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者按:中國富豪掠奪中國民眾財富,國際金融寡頭掠奪中國富豪的財富,這就是全球化的本質。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如果自私自利,沒有民眾的支持,沒有強大的國家做后盾,他們在國際金融資本面前,只能是待宰的羔羊。
累積期權被指“金融毒品”,銀行追討升級
2009年05月06日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涂艷
內地富豪因一款名為KODA的產品被香港星展銀行追討巨額欠款的糾紛事件正在升級。已就此事進行了連續報道的本報記者了解到,涉及的銀行已經不僅星展銀行一家,而被告甚至包括了前香港市政局主席梁定邦。并且,北京二中院也在“五一”前結束了星展銀行和內地客戶的第一場庭審,這也是類似案件涉及內地客戶的首次公開開庭審理。⊙本報記者 涂艷
巨虧正漸漸付出水面
今年初,由于投資一款名為股票累積期權的私人銀行高端理財產品,多位內地富豪分別被星展銀行起訴至香港和北京的法院,要求及時還清幾千萬甚至上億銀行欠款。在媒體多次報道之后,這款帶有杠杠性質且門檻高于百萬美金的產品才開始被普通老百姓所認知。
累積期權產品在今年可謂“惡名遠播”。今年4月,中信泰富董事長榮智健因為一款“外匯累積期權”投資引發的巨虧而離職。去年因與國際投行美林簽訂的股價對賭合約,也讓碧桂園的楊惠妍身價大跌。近日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前香港市政局主席梁定邦,也因去年10月投資花旗銀行投資KODA(累積股票期權)虧損而被銀行追討970萬港幣。
不僅僅是內地普通富豪,更包括香港顯貴們都紛紛栽在了這個“累積期權”上,而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和產品的相繼到期,虧損的案例正在頻繁浮出水面。據業內專家表示,僅在2007年,整個香港金融市場成交的累積期權合約總值就在1000億美元以上,涉及包括星展銀行、渣打銀行、荷蘭銀行、匯豐銀行和花旗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
香港保障投資者協會的會長呂志華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內地投資金融衍生品的人數要多得多,特別是那些在香港開有賬戶的富裕階層和民營公司,基本上都參與了金融衍生品的投資。”由此可見,這場關于KODA的糾紛或許遠未到結束之時。
產品被公認為“金融毒品”
在之前的報道中,我們解釋了這種名為KODA(股票累積期權)的理財產品實際上是一款帶有杠杠性質的高風險金融衍生品。而據被告代理律師的解釋,KODA簡單來說就是客戶和銀行約定某只股票的兩個價格,分別為行權價和取消價。客戶的存款實際上為履約保證金,而事實上銀行也并不需要去交易所實際購買股票。據4月底在北京二中院開庭應訴的投資者郝婷介紹:“我在星展銀行的全部存款為8000多萬,而最終對賬單中顯示該產品的最大合約值達到了6個億。”
正因為該產品的高門檻和高杠杠,一旦股價跌破行權價就意味著投資者每天都要打碎了牙往肚里吞。招行私人銀行中心的某位高級理財經理告訴記者:“這種累積期權是收益有限但風險無限的產品,一般股價上漲3%-5%合約就會自行終止,而當股價跌了,投資者的損失則成倍放大。”
在香港,累積期權一向被投資市場公認為“金融毒品”,但這也在另外一個方面能解釋了其為何受到如此多投資人士的青睞了。對于內地投資者來說,對于這款產品的認知大致分為兩類:完全不清楚風險和清楚風險但愿意一搏。對于后者,更多的人是受到2007年大牛市的“慫恿”,認為股市扶搖而上的日子尚未結束,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嚴重左右了當時對這款高風險產品的判斷。
而對于不清楚產品風險的前者,內地客戶占了更大的比例。據郝婷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星展銀行投資者顧問打電話說他們有一種叫做KODA的產品,其實是一種打折的股票。然后他給我的概念就是說,這個產品是他們私人銀行專門給大客戶準備的,別人還拿不到這種東西。”另外,投資顧問當初告知郝婷,這個產品幾乎不需要用客戶賬內的錢來做,只需要高拋低吸就行,甚至還可以防范風險。
如果果真如此,這場關于KODA是否涉嫌對賭甚至欺詐的爭論還將繼續。目前該案還在審理過程中,本報將繼續跟蹤案件的相關進展。
內地富豪香港理財遭遇血洗 知名地產商虧損百億
2009年04月25日 CCTV經濟半小時
內地富豪在香港星展銀行和香港荷蘭銀行開戶投資后,非但自己的數千萬身家很快灰飛煙滅,反而還倒欠下銀行的一筆巨額債務,這場變故都源于銀行推銷的一種叫KODA投資理財項目,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產品?這種產品背后又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
內地富豪香港理財遭遇集體血洗 一知名地產商虧損逾百億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昨天表示,堅決反對高杠桿率下的金融創新。金融衍生品的發展必須遵循風險可控的原則。最近,中國內地企業家身陷金融衍生品的消息不斷被公之于眾,中信泰富巨虧150億元,曾榮膺內地首富的碧桂園大股東楊惠妍巨虧7.4億元。其實,從去年開始,不少內地的客戶陸續接到香港一些銀行的催款通知單,要求這些客戶在10日內償還欠款。這讓這些客戶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因為他們在香港這些銀行里的存款高達數千萬港幣,怎么會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就反倒變成了銀行的欠款大戶了?我們先來認識一位叫郝婷的投資者。
香港理財不僅數千萬身家灰飛煙滅,還倒欠銀行巨額債務
2007年8月份,北京的郝婷在香港的星展銀行開設了一個私人銀行賬戶,隨后把在其他銀行的資金陸續轉入到星展銀行,但是短短幾個月之后,她賬戶上的8000多萬資金卻化為烏有,而且還倒欠星展銀行9千多萬。
星展銀行(香港)私人銀行客戶郝婷:“從匯款方能拿到證據的是8088萬(港元),然后全部都轉進去了,轉進去以后就變成這樣,兩個月的時間他就告訴我,我的錢就不能動了,然后再通知就是我欠他的錢了。”
郝婷發現帳戶出現問題,是當時公司正在簽定一份購貨合同,需要從星展銀行開具一張40萬美元的信用證。
郝婷:“他說你這個帳戶不能動了,被凍結了,我當時非常吃驚,我說為什么?我說我多少錢在你那,為什么一個40萬美金的信用證都開不出了,他說你的額度不夠了。”
這讓郝婷大為吃驚,明明自己的帳戶里有8000多萬的資金,怎么突然就說額度不夠了,她不明白自己的帳戶到底發生了什么。
郝婷:“兩個月的時間,8000萬就變成負9000萬了,為什么會是這樣?這么多的錢好象做夢一樣,我到現在有時候都覺得,這是真的嗎?因為我不相信,活生生的現實中就會發生這種事情,我真的都不太相信,因為你這么多年的辛苦,這么多年的積蓄,就這么一下就沒了,并且你沒的莫名其妙,你不知道它是怎么沒的。”
記者:“郝婷帳戶的8000多萬資金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就變成了負的9000多萬,這聽起來就像天方夜譚一樣,不過這確實是現實中真實發生的,而且發生這樣事情的遠不是郝婷一個,在北京做律師的賴建平,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他在香港荷蘭銀行做投資的2000多萬港元,如今不僅一分錢不剩,他還倒欠荷蘭銀行200多萬港元。”
2007年6月,賴建平在朋友的介紹下,在香港荷蘭銀行開設了一個私人銀行帳戶,之后他向帳戶打入了400多萬港元,這位朋友也成為他在荷蘭銀行的投資理財顧問。
荷蘭銀行(香港)私人銀行客戶賴建平:“通過她來給我們提供這樣的服務,提供貼身的VIP的服務,讓我們這個財富能夠增值。”
之后賴建平就按照荷蘭銀行投資顧問建議進行投資理財,然而剛剛過了兩個多月,這位投資顧問就不斷打來電話,銀行也不斷發來催款通知單催促賴建平繼續往帳戶內打入資金。
賴建平:“每當她告訴我們要差錢的時候,我們想方設法把錢補上,過段時間又不夠了,不夠了沒錢了,把家里掏空了那就向朋友借,向親戚借。”
從2007年12月份到2008年的3月份,短短4個月的時間,賴建平陸陸續續又向帳戶打入資金1000多萬港元。
記者:“加上你前期和后期追加的一共多少錢?”
賴建平:“我一共將近2100萬港幣大數,現在是沒有了,就全賠了,而且按他們說法是,到去年11月底的時候我還欠他們二百多萬,我倒欠他們兩百多萬。”
在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記者了解到,目前有不少客戶因為倒欠銀行巨額資金,被香港的外資銀行告上了法庭,另外還有一些客戶準備起訴這些香港的外資銀行,討要自己的損失。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肖金泉:“現在在我們律師事務所來登記委托的大概有十幾個客戶,這十幾個客戶,絕大部分都是屬于在房地產或其他一些國際貿易,或者一些實業投資方面的企業家,少的欠他們(銀行)幾百萬,多的欠上千萬,甚至上億。”
“收益豐厚的投資寶物”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自從郝婷和賴建平分別在香港星展銀行和香港荷蘭銀行開戶投資后,非但自己的數千萬身家很快灰飛煙滅,反而還倒欠下銀行的一筆巨額債務,這場變故都源于銀行推銷的一種叫KODA投資理財項目,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產品?這種產品背后又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
2007年8月份,郝婷在香港星展銀行開設帳戶并轉入資金之后,星展銀行的投資顧問,也就是介紹她到星展銀行開戶的黃偉業,開始打電話,向她介紹一種全新的投資理財產品。
星展銀行(香港)私人銀行客戶郝婷:“打電話說,他們有一種產品,叫做就是說KODA,叫做打折的股票,然后他給我的概念就是說,這個產品是他們私人銀行專門給大客戶準備的,別人還拿不到這種東西。”
之后黃偉業還向郝婷介紹了這種產品的各種好處。
郝婷:“他說這個產品不需要用你自己的錢,他說這個產品你可以在這邊,我們這邊給你低買,就是每天低買20%,然后你同時可以同時做高拋,他說你幾乎不用自己的錢來做這個東西。”
而賴建平的投資顧問張寧,專程從香港飛到北京,為賴建平及其周圍的朋友介紹荷蘭銀行的投資理財產品。
荷蘭銀行(香港)私人銀行客戶賴建平:“就專門給我們介紹這個Accumulator或者叫打折買股票,通俗說叫打折買股票,她介紹這個產品可以以小博大,周轉快,可以防御風險。”
黃明博士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金融學教授告訴記者,KODA的全稱是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也被稱為Accumulator,國內翻譯為累計期權,這是一種極其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投行是盡量的想兜售這種復雜的衍生產品,他們有很大的激勵機制,在復雜衍生產品上他們賺的越多,這些銷售員的獎金也拿的越多。
面對這么誘人的理財產品,似乎沒有人能抵擋住誘惑。
賴建平:“所以我們聽了以后,一個個熱血沸騰,這不錯啊,買這個產品,市場上10塊錢東西,我可以8.5元甚至更低8塊就買得到,這不是很好的一個交易嗎?”
當時抱著試一試的心理,賴建平同意荷蘭銀行私人銀行代理購買了這種叫KODA的投資產品。而郝婷則是在星展銀行投資顧問的操作下,購買了同樣的投資產品。后來的對賬單顯示,正是這些叫KODA的產品不僅讓郝婷的8000多萬元血本無歸,而且還倒欠香港星展銀行9000多萬元。
郝婷:“我自己大概算了一下,整個最大合約值,就是他所謂的這個KODA,因為我這個戶口里邊沒有做過別的東西,他就給我做的這一種東西,那么最大合約值是6個億。”
記者:“郝婷和賴建平投資這種叫KODA的金融產品,為什么會遭受這么大的損失,明明銀行帳戶里只有8000萬元,為什么能夠作出6個億的產品,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也聯系了香港星展銀行,并發去了采訪提綱,但是一直沒有得到他們的回應。那么這個叫KODA的產品到底是什么樣的投資理財產品呢?”
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黃明:“Accumulator是一些極其高杠桿的復雜工具。”
黃明博士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金融學教授,他告訴記者,KODA的全稱是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也被稱為Accumulator,國內翻譯為累計期權。這是一種極其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它可以和外匯、股票、石油期貨等掛鉤,通常和約的期限為一年。
黃明:“一個典型的Accumulator合約,往往是這樣的,投行會跟你說,我這有一只股票,賣10塊錢一只,但是你是我的高端客戶,所以我給你打折,8塊錢,每天買個一千股。”
KODA其實是一種與股票掛鉤的期權產品,它設有取消價及行使價,在一年的期限內以低于現時股價的水平為客戶提供股票。KODA有四個特性:1、買入股票的行使價往往比現價低10-20%;2、當股價升過現價3-5%時,合約自行取消;3、當股價跌破行使價時,投資者必須雙倍吸納股票;4、合約期一般為一年,投資者只要有合約金額40%的現金或股票抵押即可購買,因此這一產品往往帶有很高的杠桿性。
黃明:“假如說股票跌到一塊錢了,你還得一年每天買下去,每天得花8塊錢一股來買,雙倍的買,不光雙倍每天買,而且一直要買一年。”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肖金泉:“這個產品設計實際上它這個像一些比較大的金融機構或者銀行他實際上給客戶設計出來,他是和客戶的一個,應該說是一個博弈關系。”
銀行和客戶簽了協議以后,那么來講實際上在賭,賭這些就是說石油或者期貨的價格或者股票的價格,他們就是說一個增長或者是一個下跌。
肖金泉解釋說,在一般人的概念中,Accumulator就是通過這些私人銀行購買一些優惠打折的股票,同自己在證券市場上操作并無本質區別,然而事實上卻并非如此。這些投資Accumulator的客戶存在帳戶里的資金,并沒有直接用來購買市場上的股票。
肖金泉:“而客戶他存在銀行里的錢實際上他已買這個金融衍生產品的保證金了,所以往往就是說你客戶存的兩千萬他根據你的資產狀況他會給你放大,放大就是你購買的數額。”
為什么這樣一種理財產品會讓許多投資者趨之若騖?專家分析說,一個原因是有些投資者確實偏好高風險高利潤的理財產品,另一個原因是牛市行情中部分投資者盲目相信股市只漲不跌;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許多投資者對這種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并不了解。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的肖金泉告訴記者,他所代理的一些案件中,很多投資者就表示當時根本不了解這些金融衍生產品,大部分人僅僅知道這種產品的收益,而不知道它的巨大風險。在杠桿的作用下,假設你的帳戶里有1000萬元,那么你的合約數值就會高達五六千萬,在收益放大的同時,風險也隨之放大。
肖金泉:“那么以至于很多客戶,很多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掉進去以后,就是10年,甚至一生的積蓄,由于購買了這個產品不僅血本無歸,而且就是說變成了一個需要重新創業了。”
金融衍生品=富豪殺手?
通過專家的解釋,我們知道了,郝婷和賴建平購買的不是收益豐厚的投資寶物,而是一種風險極高的金融衍生品。一些香港媒體估計,僅在2007年,整個香港金融市場成交的累積期權合約總值就在1000億美元以上,涉及到包括星展銀行、渣打銀行、荷蘭銀行、匯豐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這些產品積聚的風險隨著股票市場、期貨市場暴跌,急劇放大,把投資者的財富席卷一空。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曾經在摩根士丹利擔任了9年的亞太區經濟學家,他對國際投行設計的這些金融衍生品有著深入的了解,按照他的推測,國內投資Accumulator的人數遠遠超過香港。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中國這次做這個衍生產品人的話,是成千成萬的人做衍生產品的,這個規模是非常大,可能中國大部分有錢人都做了這個。”
黃明博士告訴記者,他在長江商學院的數十個學生都購買了和郝婷一樣的KODA產品,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國內的民營企業家。
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黃明:“其實對國有企業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我們注意到了最近有一批國有企業蒙受了巨額的衍生產品的虧損,也是做的非常復雜的衍生產品和郝婷做的這種復雜衍生產品非常相似。”
香港保障投資者協會會長呂志華:“我覺得在內地的受害者只是冰山一角,實際上可能是有很多還沒有暴露出來,而且有一些受害者也是可能涉及到他們不想給人知道,他自己是受害者,可能也是涉及到金錢上的問題他不想別人知道,他為什么會有那么大量的金錢投資在這種衍生工具方面。”
呂志華作為香港保障投資者協會的會長,已經陸續接到幾十名投資者的投訴。他曾經是香港著名的證券分析師,從事證券及傳媒業超過15年。他為了接受記者的采訪,專程從香港趕到了深圳。
呂志華:“這種衍生工具產品,我們叫做Accumulator,那我們是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叫I kill you later,那又是翻譯成中文就是說,我會遲些殺死你,那真的是這種合約,到最后全都是殺掉所有那些有錢的投資者了。”
在呂志華看來,內地投資金融衍生品的人數要多的多,特別是那些在香港開有帳戶的富裕階層和民營公司,基本上都參與了金融衍生品的投資。
呂志華:“整個市場來說,累股期權在2007年最高峰的時候,大概是涉及的金額有6千億港元,但是當時來說,我們還沒有評估內地人士受害的情況,那所以我覺得實際上那整個累股期權合約金額在高峰的時候,應該是超過6千億的。”
記者:“在采訪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的時候,他告訴我,2007年,香港的GDP總量也才1600億美元,但是這些國際投行出售的累股期權值就高達1000多億美元,那么為什么這些國際投行會做出這么大的金融衍生品呢?”
謝國忠:“Accumulator當時的話是毛利最好的,當時可能有5個百分點,如果你做一般的衍生品交易的話,也不可能有這么大的毛利率。”
曾經在摩根士丹利擔任了9年的亞太區經濟學家,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告訴記者,是Accumulator在2007年養活了在香港的國際投行,當時香港最有錢的員工就是那些歐美銀行的私人銀行家們,當投資者損失慘重欲哭無淚的時候,這些拼命推銷Accumulator的私人銀行家,卻在享受著天堂般的生活。
謝國忠曾經在世界銀行擔任了5年的經濟分析員,之后又在摩根士丹利,擔任了9年的亞太區經濟學家,對于這些國際投行有著深入的了解。在當時這種金融衍生品不僅對投資者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樣也吸引著發行這些產品的國際投行的銀行家們。
謝國忠:“比如說你有一千萬美金,我讓你買一億美金面值的Accumulator,我的投行那邊的收入的話是5%,那就是500萬美金,500萬美金我個人收入的話,一般是30%,那就是150萬美金。”
黃明:“投行是盡量的想兜售這種復雜的衍生產品,他們有很大的激勵機制,尤其他們的衍生產品銷售員,他的獎金和銀行的利潤掛鉤,在復雜衍生產品上他們賺的越多,這些銷售員的獎金也拿的越多。”
如此高的利益驅動,使得這些投資銀行和他們的員工將復雜金融衍生品的規模越做越大。2007年美國的GDP總量是13萬億美元,但是華爾街的金融衍生產品的市場就達到了60萬億美元,是實體經濟的4倍多。與金融衍生產品同步急劇增長的是華爾街金融從業人員的獎金和分紅,2007年華爾街僅高管層的獎金總額就高達400億美元。但盛宴的狂歡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正是因為這種貪婪和瘋狂導致了2008年年底的華爾街風暴。
謝國忠:“所以這個激勵機制到了一定的份上,他可以把朋友賣了,連朋友都可以賣了。”
謝國忠告訴記者,是Accumulator在2007年養活了在香港的國際投行,當時香港最有錢的員工就是那些歐美銀行的私人銀行家們,當投資者損失慘重欲哭無淚的時候,這些拼命推銷Accumulator的私人銀行家,卻在享受著天堂般的生活。
謝國忠:“當時分獎金的話,幾千萬美金的獎金的人有不少,那幾百萬美金的更是多如牛毛,所以出現了就是那個排隊買法拉利的概念,所以到了07年的時候,法拉利排隊有兩年以上了,所以現在雖說經濟那么簫條,那些人口袋里錢還在,所以法拉利排隊還是這兩年。”
半小時觀察:警惕“富豪殺手”
碧桂園在年報中曝出投資金融衍生品出現巨虧12億人民幣,而令碧桂園慘輸的是去年與國際投行美林簽訂的一紙股價對賭合約,作為擁有碧桂園59.12%股權的大股東、曾當選中國女首富的楊惠妍其身價也因此而大幅縮水。這樣的事情并非個案,此前67歲的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榮智健在辭職函上簽下自己的名字,擊垮這位商界奇人的是一種對賭澳元的外匯累計認購期權,中信泰富在這種金融衍生品上的巨虧超過150億港元,而且根據杠桿合約,這些損失還在繼續擴大。更近一段時間,國資委下文約束央企投資金融衍生品,有多少央企參與了其中?又出現了多大虧損,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曾在摩根斯坦利任職的謝國忠在接受我們采訪時透露,國內一著名企業家因為accumulator巨虧10多億美元,他的很多朋友都因為accumulator遭遇重創,當中國的眾多民營企業家和國營企業在海外一次又一次、一個又一個遭遇金融衍生品血洗的時候,我們認識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還遠遠不熟悉金融衍生品,我們對金融衍生品背后巨大的風險認識還遠遠不夠,對金融一知半解,又手握巨額資金的內地投資者,在用小錢賺大錢的利益誘惑下,他們很容易就被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吞噬掉。
前不久國內三大航空公司被曝投資航油套期保值這種金融衍生品出現巨虧,其實航油套期保值幾乎是歐美所有航空公司的都普遍參與的一個投資項目,但歐美航空公司并沒有出現大的虧損,這說明我們在投資金融衍生品方面確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手,大國企尚如此,個人投資者對此更應該謹慎、謹慎再謹慎。
“富豪殺手”給我們什么啟示?
2009年04月27日 深圳商報
在中國,一個擁有上億身家的人怎么才會一貧如洗,需要從頭創業?
上周,央視一檔節目告訴人們,這場金融風暴中,許多在海外購買金融衍生產品的富豪經歷這樣的遭遇。一個“經典”案例是,北京一位叫郝婷的女士2007年8月在香港星展銀行存入8000多萬元資金購買一種叫KADO的金融衍生品,幾個月后銀行告訴她,8000多萬元已化為烏有,同時,她還倒欠星展9000多萬元。
內地富豪在海外購買金融衍生品的損失有多大?節目列舉了中信泰富虧損150億元、曾榮膺內地首富的碧桂園大股東楊惠妍巨虧7.4億元等,還告訴觀眾,北京一些律師事務所這兩年代理了大量這類案件。節目最后給金融衍生品命名為“富豪殺手”。
改革開放30年,中國造就了無數富豪。除了一些人投資實業輸光老本,很多富豪都栽在經濟狂飆時,希望借助和金融有關的產品再上層樓的豪賭。早期的國債期貨、海南和北海房地產泡沫時從銀行借錢炒地皮、透支炒股票、以及這兩年循環按揭買商鋪和住宅等等,都“消滅”過不少富豪。有心人如果愿意挖掘這類故事,足可寫一部跨越幾十年的“野史”——富豪覆滅記。
央視最新播出的這檔“富豪覆滅記”提醒人們,守住財富將成為越來越多人需要學習和實踐的課題。這幾十年,伴隨經濟騰飛,中國成為全球富豪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幾十年社會大環境蓬勃向上,大家更在乎如何創造和放大財富,守住財富反而是一門新課,大家來不及也很難沉下心來好好學習。
2007年年中,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歐美國家普通投資者從各種投資品撤退的步伐非常快,社會普遍認同危機將嚴重影響各類資產價格。這種經驗和判斷與其市場發育較早,民眾見識過多次經濟大起大落有關。反觀國內,普通投資者并未經歷太多大風大浪,對危機的殺傷力往往估計不足,即便是富豪,也很容易在一輪大熊市中傾家蕩產,被打回原形。
嚴格意義上,當代中國金融市場只出現過為數不多的金融衍生品。因此,普通投資者對該類產品缺乏起碼了解。國際市場這些年金融衍生品泛濫,為了追求暴利,很多機構參與制造和銷售這類產品,其中,一些境外機構的目標客戶正是國內剛剛發家的富豪。國際媒體披露,許多制造和銷售金融衍生品的機構自己都無法說清這類產品的風險所在,同時,為了獲取銷售獎金,銷售人員傾向于描述收益而忽略風險,加上國際知名機構在內地投資者心目中的偶像地位,使得很多富豪確實是在不甚了了的情況下走進陷阱,財富被迅速洗劫一空。
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騰飛,家庭、企業和國家一下擁有巨大財富,在后來政府倡導購買美國和歐洲資產的征途上,日本國民財富損失巨大,許多家庭就曾遭遇“富豪殺手”式的歐美金融資產的洗劫。雖然沒有充分理由認為這本身就是發行者的“陰謀”,但是,玩同樣的游戲,老手有更多機會贏新手,則是一個容易理解的原因。
中國傳統上是一個重農輕商的民族,雖然祖先有過許多關于財富的箴言,但多是“藐視”而非看重財富。30年的市場經濟發育,要求整個民族從觀念、文化、方法等各方面改變對財富的認識,其中,如何從具體方法和手段上讓財富安全增值,實在是一門需要認真學習的功課。
揭秘“富豪殺手”累積期權:富豪栽在貪小便宜
2009年04月30日 來源:北京電視臺《財經5連發》
金融衍生品充斥金融時代,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但是很多久經沙場的精明投資者卻被利益蒙蔽了雙眼,使無數富豪傾家蕩產,后悔莫及。它就是號稱“富豪殺手”的Accumulator(累積期權)。Accumulator究竟是什么?它為什么具有如此大魅力?如果現在有人告訴你,能以較現價便宜20%的價錢長期購入此股,你會不會蠢蠢欲動呢?BTV財經頻道4月28日(星期二21:20)《財經5連發》邀請到國金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紀鵬和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研究員崔勇來為我們揭開這扇神秘的面紗。
劉紀鵬認為衍生品設計出來基本上就是對賭。
投行在美國經濟衰退的時候,就利用這樣的時機轉嫁風險。比如股票現在10塊錢,8塊錢賣給你,你肯定認為合適,但是實際上美國在衰退當中,這支股票有可能跌到7塊、6塊、甚至5塊。它能從6000多點跌到1600多點,因此這個風險就轉嫁給客戶去承擔。我們尤其要警惕搞投行模型的人,他用一種概率忽悠投資者,但是金融危機中,小概率恰恰經常出現,出現一次我們的錢就全沒了。
投資者不要以為把錢給了商業銀行,就一定保本付息,實際上理財的很多產品在收取高息的同時,投資者本身要承擔虧本的風險,銀行不再兜底。
崔勇用具體的實例使我們更加明白了Accumulator的秘密所在。
如果你的帳戶里面有1000萬港幣的話,只能簽1000股的Accumulator。雖然1000股看著不多,但是它是每天可以積累的,也就是說每天可以買1000股,一個月按20個交易日來算,就可以買上20000股。但是如果落下來的話,每天要補償2000股,最后就變成了40000股。如果我們簽一年的協議,按10個月算,就要買進40萬股,假設一股跌10塊錢,那400萬就沒了。從30000點港股到10000點,基本上跌幅是在30塊到40塊之間,所以1000萬跌到30塊,就是0了,投資者反倒欠銀行200萬,如果一股跌40塊錢的話,那你就倒欠它600萬。所以這就是Accumulator的風險所在。我們內地的富豪通常覺得買1000股也就幾萬塊錢無所謂,但是每天積累下來,再乘2,這個數就大了。
所以這個游戲設計的時候讓你看到:第一你能占到便宜,第二是看你能玩得起,但是玩到最后頭的時候,你發現實際上是玩不起的。
金巖石在解釋了這種金融衍生品的同時,也提醒了廣大投資者要注重風險。
Accumulator的另外一個英文詞就叫I kill you later(我會遲一些殺死你)。就是一開始把利都讓給你,讓你都賺錢,小賺的時候很多人就希望能夠多賺一些。但是Accumulator是隨著價格變化,隨著時間的變化,一級一級放大的。任何一個東西的存在一定是雙向選擇,這里面有一個信息不對稱性,人的耳朵在聽賺錢的時候往往是偏導的,對小概率風險的提防性就很小。投行在賣Accumulator貪婪的同時,更多的是買的人愛貪小便宜。既然你參與了這個游戲,輸了就不應該單方面擔當責任。
在銀行的理財品種當中,投資者一定要看清楚合同,遵循三條基本準則:第一、由后及前,因為風險批示在后面;第二、由淺入深,不要先看黑體字,要看淺體字,淺色字都是保護自己的;第三、由小及大,重點看小號字。
這個游戲規則應該分清楚三個層次:如果在文字上寫清楚了,第一個層次就是這張紙給你了,你自己沒看,是你的責任;第二個層次就是這張紙我沒看懂,兩方面的責任;第三個層次就是這張紙本身就是騙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