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干強:《振興公有制經濟之路》——(連載九)
第三章 公有制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中的最低限度(續)
作者導讀:
本章研究的,是我國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底線”問題。依法治國,最根本的是要依據憲法這個國家根本大法治國。因此,從數量上把握憲法規定的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的“底線”,事關我國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的前途和命運。目前存在著捍衛和“突破”公有制“底線”的兩種對立主張的嚴峻斗爭;這場斗爭的實質,乃是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同反憲法、反社會主義的國內外敵對勢力的階級斗爭。
從數量上把握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的“底線”,要求遵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統計指標。為此,本書對我國政府統計部門提出了有關統計方法和統計指標的改革建議。
三、公有制在第二、三產業中占主體地位具有決定性意義
(一) 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提出,反映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的統計指標,應當涵蓋全社會的所有經濟部門,然而本書前面使用的企業實收資本、企業資產和工業總產值這些指標數據,都屬于第二、三產業,[①]都沒有包括涵蓋農業的第一產業;而中國農村普遍實行土地集體所有制,它屬于公有制形式,2011年年末,鄉村人口占全國大陸總人口的48.7%,[②]因此,即使第一、二產業公有制從業人員比重不到50%,如果把農村人口算進去,那么就全國而言,公有制人口所占比重絕對會超過50%,還能說公有制主體地位受到嚴重削弱嗎?這個問題需要認真回答。
(二) 公有制必須在第二、三產業中占主體地位
初看起來,用不同所有制的從業人員占涵蓋全社會三大產業的總從業人員人數的比重來表現所有制結構,這似乎是全面的,其實不然。我們不能撇開歷史形成的城鄉經濟、工商業經濟與農業經濟、第一、二產業與第三產業之間的矛盾關系,來孤立地理解公有制占主體地位;更不能無視公私經濟之間的矛盾、單純從人數上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應當深刻地認識,公有制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種占主體地位,是在這些復雜的經濟矛盾中建立的,公有制經濟在這種矛盾中要能夠穩固地處于主動的、起控制、導向作用的地位,以國有經濟為核心的公有制經濟就必須在第二、三產業中,在質上(有機構成)顯著高于私有制經濟,在量上(從業人員人數)必須顯著多于私有制。必須認識到,人類社會的經濟形態演進到近現代階段,從生產力的角度看,國民經濟一般都形成如下的矛盾關系格局:
——城市經濟統領農村經濟。近代以前的經濟是自然經濟,那時的手工業附屬于農業,城市中的集市是與流通范圍十分狹小的城鄉小商品生產相聯系的。在具有社會性分工的工場手工業出現在城市后,它與商品經濟的結合,產生了機器工業,這推動了商品生產社會化,發展了商品流通,促使市場社會分工制度的產生;在政治文化信息交流傳統、地理位置利于某些地點成為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這就使這些地點成為廣大農村環繞的、作為商品生產、流通和金融中心的近現代城市,并形成現代城市經濟。城市市場引導社會生產、城市社會化生產效率顯著高于傳統手工業和農業,這使農村經濟不能不服從城市經濟的統領。
——工商業主導農業。在自然經濟條件下,家庭手工業是農業的副業,受家庭成員人力、農閑時間的限制;而農業生產力又受手工工具和畜力限制;獨立的手工業受生產者人手操作的限制,傳統手藝具有保守性(例如有些“絕招”是秘不外傳的),因此手工業經濟可以幫助農業生產,但是不可能主導農業經濟。在機器大工業產生之后,直接接觸勞動對象的生產工具安裝在機械上,不再受人手的限制;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合并到生產資料和生產動力機構中,機器體系的社會化分工,為農業改進并提供了嶄新的機械化、自動化工具;工業進步產生的化肥、水利電力設施、交通運輸和新型農業技術設備,極大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這使農業尤其是社會化、信息化、產業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不能不依賴于工商業的進步和主導。
——第二、三產業主導第一產業。第一、二、三產業的概念首先由西方經濟學家提出,這種劃分是按照近現代國民經濟中各種產業先后產生的歷史順序來劃分的。中國國家統計局借鑒了這組概念,做出了新的明確解釋,[③]并運用于實際統計。用第一、二、三產業的概念來理解,就是第二、三產業主導以農業為主要部門的第一產業,這比上述工商業主導農業的涉及面更寬。特別是現代國民經濟中金融、信息傳輸、交通運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房地產業、倉儲和郵政業等,雖然產生于一般工商業的基礎上,但是這些部門大多是新興產業部門,在國民經濟運行中,處于領先地位,所以,只看工商業領域中的所有制結構就顯得狹小了,統一看第二、三產業的所有制結構,就更為全面。
由上述的矛盾關系格局可以明白,公有制要能真正在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就必須在第二、三產業中占主體地位。如果在第二、三產業中讓私有制占了主體地位,那么,即使農村實行土地集體所有制,也遲早要被城市第二、三產業的私有制所控制,乃至瓦解。因此,用公有制在第二、三產業中的從業人員超過這些產業中總從業人員的50%,是可以用來衡量全社會公有制是否占主體地位的最低限度的。這同時告訴我們,調整所有制結構,最重要的是振興第二、三產業中的以國有經濟為核心的公有制經濟,至少要使公有制經濟的從業人員在第二、三產業中占總從業人員的比重超過50%。
四、發揮統計指標反映所有制結構的“指示器”作用
(一)公有制占主體地位科學統計指標的重要性
關于所有制結構的科學統計指標,特別是其中關于公有制占主體地位的最低限度的科學統計指標,對于判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穩固和變化狀態,對于調節國民經濟的宏觀運行,對于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具有“晴雨表”、“溫度計”的指示作用。毛澤東曾深刻地指出,“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注意到它們的數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數量的分析。任何質量都表現為一定的數量,沒有數量也就沒有質量。我們有許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數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統計、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決定事物質量的數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無‘數’,結果就不能不犯錯誤。”[④] 因此,以上研究什么是科學的公有制占主體地位最低限度的統計指標,這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二)完善所有制結構統計指標和公開發布制度
根據唯物史觀,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社會的基礎,對社會政治、文化等各層面關系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在實踐中發揮關于所有制結構的統計指標的作用,具有不可低估的關系全局的重大意義。為此,建議政府統計部門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指導下,進一步完善所有制結構統計指標和公開發布制度:
——完善不同所有制經濟在第二、三產業中從業人員及其所占比重的統計指標。在2005年開始每五年一次的兩次全國經濟普查中,在這方面已經做了一些有效的工作。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布了不同所有制在工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這四個產業部門的從業人員數據及其在本部門所占的比重。但是,沒有公布不同所有制在第二、三產業其他部門的從業人員及其所占比重的狀況,因此,還需要補充、完善。應當在經濟全面普查的基礎上,形成全面的分析,列表進行明確公布。
——完善不同所有制在第二、三產業的企業實收資本、企業資產數額及其所占比重的統計指標。關鍵是,要把不同所有制的投資者在法人企業中的實收資本和企業資產分開統計,并分清法人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私)是國有資本、集體資本控股,還是私人資本控股。有了這些數據,才能比較科學地分析所有制結構在企業實收資本、企業資產這些方面的表現形態。
——定期公布清晰的所有制結構數據。在通常的情況下,所有制結構的數據不但沒有必要保密,而且應當定期公布。這不僅可以使各級領導胸中有“數”,而且有利于廣大人民群眾根據憲法,對各級領導維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項關系全局的工作狀況,進行民主監督。目前全國經濟普查公布的統計數據,尚缺乏關于所有制結構的清晰的反映;不難發現,每年都公布的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也缺乏所有制結構狀況的主要數據,這是不能體現憲法對統計工作的要求的,顯然是盡快改進和完善的。
綜上所述,根據對已有統計指標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公有制主體地位已經明顯削弱。當務之急,就是要抓緊時間,采取堅決措施,促使公有制在所有制結構中達到其主體地位要求的最低限度——使公有制在第二、三產業的從業人員所占比重不低于50%。調整所有制結構的基本方法是,以新中國憲法為依據,從目前現狀出發,一方面要通過健全公有制經濟的管理機構、用財政手段和金融手段支持發展新的公有制企業、把現有非公有制控股的法人企業轉為國有資本控股的法人企業等方式,理直氣壯提高國有、集體經濟在所有制結構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堅決制止私人、外資進入國民經濟的關鍵部門,控制私營、外資經濟的過度發展, 并支持經營困難的私營企業公有化。最重要的是,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高層干部的思想首先要從公有制與市場經濟對立的觀念中解放出來,形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振興和壯大公有制經濟的堅定信念。
綜上所述,根據對已有統計指標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公有制主體地位已經明顯削弱。當務之急,就是要抓緊時間,采取堅決措施,促使公有制在所有制結構中達到其主體地位要求的最低限度——使公有制在第二、三產業的從業人員所占比重不低于50%。調整所有制結構的基本方法是,以新中國憲法為依據,從目前現狀出發,一方面要理直氣壯提高國有、集體經濟在所有制結構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控制私營、外資經濟的過度發展。下面分別闡述。
(待續:第三章 五、提高公有制經濟的比重)
[①] 目前國家統計局關于三次產業劃分的解釋是:“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具體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國務院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統計局: 《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一號)》注釋[1]),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091225_402610155.htm。)
[②]引自中華人民共和國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表15:2011年年末人口數及其構成” [OL]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20222_402786440.htm
[③] 例如,西方經濟學把礦業作為第一產業,國家統計局把礦業列為第二產業,這是依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做出的正確改進。
[④]毛澤東選集(第4卷)[OL]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42.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