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農民工應該去哪里?
2009年01月23日
核心提示:上世紀90年代,中國走上了“出口拉動型”的發展道路。這條道路,亞洲“四小龍”走過,因為亞洲“四小龍”只有幾千萬人,發達國家有幾億人,“供小于求”,所以成功了。
上世紀90年代,中國走上了“出口拉動型”的發展道路。這條道路,亞洲“四小龍”走過,因為亞洲“四小龍”只有幾千萬人,發達國家有幾億人,“供小于求”,所以成功了。中國是十幾億人口的大國,給發達國家幾億人搞“制造”,必然“供大于求”,何況印度、越南等國家也在學中國搞“制造”。幾十億人為幾億人搞“制造”,此路會越走越窄。所以,中國搞了30年“中國制造”,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就,不僅國內物質豐富了,全世界到處也都是“中國制造”了。但也要看到,農民工收入增長極其緩慢,很難在城市安居樂業。單從戶籍看,農民已由改革開放初期的7億增加到了現在的9億。
發展中國家為爭奪發達國家“低端制造”產品的市場份額而惡性競爭,這幾乎是必然的。當發達國家因發生經濟危機而消費減弱,或對某個發展中國家實行經濟“制裁”時,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和農民工就難免受到沖擊。對中國而言,必然會出現階段性的農民工返鄉潮,數以千萬計的農民工不得不被迫返回家鄉,人地矛盾尖銳化,會出現更多農民為更少市民種糧的局面。
上述狀況,與中國現代化的基本目標之一——減少農民——背道而馳。
農民工可以說是“新工人”,是工人階級的主力軍。現在,“新工人”及其子女已經有2億-3億多人到了城里。未來每年都有數以千萬計的人成為“新工人”。讓“新工人”在城市住下來、市民化,是政府的一大責任。
筆者認為,政府可以做的是,在地鐵和公交車可及的地方,用公益用地建設“新工人”的“居住區”——每個“居住區”以30000人為上限,每套住房的面積在40-50平方米為宜,價格不超過1000元/平方米(和縣市房地產市場價格相當)。也可以由政府提供公益性土地,由“居住區”的成員自組工程隊,自主建房。
這種“居住區”的住房價格控制在1000元/平方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土地價格15萬元/畝,容積率按5計算,每平方米分攤地價46元/平方米;地面建筑費用約為650元/平方米;其他輔助費用105元/平方米。在中小城市,價格可以更低一些。
一對“新工人”,工資在1600元左右,每月用500~600元供房,大約6-8年可以還清4萬~5萬的住房貸款。還清住房貸款后,“新工人”就可以在城市長期住下來了。
6-8年后,如果還清房貸的“新工人”需要更大的房子,“新工人”可以將面積40-50/平方米的舊住房按原價轉讓給“居住區”,申請高級的標準房。這樣的房子每套標準房以70-80平方米為宜,價格不超過1000元/平方米。如果需要更好的住宅,“新工人”還可以將此高級標準房照原價轉讓給“居住區”,并申請政府住房(按照工齡)補貼,進入市場買房。
政府還可扶持農村 “農民生產合作社”和城市“新工人消費合作社”聯盟,降低“新工人”生活成本。城市政府應設法保障居住區的“新工人”享受市民待遇。
“新工人”進入城市居住區,必須將本人在“村(社)集體”擁有的份額承包地、山林等轉讓給“村(社)集體”,但應能獲得一定的補償,同時將其在農村的戶口和農村社保賬戶轉移到城市“居住區”,完全市民化。不愿意將自己在“村(社)集體”擁有的份額承包地轉讓給“村(社)集體”的農民工,不能享受城市“居住區”的住房優惠和市民待遇。
今后許多年,農民進城和農民工返鄉將并存。總的趨勢是新生代農民不斷進城,每年都會有1000萬人左右;而第一代和第二代農民工中的相當部分會逐步返鄉,每年都會有數百萬人。返鄉農民工除了有一定的積蓄外,思想、視野、能力都不一樣了,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
返鄉農民工返回哪里?如果返回到了256萬個自然村,那就麻煩了,農村和農民現代化就沒法搞了。一定要想方設法讓返鄉農民工返回到中心鎮或中心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推動力和建設者。建議如下:
一是以鄉鎮為單位,鼓勵中心村和邊緣村互相換地,鼓勵返鄉農民工用其所在自然村的自留地和老宅基地換取中心村或中心鎮的新宅基地。
二是準許村莊整理后節約的土地進入市場,這樣做的話,新農村建設可以獲得巨大的資金。
三是準許農民工在中心村或中心鎮合作建房,準許村集體依據規劃利用集體建設用地開發“小產權”房。
四是城市住房按揭貸款政策適用于中心村或中心鎮的農民工住房建設。
五是制定扶持農民工返回中心鎮或中心村創業的優惠政策。沿海過去吸引外資企業的優惠政策,包括貸款、稅收、財政、土地等優惠政策,可以適用于農民工返鄉(中心鎮或中心村)創業。
六是國家成立土地銀行,并幫助村民建立土地信用社,土地銀行和村民土地信用社優先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提供土地抵押的金融服務,自愿退出集體份額土地所有權或承包權的,優先給予合理補償。
七是國家加大對中心鎮和中心村基本公共服務投入,使其基本公共服務和縣城均等化;
總之,未來30年,解決“新工人”在城市住得下,助推農民工市民化;縣鄉政府要重點抓中心村鎮建設和鄉村企業,助推返鄉農民居民化。政府抓住了這兩個重點,可以說為解決“三農”問題鋪平了道路。
中國農民和農民工很勤勞,只要抓住要害問題,今后30年的成就將比過去的30年大很多!再過30年,如果中心村以下只有3億農民了,“一國兩民”就不存在了,中國“三農”問題就基本解決了。(作者系河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研究中心研究員)
【作者:李昌平 來源:東方早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