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在忙啥呢?
經濟危機快來了,從中央到地方都為應付經濟危機在忙。官員們都在忙啥呢?貧道給你引導引導。
你會發現,各級官員注意力都放在哪里?房地產和新增建設項目上。國家先開口子要出4萬億,各省馬上相應,一時間又提出18萬億的驚人數字。這是錢。接著國土資源部馬上說會加快批準速度,盡快把新建設項目用地計劃批發下去。銀行也配合,降息,放寬貸款額度,改變第二套房政策等。至于地方政府,早在8月份就開始張羅房地產事情了,要就樓市?,F在各方面都這么積極,自然一心撲在工作上,都圍繞居民住房和新增項目在忙活著。所有忙活看起來都是為了建設,但所有建設都要用地。他們實際都在圍繞土地忙活著。
他們為什么要圍繞土地忙活呢?經濟危機馬上要來了,又下了今年要保八的指標,土地能生出金子來?能救命嗎?
當然了,土地確實能生出金子來,生出GDP,生出財政收入,生出讓一批人錢包鼓起來的東西。這些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也就是兩個支柱,一個是貿易順差代表的國外凈需求,一個就是大量賣地。可以說,沒有前些年拼命擴張的開發區和住房建設,根本沒有什么兩位數的增長。地方財政會延續90年代中期發不下去工資的情況。
因此說,各級官員真是忙到點子上了。因為西方發生金融危機,美國人買不起中國東西了,中國官員管不住。雖然還是增持了美國國債,變相給美國人發點錢讓他們買中國東西,但畢竟不管什么用。一條腿靠不住,如果不再把第二條腿支起來,綁結實,經濟還會有戲嗎?保八還能實現嗎?因此,貧道覺得各級官員真是嗅覺靈敏,馬上發現問題所在。其實貧道比他們還靈敏。早在去年7月,房價剛剛下跌,大家還覺得形勢不錯,奧運會后會更好的時候,貧道就說“政府不會就股市,政府一定救樓市”,知道他們該忙什么了。
問題在于,這個GDP,無論本來是11%還是8%,究竟有什么意義呢?這個GDP是勞動創造出來的還是吹氣泡吹出來的,這些GDP本來的價值究竟是從別人手中搶來的還是“新階層”原來就有的,確實很值得值得商榷,無非以前沒人注意罷了。道士本行就是捉鬼,貧道就給大家說說其中的奧秘。這些道理厲以寧、吳市場、茅于軾、張維迎是不會告訴你的?! ?/p>
改革前,經濟增長和發展主要以工農業總產值來計算。雖然這個套用蘇聯的算法有些啰嗦甚至很難計算準確,但是計算的原則是“勞動創造的價值”。也就是每個物質生產單位生產的產品,扣除重復計算部分的累加。按照馬克思理論,財富是勞動創造的,不是勞動創造的東西是不計算的。農業、工業比較好計算,服務業當時基本不計算。還有一項非常重要,就是建筑業、安裝行業。這個行業也是和工業一樣,按照實際創造價值計算的。但不作為經濟主要指標?! ?/p>
國內生產總值的算法就多了。GDP有兩種算法,一種叫生產法。在制造業和農業方面,基本算法是各個生產單位的銷售減去購進的累加。比工農業總產值的算法好在不銷售的東西,壓在倉庫里東西不算。好在計劃經濟是短缺經濟,是東西都能賣出去。因此實際結果差不多。國內生產總值要加服務業,一般商業、餐飲賓館、運輸、郵電等也是銷售減去購進的累加。還加上政府開支,是假定政府開支等于政府創造的價值。另一種算法叫支出法,就是居民消費加政府支出,再加投資的資本形成(完成的投資),再加貿易順差。因此,簡單對比GDP和工農業總產值是很困難的?! ?/p>
2000年,國家統計局對改革前的GDP進行了推算,大致得出1952年到1978年GDP的數字,年均增長大概為6.15%。比改革后低不少?! ?/p>
竅門就來了,假定統計局算的都準確,差別會是什么呢?簡單說,主要是土地。
我們知道,改革前,包括整個80年代,土地并沒有計算價值。因為耕地是集體的,非農業用地是國家的。原來的非農業用地的價格很低,屬于國撥土地,每畝也就是一萬多,多則兩、三萬。不是說這些土地不值20萬或者100萬,而是國家不打算圖個GDP虛名印那么多鈔票來表現它的價值。因此,如果統計局倒推當時數字,資本形成這一塊怎么推算也不會大?! ?/p>
可是在GDP中就不一樣了。本來沒算錢的東西,或者錢算得很少的東西,如果發生產權轉移,價格突然猛增,多出的部分就是正兒八經的財富,不僅要計算在GDP中,而且會有實際收益。問題出來了,新增加的財富哪里來的錢呢?簡單的很,印出來的。因為“財富”突然多出一塊,GDP一算增長一塊,銀行貨幣投放就要加這一塊。當然,過程就是貸款,因為貸款就是貨幣投放。比如,一個開發商貸款(按揭也一樣實現這個過程)開發100畝土地,每畝50萬,就是5000萬投放。后來買房的把錢給了開發商,還了銀行,等于貨幣回籠。看起來一點沒多投放。但是,如果當年全國加起來開發500萬畝土地,每畝40萬,就是2萬億。銀行哪里那么多錢,實際在滾動過程中等于投放了2萬億。這2萬億就計算在資本形成的GDP 盤子里了。也就是說,這2萬億是因為計算方法的變化,憑空創造出來了。所謂憑空,是對計劃經濟來說的,在市場經濟中,這叫實實在在。
那么,這塊“財富”多嗎?告訴大家,不是一般的多,而是驚人的多。
給大家說幾個數字。第一,新增建設用地有多少。2000年到2006年全國各類大中小城市建成區面積由1.62萬平方公里,增加到3.37萬平方公里,幾乎凈增了2倍。全國經過整頓后的2600多個開發區占地面積已達到2.4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僅僅這6年,就有4.1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進入市場了。4.15萬平方公里是6225萬畝土地。無論原來是農田還是建設用地,都發生了一次“創造財富”運動?! ?/p>
按照國土資源部公布數字,2004年土地出讓價格大約每畝22萬元,2005年為23.7萬元,2006年為22.1萬元(有點疑問)。我們按22萬元一畝計算。城市擴大1.75萬平方公里是2625萬畝,折合5.775萬億。2.4萬平方公里開發區按實際開發60%計算,價格按一半計算,折合1.98萬億。總計7.755萬億,平均每年1.3萬億。扣除原來價格,1.1萬億是有的。這里還沒計算原來1.62萬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交易部分?! ?/p>
我們也可以從其他方面印證這個情況。
我國資本形成率,也就是投資率一般在35%左右,但93-96年份突然上升到40%以上,然后就是03年后再次上升到42-43%。以至于最終消費率在第一個投資率高峰從一般占63-65%降低到59%左右,第二次降低到57%并逐年降低到2006年的49%(凈出口增加)。而第一個高峰,是90年代初開始土地資本化并形成第一次開發區高潮,2003年后,是第二次開發區加城市建設高潮。自從土地資本化后,即使在正常年份,投資率也高出80年代2到3個百分點。2003年資本形成增長額突然比2002年翻一番,從5000億增加到1萬億,此后每年比正常時期高出7000到8000億左右。
當然其他跡象也可以推測,比如2003年以來,商品和服務的物價并沒有上升,基本在2-3%之間。但GDP現價增長與2000年不變價增長的差距突然擴大很多,這只能是土地價格修正的。
因此,可以說,由于90年代初土地突然“算錢”了,國家財富就自然猛增起來,GDP也漲,財政收入也漲。市縣財政收入在90年代中期還發不下工資,后來一個個富的流油。政府財政性收入中土地出讓金這一塊2005年就占到50%,一些市縣達到60%以上。每年憑空多出上萬億,多好的事情呀。也就是說,改革后很大一塊財富不是勞動創造出來的,而是把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賦予它價值換來的?! ?/p>
接著一個問題就是,這些“財富”本來是誰的。嚴格來講,這些財富本來是農民的,因為土地是集體的而不是國家的。國家利用原來轉變土地使用性質的權利歸國家,國家還有征用建設用地權利這兩點,剝奪了農民本來該有的收益。如果嚴格算下來,大約不少于10萬億財富在這個過程中被別人從農民手里剝奪走了,以前所謂剪刀差那一塊與這一塊相比,簡直不算東西(當然更大的一塊是農民工持續低工資的損失)?! ?/p>
當然,這屬于“國家機密”,而且連文字都不會有的機密,甚至思路都沒人說的機密。貧道好事,說了出來罷了。只是算不太準,因為數據口徑是很難找的?! ?/p>
接著回到正題,現在官員們能忙出來個名堂嗎?貧道覺得很難,難就難在這是個正反饋狀態。也就是說:房地產價格下降造成房產商不再買地,房產商不買地就沒有土地出讓金和土地交易額,也就沒有了新增“財富”和財政收入。政府直接投資建設用地靠的是財政收入而不全是銀行資金,財政收入負增長了,基本建設會難以為繼。房地產市場有兩個“底線”,一個是買房是為了住房的市場的底線,是由中下等收入群體收入與房價關系決定的。另一個底線就是開發商和銀行對房價忍受底線。由于03-07年房產市場已經升華到投資市場,價格攀升過高,因此第一個底線遠比第二個底線低。因此即使房價下降也難以觸及到它。而在追漲殺跌的投資市場中,經濟危機明擺著,再刺激也不會出現“買漲”情況,西方股市就是驗證。只要房產市場不恢復,房產商不再大量買地,財政就吃緊,刺激投資需求就會后繼乏力,甚至枯竭?! ?/p>
看著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會越來越急,越來越忙的。本來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難道能一直往下掉?這就是不老實吃得虧?! ?/p>
本來要寫毛澤東“錯誤”問題,突然想起這個題目,就先寫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