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首發]何干強:《振興公有制經濟之路》(連載二)

何干強 · 2014-07-24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希望改善初次分配卻不鮮明地提出振興公有制經濟,不能真正解決兩極分化。

  何干強:《振興公有制經濟之路》——(連載二)

  (續) 第一章 振興公有制經濟的緊迫性:

  三、解決當前重大經濟問題必須振興公有制經濟

  要消解向下經濟現象就必須振興公有制經濟。為了進一步闡明這個道理,我們有必要就一些重大經濟問題的解決辦法,做些深入探究。

  當前,人們普遍關注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通貨膨脹、經濟結構失衡(例如工業部門產能過剩)、國內市場相當部分讓外資占領等重大問題。應當說,各級政府為解決這些問題已持續地采取不少對策措施,但是,這些問題仍然久拖未決。以下我們就來探討,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為什么惟有振興公有制經濟。

  (一)從根本上解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問題,惟有振興公有制經濟

  1.對不同觀點的評析

  如何解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問題?目前存在不同主張。歸納起來有三種基本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在市場經濟和工業化發展進程中,收入差距拉大屬正?,F象,可以用公共財政的再分配來解決收入不公問題。這種觀點多半以美國經濟學家庫茨涅茲的“倒U曲線”假說作為理論依據,說貧富差距擴大,是經濟發展過程的一般規律,在低收入國家向中等收入國家過渡的階段,不公平程度通常要拉大,而到達發達國家水平之后,會重新趨于公平。然而,我國早有經濟學家指出,“倒U型”假說缺乏統計資料支持。[①] 退一步說,這個假說即使有一定道理,也只是概括了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國家的現象,把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國與這些國家做類比,這有悖于唯物史觀方法論。[②]至于能否用公共財政再分配解決問題,下面再評述。

  第二種觀點認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國有企業的行業壟斷,而官員、企業高管的腐敗、國家財政收入過高也是重要原因,應當針對這些原因采取糾正對策,同時也可以用公共財政再分配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其實,這類觀點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和關鍵。有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對這種觀點做了深入的專題評析。他根據統計資料證明,中國行業工資最大差距存在于非壟斷行業,其中的證券業、計算機應用服務業與木材加工業、紡織業的差距,明顯高于典型的壟斷行業煙草加工業,因此,那種把行業壟斷當成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和根源的說法是對現實的歪曲。他指出,足夠大的私人資本才是官場腐敗的經濟基礎,也就是說,如果把腐敗列為原因之一,那么腐敗的根源乃是助長私人貪欲的私有制經濟。他認為,中國國家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從2007年到2009年是20%左右(最高時20.4%),這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35.5%,更低于工業化國家的平均水平45.3%;而企業所得稅率為25%,中等收入居民的個人所得稅率為5%和10%,都分別低于外國相同稅率,因此,所謂國家財政收入過高造成多數居民收入偏低,并削弱國家再分配功能,加劇貧富差距,這缺乏根據。他還根據有關統計資料,算出2009年全國國有單位和集體單位在崗職工的年平均工資分別為14577元和8678元,都高于私營企業雇工的工資加獎金加部分分紅的年平均收入8033元;而全部被訪私營企業中企業主的平均收入為雇工收入的25.15倍,如與工資最低的行業相比,這種差距為33.66倍,如按千萬級私營企業業主與雇工的收入計算,則是251.87倍;因此,私營企業主與普通勞動者之間收入的驚人差距才是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③]這種分析很有說服力。

  第三種觀點認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私有制經濟成分的急劇擴大,只有維護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才能從根本上扭轉這種不良趨勢。這種觀點抓住了問題的本質,具有充分的理論和實際根據。

  2.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分析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馬克思指出,“一定的分配關系只是歷史地規定的生產關系的表現”;“所謂的分配關系,是同生產過程的歷史規定的特殊社會形式,以及人們在他們生活的再生產過程中相互所處的關系相適應的,并且是由這些形式和關系產生的。這些分配關系的歷史性質就是生產關系的歷史性質,分配關系不過表示生產關系的一個方面” 。[④]這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分配關系進行全面分析之后,得出的適用于人類社會發展個歷史階段的一般性的科學結論;他在《哥達綱領批判》把這個結論通俗而精辟的表達為:“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⑤]而“生產條件本身的分配”就是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它是生產關系的核心。簡言之,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決定了人們的收入分配關系,分配關系是生產關系的表現和結果。

  弄清中國居民收入差距為何不斷拉大,必須深入到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層面。這是因為,居民的收入來自生產成果的分配,而掌握分配權的,只能是在生產過程中起支配、決定作用的生產資料所有者;因此,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性質決定分配關系的性質及其方式,而不是相反。在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中,雇傭工人通常只能獲得被企業主作為成本、由市場規定的一定量的勞動力價格(v),企業主(即資本家)則可以在企業總體工人創造的新價值(v+m)中獲得扣除這個成本之后的全部剩余價值(m,當然在現實中還要扣除有關稅收)。而在公有制經濟中,自主勞動者處于生產資料所有者的地位,可以參與他們自己新創造價值的按勞分配(在做了適當社會扣除的意義上),為了與私營企業對比,收入可以表示為v + x/m,其中,v是相當于勞動力價值的基本工資,是分享m的部分。顯然,(v + x/m) v, 就是說,在同等生產條件的情況下,公有制經濟中的勞動者收入,必然大于私營經濟中雇傭工人的收入。這就是中國國有單位和集體單位在崗職工的年平均收入高于私營企業雇工年平均收入的深層原因。不言而喻,在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國民經濟中,公有制經濟比重越大,全體居民收入差距就越小,反之,私有制經濟比重越大,全體居民收入差距就越大??梢?,中國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這是在所有制結構中私有制比重越來越大這種不良態勢的表現和結果。

  3. 在私有制基礎上搞公共財政再分配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面對我國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的趨向,一段時間以來,報刊輿論上有不少人主張運用財政手段等再分配辦法來解決問題。這其實是搬用民主社會主義的辦法。這種辦法來自西歐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基本辦法可以概括為“私有制加公共財政再分配”。對我國理論界影響頗大的美國學者奧肯提出“效率與公平”的理論與政策??陀^地說,那套辦法在某些具體操作環節上,例如財政轉移支付用于職業培訓、對職工實施一定程度的社會保障等,我們可以參考、借鑒。但是,把搞公共財政再分配當作解決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措施,既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實踐上也是行不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西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執政黨在維護私有制經濟的基礎上,為了緩和收入兩極分化的社會矛盾,推行民主社會主義(德文:DemokratischerSozialismus),建立所謂福利國家,這固然取得某種程度的效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財政支出逐步膨脹,不堪負重,影響了經濟增長,還造成國民對福利制度的依賴,結果難以為繼。上世紀70年代末,新自由主義借機登臺,大力推行私有化改革,結果導致貧富差距明顯拉大,社會矛盾激化;于是,90年代中期之后,推行社會的民主主義(德文:SozialeDemokratie)的政黨又上臺,試圖走介于傳統的民主社會主義和新自由主義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如保存社會福利,但削減社會福利開支項目;增加社會保障制度由個人承擔費用比例,實施個人享受社會福利與承擔義務相統一的經濟政策等。但是,“第三條道路”仍然建立在私有制經濟基礎之上,仍然是一種“私有制加公共財政再分配”,維護資本家階級利益的改良主義經濟制度,可以預見,這種辦法是不可持續的。

  應當看到,用財政再分配的辦法來縮小收入差距,要以財政收入的富足為條件。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可以依靠歷史形成的主導經濟全球化的有利經濟地位,依靠高新技術的優勢地位,運用霸權主義,從國際貿易、國際投資中賺取高額利潤,充實財政收入。如果說,這些國家長期運用財政再分配手段解決收入不公問題,尚且不可持續,那么,經濟落后的發展中國家,要運用財政再分配來縮小收入差距,就更難以為繼了。新中國的國家財政收入盡管在不斷增長,但是畢竟還是發展中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許多方面都需要國家增加財政支出,如果財政支出長期過多地用于解決收入差距拉大的再分配,這勢必增加國家財政負擔,延緩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從我國目前財政收支的實際情況來看,正式公布的2011年全國財政收支差額(赤字)已達到8500億人民幣;[⑥]而根據國家審計署公布的財政收支數據,截至2010年底,全國除54個縣級政府沒有政府性債務外,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共計107 174.91億元;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即債務余額與地方政府綜合財力的比率為52.25%,加上負有擔保責任的或有債務后債務率為70.45%。[⑦]由此可知政府的財政負擔已經夠重的了,再要讓國家政府追加財政支出用于解決包括縮小收入差距諸多的社會矛盾,只會助長寅吃卯糧,雪上加霜。

  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靠加大財政投入這種再分配方法,因政府財力限制,是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拉大態勢的。于是,輿論開始轉向研究初次分配,這當然是一個進步。然而,這種要求完善初次分配、提高一般工人收入的對策建議,卻難以落實到企業中去。

  4、希望改善初次分配卻不鮮明地提出振興公有制經濟,是不能真正解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問題的

  這是為什么?原因并不復雜,因為經過若干年來的私營化“改制”,我國非農產業的大部分企業已經是私有制,如前所述,根據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數據,我國第二、第三產業80%左右的勞動者都已在性質屬于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生產關系中勞動和工作。馬克思主義揭示出,資本主義私有制企業內部的分配權是資本家老板私人控制的,其初次分配原則是,雇傭工人創造的新價值中,扣除國家稅收,雇傭工人只能按勞動力市場價格得到工資,其余的剩余價值都以利潤形式為老板等私人有產者占有。既然大部分企業已經是私有制,又被認為都是合法的(其實從我國憲法的規定看,超出非主體地位邊界的私人資本,由于侵犯了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應被認為是違反憲法的),而私人老板的生產目的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因而他們是不會改變初次分配關系的,他們對人們提出的要求改變收入差距大大這樣的初次分配關系,必然采取抵制的態度。

  因此,只要私營經濟依然維持現有資本主義性質不變,私企老板和工人的收入兩極分化就不可能改變;他們之間的收入差距必然隨著企業再生產過程的持續進行,遵循私人資本積累的規律,越拉越大;而且,還會不斷產生相對過剩人口(順便指出,把大力發展私營經濟作為擴大就業的渠道,這從經濟長期發展上看是明顯的誤區)。同時,只要國有企業不堅持全民所有制的本來性質,而參照私營企業資本家老板的收入制定國企老總的收入激勵方式,即讓國企老總享有數量很大的股權激勵,與工人收入的差距也必然越來越大。這樣,全社會的收入差距拉大的趨勢就根本不可能改變。政府出面,可以制定保證工人最低工資水平的政策強制實施,但是這也無法保證工人能夠根據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增加應得的收入。所以,即使人們現在開始提出要重視初次分配,但是,只要不改變私有制生產關系,只要仍然停留在分配領域本身做文章,就根本不能改變收入分配差距越拉越大的基本態勢!

  5.只有振興公有制經濟才能從根本上扭轉收入差距繼續拉大的危險趨勢

  上述分析表明,只在分配領域兜圈子,是不可能觸及分配不公的本質原因,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問題的。民主社會主義的那套辦法,是以維護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前提的改良主義方法,是一種隔鞋瘙癢的辦法。我們只有振興公有制經濟,糾正現實經濟中的私有化“改制”造成的公有制主體地位受到嚴重削弱的不良經濟態勢,才能從根本上扭轉收入差距拉大的危險趨勢。

  其實,鄧小平同志曾明確指出:“只要我國經濟中公有制占主體地位,就可以避免兩極分化。”[⑧]反之,只要這種主體地位受到動搖,就不可避免地發生兩極分化。但是,現在有一種輿論傾向,似乎忘記了鄧小平同志的正確判斷,在談到解決收入不公的對策時,總是回避、談化振興公有制經濟,往往只講發展私營經濟或民營經濟,不講發展集體經濟;只講做大私營企業,不講發展大中型國有企業;只講用法制維護私營經濟,不講用法制維護國有經濟。其中原因,恐怕多數人一是把公有制等同于計劃產品經濟時期的舊體制,認為誰提出振興公有制經濟誰就是要回到舊體制;二是把私營化“改制”導致的公有制被削弱的狀況,當成了改革的成績,認為誰要糾正這樣的“改制”誰就會否定改革的成績。其實,這種輿論傾向把新自由主義思潮鼓吹的私有化等同于我們的改革了,忘記了當代中國改革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是要揚棄不利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僵化管理體制,而絕不是要用私有制經濟取代公有制經濟;相反,要通過改革促進公有制經濟與市場社會分工制度實現有效的結合,更加壯大起來,成為國民經濟強大主體,成為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唯有如此,才能從根治收入差距拉大的不良態勢,促進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富裕。

  (二)從根本上治理通貨膨脹,惟有振興公有制經濟

  1.搬用西方經濟學無助于從根本上治理通貨膨脹

  目前,我國已經出現通貨膨脹,必須設法堅決遏制。用何種經濟理論指導實踐?這關系到在經濟領域能否堅持馬克思主義,從而能否有效地治理通貨膨脹。

  現在一些學者談治理通貨膨脹、抑制物價上漲,往往搬用西方經濟學。由于資本主義經濟以私有制為基礎,市場經濟的自發性難免導致通貨膨脹,這迫使西方資產階級學者不能不較多地研究治理通脹問題。不過,盡管西方經濟學此類著述頗多,對通貨膨脹的類型在現象形態上做了多種劃分,有某種借鑒意義;但是,這些理論缺乏唯物史觀的經濟分析方法,不能認清商品價格關系的本質含義,不能科學區分金屬貨幣和紙幣的內在聯系和區別,不能科學分析發生通脹的因果關系,其經濟理論并不是科學的。例如,西方經濟學表述的所謂“成本推動型”這類通貨膨脹,認為企業工人的工資上漲,會推動物價上漲。初看起來似乎符合資本主義國家的現實,然而稍加分析,不難看出這是一種以保證資本家利潤不降低為前提的理論。須知,按照科學的勞動價值論,一定時期全社會創造的商品新價值總量∑(V+M)(工資+利潤)是一個定量,如果∑V增加,只要∑M減少,那么∑(V+M)就不會增加,價格也就不會必然上漲;但是,如果要保證資本家的利潤∑M不減少甚至增加,那就只能增發紙幣,造成物價普遍上漲,這就出現所謂“成本推動型”通脹;可見,這類給工人增加的工資成本∑V,其實增加的只是紙幣,是工資成本的明增暗降。西方經濟學的通脹理論具有維護資本家階級利益的辯護性。

  還要看到,盡管現代資產階級國家建立起宏觀經濟的調控機構,但是,國家的宏觀調控指令,對于私人壟斷資產階級財團并不具有嚴格的約束力;更重要的是,發達的現代資產階級國家本身就代表金融壟斷資本財團的利益,從這種利益出發,是不可能真正從全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來調整國民經濟的。可以說,西方經濟學治理通脹的方法,是指標而不治本的方法,可以暫時緩和經濟矛盾,卻會將深層矛盾積壓起來,導致今后矛盾的總爆發,即經濟危機。歷史證明了這具有必然性。

  2.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為我們防止和治理通貨膨脹提供了科學方法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運用唯物史觀,深刻揭示了發生通貨膨脹的一系列經濟聯系,這里有必要強調相互聯系的三個原理:

  首先,價格上漲與通脹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商品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通貨膨脹則是紙幣形式的貨幣在充當商品流通手段時的貶值現象。當投入商品流通的紙幣發行總量超出了流通中需要的具有真實價值的貨幣總量,而發生紙幣貶值,整個商品的價格就會普遍上漲,這就是通貨膨脹。雖然通貨膨脹表現為商品價格上漲,但是商品價格上漲卻并不都是通貨膨脹。例如遇到自然災害,農產品的生產率下降,單位農產品價值上升造成價格上漲,這就不屬于通貨膨脹現象;在一個社會所有商品總價格等于總價值的條件下,如果某些商品的市場需求大于市場供給,其價格會上漲,這也不是通脹,因為這種上漲會因為其他商品的市場需求小于市場供給引起的價格下降而抵消??梢?,不能把商品價格上漲等同于通貨膨脹。只有紙幣發行總量超過流通中需要的有真實價值的貨幣總量,由此引起的商品價格普遍上漲,才是通貨膨脹。因此,在經濟分析中,應當區分商品價值本身增加引起的價格上漲與紙幣超量發行引起的價格上漲;尤其必須弄清紙幣超量發行的真正原因和背后涉及的利益關系,才能有助于防止和治理通貨膨脹。

  其次,社會再生產各部門的比例結構或宏觀經濟結構符合貨幣流回規律要求,就不會發生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一種在宏觀經濟或社會再生產運動中,表現商品流通中紙幣所含貴金屬貨幣真實價值的經濟現象。這種現象是貨幣流回規律發生作用的一種表現形態。貨幣流回規律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揭示的商品經濟社會中的社會再生產運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客觀規律,它是指在社會再生產的正常運動中,社會總產品的兩大部類各組成部分必然存在互為前提、相互交換或補償的依賴關系,如果這些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相互平衡,或者說,相互之間能夠實現正常的等價交換,商品生產者預付到流通中用作媒介商品交換的貨幣,就會按照他們投入的數額,流回到他們自己的手中;[⑨]反之,則不能正常流回。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投入商品流通的貨幣最終來自中央銀行的發行。如果中央銀行投入流通的貨幣在一定期限內能夠流回,那么,就說明這個國家的商品流通渠道是普遍順暢的,從而社會再生產運動是正常的;反之,就意味著社會再生產比例關系存在不平衡的矛盾,這種社會再生產運動的不正常狀態,勢必阻礙貨幣流回規律的實現,造成商品生產者要么因貨幣不能周轉回來而不能繼續購買原材料、支付工資繼續再生產;要么因別人手中缺乏貨幣不來購買而導致自己的商品賣不出,也不能繼續在生產。在這種社會再生產出現各生產部門比例結構出現失衡的情況下,國家政府為了維持全社會的再生產,只有通過中央銀行機構過量發行紙幣來緩和矛盾,也就是通過多發行紙幣來“救市”,使得手頭缺乏貨幣的商品生產者有可能通過銀行的貸款來維持再生產,大量的紙幣投入流通,超過商品交換實際需要的貴金屬貨幣量,這就必然導致通貨膨脹。然而,這種增發紙幣的“救市”,只能在一段時期之內暫時維持社會再生產。除非社會再生產各生產部門比例結構能夠調整好,否則,這種結構性矛盾,終究要在今后爆發,這也就是經濟危機現象。

  第三,應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去發現導致通貨膨脹的因素。一是社會生產力內部結構的因素,諸如社會再生產各部門行業之間比例關系的不平衡,全社會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之間的不平衡、生產周期長的資本(如基本建設項目)與生產周期短的資本之間的不平衡、全社會固定資本的折舊基金積累與當年實物更新之間的不平衡等等;顯然,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社會,即使有政府的宏觀調控,但是它對私人企業是缺乏約束力的,因此市場關系的自發性是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這就必定造成社會生產力內部結構或各生產部門相互之間比例關系的不平衡。二是生產關系的因素,市場供求關系分為生產資料商品的供求關系和個人消費資料商品的供求關系,后者的平衡與否,關系到前者的平衡與否;而消費品的供求關系就是消費品的生產供給和人們對消費品的有購買力的需求之間的關系,而消費品的有購買力需求量的結構和大小,是由收入分配關系決定的;如果有購買力的需求不足,就會首先造成某些產業消費品的過剩,進而影響與之有關聯的生產資料產業的生產過剩,這樣就會發生全社會各生產部門比例關系的不平衡,阻礙貨幣流回規律的實現,引致紙幣過量發行。而有購買力需求的不足,顯然是私有制經濟比重過大引起收入分配兩極分化,大多數人收入過低缺乏購買力的結果。所以,無論從社會生產力內部結構來看,還是從生產關系來看,造成社會再生產各生產部門比例的失衡,從而引發紙幣發行過量,導致通貨膨脹,并且難以從根本上治理好,根源都在于私有制成為社會的經濟基礎。

  可見,要從根本上治理通貨膨脹,就絕不能搞私有化,而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由此出發理順初次分配關系和再分配關系,相應地調整好產業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各部門再生產比例關系的平衡,從而促進貨幣流回規律的實現,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發生過量發行紙幣。

  (三)科學地調整經濟結構,惟有振興公有制經濟

  1.科學調整經濟結構應當揚棄西方經濟學的片面觀點

  目前我國經濟結構出現不平衡,這是一個影響國民經濟全局的重大不良問題。為此,黨中央要求,把對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但是,只有理解國民經濟結構的科學含義,才能從實際出發,真正實現對經濟結構的科學調整。

  目前人們對于國民經濟結構的理解,并不一致。一種主要傾向是,根據西方經濟學的解釋,只從三次產業結構,勞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結構等角度來談經濟結構。這種經濟結構概念,撇開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和所有制內部的生產關系,有極大的片面性。顯然,如果用西方經濟學的經濟結構概念來指導調整社會經濟結構,就會撇開所有制關系這個重要經濟層面,就會看不到社會生產力(包括不同部門、行業結構)與生產關系(包括不同性質的所有制的相互結構)之間不可分割的內在關系;由此提出的調整對策,就只能治標,而不治本。

  2.應當遵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科學理解經濟結構

  如果我們認真地讀一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資本論》,就會對社會經濟結構形成全面、深刻的科學認識。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社會生產過程一般的一個歷史地規定的形式。而社會生產過程既是人類生活的物質生存條件的生產過程,又是一個在獨特的、歷史的和經濟的生產關系中進行的過程,是生產和再生產著這些生產關系本身,因而生產和再生產著這個過程的承擔者、他們的物質生存條件和他們的互相關系即他們的一定的經濟的社會形式的過程。因為,這種生產的承擔者對自然的關系以及他們互相之間的關系,他們借以進行生產的各種關系的總體,就是從社會經濟結構方面來看的社會。”[⑩]可見,馬克思主義依據唯物史觀,是從“社會生產過程一般”和“歷史地規定的形式”相結合角度、從“生產和再生產”的角度來理解社會經濟結構的,它包括:(A)生產承擔者與自然的關系,(B)一定歷史形式的所有制、分配關系意義上人們相互之間的生產關系,(C)在社會生產中的各部門、行業之間、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分工協作關系等;這些關系的“總體”或者總和構成了社會經濟結構。遵循馬克思揭示的這種經濟結構的科學概念,我們就應當綜合地從這些層面及其相互關系,來分析國民經濟結構現實狀況,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3. 調整經濟結構必須結合調整所有制結構。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結構出現失衡,必然會從市場供求關系中反映出來。市場總供給與總需求出現不平衡,這是經濟結構不平衡的基本表現。我國經濟一段時間以來出現產能過剩,意味著市場總供給大于總需求。

  現在,許多學者通常根據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從出口、投資和消費所謂“三駕馬車”與總需求關系,來研究如何解決這種不平衡問題;由于世界經濟危機影響我國出口,由于產能過剩不宜再追加投資,因此,目前的主張,主要是擴大消費需求。但是,究竟如何才能真正擴大消費需求呢?有人鼓勵人們要提高消費水平,但是問題在于人們購買消費品的錢從哪里來?有人鼓吹“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大力搞借貸消費,但是,借貸消費實際上是借用別人存在銀行的暫時不用的存款來消費,這對少數人可以,如果大多數人同時都搞寅吃卯糧,那么銀行勢必不能持續貸款,畢竟銀行貸出的貨幣要以今天的總存款為限。有人要求政府加大公共財政對窮人的轉移支付、增加政府投資項目擴大就業,來增加消費需求,如上所述,由于政府財力有限,這是不可持續的。這樣看來,要求擴大消費需求,還只是涉及到問題的表層,并未提出解決問題的真正辦法。其實,西方資產階級宏觀經濟學以維護資本家階級的利益為前提,不可能認識到由資本主義私有制決定的資本剝削關系是導致消費需求不能擴大的根本原因,所以,運用這種理論是不可能正確回答如何擴大消費需求問題的。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則十分清晰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在簡單的買和賣上,只要有商品生產者自身互相對立就行了。如果作進一步的分析,供求還以不同的階級和階層的存在為前提,這些階級和階層在自己中間分配社會的總收入,把它當作收入來消費,因此形成那種由收入形成的需求;另一方面,為了理解那種由生產者自身互相形成的供求,就需要弄清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全貌。”[11] 這告訴我們,理解市場供求關系,不能停留在簡單商品流通買賣關系這個現象形態的層面;而應當從現象深入到本質,弄清商品流通這種一般的交換關系是與何種歷史形式的生產過程中的生產關系結合在一起的。這是因為,市場的消費需求只能是有購買力的消費需求,這種需求是由人們的收入決定的;人們的收入主要取決于一定歷史形式的生產過程中的分配關系或初次分配關系;而分配關系則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決定的。正是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的狀況,形成了社會的階級和階層的狀況,決定了它們不同的收入狀況,從而決定了市場有購買力的需求結構和消費能力。而消費品的需求結構和需求數量,又會影響到生產資料的需求結構和需求數量,從社會再生產的角度來看,它們還會進一步地影響到商品生產的供給結構和數量,正因為如此,要科學地調節表層的市場總供給和總需求不平衡的狀況,就必須結合調節深層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梢?,調整經濟結構是不能撇開調整所有制關系的。

  由此可見,經濟結構出現不平衡,就不應當就事論事,只從產業結構等社會生產力層面找原因、提對策,而應當綜合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核心是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多層面地進行綜合分析,弄清涉及經濟結構的“全貌”。

  4.只有振興公有制經濟才能促進經濟結構的科學調整

  當前我國出現了某些行業的產能過程過剩,這表現為某些高檔商品過剩,例如小汽車過剩,高檔房空置。初看起來,這是生產力結構或產業結構自身存在的問題,其實這與生產關系層面的不良狀況,即與公有制主體地位削弱、所有制結構背離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具有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應當看到,由來已久勢頭未減的私有化“改制”,收入分配領域長期存在的諸如事業單位自我創收、濫發津貼等無序狀態,這些事態造成了我國居民收入差距的顯著拉大,這種生產關系的不良發展態勢決定了,中國社會現階段還只有少數人買得起小汽車、高檔住房這樣的消費品,而多數人則買不起。這樣,生產關系領域的問題,就勢必對生產領域的產業結構發生反作用。大力發展這類高檔消費品,短期內似乎促成了經濟發展;然而事實卻是無情的,少數富裕者對這類消費品的需求畢竟有限,而多數人的有購買力的需求根本不能適應此類高檔消費品的供給,這就勢必造成小汽車、高檔房的過剩,進而轎車產業、房地產業這些所謂“龍頭”產業的過剩,由此又引起一系列與它們關聯、被它們拉動起來的產業鏈上的許多產業和配套產業出現生產過剩。因此,要真正解決經濟結構不平衡的問題,經濟結構的調整指向,就不能只在生產力層面的產業結構上做文章,惟有振興公有制經濟,促進收入差距的縮小,使生產供給結構和數量與市場需求結構和數量相適應,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所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所講的宏觀經濟調控,是包括調整生產關系在內的更科學、更全面的宏觀經濟調控。這種調控不僅對于調控對象的把握是深刻全面的,而且對于調控主體的國家來說,也是具有權威性的。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宏觀管理要體現在中央說話能夠算數。”[12] 這種說話算數、令行禁止的權威,也惟有在振興公有制經濟,牢固地確立起公有制占主體地位,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做到。

  (待續第一章 三之(四)扭轉民族經濟被外資控制的趨勢,必須盡快振興國有經濟)

 

  [①]劉國光主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398

  [②]何干強.論收入平等及其實現途徑[J].經濟評論,2002(4):38~43

  [③] 參見吳宣恭.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根源和解決途徑[J].經濟學動態,2010(11):12~19

  [④].資本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8、999~1000

  [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⑥].關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N].光明日報,2012-3-6-5

  [⑦].審計署辦公廳.關于2010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OL].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網站: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65/n2032598/n2376391/2754043.html

  [⑧].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9

  [⑨].關于貨幣流回規律,《資本論》第2卷第三篇“Ⅴ.貨幣流通在交換中的媒介作用”一節做了專門闡述,其他地方也多處提到(參見資本論(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46、459、508、512、534)。

  [⑩].資本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926~927

  [11].資本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217

  [1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8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2.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5. 一個王朝是怎樣崩潰的?
  6.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9. 中日合作:是該扒扒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軍美化師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8.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9.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0.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6.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