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8.
《集結號》大紅大紫,名利雙收,“主流媒體”交口稱贊,又上“新聞聯播”又上“焦點訪談”,而且獲得“廣電部”的點名表揚:“深刻的人文關懷、獨特的藝術構思、現代的電影語言、真實的歷史場景”、“在思想內涵、藝術創新、文化意蘊、科技含量等許多方面正在形成符合中國電影觀眾審美取向、符合中國電影市場實際情況的創作特色和規律”、“為國產電影的發展做出了值得借鑒的有益探索”……一部電影被官方捧到這個份上顯然已經不是藝術,而是政治了。這一榜又一榜的“官方告示”實際在昭告天下:《集結號》是新時代的“改革樣板戲”,代表了“改革大方向”,體現了“中國特色理論”。誰敢說《集結號》半個“不”字誰就是跟官方過不去,就是跟改革開放過不去,就是跟“中國特色”過不去。
《集結號》為什么這么紅?簡單得很:充分體現了“主流精英”的“改革開放特色理論”,表面上講的是過去,實際無一不與當前的“主流精英”的“改革開放”精神嚴絲合縫:
1.“人性的本質是趨利避害”—— “主流精英”的“改革開放”體現了人“趨利”的“人性”,《集結號》體現了人“避害”的人性:“沒有一個人是愿意打仗的,他一定是怕打仗的,怕死是人的本性”、“以往的戰爭片中經常出現的‘主動請戰’劇情這次也不會再有”、“符號化的革命英雄主義場面在《集結號》劇本中被做了更多人性化的細節處理”、“英雄也‘怕死’不會主動請戰、犧牲時更不會高喊口號撞槍子兒”(可見黃繼光、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等全“沒人性”)。二者合在一起,就湊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性”。這叫相輔相成,珠聯璧合。
2.“主流精英”的“改革開放”是“讓領導先富起來”。《集結號》是“讓領導先逃跑”(解放戰爭版的“烏魯木齊失火案”——“讓領導先走”。)這難道不充分體現了完整的“人性”?
3.既然“人性的本質是趨利避害”,那讓別人做犧牲自然“違反人性”。既然如此,要損人利己就只能靠詐騙——為了確保油水面前“讓領導先富起來”、危險面前“讓領導先逃跑”,利用詐騙讓別人吃虧賣命是“順理成章”的事:否則如何行得通?
——《集結號》:說的是“讓領導先逃跑”、“士兵再逃生”,實際是“領導逃跑、士兵送死”——許諾事后吹“集結號”讓士兵逃生,實際永遠不吹——既然把整個單位都給“銷了號”,顯然根本就沒指望任何人能活著回來。
——“主流精英”的`“改革開放”:說的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后“共同奔小康”,實際是“自己暴富、百姓遭殃”——許諾“先富帶后富”、讓老百姓“共同富裕”,實際等國有資產撈到手就翻臉不認帳了:“改革代價”、“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最大的成就有二:創造了世界最大的貧富差別(億萬富翁數量從無到有躍居世界第二);創造了世界嚴重的詐騙社會——過去中國人說“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有人信。如今呢?別說沒人再說這句話,就是有人再說,誰信?)
《集結號》充分體現了這么多“主流精英”的“改革開放”的“精髓”,難怪被捧上了天。
“主流精英”一邊大肆鼓吹“思想解放”,一邊卻“欲語還休”,閃爍其辭就是不肯直截了當說破到底要“解放”些什么。此時此刻大肆吹捧《集結號》,顯然是用《集結號》舉例說明自己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
根據《集結號》,解放軍本身就需要被“解放”——什么年代了還堅持政治思想工作,還保留政工部門政工干部,這本身就是“反人性”: “人性的本質是趨利避害”,用政治思想工作鼓勵官兵奮勇犧牲豈不是讓人“趨害避利”、“逆人性而動”嗎?豈不是“反人性”嗎?《集結號》里哪有思想政治工作?唯一一個政工干部還是嚇得尿褲子的。——根據《集結號》,怕死不要緊,“見血就好了”——士兵見了血自然會變成亡命徒,殺人不眨眼,什么思想工作都多余。可見解放軍的政治工作體系根本多余,《集結號》證明沒有這一套照樣能打仗,所以應該全部砍光,讓政工干部全部“下崗”,向“民營企業”“接軌”。而且“解放軍”這個名字本身就是“政治性名詞”,應該改成“國軍”(難怪解放軍的新軍服要與臺灣的“國軍”“接軌”)實現“軍隊國家化”——《集結號》里的解放軍看上去跟“國軍”不是毫無區別嗎?這是“先行一步”,為解放軍的“改革”“指引方向”。
根據《集結號》,“人性的本質是趨利避害”,那么讓“本性是趨利避害”的人送死就只有靠詐騙——用永遠不會吹響的“集結號”哄騙士兵送死。但是既然“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那士兵就有權捍衛自己的生命,拒絕執行詐騙式的命令。——結論:解放軍“無條件服從命令”的原則應該被“解放”,下級應有權質疑上級的命令是否是“詐騙式命令”——照此邏輯,軍人接到軍令后應該跟上級討價還價,簽訂合同:如果你違約,沒有按時吹“集結號”,那就應該如何如何……一句話,“軍人有權選擇戰爭”——否則如何保護“人性”?既然《集結號》的主題是“人性第一”,既然這樣的主題受到了官方的大肆宣揚,那按這個主題“解放”解放軍自然“順理成章”了。
根據《集結號》,只有“趨利避害”的“人性”才是真正的“人性”,一切不符合這種“人性”的事實都必須篡改——《色.戒》把視死如歸的抗日女英雄變成婊子、《集結號》把劉伯承元帥“前線將士同命”的英雄人性篡改成“領導先逃跑、不吹‘集結號’”的詐騙式“人性”都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創舉”,因為這才符合“主流精英”的“改革開放”體現的“人性”:靠詐騙損人利己的“人性”。
不過事物總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官方既然大肆宣揚《集結號》,那也就肯定了《集結號》表現出的問題和對待原則:
1.一切都是詐騙——不僅電影里憑“集結號”撤退的命令是詐騙,而且“集結號”這個故事情節本身就是詐騙:電影里團長命令九連死守四小時,然后聽“集結號”吹響再撤退。實際即使真吹了號,戰場上的人又怎么可能聽得見?人正常行走速度是一小時五公里。假定團長按這種“正常速度”逃跑,四小時走出二十公里了。——隔著二十公里的距離吹號,即使在正常情況下誰能聽得見?何況在槍炮聲震耳欲聾的戰場?這一情節設計本身就是詐騙。現實戰爭中如果哪個指揮員下這樣的命令,任何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當面撒謊,實際就根本沒打算讓部下活著下來。當面撒謊的團長碰上明知是當面撒謊的連長,居然一個裝傻一個充楞,硬是共同努力把詐騙進行到底——這哪是當年你死我活的戰爭? 分明是如今的“特色理論”、“特色改革”,
2.“組織不可靠”——“看了《色.戒》,女人不可靠;看了《投命狀》,兄弟不可靠;看了《集結號》,組織不可靠”——既然如此,根據同一原則,那也同樣可以懷疑如今指導“改革開放”的“組織”不可靠、搞詐騙。既然《集結號》里說“人性的本質是趨利避害”,那高高在上的頭頭是不是也整天“趨利避害”、用永遠不會吹響的“集結號”哄騙老百姓去“當改革代價”、“承受犧牲”給他們賣命呢?——既然官方肯定了《集結號》,那就肯定了《集結號》揭示的這種問題確有其事,肯定了老百姓有如此懷疑的權利——不過,肯定《集結號》的“廣電部”也是一級“組織”,也同樣存在“不可靠”的問題。那么“廣電部”的這種“肯定”是不是也屬于“集結號”式的詐騙?這可是個“狗咬尾巴——團團轉”的問題。
3.“維權靠自己”——《集結號》里只見“組織”詐騙,不見“組織”維護烈士權利,一切都靠谷子地自己的個人努力、不斷“上訪”——可見要維權只能靠自己——連“老革命”都不得不“上訪”,那“老百姓”就更不得不“上訪”了。也就是說,《集結號》肯定了老百姓上訪告狀的權利,也就否定了一切“截訪”、“阻撓上訪”的行為——這可是充滿“十七大精神”的“廣電部”“官方肯定”,否則為什么不說《集結號》里的上訪非法?
肯定了《集結號》就能“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能“解放”解放軍,讓解放軍“去政治化”、向“民營企業”“接軌”。——不過“解放思想”這塊石頭一旦被舉起來,還不定會砸到誰的腳上呢——你既然肯定了《集結號》,那就無法制止人們依此類推:《集結號》里的“組織”不可靠,那如今的“組織”就可靠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