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欽周期到朱格拉周期
------金融海嘯觀察之三
脈搏:GDP的年增長率
“反周期”政策:效果與作用
貨幣壓力:消費品還是資產
同步強化:貪婪與恐懼
未走完的朱格拉周期
前文描述了中、美兩國經濟高度互補。目前希望中國“英雄救美”的言論充斥了海外媒體,國內也不乏躍躍欲試者。為了“救美”我們至少要知道“美人”疾在何處,腠理?肌膚?腸胃?骨髓?
美國是當今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擁有最先進的科技水平,是令許多國家的精英群體神往的國度。“寡人何疾?”傷風感冒而已,那怎么就成了這次全球經濟地震的震中?
讓我們從號脈開始。
脈搏:GDP的年增長率
圖一為戰后美國真實GDP的年增長率數據,圖中藍色粗線為增長率波動的平衡位置,藍色細線則刻畫了增長率的波動范圍。
數據來源: 美國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網站
http://www.bea.gov/national/nipaweb/SelectTable.asp?Selected=N
觀察圖一,可以發現,80年代之前,美國明顯存在四年一循環的所謂基欽周期。基欽周期又稱為存貨周期,其內在機制學界已有共識:追逐利潤的投資沖動導致產能高速增長,而追逐利潤又導致工資的增長遠低于產能的增長,于是社會供給能力逐漸超過社會購買力,導致銷售不暢、存貨積累、利潤率下降,最終引發蕭條,大量廠商收縮乃至破產,靠銷毀多余的產能來恢復供需平衡。
基欽周期使美國的經濟大起大落,不但毀滅了大量的財富,還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為了對付它,經濟學家們提出了“反周期”政策,其關鍵在于,當經濟出現收縮時,向不足的有效需求注入額外的資金。這一政策能有效地“熨平”經濟波動,圖一顯示,美國經濟的波動幅度持續收縮。更值得注意的是進入80年代后,基欽周期已經不明顯了,顯眼的是兩輪大約10年的朱格拉周期(1982年3季度—1991年1季度;1991年1季度—2001年4季度)。
“反周期”政策:效果與作用
“反周期”政策由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組成。從財政角度看,它導致了美國政府財政赤字的不斷擴張(見圖二)。數據顯示,在70年代之前,除個別年份,美國財政大體保持盈余。而進入70年代后,反了過來,除個別年份,美國財政大體保持赤字。
數據來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其實真實的情況遠比圖二顯示的嚴重。觀察美國的財政收支表,發現其中包括政府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社會保險的收入不是各種稅收,它是社會委托政府代管的資金,屬于社會成員,最終要還給公民;而稅收則無須歸還,任由政府使用,只要能通過議會審批。如果扣除這一項,美國政府貨幣收支平衡如圖三,自60年代起就進入了持續的赤字。而今美國政府欠下了巨額的債務,正是這數十年赤字財政的必然結果。
“反周期政策”的另一支柱是貨幣政策,面對需求不足時降低利率、增發貨幣以刺激消費。長期超額發行貨幣,必然導致社會上貨幣存量與真實財富日漸失衡。從美國經濟分析局網站找到的美國貨幣發行量數據可追溯到1959年一季度,以此為基年,設廣義貨幣M2和以不變價格計的GDP均為1,到2008年二季度,美國以不變價計算的GDP增長到4.90,而廣義貨幣M2增長到26.58(見圖四)。這意味著,與1959年一季度相比,單位GDP對應的貨幣增加為5.42倍。
數據來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幾十年來幾經變動,目前被比較廣泛認同的是“盯住通脹”的政策:貨幣發行量以設定的消費品價格指數(CPI)為唯一控制目標,不考慮其他政策目標。邏輯上,實施這一政策的結果將使貨幣發行量與按當年價格計算的GDP 同步。這意味著,貨幣隨著物價逐年貶值,而只要物價指數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就不至于引起社會動蕩。這樣通過貨幣的緩慢貶值,就可以做到“這里的賴賬靜悄悄”。
圖五為貨幣存量與當年價計算的GDP比較(均取基期為1)。數據顯示,在1988年以前,貨幣存量與當年價計算的GDP走勢大體同步,此后貨幣存量的走勢甚至慢于當年價計算的GDP。這表明,美聯儲事實上執行了“盯住通脹”的政策,1988年后美聯儲執行了更緊的貨幣政策。可見保持“強勢美元”是美國的真實意圖。
圖五:貨幣存量與當年價計算的GDP比較(基期為1)
數據來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做到這一點,有賴于持續的大規模財政赤字和來自亞洲極其低廉的產品。即使如此,自進入本世紀以來,美國的日用品價格還是顯出不祥的走勢(圖六)。如果沒有大量廉價進口商品從中國等“半邊緣地區”國家源源輸入,沒有這些國家不斷地購買美國政府的國債,情況可能更險惡。
圖六:美國日用品價格
數據來源:U.S. Census Bureau
http://www.census.gov/compendia/statab/cats/prices/price_indexes.html
這正是伯南克始終關注通脹風險的大背景,他當然清楚美國濫發了多少貨幣。直到2007年2月,次貸危機浮出水面,已經身為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還一如既往地關注通脹壓力。直到8月7日,美聯儲的聲明仍強調,“關注的重點仍是通脹壓力能否像預期那樣得到緩解”。
貨幣壓力:消費品還是資產
然而,危機的核心卻不在日用品價格,60年代以來,日用品價格不過漲了幾倍,而美國三大股指上漲則超過了一、兩個數量級!(見圖七)。
圖七:美國三大股指歷史數據
取自:http://finance.cn.yahoo.com/q/bc?t=my&s=%5EGSPC&l=off&z=l&q=l&c=&c=%5EGSPC&c=%5EIXIC&c=%5EDJI
為何有如此明顯的差異?由于貨幣在經濟運行中持續地轉化為潛在資本,導致追逐商品的貨幣與追逐利潤的貨幣失衡。統計上廣義貨幣M2中流動性最強的部分是M1(現鈔、信用卡及活期存款),它主要用于購買商品與服務,M2中其他部分是各種存款,它們追逐的是利潤,圖八表明,在美國廣義貨幣M2中,M1的份額持續下降,證明購買商品的貨幣相對于追逐利潤的貨幣持續下降。
圖八:美國 M1/M2
數據來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于是貨幣壓力主要不是聚焦于日用品上,而是聚焦于有可能賺得利潤的“資產”上。注意到圖四顯示的廣義貨幣M2相對于真實GDP的超速增長,可知有何等巨額的貨幣在追逐盈利機會,這導致了“資產”價格的暴漲。
事實上消費品價格指數只反映了貨幣壓力的一小部分,貨幣壓力主要壓在資產上。“盯住通脹”政策的成功,使各國央行忽視了貨幣壓力的主體,而這方面積累的壓力最終爆發,導致了這次全球性的危機。
同步強化:貪婪與恐懼
比較圖一與圖七,可以發現,從1991年1季度—2001年4季度的GDP波動與從1991年—2002年的股市波動在時間上大體吻合;2001年4季度至今尚未走完的GDP波動與從2002年至今尚未走完的股市波動在時間上大體吻合。這暗示我們,造成美國經濟波動的主要已經不再是前述基欽周期的機制,而是朱格拉周期----熊彼特認為它是投資機會波動的結果。
如果說,80年代之前,美國的資本主要靠實體經濟獲得利潤,所以表現出明顯的基欽周期;那此后朱格拉周期明顯,則提示我們:美國的資本主要靠投資機會波動獲利。
對投資機會波動,熊彼得用“創新”來解釋,這里的“創新”包括兩個方向:技術性的和組織與制度性的。前者如網絡,后者中人們最熟悉的莫過于金融衍生工具。其實,造成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貨幣大量集中于逐利之徒手中,導致經濟運行阻滯。
對此技術創新幾乎無能為力,“網絡”、“納米”、“新能源”之類的案例表明,它能造成少數企業一時的高利潤,從宏觀看,逐利資金的聚集反而被加強了,根本不可能遏制整個社會資本利潤率下降的大趨勢(見圖九)。奇怪的是,這種思路目前依然是學界主流,技術創新依然被視為發展戰略的要點。這種思路的實質是:用經濟制度之外的因素,來解釋(甚至試圖解開)貨幣循環的死結。
至于衍生工具一類的“金融創新”,其目的就是規避監管。而金融監管的核心功能,正在于小心翼翼地防止越吹越大的金融泡沫被戳穿。
觀察資本市場的波動,不難看到兩種心理狀態的較量:貪婪與恐懼。
當貪婪占上風時,實體經濟中比例極小的部分也可以被炒成“新經濟”,當年的“網絡”、“納米”、“新能源”就是實例。它們在實體經濟中的比重很小,卻在資本市場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似乎經濟規律不再起作用,“創新”可以大幅提高資本盈利的可能性,而虧本的風險則被多數人拋到腦后,此時即為牛市。
然而,事實證明所謂“創新”并不能讓經濟規律失效,高速膨脹的資本從相對萎縮的購買力中賺得的真實利潤,只能越來越薄,風險逐漸出現在一個個明星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恐懼逐漸占了上風,這時人們爭相祭起“現金為王”的信條,以求自保,導致整個社會流動性枯竭,實體經濟因而遭受無妄之災,此時即為熊市。
從美國經驗看,擺脫熊市,歷來都依靠政府“救市”。救市唯一有效的途徑是喚起信心,以驅逐恐懼。實現這一點,唯有大量發放貨幣,讓貪婪的逐利資金擁有者逐漸看到“以錢生錢”的前景,直至這個群體的心態轉向,重新樹立信心,使貪婪再度成為主導心態。而這時貪婪擁有的本錢已大大擴張----所謂“救市”資金加入了逐利資金的行列。人們不妨去查查2002年美國股市崩潰時,媒體的報道、專家的分析和美國當局的舉措,與今天看到的何其相似。
在這個經濟系統中,既有正常的“經營”導致的社會資金向少數人集中,又有大規模救市資金的加入,致使貪婪控制的金錢急速膨脹。而另一方面,逐利資金的急速膨脹導致購買商品并祭獻利潤的資金相對萎縮,其結果是平均利潤率下降。圖九為美國一年期國債利率。1981年前,利率的大趨勢是上升,顯示政府受到的要主要壓力是抵抗通脹。此后,利率的大趨勢是下降,顯示了資本收益率的持續下降,目前利率已經接近零(最低的2008年12月30日達到0.32%)。接近零利率表明了逐利資金高速擴張,導致僧多粥少。這種狀態使巨額逐利資金的擁有者隨時可能陷入虧本的恐懼之中。
圖九:美國一年期國債利率
數據來源:http://www.federalreserve.gov
于是我們看到,貪婪和恐懼同時被強化,貪婪的強化源于政府資金的注入;恐懼的強化源于利潤率的下降,虧本的風險增大。虛擬經濟系統陷入惡性循環:政府注入資金救市→信心恢復→投資擴張→利潤下降→信心崩潰→下一輪救市。于是每一輪救市都為下一輪危機埋下種子。實體經濟則被迫跟著震蕩。
于是社會經濟分為兩個子系統:其一是絕大多數社會成員賴以為生的實體經濟;其二是極少數巨額逐利資金擁有者控制的虛擬經濟,而實體經濟已淪為虛擬經濟的附庸、道具和傀儡。
未走完的朱格拉周期
回到圖一,值得注意的是,自2001年4季度開始的最近一輪周期,到2008年4季度剛7年,距走完朱格拉周期還有3年,GDP增長率已經降到通道下沿之下。如果按現有的趨勢走滿朱格拉周期,意味著可能遠遠偏離現有的波動通道,這讓人想起資本市場的三角形整理,向下突破。其后果不堪設想。
如果這一輪朱格拉周期提前結束,GDP增長率回到通道之內,這意味著資本市場震蕩頻率提高。我們不妨看看,按現有的機制運行,前景如何?圖十與圖一相同,只是給通道的邊緣和中軸加上了趨勢線(虛線),看看這樣的運行機制會走向何方?結果令人震驚:在2023年之前,通道會關閉。這是否在暗示我們,在本世紀前四分之一內,經濟運行機制不得不發生根本的變化,因為現行機制很快就運行不下去了。
圖十:GDP增長率波動通道前瞻
當前,資金利潤率被壓到零的附近,這意味著社會進入了“民少相公多”的時代,這里的“民”是社會公眾的購買力,而“相公”則是逐利資金。于是我們看到,主流經濟的病因在其根本運行機制--利潤極大化。所謂“反周期”政策在“熨平”基欽周期的同時使朱格拉周期凸顯,使貨幣發行量遠遠超出了社會真實財富;而社會貨幣存量中,追逐利潤的貨幣又遠超出追逐商品并祭獻利潤的貨幣,導致社會平均利潤率持續下降。這使巨額的逐利貨幣成為饑渴而焦躁的“籠中虎”。
這樣的大背景,使得“虛擬經濟”成為必然,逐利資金的擁有者們在這里對賭,他們的核心目標已經不是瓜分實體經濟祭獻的利潤----相對于他們的胃口,這已經微不足道了,所謂公司分紅,已經不被資本市場視為主要收入來源,而被視為炒作題材。逐利資金的擁有者們在“虛擬經濟”中相互搏殺,對當事人而言,成王敗寇,性命攸關,自然無所不用其極,直至將其賴以生存的實體經濟這條船搞翻。
病癥如此,誠如扁鵲所言:
“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矣。”
這樣的“美人”又是哪個“英雄”救得了的?
事至于此,前景如何?請看下一篇《盲人瞎馬、夜半深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