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改革:增長為先還是民生為本?
曹建海
(刊于《綠葉》月刊2011年第2期)
摘要:住房改革是從1998年開始的,但剛開始的住房政策基本上還是以保障機制為主,市場調節為輔。2003年以后推進的市場化改革,標志著一個以市場調節為主、保障機制為輔的新的機制的確立。中國當前房地產業畸形發展的原因,在于不受約束的權力與過度市場化的結合。過于單一的房地產業,迫切需要在政府提供的保障房之外,有一個真正的來自民間的力量來跟他們抗衡。這個民間的力量就應該是自建房。現階段改革的頂層設計需要把過去以經濟建設為抓手的改革,變為以民生為抓手的改革。
一、住房制度改革的結構性問題及其原因
《綠葉》:最近的中央政策特別強調改革的“頂層設計”,并把解決改革過程中積累下來的一些結構性、全局性問題作為今后工作的重點。就房地產業的發展而言,全社會都普遍比較關心,它所涉及到的結構性問題可能較為突出,您認為這些結構性問題主要是哪些?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策,適合于從1978年到九十年代初這段時間,這個政策在那個時代效果是非常明顯的。那時商品短缺非常明顯,到八十年代末的時候,才出現一些工業品的局部過剩。進入九十年代之后,隨著激進的市場化理論的貫徹,政府對住房、就業、醫療和教育等統統進行了市場化改造,原來一些由政府和企業包辦的福利完全被打破了。這個時期全社會形成了一個市場化的共識:一切都要向市場化發展。由此,這個時期也成為激烈變動的時代,教育和醫療領域的市場化引發了非常多的不滿,而且隨著國企的大量破產重組和數千萬工人下崗分流,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動蕩。
房地產改革是從1998年開始的,起初的設計是以保障房建設為主體的,市場經濟只處于補充的地位,直到2003年以后這個格局被打破。從2001年到2008年這段時間,中國的經濟發展一是靠出口,二是靠房地產。就出口而言,隨著中國加入了WTO,中國的產品開始銷往國際市場。從2001年到2008年9月金融危機爆發,工業品出口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手。房地產投資的真正發動,則是從2003年開始的。當時為了推進房地產市場化改革,在建設部和一部分開發商的推動下,國務院發布18號文件,對推深化房地產市場改革作出規定,將原有的以保障機制為主的住房政策,調整為以商品房供給為主體的。推進市場化改革,就意味著以商品市場調節為主,而保障房建設就被降到了一個輔助性的地位上去了。從2003年到2008年這段期間,保障房在住房投資和住房供給中的比例基本在5%以內,也就是說說,住房的95%都由商品房來替代了。這樣就徹底改變了原來那種單位分房的局面。在這幾年中房地產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發動機,并且增速越來越大,發力越來越猛。
2008年11月份,溫家寶總理在《求是》上發了一篇文章,認為從2003年到2007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黃金時代,表現為高增長和低通脹。實事求是地看,這個時期的經濟就是靠出口和房地產拉動的,其中發展最快的是廉價工業品、鋼鐵、水泥、工程機械等行業。這是一種高度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其造就的產能過剩和社會資源的浪費,給我國未來經濟之路帶來了諸多隱患。
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中國高層一時非常迷茫,找不到經濟增長點了。首先是出口不行了,房價在2008年開始回落,房地產投資也不行了。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中央把政府投資作為突破口,希望通過政府投資拉動社會投資。中央有四萬億元投資計劃,地方也有接近二十萬億的投資計劃。由于各級政府預算赤字嚴重,政府投資的80%以上,是由國家控制的銀行發放的貸款填補的。當然,單靠貸款支持的政府貸款,整體的投資和社會消費還是拉動不起來,所以政府就開始救助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救活股市,一方面可以擴大直接融資來推動社會投資,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財富效應擴大短期的社會消費。而針對房地產的大規模救市,讓房地產業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的龍頭,則體現了政府高層希望重回2003-2007年“黃金時代”的夢想。
房地產市場是在2009年3月份救起來的。在此之后,房地產投資和政府投資一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發動機。政府投資力量有限,但房地產投資一旦發動起來,可謂勢大力沉,幾乎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所謂政府投資推動經濟增長,但政府基礎設施建設的錢從何來?其中一部分是資本金,一部分是來自銀行貸款。立項的基本要求,有30%的資本金才能到銀行貸款。那么,這30%的資本金哪來?除了中央政府之外,地方政府的投資主要靠賣地的收入作為資本金。因此,土地財政加房地產,成為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主要的動力。土地財政表現為政府倒賣土地的活動;房地產開發則是開發商倒賣土地的活動。房地產商倒賣土地與建筑活動,主要以賣房為業務。由于開發商不參與建筑活動,其業務的核心,是倒賣土地。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房地產,就是由開發商與地方政府合力推動的,由于土地的重要性,現在地方政府成為主角,開發商相對而言只是配角了。開發商借著地方政府的土地升值,然后通過房屋炒作,把房價推高獲利。
中國各個城市的規模正在飛速擴張。如果不考慮土地違規因素,目前我國城市土地面積每年的增長速度約在10%以上。以這個速度計算,再有六七年的時間,各個城市的面積就翻番了。在此過程中,地方政府在征地、拆遷活動中越走越遠,引領了一場性質惡劣的圈地運動。目前地方政府依然樂此不疲,并且以此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而中央也配合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地區規劃,其實質就是增加建成區面積,為地方政府圈地推波助瀾。
為什么土地面積如此擴張,地價、房價還在上漲?為了推動房地產投資、地方基礎設施投資和新的經濟區規劃,國家實施的是寬松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這些政策的實質就是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擴大信貸規模,其最終的結果是引起貨幣增發。由于我國貨幣增長速度是超快的,比土地擴張速度還要快,其增長量遠超維持經濟發展所需資金,導致大量資金涌入房地產領域,這也是房價、地價不斷上漲的原因。另一方面,這種上漲又推動了地方政府和開發商的圈地和房地產開發熱情。所以他們通過土地儲備貸款、房地產投資貸款,通過一系列地不斷擴張。房地產業投資是火起來了,但真正的實體產業現在搞不起來了,這是社會資源的嚴重錯配,導致我國國民經濟結構嚴重失衡。
《綠葉》:造成房地產業現在這種的畸形發展的深層原因是什么?
曹建海:根本的原因就是不受約束的權力加市場化。地方政府拿地、征地權力無限大,加上利用市場化,權力就很容易變成金錢,直接把地拿到就變成自己的財富。而靠近權力的開發商,也很容易獲得超額利潤。中央政府也是權力過大,比如發行貨幣不受限制似的,通過中央銀行大量發行貨幣,把原來存在庫里的紙幣直接投入到市場,然后變成國家資產,稀釋了社會上的貨幣,因此貨幣的過量發行實際上是對人民財產的一種侵蝕。這種不受約束的貨幣政策,所謂推動經濟建設只是借口,因為這種政策損害了人民財產,損害了民生,屬于不受約束的權力濫用。政府的利益情結,致其持續與民爭利。因此,現在政府權力和市場相互配合,極大地損害了民生,這是目前中國所有經濟問題的核心。真正的市場經濟,應該是機會平等的經濟,各個產業相互協調相互促進。而我國在政府經濟和房地產運動的沖擊下,在泡沫經濟引起的這種大起大落環境下,很多企業都放棄了實體產業,涌入到股市、房地產這些投機行業里面去了。
這里面更深層的原因還在于,我們改革的抓手是有問題的。我們原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現在權力跟市場化結合到這樣一個程度,如果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民生為幌子,本質就是通過侵害民生補貼經濟建設,而經濟建設又最終變成既得利益集團的自我分肥了。
二、房地產問題的應對之策
保障房建設是由政府主導的,但由于政府人員缺乏監督,在操作上的很容易導致有權有勢有關系的人,可以借機去謀取利益的腐敗問題。因此,我們現在的房地產業,應該在政府提供的保障房之外,有一個真正的來自民間的力量來跟他們抗衡。這個民間的力量就應該是自建房。現在的自建房已存包括農村住房,以及一些城中村的小產權房。小產權房現在拿不到產權證,處在一個待拆除的非法狀態。但有的小產權房建和跟商品房毫無差異,現在把它們拆掉重建,再由開發商建設,純屬一種資源浪費。如果是開發商違規,他們交了罰款就可以繼續建下去。但是小產權房因為涉及到地方政府和開發商的共同利益,所以只能最終拆除。現在自建房只有這兩條渠道,農村宅基地和小產權房,但它們都不能合法地市場化。政府搞城市建設把地征了,很少連房子一塊征用,而是直接把它拆掉。地方政府要在土地征用中謀取利益,所以它不允許占集體用地的房屋合法化、產權化。
如果有了自建房,商品房的價格就有個可以類比的對象。就像我們自己在家做飯一樣,我自己炒一個菜四五塊錢,飯館炒一個菜五六十,如果飯館環境不是足夠的好的話,我還是覺得在家里合適。所以政府要把房地產看得更寬一些,把非市場化行為,比如政府的保障房建設和自建房考慮在內進行統籌協調。在歐美國家,自建房都占了一定比例。在德國、瑞典都能占到40%,此外政府還會建一部分廉租房、保障房等,剩余的部分才是由市場來滿足的。在這些國家,房屋建設主要對建筑企業進行資格認證,沒有開發者的資格認證。開發商或開發者,誰都可以做,無非就是一個采購問題。
《綠葉》:除了保障房建設和自建房,政府在總體規劃或者說“頂層設計”上應該有哪些作為?
曹建海:現在是我們在頂層設計上出了問題。過去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頂層設計在短缺經濟時代是對的,但是我們現在出口不暢,又因為收入分配兩極分化導致國內消費增長緩慢,這個時候再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不合時宜了。其實房地產建設現在看來,很難說它是經濟建設,實際上是對資源的迅速消耗,我們把住房這個消費者當成了投資品了。由于在實際執行中,簡單地把GDP增長看成經濟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變成了以GDP為中心了,導致出現層出不窮的問題。新的頂層設計應該以民生為中心,所有的經濟建設、GDP增長、工農業生產、房地產的投資,包括耕地征用征地、城市規劃等,都應當以有利于民生為目標。民生是以人民的幸福指數衡量的,不是拿GDP來衡量的。
因此,現階段改革的頂層設計應該考慮到怎么有利于民生,要把過去以經濟建設為抓手的改革,變為以民生為抓手的改革。當經濟建設與民生發生沖突的時候,就得退后。胡錦濤主席在2011年第1期的《求是》雜志發表文章,提出要以民生作為一切問題的出發點。這說得很好,但地方政府實際是怎么做的呢?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但偏偏是各種圈地運動、房屋拆遷如火如荼的時期,各級政府都從土地財政當中嘗到甜頭,以經濟建設為幌子,干著嚴重損害人民生命財產的事,政府利益與公眾利益嚴重分化。如果頂層設計自上而下忽略民生,就會變成權貴與資本相結合并使之利益最大化的一個設計,而龐大的公眾則成為待宰的羔羊。這樣的頂層設計注定是在制造火藥桶,其引起的后果是非常危險的。在一個和諧的社會,政府應該是隱藏在公眾當中,不僅與公眾融為一體,更應該與之休戚與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