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際,不但MBO開禁了,而且皇甫平又“出手”了,真是“巧”得精密,“巧”得“精彩”啊!
“中國又走到了一個歷史性拐點。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進程中,我們面臨著國內矛盾凸顯期與國外摩擦多發期的交織,社會上出現一股新的否定改革、反對改革的思潮。他們把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新矛盾,上綱為崇奉西方新自由主義的惡果,加以批判和否定,似乎又面臨一輪改革‘姓社姓資’爭論的輪回。”
這是皇甫平最近發表的《改革不可動搖》一文中的第一段文字。大概是為了拔高一下自己立論的尺寸吧,冷不丁地把自己放在“國內”“國外”的話語制高點上,似乎這樣才能歆享一種居高臨下的意淫。或許他的自我感覺是,我皇甫平不鳴則已,一鳴就必須鳴在“拐點”上。于是對著空曠的“社會”一聲斷喝:有人在“否定改革、反對改革”啦!他認為,“改革”被人“動搖”了。人們不禁要問:誰在“動搖”改革?在動搖什么樣的“改革”?
皇甫平用什么來證明他所謂的“改革”竟是如此地神圣、如此地“不可動搖”呢?主要用了三種招數:
第一種是拉大旗做虎皮,把“動搖改革”的“思潮”上綱為“左”,然后撲而擊之,必欲置其死地而后快。皇甫平在文中使勁地拉扯出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大名,妄言“左”們正在“動搖”的改革是鄧小平“一錘定音”的那種改革。這種用政治家說事兒的伎倆我們在另一位“主流經濟學家”劉吉的文章中領教過,只是皇甫平發揮得更加平庸而已。可能是因為“廉頗老矣”,思維短路吧,文中不僅沒有弄清是什么人“動搖”了改革,以及“動搖”了什么樣的“改革”,反而一不小心把自己固定在了“動搖改革”的位置上,反而一不留神暴露了自己歇斯底里去捍衛的改革竟然不是鄧公的改革,而是他皇甫平自家的“改革”。
難道不是么?小平同志不僅說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也說過“如果不能實現共同富裕,我們的改革就失敗了”,可見這位總設計師最大擔心的就是貧富分化;江澤民同志講得更明白,中國共產黨就是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改革難道可以置身此“根本利益”之外?胡錦濤同志說得尤其徹底,就是要“讓群眾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這就是時下正在進行的皇甫平所謂“拐點”上的改革——在“社會公平”的旗幟上,也寫著“效率”二字的改革,而不是皇甫平所謂的“在‘效率優先’的旗幟上,也寫著‘公平’二字”的改革。請問皇甫平,三位領袖的“共富”改革觀都“左”了嗎?是他們的“共富”改革觀“動搖”了皇甫平們“改革”嗎?
這位在“拐點”上“出手”的皇甫平,其實連“拐點”的涵義都沒有吃透。如果說現在改革的“拐點”有什么根本性標志的話,那就是,改革開放的航船正在按照人民的意志,沖破一切阻力走上“共同富裕”的征程!改革是人民的改革,不是“富人”的改革;改革可以讓富人更富,但絕不是讓窮人更窮。更不是讓貧富分化把社會拖向動蕩的深淵!
現在,我們該清楚了,是誰在動搖這場攸關“分享成果”命運的改革!原來是那些在“效率優先”的富人改革“旗幟”上,對多數人施舍般地寫下“公平二字”的皇甫平們——這樣的“改革”還用勞駕誰去“動搖”嗎?它遲早會被唾棄在歷史的浮塵中。皇甫平,這位自作多情欲在“改革”“拐點”力挽狂瀾的過氣理論家,是基于“不見棺材不落淚”的政治劣根性,還是激于“留取丹心照汗青”經濟功利性?難道沒有發現自己拼了老命去拯救的,卻竟然是一股逆鄧公“共同富裕”戰略設計而動、逆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而動、逆胡溫“分享成果”改革方向而動的富人經濟學的濁流!
如果皇甫平同意這種“分享成果”的改革觀,那我們就沒有爭論的必要了,因為我們的方向是一致的,三位領袖的改革觀就是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改革觀,如果皇甫平硬要認為這種人民改革觀指導下的人民改革是“左”,對不起先生,“動搖”這種偉大改革的帽子只能免費奉還了。
第二種是暗移花陰接木,把群眾對“新問題、新矛盾”的批評誣稱為“放下筷子罵娘”的“動搖”和“否定”。皇甫平畢竟是皇甫平,不僅深得“梁效”遺風,而且還有所“創新”。他為了證明有人在動搖他的改革,竟然硬把自己“讓少數人富裕”的改革目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改革手段中,如此邪惡的理論強奸.
皇甫平稱:“歷史已經證明,‘讓部分人先富’是英明的戰略決策,‘效率優先’對于突破舊體制,激發解放生產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不但部分人富裕起來了,也使整個社會的富裕程度‘水漲船高’到人均1500美元左右,貧困人口從當初的3億多人減到目前的2000多萬人。”
好一個“水漲船高”!好一個“效率優先”!現今中國的“公平”狀況是,60%的社會財富掌握在0.4%的人手中,而99.6%的人僅僅擁有40%的財富。皇甫平用“人均”的把戲將99.6%的廣大民眾敷衍到一個“水漲船高”的可笑高度,用一種三十年前維持裹腹的“貧困線標準”臆造出一個“2000萬人”的彌天大謊。按照他的統計理論,讓你們吃飽肚皮就是“公平”了,你們只配做計算社會財富“公平”的“平均數”,憑什么去罵“改革”?至于“貧富差距、地區差距的拉大,生態環境惡化,權力腐敗嚴重,社會治安混亂,以及衛生、教育、住房改革中出現看病貴、上學貴、房價高、就業難等問題”,統統跟改革無關!他就是用這種“讓部分人先富”的殘酷現實去肆意曲解鄧公的“戰略決策”的,何止是陰險,簡直是卑鄙!
“有些人把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統統歸罪于市場化改革本身,動搖和否定改革,這顯然是片面的、錯誤的。”好一副君臨天下的“諭旨”派頭!在把“歸罪”之“罪”的帽子扣在“有些人”頭上之后,掄起“動搖”和“否定”的大棒砸將下去,并以不容置疑的“文革”式口氣蓋棺論定——“片面”和“錯誤”!
不想知道皇甫平這里的“有些人”所指何人,但我清楚皇甫平所說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已經直接涉及到中國8億農民和8000萬下崗工人的利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就是這些人要問罪于“市場化改革”嗎?就是這些人要“動搖和否定改革”嗎?他們把自己今天的困境“歸罪”于充滿“問題”和“矛盾”的國企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醫療改革……這難道不屬于“市場化改革”的范疇?而這些把他們當作“犧牲品”的所謂“改革”,難道“動搖”不得“否定”不得?
皇甫平高舉著28年前那個自我憧憬中的“改革”,自言自語地走進了他自己今天的話語世界,他心目中的改革就像他私人收藏的古董,只能欣賞,不能褻玩,外人更不可妄加非議。事實上,中國摸著石頭過河的這場改革,就是一場前無古人的探險,本身就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偏差甚至錯誤,本身就承擔著必然偶然的風險甚至失敗,它絕不是一個完美無瑕的概念。無論是誰,都要勇于批評它的“問題”,都要敢于正視它的“矛盾”,都要積極地去矯正它,解決它,這才是正確的改革態度。
改革不是某個人或某幾個人的改革,它是中國13億人振興中華民族的宏偉事業,而皇甫平的話來話去中,怎么就像那些“主流經濟學家”一樣,讓人越聽越像把廣大人民群眾排斥在了“市場化改革”的對立面?只是不見了吳敬璉教授的露骨:反對改革的人是貧困群體!試問,沒有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中國的改革能走到今天?
第三種是作高深弄玄虛,兜售“主流經濟學家”近年越來越令人不齒的理論破爛。就像眼下那些找不到反擊目標的“主流經濟學家”一樣,皇甫平陰暗的心理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被“有些人”的挑戰激怒了非理性的神經。十幾年前皇甫平的系列評論,確實還能讓缺失話語權的中國百姓眼前一亮,然而時移勢易,今天的中國百姓早就把當年那種習慣于被人輿論著的愚昧拋棄了。我無意去拆除皇甫平“過去式”的那點兒被人仰望的好心情,但我要說的是,大概恰恰就在那時,他自我營造出了一種代言人的幻覺,自我膨脹起了一種“擬旨”者的狂妄。
皇甫平在該文中為了證明“改革”的“不可動搖”性,還極力去證明自己始終沒有撕扯明白的一個觀點:“社會財富分配不公平問題的產生和擴大”“也并非改革的錯誤”。看來他也承認存在著社會財富分配不公的問題,但為何又死不承認這是改革的錯誤呢?請教皇甫平,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是什么?現代經典經濟學家告訴我們一個經典答案——資源的高效配置。“社會財富分配”肯定是一個市場經濟改革范疇的概念,分配不公也肯定是相關資源配置失調之過,而且肯定是市場化改革在這一領域出現了偏差,怎么能說這“并非改革的錯誤”?當然,皇甫平詞典里那個為富人而進行的“改革”就另當別論了,那里是絕不認這壺酒錢的。
皇甫平和“主流經濟學家”一起,炮制了一個“有些人”“否定改革巨大成就”的偽命題。他們之所以這樣做,第一,是企圖借助一個莫須有的聳人聽聞的話題,去轉移人們對看不起病、住不起房、上不起學等“新三座大山”的注意力,第二,是妄圖通過這個偽命題挑起一場毫無意義的爭論,從而繼續推行天怒人怨的MBO以及“效率優先”的經濟暴政。事實上,那些被皇甫平譏之為“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廣大人民群眾,從來就沒有否定過中國市場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他們所否定的,是皇甫平們企圖以“巨大成就”去掩飾重大問題和矛盾的“甚囂塵上”,是“主流經濟學家”為“共富改革”制造障礙的肆無忌憚。
我的結論是,真正想動搖共和國“共富改革”基石的不是別人,正是皇甫平以及皇甫平們。他們賊喊捉賊的拙劣表演,或許正是一場失道寡助的終極鬧劇。
(2006年1月29日 星期日 丙戌年正月初一)
注:本文原刊于烏有月刊第二十期,2006年2月20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