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發展社會辦醫是醫改的一部分,在理論上,如果能真正做到合理定位、規范發展,社會辦醫是可以作為醫改的有益補充的。
但是,主觀的設想是一回事,實踐很可能是另一回事。
當前我國社會辦醫的現狀和初衷相去甚遠。大量私營醫院是依靠不規范經營攫取的“第一桶金”,追求暴富和短期利潤,一些地方政府和社會辦醫的投資者形成利益共同體,任意給私立醫院各類“優惠政策”,甚至直接給予真金白銀補貼,默許甚至公開允許非營利性醫院實際上從事盈利性行為。一些官員把公立醫院的資源半賣半送給民營醫院,美其名曰“支持社會辦醫”,實際上把民營醫院變成自己的利益王國。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片面強調“松綁”、“加快發展”,只能使上述問題更加嚴重,損害廣大患者的根本利益,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威信。
下面是一位82歲的退休醫生,此前通過自己在民營醫院就醫的親身經歷,給筆者寫的一封信。相信讀了之后,會使讀者對當前社會資本辦醫的狀況有更清晰的認識。以下文字摘錄自醫生來信,個別真實姓名已隱去。
82歲退休醫生寫給筆者的信
一位82歲退休醫生的來信
本人已82歲,是新中國培養的衛生人員,一生愛崗敬業,關心衛生事業發展。本文是我因尿血,在這家民營醫院住院3次(2014年)觀察所寫,小人物無處發聲,作為下情上達吧!
縱觀醫改同教改一樣,忙活數十年,到現在可謂越忙是越亂,醫院的床位數劇增,醫生忙昏了頭,病人數仍在上升。
醫生一旦違反職業方向,怎么能為病人治好病,醫學科學怎么能發展?醫生底氣不足,醫德醫風下滑,是醫改不該忽視的大問題,否則期待公益性只會是鏡中花。
一、借醫療綁架政府
20年前,老百姓對醫療的議論頗多,醫療質量不如以前,服務態度惡劣,濫檢查、高收費、看病貴、看病難,是引發醫患對立的根由。
以投入不足要挾政府,當時有人公開主張“鳥”出籠,讓他自由覓食。醫生“走穴”風靡一時,打著改革旗號,在公立機構大搞租賃、轉讓、科室承包、辦“院中院”等等,目的就是謀求“自主運作”或曰“自主經營”,在政策的強力抵制下,并不甘休。而創辦民營醫院,似乎找到了合適的突破。
二、民營醫院并非民營
積極主辦民營醫院的佼佼者,既不是企業家的老總,也不是商業經理,因為這班人缺少醫學專門知識,不敢涉獵人命關天的醫療事業。(引者按:這位老醫生還是過于樂觀了,實際上目前對社會辦醫有興趣的越來越多是對醫療沒有任何經驗的專業投資者,辦醫的目標就是追求利潤。)辦民營醫院的人,大多是公立醫院先出籠的鳥,他們辦醫資源——人才、儀器和設備都是空白,無法和公立機構相比,他們謀求自主經營擺脫政府監管,得到主管部門的默許,便是最有力的支持。
有些地方在未經依法審核的情況下,給予特色醫院、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的名稱,一一命名授牌,堂而皇之地冠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一帆風順地占有醫療市場,套取醫保基金,就這樣,在鼓吹“自主經營”的勁風推動下,全國各地都辦起民營醫院,不知就里的人也跟著喝彩。
民營醫院以高薪從公立機構吸引少數拜金欲望強烈的人,充當專家,壯壯門面。用意在于高收掛號費(80到100元人次),被聘用的退休醫生都拿兩份收入。被聘用的醫生必須與院方簽訂合約,按院方要求,完成定額創收指標,超過部分按比例獎勵。如此“規范”運作,專家坐堂就忙于開單子查病、寫處方買藥和收病人住院,診病全依賴儀器檢查。藥價比零售店貴很多,以貝復舒眼藥水為例,零售藥店售價27.5元,眼科醫院賣35元,病人厭煩地講,不是定點醫保我才不來呢。
三、張嘴大口無節制地吸納醫保基金
當病人辦妥手續進入病房,醫保經費使用支配權就由醫生掌控。對于慢性病、老年病和那些長期住院病人,自然成了醫院的搖錢樹。即使輕傷小病,普通感冒腸胃炎等,凡住院者每天都要花費1000-2000元,否則醫生的創收指標不能完成。由此,醫保經費像泄洪似的,源源不斷地流入民營醫院的賬號上,正因為國家財富在讓老百姓得實惠的名義下,給民營醫院提供發財機遇,財富增加迅速且隱蔽,故而不易被公眾和媒體發覺。短視的人,真的以為民營醫院同公立醫院一樣在為人民做善事,懇請持這種看法的先生們看問題要冷靜一些!
四、新的肥水區
筆者知情的一家民營醫院創辦近十幾年,由于抓住機遇財富來得便當迅速,如今正處于膨脹期,七八層的辦公樓、住院部樓,連續建造八九棟,床由原十幾張增加到300張,大中型診療儀器救護車等應有盡有,原來3人現已增加到200多人,其內部信息外人無法知曉。外人從其建設規模和發展速度判定,這家醫院財富太多、來得太快,必定是從地下挖到了什么“寶藏”,這是一群閑老對它的調侃。
內部人士還透露,一般當班醫生年薪在10到20萬元,獎金除外,保潔工年薪5到6萬元,高于本地同等級的工資2到3倍。到這里來求職的人很多,不過進不來,因為在這里干事的人大多是政府部門安置的親友或家屬。
結束語
20年前,政府部門承諾給技術、人才、給定點醫保,讓“出籠鳥”辦民營醫院,搞“自主經營”。20年過去,看病貴、看病難沒有太多改變,大量醫保經費源源流入民營醫院,其中“出籠鳥”冒富最顯著。辦民營醫院的佼佼者,大多是醫療系統的官二代或富二代。
很多民營醫院發展快勢頭好,并不是醫德高超、醫術高尚受到人民群眾歡迎,相反正是有“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這塊王牌的支持,才能獲得患者和利潤。
民營醫院是“自主經營”的產物,群眾是否選擇和社會功能怎樣,需認真評估。民辦醫院是社會正能量,還是亂作為,該予以澄清!
82歲退休醫生 XXX
2014年9月3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