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密理論上與溫家寶總理商榷
——資產階級是斯密的叛徒和人類的敵人的探討(4)
據說溫家寶總理在任期間有五次在國外和國內談到了斯密的《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可見其對斯密理論的重視!
2004年在接受《愛爾蘭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國富論》是講市場經濟這只看不見的手。《道德情操論》說,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么,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會威脅到社會的穩定。對于我們來說,第一是發展,第二是協調發展。我們要特別重視社會公平。”溫家寶總理這里把《國富論》歸結為市場經濟這只看不見的手。把《道德情操論》歸結為,解決我們的市場經濟中分配不公問題的指南。對此,我談點不成熟的看法,期望得到溫家寶總理的批評指正!
據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的夫人艾瑪•羅斯柴爾德說,實際上,直到斯密去世一百年后,都幾乎不曾有人察覺斯密曾使用過“看不見的手”這一詞語。在20世紀之前,有關斯密思想的評論,很少引用“看不見的手”這個概念。20世紀初,學者和公眾對“看不見的手”仍十分陌生。直到20世紀中后期,經濟學家才把“看不見的手”確立為斯密整個經濟思想體系的象征。然而,“看不見的手”的意義被許多學者放大了。她還說,許多經濟學家把斯密的經濟理論,特別是自由放任政策的最優性,簡化為簡單的詞語——“看不見的手”。我認為這是對“看不見的手”的誤讀,是經濟學家及讀者過于簡化斯密經濟思想的結果。以如此簡單的詞語代表“自由放任政策、完全市場競爭”思想顯然是不恰當的。
我同意艾瑪•羅斯柴爾德的看法。由此可見,溫總理所說的《國富論》是講市場經濟這只看不見的手,是拾人牙慧,而且是站不住腳的“誤讀”的牙慧!而不是自己學習《國富論》得出的結論!作為一個大國的總理,這樣做是不恰當的!
斯密的原話是,資本家在投入產業時“他所盤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這場合,象在其他許多場合一樣,他受著一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并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并不因為事非出于本意,就對社會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當資本家在生產或商業投資中盤算自己的利益時,“受著一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達到并非他的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他的本意是什么呢?就是發財致富!因為受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卻達到了一個不是發財致富,而是另外一個目的——更有效促進社會的利益。也并不因為生產投資這件事,不是出于本意或者說不是出于要發財致富,就對社會有害。斯密的結論是,一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導,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發財致富的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的促進社會的利益。
社會的利益是什么呢?就是國民財富的增加或者說就是國富民裕!那么,促進社會的利益或者增加國民財富或者國富民裕的動力是什么呢?毋容置疑就是斯密的增進勞動生產力!因此,我理解看不見的手就是增進勞動生產力的規律!在這個規律的指導下,不管資本家把資本投資到生產中去,去盡力達到并非發財致富的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并不因為投資這件事不是他發財致富的本意,就對社會有害。只要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在增進勞動生產力這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導下,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發財致富的本意下更有效的促進社會的利益!
把“自由放任政策、完全市場競爭”“在市場完全競爭的情況下,追求個人利益可以促進社會的高效生產”。說成是“看不見的手”是站不住腳的!這里的問題在于:斯密是在個體化生產階段,個人把國民物質財富作為資本,投在生產、商業中去,獲得超過投資的利潤,這個利潤或者用生活資料、便利品表示,或者用金銀貨幣表示,都是物質的產品!都是物質產品的增加或者說國民財富的增加!這種增加自然靠的是增進勞動生產力這只看不見的手,而不是靠自由放任、市場競爭!
但是,西方的經濟學家們,是在上世紀中后期,才提出看不見的手是市場經濟。在這個時期已經不是斯密的個體化生產階段,而是資本主義占有的社會化生產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市場經濟不僅統治了全部的生產,而且統治了全部的流通。在這個條件下,生產過剩發生了,經濟危機發生了,其根源就是生產的產品太多了!按照馬克思的研究,在這個階段生產過剩仍然是勞動生產力的極大發展的結果!也就是說,斯密在個體化生產階段發現的“看不見的手”即勞動生產力的增進的規律,在社會化生產階段仍然是“看不見的手”,資產階級和政治經濟學家們不理解這個“看不見的手”或者說不理解勞動生產力的發展規律。而硬是把市場經濟說成是斯密的“看不見的手”!這不是誤讀!這是明知故犯!這是對斯密的陷害!是對斯密理論的背叛!
至于溫家寶總理認為《道德情操論》是解決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理論,那更是說不通的!在斯密的理論中,個體化生產階段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消費不了的物質財富作為資本投在生產、商業中獲得利潤。金銀貨幣是和其他一切商品一樣都是商品,都是物質的財富。金銀貨幣(包括它的代表紙幣)的價格是基本不變化的。所以,在這個階段,生產、交換是在穩定的物價的條件下進行的。這樣,無論是資本家、工人、地主、商人等都是經濟人,在經濟活動中,處于平等的地位,所以,全社會都要像《道德情操論》所闡明的道德理論來約束自己,并相互同情!但是,在當今的市場經濟中,少數資產階級占有絕大部分的生產資料,絕大多數的勞動者為了生存卻不得不為資產階級勞動。這樣就出現了貧富差別越來越大的社會分化。在多數無產階級和少數資產階級處于對立的情況下,根本就談不上同情心!試問溫家寶總理,在這種情況下,社會能公平嗎?
勞動者2014年6月12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