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芒:孩子與水仙花——《靈之舞》序
一個兒童在花園里揀到一枚被遺棄了的水仙花球莖。他把這個橢圓形如雞蛋似的東西捧在小小的手心里,注視著那白玉般光潔的表皮,心中升起一服強烈的好奇。那冰涼宜人的感覺,那蘊含著某種生命力的神秘色澤,誘使他用柔嫩的指甲去剝開球莖的外層.窺探其中的奧秘,他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在他的指甲底下;顯露出一個更加品瑩、更加潔白無理的層次,不一會兒,他就有了一個較小的、但卻純粹得多的實體,像一顆寶石一熠熠生輝。
但過了幾分鐘,他又發(fā)現(xiàn)他心愛的寶物的缺陷了。這寶物的表面還帶有些許幾乎看不出來的污跡、也許是他的臟手帶給它的,但也許是從球莖的外層污染上的。他繼續(xù)剝下去,希望能得到一個絕對純凈的生命體。雖然這回他預(yù)先洗凈了雙手,又工作得小心冀翼,但他的驚喜仍沒有持續(xù)多久:那珍珠色的球莖逐漸失去了它的潤澤,因空氣的氧化和水分的蒸發(fā)而變得晦暗。于是他只好不斷地剝,剝,一“直剝下去。
結(jié)果可想而知。那可憐的孩子失去了他的寶物,兩手空空地站起來,茫然若失地看著眼前一大堆殘破的水仙花球莖鱗片。
人生在某些人那里或許也就是這么回事。人追求著生命,企圖把握生命本身;人渴望著純粹,想在最本真、最直接的意義上把生命捏在手中把玩和欣賞。就在這種追求和渴望中,生命消失了,或不如說,一點一點地流失了。人似乎一直都在“準(zhǔn)備生活”,為將來的“正式的”生活“訂基礎(chǔ)”,到了老年,又為下一代人的生活打基礎(chǔ),卻從來沒有自己好好地生活過,他總是來不及體驗生活。在這種煩忙與奔波中,人漫不經(jīng)心地將自己生命的鱗片逐一丟棄、失落,直到將生命本身也整個地失落。難道是因為對生命的祈求過高,所以不能不陷入深探的失望嗎? 難道應(yīng)該指責(zé)的是生命本身的無聊、而不是人自己的懶惰和妄想(盡管通常把這稱之為“操勞”和“現(xiàn)實”)嗎?我們該到哪里去尋找自己的生命呢?
其實,生命并不是一個可以捏在手心里的東西。如果說,水仙花的生命只在于它的生長的話,那么,那個孩子對生命的渴求也只有在不斷地“剝”中才能實現(xiàn)。 在這個過程中,他消耗了同時又創(chuàng)造了生命:他消耗的是抽象的生命,他創(chuàng)造的是對這個生命的體驗,是同一個生命,但具體而生動。他創(chuàng)造了痛苦和狂喜,失望和希望。他流失了生命,卻未能解開生命的奧秘,因而他始終覺得空虛;他體驗到了這個奧秘,因而他感到了生命的充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當(dāng)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生命,就是空虛中的充實,或充實中的空虛,謂之空靈。 清人周濟嘗云:“初學(xué)詞求空,空則靈氣往來。既成格調(diào),求實,實則精力彌滿。精力彌滿則能賦情獨深,其發(fā)妄中”。 說的雖是詩詞,亦切合人生之真諦。誰敢于直面人生的空虛,他就能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人生。
相關(guān)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