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所有權就是通過生產勞動而自然享有并使用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的所有權。起初勞動所有權是勞動者集體因其勞動而享有的集體對于其勞動成果的占有支配權和享有享受權力,脫離集體所有權的個人所有觀念得不到大家承認,因而也就不存在與集體公共所有相分離的個人所有權問題。財產所有權是與勞動所有權相聯(lián)系而產生的一種權力,但它們在歷史上由于個人關系的演變又有著一定的區(qū)別,只有在私有制社會才有個人所有權與勞動所有權相分離的現(xiàn)象存在。資本主義社會就是一個資本主義占有規(guī)律取代勞動者勞動所有權規(guī)律的社會,是資產階級的個人所有權取代和消滅勞動者個人所有權和勞動所有權的社會。而在共產主義社會制度取代資本主義的低級階段社會主義社會,才通過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否定的否定”確立和實現(xiàn)了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和剩余勞動成果、在個人收入方面實行按勞分配、勞動者合法享有不可剝奪的勞動所有權和個人所有權之權利。馬克思的“重建個人所有制”就是根據(jù)歷史發(fā)展的辯證法在這種意義上來講的。
[關鍵詞]勞動所有權 個人所有權 所有制 資本主義 共產主義
[作者簡介]楊思基(1958——),男,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江蘇蘇州 215123)
一、勞動所有權與個人所有權的聯(lián)系、區(qū)別和演變
社會財富首先是物質財富,其次是精神財富,作為物質財富它們是勞動者加工改造自然界使他們成為對人類而言的有用之物而生產出來的,作為精神財富它們是勞動者在物質資料生產與物質生活實踐的基礎上正確認識反映世界并把這些認識成果物化為特定精神成果的結果。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所有權就是通過生產勞動而自然享有并使用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的所有權。由于人類起初并不能單純依靠個人的智慧和力量來滿足個人的生存發(fā)展需要,必須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并依靠集體的合作勞動來滿足自己的生存發(fā)展需要,大家集體勞動,集體享有和支配他們的勞動成果,這時勞動所有權是勞動者集體因其勞動而享有的集體對于其勞動成果的占有支配權和享有享受權力,個人的一切權利必須通過集體并以集體的存在和發(fā)展來得以實現(xiàn)和保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脫離集體所有權的個人所有觀念也就得不到大家的承認,因而也就構不成與集體公共所有相分離的財產所有權意義上的個人所有權,更不可能構成傳統(tǒng)習慣甚或法律來予以確保的私有制財產制度。何況那時的生產資料自然天就的成分居多,極其粗陋和簡單,擁有和獲得的途徑與手段也極其簡單容易,似乎也沒有必要固定為某個人享有和支配的私有財產,不需私有制社會制度及與其相應的法律來予以保護個人享有他的個人所有權。
財產所有權本來就是與勞動所有權緊密聯(lián)系而產生的,是按照誰勞動、誰創(chuàng)造的勞動成果自然歸誰享有和占用支配的原則而形成的一種權利,它起初就是由這樣一種自然形成或歷史形成的傳統(tǒng)和習慣所賦予人的一種權力。但伴隨人類生產力的發(fā)展,不僅使個體勞動成為可能,而且使個體勞動除了能滿足個人的即時需要還會出現(xiàn)剩余勞動產品,這時人們?yōu)榱吮苊獠槐匾募姞幒屠鏇_突,剩余勞動產品的歸屬就成為一種財產關系的問題而不能不為社會所加以規(guī)范和確定,于是在占有、支配、使用和享有其財產收益的基礎上就形成了財產所有權的問題。私有財產關系及其所有權開始是由傳統(tǒng)習慣來默認,后來是由法律和社會制度來確認并加以保護,于是個人所有權以及財產私有的財產關系及其社會制度就在原始社會公有制的經濟中逐漸產生并發(fā)展起來了,并由它們最后徹底瓦解了原始社會的公有制經濟基礎,使人類社會進入一個以私有制經濟為基礎的社會歷史發(fā)展階段。
個人所有權在公有制社會是通過集體與社會的公共權力來實現(xiàn)和保障的。但在私有制社會公共權力失去了其經濟基礎,誰的財產誰擁有絕對的個人所有權利,這時個人所有權也就出現(xiàn)了主體的利益分化和權益的對立,并且出現(xiàn)了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個人所有權和依靠剝奪他人勞動成果而享有的個人所有權這樣兩種相互對立的所有權,原來的社會公共權力也因為私利的出現(xiàn)發(fā)生了向權力私有私用的官僚特權的演變。這時以個人個體勞動掙得的私有財產權力就往往受到以各種暴力和強權來支撐的各種強權、暴政的侵害甚或剝奪,受到剝削階級靠剝奪勞動者而積累起來的巨大私有社會財富的排擠和競爭,剝削階級往往依靠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壟斷控制市場,排擠和打擊以個體勞動為基礎的小私有制經濟,使得它們不得不居從屬地位并依存于剝削階級私有制經濟來獲得生存和發(fā)展的機會。因而,私有制社會的小私有制經濟及其個人勞動所有權總是處于不穩(wěn)定、發(fā)展不完全的狀態(tài),它們只是到了封建社會才依附于地主經濟構成了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而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fā)展,隨著工業(yè)文明取代傳統(tǒng)的農業(yè)文明,社會化機器大生產取代個體勞動手工生產,這種自給自足的小私有制自然經濟在商品經濟的價值規(guī)律和競爭規(guī)律的作用下則必然趨于分化瓦解和滅亡。
以分工和私有制為前提的商品經濟,是由價值規(guī)律來調節(jié)和發(fā)展的經濟。商品交換中以價值為基礎的等價交換,實際上就是以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平均勞動耗費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確定商品的價值量進行等價交換(這雖然是在大量的商品生產與交換過程商品經營者通過比較不同商品的生產經營所獲得的收益之大小追逐最大利益——從而不斷地調整經營方向而使商品的供求關系大體趨于平衡而實現(xiàn)的),它所體現(xiàn)和反映的就是勞動者的勞動所有權不可被剝奪,而必須等價交換。但私有制商品生產由于生產經營者的技術狀況和勞動狀況存在許多差別,他們的實際個別勞動耗費有的大于社會必要勞動耗費,有的小于社會必要勞動耗費,相當于社會必要勞動耗費的僅是少數(shù),這在價值規(guī)律和市場競爭規(guī)律的作用下就必然會導致商品生產經營者的兩極分化。當人類由農耕社會進入工場手工業(yè)社會和機器大工業(yè)社會之后,這些差別和由此形成的商品經營者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就迅速發(fā)展起來了。而當一部分人壟斷了生產資源和社會財富的生產,大部分人失去任何個人生產生存的條件,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變成雇傭勞動者,而且由于生產技術有了巨大發(fā)展,這時勞動力的使用能夠創(chuàng)造大大超過其自身價值的新價值,資本家按照商品等價交換的原則按勞動力價值來購買勞動力商品,并強迫工人在進入生產過程后必須為他生產超過勞動力價值的新價值(只有這樣,工人的勞動力使用即活勞動才能夠為資本家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或利潤,才會贏得資本家的青睞并促使他購買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進行資本主義的生產和經營),而這些超過勞動力價值的新價值就作為剩余價值或利潤在商品賣出后為勞動力購買者資本家所占有了,這時體現(xiàn)勞動者勞動所有權的個人所有權或價值規(guī)律也就自然轉化為資本主義的占有規(guī)律和資本家剝奪勞動者的剩余價值規(guī)律了。
在資本主義社會,雖然在資本主義的生產和流通的整個過程里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依然在發(fā)揮作用,這里發(fā)生的資本家和雇傭工人的關系也沒有違背價值規(guī)律的等價交換原則,但這里由于勞動力成為商品,而勞動力的使用——勞動作為財富和價值的源泉在機器大生產技術條件下能夠創(chuàng)造出遠遠大于其勞動力價值的新價值,所以伴隨勞動力商品的買賣,伴隨勞動力支配使用權的轉移,原來由勞動者自己自主支配使用的勞動力和屬于勞動者本人的勞動成果,這時就轉化為由資本家來組織管理、支配和使用的勞動力,并使它們與屬于資本家的特定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經營資本主義特定的包含剩余價值的商品,因此作為勞動成果的商品,這時也就轉化為歸資本家占有的資本主義商品資本了。于是原來屬于勞動者個人財產的勞動成果,這時便轉化為資本家的私有財產——資本家的商品資本,勞動者只是從資本家手中得到相當于自身勞動力價值的那份工資。這樣一來,當資本家賣出這些商品,其中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就被資本家當作他們將本求利的利潤而無償?shù)乇毁Y本家剝奪去了,于是原來勞動者的個人所有權這時就轉化為資本主義剝奪勞動者的剝奪權利,原來支配簡單商品經濟的價值規(guī)律隨之也就轉化為資本主義的占有規(guī)律——即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guī)律——剩余價值規(guī)律,致使資本家完全可以依靠過去無償占有的工人創(chuàng)造的死勞動——即物化勞動剩余勞動成果并通過資本積累使之重新轉化為新的資本來支配和吸收工人更多的活勞動,從而無償占有工人更多的剩余勞動成果,從而實現(xiàn)從雇傭工人那里榨取更多剩余價值和利潤之生產目的。
二、勞動所有權規(guī)律轉化為資本主義占有規(guī)律是導致私有制最終被否定的歷史前提
資本主義經濟是最發(fā)達的商品經濟,這時一切生產要素和勞動產品都成為商品,連勞動力甚至連任何能給人帶來財富和利益而不能充分滿足人的需要的東西都成為商品,這時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或我們今天所說的發(fā)達的市場經濟取代原來不夠發(fā)達較為簡單而落后的商品經濟,原來存在于簡單商品生產與交換中的價值規(guī)律、勞動所有權規(guī)律及其個人所有權,也就自然而然地轉化為資本主義的剩余價值規(guī)律或資本主義占有規(guī)律,轉化為資本家憑借其壟斷生產資源的個人所有權,通過勞動力商品的買賣與使用無償?shù)貏儕Z勞動者勞動成果的權力。資產階級的所有權力最終都不過是這樣一種權力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是為維護與鞏固發(fā)展資本家的這樣一種個人所有權服務的。而伴隨自然經濟個體勞動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轉變,以及價值規(guī)律和勞動所有權規(guī)律向資本主義占有規(guī)律的轉變,原來簡單商品經濟的矛盾也就轉化發(fā)展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關系的各種矛盾,并使這些矛盾伴隨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而積累和發(fā)展,最終導致資本主義生產正常進行和發(fā)展延續(xù)的各種關系平衡條件經常被打破,甚至導致大規(guī)模地周期性地發(fā)生經濟危機,而使中小資本家也經不住經濟危機的打擊和市場的激烈競爭紛紛破產倒閉,成為被規(guī)模巨大的資本家鯨吞剝奪的對象,——如此也就是剝奪者被剝奪的現(xiàn)象在資本主義內部開始出現(xiàn)和蔓延。
所以,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和《哥達綱領批判》等著作中主張,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剝奪剝奪者,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和所有權,廢除資本家憑借其私有制和個人所有權剝奪勞動者個人所有權的一切權力和制度,而代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與勞動者自由自主自愿地聯(lián)合起來合作勞動并集體支配和占有他們共同勞動成果的權利,在個人消費品的分配方面實行按勞分配的個人收入分配原則。這種剝奪剝奪者的革命行動只不過是借社會主義革命的手段和形式來否定和取代資本主義社會已經開始的“大魚吃小魚”這種弱肉強食“叢林法則”而已。
但馬克思、恩格斯同時也認為,共產黨人主張消滅私有制,指的是消滅資產階級私有制和一切剝削階級剝奪者的私有制,并非是剝奪勞動者的個人所有權以及他們憑借自己的勞動占有社會產品的權力。他們說:“共產主義并不剝奪任何人占有社會產品的權力,它只剝奪利用這種占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①]并且是只有在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公有制這種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公有制經濟中,才能真正維護和保障每個勞動者實際享有和擁有他們人人平等的個人所有權,以防止過去在私有制社會所經常發(fā)生的勞動者的個人所有權不斷被剝奪、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社會現(xiàn)象重新出現(xiàn),以防止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小私有制經濟因其不發(fā)展、不完備、不穩(wěn)定并最終要在價值規(guī)律和競爭規(guī)律作用下,在人類進入工業(yè)文明社會后而必然為資本主義兩極分化的私有制經濟所取代的歷史現(xiàn)實不斷重演。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并且鑒于不夠發(fā)展、不完備的小私有制經濟必然要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為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所取代這樣的歷史事實,馬克思、恩格斯才在《共產黨宣言》中說:
“共產主義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
“但是,現(xiàn)代的資產階級私有制是建立在階級對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剝削上面的產品生產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備的表現(xiàn)。”
“從這個意義上說,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②]
由上可見,馬克思和恩格斯實際上是區(qū)分了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個人所有權或勞動所有權,一種是勞動者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個人所有權或勞動所有權,這包括那些在私有制商品經濟條件下與個體勞動相聯(lián)系而產生的小私有制經濟中的個人所有權和勞動所有權,以及簡單商品經濟中以價值規(guī)律為基礎由等價交換所體現(xiàn)的勞動所有權,另外還包括在社會主義社會即共產主義低級階段由社會主義公有制來保障和保護的勞動者個人所有權或勞動所有權;而另一種則是包括資產階級在內的一切剝削階級依靠經濟剝削和其他剝奪手段而實現(xiàn)的私有經濟個人所有權或勞動所有權。馬克思和恩格斯歷來反對采用剝奪的辦法剝奪與侵害勞動者的個人所有權或勞動所有權,尤其反對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剝削階級剝削奴役制度,對于剝削階級依靠經濟剝削和其他剝奪手段實現(xiàn)的個人私有財產權或勞動所有權,由于它們是剝削階級剝奪他人勞動成果而形成的個人所有權或勞動所有權,馬克思和恩格斯則極力主張予以“剝奪”和“廢除”,并且認為這就是剝奪剝奪者的共產主義革命所必須實現(xiàn)的最為根本的社會變革。所以馬克思、恩格斯說,“我們決不打算消滅這種供直接生命再生產用的勞動產品的個人占有,這種占有并不會留下任何剩余的東西使人們有可能支配別人的勞動。我們要消滅的只是這種占有的可憐的性質,在這種占有下工人僅僅為增殖資本而活著,只有在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需要他活著的時候(他)才能活著”。“在資產階級社會里,活的勞動只是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的手段。在共產主義社會里,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③]。即共產主義社會非但不反對工人階級勞動者憑借自己的勞動享有和支配勞動產品尤其是個人生活消費品的權力,它還要打破資產階級社會對勞動者占有生活資料僅限于資本增殖所需要的勞動力生產這樣一種限制,使整個社會的生產服從和服務于工人階級勞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提高的需要,并為工人階級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提供條件。
若承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而且承認資本主義社會是以個人主義的私利最大化為出發(fā)點和目標的,資本家和雇傭工人都要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就要承認一切社會財富和商品價值都是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都應當歸勞動者所有,尤其是在資本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已經分離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完全是不勞而獲的剝削者,工人階級剝奪資本家把他們的資本收歸勞動者公共所有,那不過是將本來就屬于自己而被資本家剝奪去的勞動成果重新收回而已。
三、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否定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解釋不他們的資本主義現(xiàn)實
資產階級思想家在否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時無論如何不能回避下述他們自相矛盾的問題,也無力解釋他們的資本主義現(xiàn)實。
如果資產階級思想家否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那么他們就無法對個人完全無力控制的市場如何達到供求平衡和均衡作出科學解釋,也不能對商品生產經營者因具體勞動、私人勞動和個別實際勞動耗費與凝結為商品價值的一般人類勞動或決定商品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之間的差別導致他們經過一定時期的商品交換過程而發(fā)生兩極分化作出科學解釋,更無法對商品的價值決定和價值規(guī)律所發(fā)揮的作用是怎樣促進商品生產的技術進步作出科學解釋。
如果資產階級思想家承認工人無償勞動和剩余價值的存在,承認資本家所獲得的利潤不過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是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雇傭工人的無酬勞動或剩余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資本主義生產不過是剩余價值的生產,沒有剩余價值或利潤就不會有資本主義生產,資本積累則是資本家擴大再生產的經濟基礎和前提條件,從再生產的過程看,資本家作為投資的資本不過是剩余價值轉化來的,那么他們也就要承認盡管在商品市場或勞動力市場,勞動所有權規(guī)律或價值規(guī)律依然在發(fā)揮作用,一切商品都是按照其價值來等價交換,但這時由于勞動力成為商品,而勞動力的使用——勞動作為一切財富和價值的源泉也隨勞動力商品的買賣而歸資本家所支配,因而使工人的勞動成果也成為資本家所有的商品,工人在生產這些商品時不僅為資本家再生產出資本家作為工資(或可變資本)支付給工人的投資,而且工人被迫還要為資本家創(chuàng)造出遠遠超過勞動力價值的新價值,即要創(chuàng)造出剩余價值(否則工人就難以被資本家雇傭,工人的勞動力也只好閑置無用),而這些剩余價值就作為利潤在資本家出賣他的商品時為資本家所無償占有了。這里實際上已經發(fā)生資本所有權對勞動所有權的否定——即體現(xiàn)勞動所有權規(guī)律的價值規(guī)律由此已經因自身的自我矛盾或自我否定而轉化為資本主義的占有規(guī)律或剩余價值規(guī)律了,也就是簡單商品的生產關系已經轉化為資本主義剝削雇傭勞動的生產關系了。而這樣資產階級思想家也就必須承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符合資本主義現(xiàn)實關系發(fā)展實際的客觀真理了。
而如果資產階級思想家否認剩余價值或資本主義剝削關系的存在,那么他們顯然無法解釋資本主義生產何以是以利潤為生產目的的生產,何以是千方百計以降低勞動力價值壓低工人工資來實現(xiàn)資本家的利潤最大化,并由此才能提高資本家的市場競爭力。這不僅無法解釋利潤的來源,也無法解釋資本主義的生產和再生產何以能夠維持和繼續(xù),尤其是在追逐利潤的推動下不斷地擴大生產規(guī)模,由此還導致了資本主義生產嚴重脫離勞動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使生產和消費發(fā)生嚴重的脫節(jié)和背離,從而周期性地導致資本主義經濟社會危機,不斷地激化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矛盾。
在資本主義的剩余價值生產及剩余價值規(guī)律作用下,資本有著無限擴張和生產有著盲目發(fā)展無限擴大的趨勢,正是資本的這一追逐剩余價值的剝削逐利性和貪婪性決定著資本無所不至的不斷擴張性和資本主義的積累與規(guī)模不斷擴大的資本主義再生產,同時又生產和制造出無窮的矛盾影響制約著資本主義的積累和擴大再生產,尤其是使生產和消費、供給和需求的矛盾不斷發(fā)展和擴大,使資本積累和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產總會遇到重重的障礙和限制,并最終導致資本主義經濟社會危機。而資本主義的各種矛盾和危機不僅會給資本主義的生產和經濟帶來重創(chuàng),同時也會迫使資本家更新采用新的技術,進行企業(yè)的技術升級改造和產品結構的改造,以及管理和經營方式的更新改造,——這不僅會使企業(yè)和整個社會的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使資本的質量和數(shù)量規(guī)模不斷提高和擴大,還使得資本的積累和積聚總是伴隨“大魚吃小魚”的“弱肉強食”生存競爭不斷加劇,使得資本由于競爭的優(yōu)勝劣汰而日益集中在占據(jù)巨大資本優(yōu)勢實力雄厚的資本家之手,而且使競爭本身也成為大資本家不斷擴大自身規(guī)模控制壟斷更大資本和市場的有力手段。而每次生產過剩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對于實力雄厚占據(jù)巨大資本優(yōu)勢的資本來說,都是它們消滅并吞更多中小資本,加速資本集中進行更大規(guī)模技術更新和生產經營結構調整,而進一步擴大生產規(guī)模控制壟斷更多更大的資本和市場進行更多剩余價值生產的絕佳機會和有利條件,同時又為制造資本主義固有的新的矛盾和危機奠定了新的基礎和條件。
同時資本積累對工人階級也具有重大的影響。由于技術進步和社會勞動生產率的增進,花費越來越少的人力可以推動越來越多的生產資料,這便使資本對勞動力的相對需求不斷降低,從而使工人就業(yè)的壓力越來越大,“因而他們的生存條件,即為增加他人財富或為資本自行增殖而出賣自己的力氣,也就越沒有保障。因此,生產資料和勞動生產率比生產人口增長得快這一事實,在資本主義下卻相反地表現(xiàn)為:工人人口總是比資本的增殖需要增長得快。……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一切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方法都是靠犧牲工人個人來實現(xiàn)的;一切發(fā)展生產的手段都轉變?yōu)榻y(tǒng)治和剝削生產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發(fā)展,成為局部的人,把工人貶低為機器的附屬品,使工人受勞動的折磨,從而使勞動失去內容,并且隨著科學作為獨立的力量被并入勞動過程而使勞動過程的智力與工人相異化;這些手段使工人的勞動條件變得惡劣,使工人在勞動過程中屈服于最卑鄙的可惡的專制,把工人的生活時間轉化為勞動時間,并且把工人的妻子兒女都拋到資本的札格納特車輪下。但是,一切生產剩余價值的方法同時就是積累的方法,而積累的每一次擴大又反過來成為發(fā)展這些方法的手段。由此可見,不管工人的報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狀況必然隨著資本的積累而惡化。最后,使相對過剩人口或產業(yè)后備軍同積累的規(guī)模和能力始終保持平衡的規(guī)律把工人釘在資本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羅米修斯釘在巖石上釘?shù)眠€要牢。”[④]正是由剩余價值規(guī)律決定的資本積累的這一規(guī)律制約著資本主義社會的兩極分化,即財富和資本在資產階級一方積累,而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在從事資本主義生產的工人階級一方不斷積累。
所以,資本家個人控制的社會財富即執(zhí)行職能的資本越大,資本的增長規(guī)模和能力也就越大,從而無產階級的絕對數(shù)量和他們的勞動生產力也越大,產業(yè)后備軍也就越大。工人“可供支配的勞動力同資本的膨脹力一樣,是由同一些原因發(fā)展起來的。因此,產業(yè)后備軍的相對量和財富的力量一同增長。但是同現(xiàn)役勞動軍相比,這種后備軍越大,常備的過剩人口也就越多,他們的貧困同他們所受的勞動折磨成反比(在馬克思親自校訂過的《資本論》第1卷法文版中是:‘成正比’——引者注)。最后,工人階級中貧苦階層和產業(yè)后備軍越大,官方認為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這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的、一般的規(guī)律。”[⑤]也就是說,工人階級創(chuàng)造的財富或生產力越多越大,他們就越是受資本的奴役而陷入貧困,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在剩余價值規(guī)律、資本的競爭規(guī)律和資本積累規(guī)律的作用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成果屬于資本家階級,財富和資本都歸資本家所有,資本家為了使自己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并為了不斷擴大自己的資本,他們只會不斷加重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和奴役,工人階級不可能從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中得到真正的利益并獲得自身解放,資本主義不斷做大的“蛋糕”只能表明資本主義對工人剝削的加重和奴役的加深。這是資本的剝削逐利性、貪婪性、擴張性、奴役性或物役性在資本你死我活的競爭中和資本積累的條件下由于剩余價值規(guī)律和資本積累規(guī)律的作用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由上可見,馬克思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guī)律——即剩余價值規(guī)律,進而又通過分析說明資本積累的規(guī)律和趨勢,實際上是進一步揭露了資本反人類、反人道的本質和屬性,也說明了工人階級為什么要進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而隨著資本的積累積聚和集中,隨著資本的不斷擴大和發(fā)展,必然會導致它走向資本的高度壟斷和腐朽,并最后自反性地走向失去其客觀存在的歷史條件和必然性,而自我否定地走向自己的垂死和滅亡,而這也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必然歷史趨勢和當今世界潮流。
但資本主義上述現(xiàn)實社會矛盾和歷史發(fā)展趨勢,是否定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的資產階級思想家所不可敢正視并作出科學回答的。
四、馬克思的“重建個人所有制”是在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和剩余勞動成果的公有制基礎上重建人人平等的勞動者個人所有制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中說:“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占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于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xié)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⑥]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公有制及其分配制度的確立實際上就是在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基礎上重建一種完全新型的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這里,保護勞動者的個人所有權或勞動所有權,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剝奪資本家和一切剝奪者壟斷資源和財富的私有個人所有權,實行勞動者集體當家作主的生產資料公有制經濟制度,實現(xiàn)按勞分配,與重建勞動者個人所有制、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合法勞動權益及他們享有自己勞動成果的權利,防止資本主義的占有規(guī)律取代勞動所有權規(guī)律,是相輔相成有機統(tǒng)一內在統(tǒng)一地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且馬克思恩格斯始終把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取代私有制這種所有制關系變革作為社會主義革命改造的基礎和根本變革,其思想邏輯與馬克思這里講的重建勞動者個人所有制思想是完全一致、相輔相成的。這一點馬克思在他關于“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的論述中講的非常清楚,一些人別有用心把這里的“重建個人所有制”歪曲為重新確立勞動者個人的生產資料私有制,顯然是說不通的。
馬克思在那里顯然是從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來論述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必然滅亡這一意義上來論述重建勞動者個人所有制之思想內涵的。馬克思說:“資本的原始積累,即資本的歷史起源,究竟是指什么呢?既然它不是奴隸和農奴直接轉化為雇傭工人,因而不是單純的形式變換,那么它就只是意味著直接生產者的被剝奪,即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解體。”“私有制作為社會的、集體的所有制的對立物,只是在勞動資料和勞動的外部條件屬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但是私有制的性質,卻依這些私人是勞動者還是非勞動者而有所不同。……勞動者對他的生產資料的私有權是小生產的基礎,而小生產又是發(fā)展社會生產和勞動者本人的自由個性的必要條件。……但是,只有在勞動者是自己使用的勞動條件的自由私有者,農民是自己耕種的土地的自由私有者,手工業(yè)者是自己運用自如的工具的自由私有者的地方,它才得到充分發(fā)展,才顯示出它的全部力量,才獲得適當?shù)牡湫偷男问健?rdquo;[⑦]但這種生產方式是以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的分散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產資料的積聚,也排斥生產過程的協(xié)作和分工,還排斥對自然的社會統(tǒng)治和社會調節(jié),排斥社會生產力的自由發(fā)展,只同生產和社會的狹隘的自然產生的界限相容,其自身的進一步發(fā)展是注定要使自己走向被消滅的歷史宿命。馬克思接著說,勞動者以個體勞動為基礎的小私有制被消滅,勞動者被剝奪,“個人的分散的生產資料轉化為社會的積聚的生產資料,從而多數(shù)人的小財產轉化為少數(shù)人的大財產,廣大人民群眾被剝奪土地、生活資料、勞動工具,——人民群眾遭受的這種可怕的殘酷的剝奪”,它們往往是剝奪者“用最殘酷無情的野蠻手段,在最下流、最齷齪、最卑鄙和最可惡的貪欲的驅使下完成的”。勞動者靠自己勞動掙得的私有制,即以各個獨立勞動者與其勞動條件相結合為基礎的私有制,就是這樣被資本主義私有制,“即以剝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所排擠”、所消滅的。[⑧]而一旦勞動者轉化為無產者,他們的勞動條件轉化為資本,一旦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站穩(wěn)腳跟,勞動的進一步社會化,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進一步轉化為社會地使用的即公共的生產資料,從而對私有者的進一步剝奪就會采取新的形式,也就是要由原來剝奪獨立經營的勞動者轉化為剝奪剝削工人的資本家,即剝奪者被剝奪了。馬克思說這種剝奪首先是通過資本主義生產本身的內在規(guī)律和競爭規(guī)律,即通過“大魚吃小魚”的資本集中,通過一個資本家打倒許多資本家來進行的,而隨后是伴隨資本的積聚與集中產生了資本壟斷,產生了工人階級的反抗伴隨貧困、壓迫、奴役、退化和剝削程度的不斷加深而不斷增長,從而使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時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被敲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勞動者所剝奪了。而勞動者剝奪剝奪者,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顯然也就是對私有制的否定的否定,是在對資本主義私有制業(yè)已否定勞動者個體勞動為基礎的小私有制歷史前提條件下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再次否定,是在根本否定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歷史條件下重新建立歸勞動者每個人所有因而也是他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所有制關系,并且只有這樣一種所有制關系條件下 才能有效保證勞動者不再淪為被剝奪的對象而不再受被剝奪。
馬克思從來不主張剝奪勞動者,不主張剝奪勞動者因個人勞動而擁有的那份個人財產,這不僅是為了強調社會主義社會的按勞分配個人消費品分配原則及其制度,同時也包含著由勞動者集體當家作主即勞動者通過民主集中制集體表決途徑所實現(xiàn)的集體最終決定權、最終所有權的思想內容和含義。按照勞動者的個人所有權或勞動所有權不被剝奪的原則,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的勞動者的權力對個人而言是有限權力,而對他們的集體而言則顯然是無限權力,并且是最終意義、完全意義上的一種權力。在這種條件下,任何人的個人權力都是來自全體勞動者全體人民的共同賦予,公共財產財富所有者是創(chuàng)造它們的全體勞動者和全國人民,只有這些勞動者和全國人民對國家社會的公共財富和資產、對他們集體生產和擁有的一切財富和資產擁有資產的所有權、資產經營管理權、支配使用權、分配權和收益權。而勞動者個人除了自己的勞動以外不再能夠向社會提供任何東西,所以他也就只擁有根據(jù)自己實際向社會提供的勞動享有相應的一份個人消費品的權力,除此以外的任何權力都必須經過全體勞動者或全國人民的授予或賦予才能產生和有效,并且必須接受權力最終賦予者——全體勞動者或全國人民的監(jiān)督與制約,依法接受勞動者集體和組織以及公有制所保證的每個人人人平等地享有屬于勞動者個人的那份所有權的監(jiān)督和制約,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和借口剝奪屬于勞動者的這份權力,只有勞動者集體或全國人民才有權根據(jù)他們的共同利益需要以及維護這一利益的需要而剝奪某些人利用勞動者集體或全國人民所賦予的權力謀取私利把公共權力演變?yōu)楣倭盘貦嗟臋嗔ΑV挥性诖嘶A上,社會主義的公有制才能真正健全完善起來,而且具有真實的內容和本質以與官有私有的生產資料私有制真正劃清界限。為健全完善并鞏固發(fā)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基礎,我們的社會主義改革必須進行這樣的社會主義民主改革,進行這樣的組織管理體制、干部體制、權力產生運行機制等方面的改革,也只有這樣的改革,才能真正保護勞動者的個人所有權和勞動所有權,與以往剝削階級官僚國家和剝削階級私有制社會徹底劃清界限,保證社會主義公有制為基礎的整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具有真實內容、具有無比優(yōu)越性并最終能夠戰(zhàn)勝資本主義。
但搞社會主義首先需要把社會主義的根本和基礎搞清楚,把依靠什么依靠誰來搞社會主義搞清楚,把什么才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搞清楚,搞不清楚就一味否定式地向前摸索和發(fā)展,把社會主義革命的對象錯以為依靠的對象,把社會主義的存在基礎和根本當作“改革”需要突破和否定的“傳統(tǒng)的框框和教條”,還把這一切當作完善發(fā)展社會主義推動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改革”,否定了我們過去搞社會主義所進行的一切努力和成果,還怎么談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這樣不僅不能實現(xiàn)社會主義改革的目標和宗旨,還會把人搞死把社會主義搞死的。如果認為搞社會主義可以不靠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思想指導,不靠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從維護和發(fā)展億萬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fā)來激發(fā)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和社會主義建設積極性,不靠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而以為僅僅依靠財產私有化就可調動人的私欲和財富創(chuàng)造積極性,以為僅僅依靠金錢資本和官僚政客的結合及其對利潤最大化的追求,依靠市場的開放、自由買賣及制造各種經濟泡沫就能吸引人們?yōu)榱藗€人發(fā)財和享受積極投身于經濟社會發(fā)展與建設,就能順利地建成社會主義,那無異于是比相信地球今天要停轉并開始倒轉一樣荒唐可笑。如果把“改革”變成了以經濟性質蛻變?yōu)榛A的整個社會性質蛻變和“社會轉型”,還說這是什么已經取得巨大發(fā)展成果的社會變革,那玩笑開的就太大了。目前我國GDP盡管數(shù)量不小,但要看性質和質量,要看他們歸誰所有,由誰支配,由誰受益,有多少技術含量和勞動效率提高,有沒有經濟泡沫和水分,究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多少利益和經濟實惠!
有些人以為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經濟最發(fā)達,就是社會制度、觀念文化也比我們成熟完善和先進,動不動就要一切按西方主導的所謂“國際游戲規(guī)則和先進理念”來進行中國社會的“改制轉型”,實現(xiàn)我們的“與國際接軌”,根本不看他們的發(fā)達是建立在剝削掠奪搶劫落后國家和人民,而且是以上百年的工業(yè)化及先進技術為基礎的,而他們的社會制度與腐朽思想文化根本就與我們中國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情和人民需要相矛盾。中國過去屢屢照搬他們的做法都導致中國四分五裂成為他們的附庸受他們欺負,甚至差點亡國,這在中國現(xiàn)實國際環(huán)境和歷史條件下是根本行不通的。堅持社會主義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公有制經濟發(fā)展道路,才能做到民有民營,走化公為私的私有化道路必然是官僚資本家有,洋資本家有,而且是資本家經營。他們會把中國經營到哪里去,恐怕根本就不是社會主義,不會是屬于億萬勞動人民的民有民營和民享經濟,而是符合資產階級利益最大化的官僚資本主義經濟。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8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6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7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43頁。
[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42頁。
[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74頁。
[⑦]《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72頁。
[⑧] 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73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