識論

  人的感官不僅不能感知外部世界的內在,而且還有錯覺。人的大腦要反映外部世界,必須有大腦的思維。而思維如果不遵守邏輯,就不能正確地反映外部世界。因此,邏輯法既是人認識外部世界必須有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5,合乎邏輯與合乎邏輯的變化(發展)

  邏輯是有效思維的法則,“合乎邏輯”即思維合乎邏輯。“合乎邏輯”是“合乎邏輯的思維”的簡化。客觀事物的變化由客觀事物自身的規律決定,不由有效思維的法則即邏輯決定。因此,客觀事物沒有不合乎邏輯的變化。認為某個客觀事物的變化不合乎邏輯,只證明人的對這個事物的認識還不夠。

  第三節,辯證法

  辯證法的定義:辯證法是用“客觀事物都在對立統一中變化”這個觀點作指導思想,認識客觀事物的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實體)的變化是永恒的,沒有開始,沒有結束(第三結論);決定實體變化的第一因素是內因(第六結論);實體變化的內因,是實體內部的對立面出現了轉化(第八結論)。辯證唯物主義還認為,實體間的關系是普遍的(第七結論)。

  實體是變化的。實體變化的第一因素是內因,第二因素是外因。實體之所以要變化,是因為實體的內部有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實體的內部有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決定了實體要變化。實體內部的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的關系,即實體的內部關系。

  實體間的關系是普遍的。任何實體都有與其他實體的普遍關系。實體與其他實體的普遍關系,是實體的外部關系。關系是實體間的作用。任何實體與其他實體的關系,既包含對其他實體的作用,也包含被其他實體作用。在任何實體之外,都有無數實體。某一實體在其是這一實體的過程中,在外的無數實體有的會與這一實體產生直接關系,有的會產生間接關系,有的不會產生關系。把直接關系和間接關系合為有關系,某一實體在其是這一實體的過程中,在外的無數實體有的會與這一實體產生關系,有的不會產生關系。

  決定實體變化的第一因素是內因,決定實體怎樣變化的第一因素也是內因。由實體的內因決定的怎樣變化是實體變化的方向。這一點在生物中明確表現。如果所有的雞蛋都變成了臭雞蛋,雞這個物種就消失了。雞這種生物雖然不把它送上餐桌也會有不能啄米的一天,但這絲毫不能否定生物的本質是朝著自身的存在和種的繁衍展開生命。人是一種生物。人把肯定自己的生物性和人性的作用稱作“有利”,人把否定自己的生物性和人性的作用稱作“有害”。

  實體的內部關系是對立統一關系。某實體與外部的實體的關系雖然不是一個個對立統一關系,但某實體與外部實體卻有有關系和無關系。某實體與外部實體的有關系,又以某實體的本質的變化指向為坐標,存在有利和有害兩種關系。有和無是對立統一,有利和有害也是對立統一。實體是變化的。實體與實體之間的關系也是變化的。因此,某實體與外部實體的無關系可以轉化為有關系,某實體與外部實體的有關系可以轉化為無關系。同樣,某實體與外部實體的有利關系,可以轉化為有害關系,某實體與外部實體的有害關系,也可以轉化為有利關系。

  實體在其內部,存在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在外部,存在與之性質對立的兩種關系。對實體的指向變化有利的關系和有害的關系雖然沒有共存關系,但對于實體來說,不會只有有利關系,也不會只有有害關系。因此,對于實體來說,有利關系和有害關系,是共存的。

  一方面,實體是有獨立性的物質;另一方面,實體間的關系是普遍的。一方面,此實體在還沒有變成它實體以前,就是此實體;另一方面,出實體還是此實體的時候,已經開始向它實體轉化。實體在其橫向上,既是獨立的,又是聯系的。實體在縱向上,既是不變的,又是變化的。

  實體在其內部,存在著既獨立又共存的兩個方面,在其外部,以實體本身的變化指向為標準,有有利的外部關系,有有害的外部關系。

  實體在其橫向上,沒有獨立,無所謂聯系,在其縱向上,沒有不變,無所謂變。實體在其橫向上、縱向上、都存在對立統一。

  對立統一關系,既存在于實體的內部,也存在于實體的外部。對立統一關系,存在于整個實體世界即物質世界。

  對立統一關系,是變化的關系。對立統一關系,存在于整個實體世界即物質世界,整個實體世界即物質世界都在對立統一的關系中變化。辯證唯物主義把整個實體世界即物質世界都在對立統一的關系中變化,稱作對立統一規律。對立統一規律,是實體世界即物質世界在對立統一的關系中變化。

  精神是對物質的反映。對立統一關系,存在于整個實體即物質世界,必然也存在于整個精神世界。物質世界的對立統一規律,反映到人的頭腦中,成為兩兩相對的概念。上和下,大和小,等等。

  動物是實體,礦物是實體,人也是一種實體;動物在變化,礦物在變化,人也在變化。但是,人這種實體的變化有許多和其他實體有很大的不同。我在街上逛,和狼在樹林里走,大致差不多。我在街上邊走邊喊口號,和狼在樹林里邊走邊嚎叫,就有很大的區別。人的活動在人的變化中占著很大一個部分。因為人的活動與其他實體的相似變化——如動物的活動——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用了一個專門的詞來代表,這個詞就是“事”。人的活動是“做事”。人的肢體活動是做事,人的大腦活動也是做事——我在想問題。

  我在想問題,別人也在想問題;我在做事,別人也在做事。我需要認識的外部世界,不僅有自然界的實體和實體的變化,還有別人和別人做的事。因為人做的事對人的認識有非常大的意義,所以,在人詞匯中,出現了“事物”。客觀是對主觀而言。事物不僅包含認識者外部的物質世界,還包含認識者外部的精神世界。

  客觀事物都在對立統一中變化。在對立統一中變化是客觀事物存在的規律。要認識客觀事物,就不能把客觀事物想成靜止的、孤立的。把“客觀事物都在對立統一中變化”這個觀點作為指導思想,認識客觀事物,就是辯證法。

  辯證法是把“客觀事物都在對立統一中變化”這個觀點作為指導思想,認識客觀事物的方法。

  第四節,潤之法

  潤之法的定義:潤之法是用把握矛盾三要素觀點作為指導思想,認識客觀事物的方法。

  因為實體都在對立統一中變化,所以,反映到人的頭腦中,就產生若干兩兩相對的概念。在這若干兩兩相對的概念中,“矛盾”這個詞、這個概念,最形象地反映了包括實體在內的客觀事物的對立統一。在這一章,本文用“客觀事物”和“矛盾”這兩個概念。

  客觀事物都包含著矛盾,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各客觀事物包含的各矛盾互不相同,這是矛盾的特殊性、個性。“普遍性”是指普遍存在,“共性”是指共同所有。普遍存在即共同所有。本文把“普遍性”和“共性”作為同義詞,把“特殊性”和“個性”作為同義詞,按習慣同時使用這兩組概念。

  實體、客觀事物都在對立統一中變化,即都在矛盾中變化,所以,矛盾具有普遍性。實體、客觀事物都在對立統一中變化,但各個實體,各個客觀事物的對立統一及變化,卻不是完全一樣的。各個實體、各個客觀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各個實體、各個客觀事物有其自身的矛盾,又因處在普遍的關系中,有眾多的外部矛盾。因為矛盾具有特殊性,所以各個實體、各個客觀事物的內外矛盾對其變化、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有的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有的起著非決定性作用。對各個實體、各個客觀事物的變化、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的矛盾,是各個實體、各個客觀事物的眾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各個實體、各個客觀事物的主要矛盾,“規定或影響其他矛盾”(毛澤東)。

  矛盾中有主要矛盾,這是矛盾的第一要素。

  矛盾著、對立著的兩個方面的力量、作用如果是相同的、相等的,實體、客觀事物就不會變化。實體、客觀事物是變化的,矛盾著、對立著的兩個方面的力量、作用是不相同的、不相等的。矛盾著、對立著的兩個方面,總有一個方面是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事物的性質”(毛澤東)。

  矛盾有主要矛盾方面,這是矛盾第二要素。

  矛盾是對立統一。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立的,另一方面是共存的。當對立的兩個方面的對立發展到頂端時,對立的兩個方面不能再共存,原來的實體、客觀事物,就產生質變,不再是原來的實體、原來的客觀事物。

  當矛盾的兩個方面的對立還能讓對立的兩個方面共存的時候,矛盾的性質是非對抗性的;當矛盾的兩個方面的對立不能讓對立的兩個方面共存的時候,矛盾的性質是對抗性的。

  矛盾的性質,是矛盾的第三要素。

  實體、客觀事物都在對立統一中變化,因此,矛盾的三個要素也是變化的。這個變化,是轉化。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可能轉化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可能轉化為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可能轉化為次要矛盾方面,次要矛盾方面可能轉化為主要矛盾方面;非對抗性矛盾可能轉化為對抗性矛盾,對抗性矛盾可能轉化為非對抗性矛盾。

  眾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矛盾有主要矛盾方面,矛盾有不同的性質,這是客觀存在,如果不能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能分清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不能弄清矛盾才性質,就不能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因此,用把握矛盾三要素觀點作為指導思想,認識客觀事物,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的方法。

  就象在邏輯和辯證法這兩個詞出現以前很久,人類就已經開始合符邏輯和辯證法的思維了一樣,在毛澤東的《矛盾論》出現以前很久,人類也知道把握矛盾三要素。但是,首先提出要用把握矛盾三要素觀點作為指導思想,認識客觀事物,是毛澤東在他的《矛盾論》中提出來的。因此,用毛澤東的名字來為這個方法命名,是正確的。“毛澤東法”有點繁,“澤東法”感覺不怎么好,我把這個方法命名為“潤之法”。

  潤之法是用把握矛盾三要素觀點作為指導思想,認識客觀事物的方法。

  第六章 哲學的研究終結(待續)

  結束語

  請到我們宜賓來,坐船到上海。只要在合江門上了船穩得住,就不管長江有多少個彎,老天有多少次變,都一定能到達目的地。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南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2.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5. 一個王朝是怎樣崩潰的?
  6.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9. 中日合作:是該扒扒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軍美化師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8.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9.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0.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6.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