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富豪榜下的文壇四大誤區
閻延文
剛看到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入選“2007十大光棍榜”的新聞,又偶見第二版作家富豪榜再度出爐,驚詫之余不能不為文學扼腕。從2006年秋到今天,兩次富豪榜出臺的一年間,文壇攪動起一波波是是非非,邁入了少有的多事之秋:“梨花體”、詩人裸頌、文學死了、作家乞討、顧彬的“文學垃圾說”、作協主席寫錯字、郭敬明抄襲入會,張一一狀告作協,還有新近惹爭議的富豪榜和賈平凹端坐主席臺讓中學生淋雨……喧囂與浮躁的中國文壇,幾乎沒有拿出任何文學自身的神圣話題,而總是在惡搞與丑聞中風流而尷尬。我們不禁要問:中國文學到底怎么了?作家與富豪,這種詞義扭曲的所指與能指,究竟說明了什么?筆者以為,在富豪榜的華麗陰影下,其實凸顯了當下文壇的四大誤區。
第一誤區:文壇的價值誤區。作家與富豪的荒誕鏈接,表現了作家作品的價值錯位。無論從社會角色還是價值標準上,作家和富豪都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視域。作家憑藝術水準立身,用傳世作品說話。魯迅、巴金、曹禺等大師級作家著作等身,文采風流,被世界各國奉為中華民族的國之瑰寶和精神花朵。如果說貢獻,是貢獻于國家軟實力;而富豪以金錢財富為標志,價值在于納稅多少、利潤高低、經營成敗,體現的是國家CPI數字,若談貢獻,則是貢獻于國家經濟基礎。讓作家成為富豪,和用“富豪”來修飾作家,就像魯迅先生早已說過的請“美國汽車大王福特先生唱歌”一樣,荒誕而無聊。更何況,國人早有“富不過三代”的古訓,斗富比富歷來受傳統美德鄙夷,少有善果。金谷園中與王愷斗富的石崇,明朝初年與皇帝比富的沈萬三,身處異代卻殊途同歸,落得一個被殺一個充軍的結局。中國文人向來不追求“富可敵國”、腰纏萬貫,卻向往著著作藏之名山,清名垂于后世。難道今天的作家真是窮怕了,只能用富豪來貼價值標簽了?其實,富豪榜的背后,透露的是文學價值標準和評判準則的缺席。
第二誤區:作家自身的定位誤區。在浩淼的文學空間,在大眾的期待視野,作家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光榮和夢想的稱謂,是詩人雪萊命名的“時代立法者”,根本不需要再添加任何修飾。然而,今天的“作家”二字似乎被掏空了意義,成了毫無意義的價值空殼。為了彰顯自身存在,尋求身價定位,總要在“作家”二字之上,再增加幾個莫名其妙的頭銜,諸如“富豪作家”、“官員作家”、“明星作家”、“美女作家”、甚至“正部長級作家”……等等,除了吸引眼球之外,只能顯露出當代作家的底氣不足和身份錯位。
第三誤區:中國作家的欲望誤區。文學本來是寂寞的行業,是純粹的生命信仰與精神磨礪。而今的文壇卻被欲望攪動起來,仿佛成了名利競技場。個別作家夢想的不再是傳世力作,而是“一夜暴名”,“一夜高官”,甚至“一夜暴富”。金錢、權位、名分、主席臺……種種物欲將作家們的神經刺激得如此興奮,以致分不清應該爭取富豪的黃金外衣,還是高官的巍峨冠冕。也許,這與前一段頗受議論的所謂作家“包養”制度有關。長期的物質供養,使中國作家似乎只知索取而不知給予。面對社會貧困,面對那么多失學的孩子和愛好文學的底層勞動者,面對同行作家上街乞討甚至被生活所迫自殺,作家們來不及表達憂思和悲憫,而是興沖沖地炫耀財富。作家王蒙曾說:“作家不是道德楷模”。但是,作家同樣不應是欲望化身。如果任憑欲望膨脹,作家們只能墮落為金錢權欲的奴隸。
第四誤區,作家人格失血與責任缺失的道德誤區。即使與真正的富豪相比,有些作家富豪的道德水準似乎也相去甚遠。多次榮登全球富豪榜首的比爾.蓋茨,以他對待財富的灑脫態度,反襯出作家富豪們的人格缺血:他們似乎還缺乏一點人文關懷,缺少一種社會責任。當比爾.蓋茨為人類醫學研究捐獻巨款,當李嘉誠、曾憲梓等商業巨子紛紛投資貧困地區與學校教育,我們看到了金錢之外的人性閃耀,看到了財富的升華。而以1100萬巨款登上作家富豪榜首的郭敬明,不久前還看到他欠薪的報道。曾與他共同創業的Hansey等人表示,郭敬明兩年內欠薪30多萬,不得已只能分道揚鑣。30萬元欠款和千萬元的收入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拔一毛而利友人,何樂而不為?我想,郭富豪登榜后的第一件事,是應該先把欠薪償還掉,并給昔日創業伙伴們應有的補償。這不僅能使他當個合法商人,更能維護昔日同事兼朋友的友情。畢竟,人情和法理比金錢更可寶貴。
至于位列富豪第二的于丹女士,也有1060萬收入。于丹任教于筆者的母校北師大,那是高等學府中貧困生比例極高的所在,宿有“北大老、師大窮”之說。母校星光燦爛,出過陳垣、黎錦西、啟功、鐘敬文、白壽彝等一代大師,但爆現千萬富豪還是第一次。我深知北師大向來有捐資助教的傳統美德,那些清貧一生的老師們把資助貧困學生視為天職,師恩深重令許多弟子感動至今。不知富豪師姐于丹如今捐出了多少貧困生的助學款?又給北師大的教學設施和圖書館貢獻幾多?想當年啟功先生以全部收藏和字畫所能捐贈母校,今天的于丹哪怕減半,只拿出千萬收入的半數500萬元,也足以令師大校友和學弟學妹們高聲喝彩了。雖然我們曾為她錯解《論語》、《莊子》而汗顏。
然而,倘若這一切情理之中的事都沒有發生,倘若作家富豪的精神高度甚至比不上貨真價實的商業富豪,倘若富起來的作家不是“以富濟貧”,而是“富而忘本”、“嫌貧愛富”,甚至“為富不仁”;那么,熱愛文學的人們便只能祈禱:作家們,千萬別當上富豪!
當前,富豪榜引起了一些作家的憤怒,這當然是好事。但僅僅憤怒,似乎還很不夠。我們即使把再多的口水潑向吳懷堯也無濟于事,他至多不過把富豪榜當作一個廣告策劃,一個賣點而已。關鍵是,為什么這個富豪賣點總是沖著作家來?人們似乎沒見過“政治家富豪榜”、“科學家富豪榜”、“教育家富豪榜”……諸如此類,而只有作家們被富豪榜單折騰得頭暈目眩、風生水起。
冷靜下來思索,作家富豪榜充其量只是一場浮華躁動的熱鬧。但熱鬧之下,暴露出的是文壇的迷惑與誤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