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終于剝掉了中國申辦奧運和加入WTO后“經濟增長奇跡”的華麗外衣。狂歡過后,留給中國人民的,不再是原來的山清水秀,而是滿目的污染、無盡的建筑工地和數不勝數的空置房屋,當然還有巨額的、每日縮水的外匯儲備。這些因素加上人口眾多這一國情之后,中國就變成了“房子多、污染多、外匯多、人口多”的“四多”國家。其中前三個“多”屬于改革開放的真正成果,后一個多則是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年輕人越來越少的事實,表現為為數眾多的青年人找不到工作機會,他們甚至是上兩代人所能寄托的唯一希望。
其實,單就每年新創造的總產量而言,并沒有發生真正的減少,因此中國還遠沒有進入經濟衰退階段。新華社最近強調今年1-11月的經濟成就,其實是在為今年9%以上的增長速度制造輿論,這也足以使中國高層笑傲世界之林。但是,失業人數卻是明顯增加了——這似乎成了一個悖論: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只要增速還是正值,只應當影響新增就業崗位的變化,不應該減少原有的工作崗位數。中國的情況是如此特殊,高增長并不能為新就業人口提供任何機會;相反,增速一旦回調,已有的工作崗位將受到嚴重的威脅。
如此形勢,自然影響到了從來不為工作崗位和收入增長發愁的白領。由于歷史和改革開放原因,中國的白領歷來都是中高收入群體,他們利用自己較早接觸財經問題,是參與股市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并從中獲取“財產性收入”的一個群落。還有一批剛剛工作不久的白領,在自己收入不足購房的情況下,通過“啃老”獲得首付和裝修款,而月供則由工作不愁、收入保證增長的他們自己支付。這是金融海嘯來臨之前中國城市白領生活的現實描述。
現實是如此的殘酷,面對富士康老板所言“實際形勢比感受到的還要嚴重三倍”,裁減白領群體開始成為企業壓縮總費用最有效的一種方式。由于去年以來白領群體所購住房并沒有實現增值,反而在不小的程度上貶值了,而收入水平和工作穩定性又較之過去差了很多。面對日益回落的房價,白領群體是出手呢?還是持幣觀望呢?的確是一個頗費思量的問題。
有一點需要白領群體明白,當房價當中包含了大量不合理因素,并且住房供給遠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條件下,房價回落是任何人都不能扭轉的趨勢。12月21日國務院要求房地產商以合理價格促進商品住房銷售,可以看做是國務院開始認可并遵從經濟規律的正式表態。相對于過去“穩定房價”、“防止大起大落”的政策表述,此次政策取向可謂前所未有,反映了嚴酷經濟形勢給中央形成了足夠大的壓力。如果繼續維持高房價,而老百姓買不起房,不僅會導致房地產商會全線破產,連帶銀行體系遭受重創,危及全體人民的主要財產,必將對現行政權安全構成根本危害。在房價回落的大趨勢下,南京房產局長周久耕處罰降價房地產開發商,最終落得歷史罪人和笑料的下場,確實是大快人心。
鑒于房價下降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如果明確房價將會下降,早買顯然不如晚買。對于白領階層而言,簡單地套用每月月供占家庭收入不超過40%原則,仍不能排除失去工作造成的供不起房的巨大風險。所以,將月供下調到不超過家庭同期可支配收入的30%以下是必要的。如果沒有條件申請經濟適用房,房屋月供又不能降到家庭收入的30%,建議通過租房解決居住問題。
白領群體的集體理性態度,顯然無助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降價達到回籠資金的目的。這要求中央政府出臺政策,擠壓存在于房價中的地方政府的不當得利部分,讓地方政府徹底退出房地產產業鏈;下一步放開小產權房的合法化和個人集資建房,從而為房地產企業降價提供一個重要的參照標竿。鑒于房屋降價給開發商帶來的巨大經營困難,在開發信貸和二套房信貸、二手房交易稅收同時松動的情況下,房地產商可能傾向于通過合法和不合法手段大膽融資,一部分選擇購置新拍賣低地價進行開發,另一部分可能選擇卷款逃逸的方式最大化自身利益。
中央政府不能直接干預房地產開發商經營決策的事實,直接的作用是排除了房地產商降價引起的老顧客要求退房的法律糾紛,更主要的作用是創造一個政府希望降價的輿論導向。不能小看這個輿論導向,這表明中央政府也開始不能容忍高房價對于擴大內需所帶來的重重障礙了。但是,房屋降價的過程是可怕的,其間可能伴隨這一些比較樂觀的白領群體踴躍購房。但是,當這些樂觀的白領群體都已經成為有房族和多房族之后,房地產開發商所面對的,就是那些即使降價一半也買不起房的、龐大的低收入群體,房屋嚴重過剩、房屋賣不出去的風險仍存,等待絕大多數開發商的,仍然只有破產一條路。
既然大多數房地產開發企業無法避免死亡之路,究竟是直接將其餓死,還是讓他們吃飽銀行貸款(包括假按揭)之后再死(包括逃亡境外)呢?兩者都同樣指向房價大幅度回落這一相同結果,不同的是前者將在虧損和破產過程中被迫降價,銀行盡管遭受損害,但風險處于可控狀態;而后者可以實現開發商和銀行之間的負擔轉換,開發商通過資產置換的方式使自己輕裝上陣,一旦形勢不妙將退出房地產業,另一部分通過逃逸維持自己的發財夢,最后一部分將因房價回落、資產貶值且賣不出去而被迫破產清算。作為為開發商提供資金的銀行業,將遭受前所未有的滅頂之災,不良資產和資產貶值也使四大國有控股銀行甚至也難逃破產的命運。
為什么國務院正確的價格調控導向,仍不能改變房地產拖垮中國的悲慘命運呢?關鍵在于違背了讓銀行體系遠離房地產的風險控制底線,反而通過拖累銀行為開發商解套,寄希望于開發商獲取資金后通過新建活動拉動建筑、建材、家電家居行業,進而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小概率事件,終將落得“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場。
對于秉承房屋投資理念的白領階層而言,一旦房地產市場崩盤,他們的財產價值將會遭受重大損失;而對于那些購買是為了居住的白領群體而言,他們更多地看中的是住房的使用價值,房價回落帶給他們家庭生活的危害,主要在于宏觀大勢變動使他們工作的穩定性和收入增長的可能性降低了,還不起月供的可能性增加了,而房屋的真正價值——使用價值并不會發生多大的變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