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茅于軾的一則笑話,看毛澤東時代的教育路線
高山美
“普世價值”的推銷者茅于軾,曾把計劃經濟時代所提倡的“無私奉獻”批判為“邏輯不通,矛盾百出”。他挪揄地說:“聽起來這是道德高尚的精神,其實是欺騙性的,因為每個人無例外地都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話,請問這利益該給誰去享受?”“如果全國人都大公無私,那利益就得出口,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大公無私,那利益就得輸出到月球上去。”
我曾經為此寫過一篇文章:《一則笑話:茅于軾與軍閥韓復蕖》,但是生活在人類社會有記載的歷史已達2100余年的社會主義中國的高等知識分子——如茅于軾這樣的人,居然會說出這樣一席無知的話,實在令人感到太離譜了。
至少茅于軾也在30年前的新中國生活過吧,真想不到他怎么像是獨自生活在月球上似的呢?因為這實在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論,完全是人類社會在生活中積累起來的最普通的生活經驗。幾千年的社會生活經驗積累起來,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一個脫離了社會的人是無法生存的。所以在勞動人民之間,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人們之間是需要互相幫助、相互支持的。在艱難的生活中,互相關懷總比相互之間無原則的打架、斗毆要好,相互團結、互助友愛當然要比相互猜忌,漠不關心要好;而勞動人民內部的不團結、不和諧,只對壓迫人民和剝削人民的人有利。這是社會發展到今天,勞動者所覺悟到的最基本的生活的經驗,而毛主席領導的共產黨,只是把這個經驗上升為共產主義的道德觀,并系統地貫徹到日常生活中而已。雖然這種生活經驗對于脫離社會生活,住在象牙塔里的人,會是陌生的。但是對于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已經成為了生活的常識,而“無私奉獻”就是對這種人和人之間關系的合理調節。
回憶起來,在革命的集體生活中,一開始并不是通過理論學習來理解和學習這個真理的,而是通過革命的集體生活來感受它的存在。起初雖然在思想上我也想像老同志那樣,做到一事當前,首先想到的就是集體和自己的同志們,但是在實際中要做到卻并不那么容易。在實際上往往是,等我想到大家時,老同志們早已把他們的關懷體現到我的身上了,而我卻總是慢了一拍,成了被關懷的對象,處在這種“被動”的地位上,常常令我懊惱。一直要等到我也把關心大家變成了習慣,而且達到了一定的“速度”,這被動的局面才可能被打破。在這樣的集體生活中你會有什么感受呢?絕不是如茅于軾想象的把溫暖——“利益”送到月球上!而是讓溫暖體現了在我們每個同志之間,變成了革命大家庭的凝聚力,沒有一個青年人不被它所吸引,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這恰恰是毛主席所創造的比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還要好一萬倍的培養自覺的革命者的大熔爐!
茅于軾反對“無私奉獻”,但是他其實并不知道這個概念所創造的社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就是他的悲劇,也是“08”們的共同悲劇,因為他們已經遠遠的脫離了生活實際。他們推銷“普世價值”,其實他們也并不一定明白“普世”的后果究竟是什么?就如當年俄羅斯的那群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蘇聯垮臺了,他們呢?前途也未見得光明。只有他們的主子美帝國主義,才是這場游戲的最大受益者。
從今天已經出現的如茅于軾這種脫離生活、脫離勞動、脫離實際的無知的舊“知識分子”,再看看今天一些人正在提倡的尊孔復古的私塾教育,脫離生活的貴族教育,將會怎樣的坑害著我們下一代的孩子們!他們還想要給舊世界培養出多少對現代社會生活無知的“小茅于軾”來為舊世界殉葬?!
中國今天的教育改革,你究竟要走向何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