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牛角石》想到的
前度劉郎
前幾天看了文革時期拍的電影《牛角石》之后,對包產到戶有了新的思考。電影描寫的是牛角石這個地區的人民反對上級的包產到戶的“指示”而進行斗爭的事。電影中的北京是六十年代初期。聯系在上個學期看到的資料來看,由于經歷過三年災荒,包產到戶的思想在那個時期便從上級的指示到下級的貫徹,都有了其實際的社會基礎,成為了一時之風氣。
這部電影令我重新思考的是:原來,早在六十年代或許更早,包產到戶這種思想就已經存在,而且不管是在中共高層還是在下層人民都有一定的基礎。所以當這股風氣在黨內占據一定優勢并且以政策方針的指示下發時,下層的“牛鬼蛇神“便聞風而動了。我一直以為,包產到戶是改革開放之后才有的,雖然不過復刻中國歷史上小農經濟,但是我一直對包產到戶的嚴重性看的不清楚,也不知道為什么毛主席講:“包產到戶是方向的問題。” “還是到社會主義,還是到資本主義,農村合作化還要不要?還是搞分田到戶、包產到戶,還是搞集體化?主要就是這樣一個問題。”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毛主席說包產到戶是方向問題,跟社會主義掛上關系。在《牛角石》里有這么一副場景,大伙兒在討論包產到戶的時候,一個寡婦說她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家里沒勞動力,全靠大家幫忙,如果單干了,他們可怎么辦。這個場景透露的東西比較多:我們教材里說的是社會主義的目標是共同富裕,那么也就是說有些人需要幫助的,一些有余力的人就需要幫助他們,而形成的一種互幫互助的良好社會風氣。這種風氣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有著深厚的社會根基,在當時也是這樣。所以,人民公社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在于其能夠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大家一起走向共同富裕。也就是說,這是社會主義走向共同富裕的手段。
但是,要消滅“私有”思想何其困難。中國幾千年的小農經濟,其私有制的產生并不是沒有經濟基礎的,這種經濟何其深厚,導致這種思想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包括在黨內上層,仍然有這么一批人存在。毛主席說黨內無派千奇百怪,現在我是真正的理解了。
包產到戶與人民公社的斗爭一直到了1978年,最后以包產到戶的勝利而告終。當時一些人經常說人民公社中的農民沒有積極性,太“超前了”
或許“人民公社確實辦早了,辦糟了”,必須得往回退,但是為什么不可以退回到合作社去呢?即使高級社不行,還有低級社,再不濟,還有個互助組。為什么一定要回到延續了二千多年的小農經濟去呢?這種分散的、落后的小農經濟真的能夠承擔起農業現代化的重任嗎?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嚴酷的現實擺在面前,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看清了,毛澤東主席在四十年前作出的論斷是完全正確的:包產到戶是方向的問題。
包產到戶,變摧毀了這種集體化的經濟基礎,使得原本還并不扎實的互幫互助的精神培養的基礎完全被破壞,社會主義的原則共同富裕也就成為了一句空話。優勝劣汰成為了社會的主旋律之后,優勝者的背后自然會使淘汰者。并且,我們今天在嘆息于社會的集體精神缺失以及個人精神麻木時,何曾想過,其根本的罪魁禍首便是包產到戶這場倒退的革命。一夜回到解放前是何等的在理。
2009-2-3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