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國學者夏商先生曰:前文《國學商道:“道法自然”說神農》提到,眾所周知,中國自“黃帝命倉頡造字”以前的歷史,只能是人們世代口耳相傳的“口說歷史”。再加上各地語音方言因素,所以在后來整理形成的文字典籍中,除了后人的神話演繹和夸張成分外,謬傳訛傳也很多。因此,我們通過本《國學商道》系列文章的系統性分析和梳理,也是為了盡可能形成一套比較有機連貫而簡明清晰的中國歷史文化實錄。
對于從伏羲氏到神農氏直到炎帝和黃帝的代序傳承,我們首先還是以司馬遷的《史記》為主要依據。而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和遣詞用句表述,我們就應能夠確信“神農氏”與“炎帝”絕不是一回事,更不是指代的同一個人。因為在“神農氏”作為“天子”名號期間,曾經歷了一個從興盛到衰落的過程。于是,才有了“諸侯相侵伐”和“炎帝欲侵陵諸侯”,也才有了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且最后“代神農氏”為“天子”。這實際上已經再清楚不過了,截止黃帝“代神農氏”為“天子”,此前除了作為“神農氏”世系的創始人稱謂之外,“神農氏”就是其整個世系的“天子”稱號和時代稱謂。而炎帝作為一個具體的人,只不過是“神農氏世衰”時期的一個比較強勢的諸侯。最起碼,他還沒有取得“天子”的名分,否則“神農氏弗能征”就無從談起。
但我們都知道,從華胥部族到華夏民族的漫長演進發展過程中,曾經有過一個“炎黃部落聯盟”時代。這里的“炎”就是指炎帝,“黃”就是指黃帝。而以華夏民族為主體,才發展形成了我們今天的中華民族。因此,我們才有了“炎黃子孫”的共同認知。就中國人的先后長幼排序命名習慣來講,“炎”還是應排位在“黃”之前。盡管炎帝在與黃帝爭奪神農氏“天子”位置的較量中失敗了,黃帝也是我們至今公認的“人文始祖”,可民間還依然頑固地保留著自己的“炎黃”民族習慣稱謂。這一方面說明,炎帝也絕非一般人物,至少是一個雖敗猶榮的大英雄。另一方面也證明,中國人從來就不忘記前人的功勞,也便由來就是這樣牢記歷史而不會忘根忘本。
那么,炎帝究竟又是怎樣一個不凡的人物呢?在這里,我們還是有必要把神農氏與炎帝的關系再澄清一下。各地的民間傳說之所以總會把這兩個人物扯到一起,并混淆成一個人,且由此而產生很多歧義,就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有著密切的聯系。且不說炎帝與黃帝曾經為爭奪神農氏的“天下”,有過一段很長的戰爭與結盟的歷史故事。僅從部族和血緣關系的遠近來講,炎帝與神農氏嫡傳部族的關系也更近,甚至在出生發源地上都是完全相同的。通過前面的史料考證我們就能發現,神農氏“天下”的創始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神農氏,是生長崛起于姜水流域。而炎帝也同樣是生長崛起于姜水流域,也就是神農氏部族的“老家”。這個姜水流域屬于渭河支流,就是今天陜西省寶雞市的清姜河流域。
在“神農氏世衰”而“天下大亂”之際,炎帝作為神農氏部族的“皇室近親”,又是一個強勢諸侯,他起初的名望無疑是要比軒轅氏黃帝大得多。而被神農氏部族兼并融合不久的分支部落,以及邊遠地區新加盟部落的人們,把神農氏與炎帝混為一談是很正常的。或許,炎帝當時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有意識地讓人們把他看作是神農氏的代表。因為當時最起碼在名義上還是神農氏的“天下”,而軒轅氏黃帝不同,炎帝也正是屬于神農氏宗族。同時,由于神農氏的歷史功德特別昭著,神農氏“天下”的時代又特別超長。久而久之,后世的人們便會把神農氏的功德和神農氏時代的事,都和炎帝攪到一起了。包括有些史籍資料上“神農氏炎帝”或“炎帝神農氏”的稱謂,大約也便是這樣以訛傳訛形成的。
那么,神農氏“天下”的時代究竟有多長呢?《尸子》上有這樣一句記載:“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豈每世賢哉?”這里順便解釋一下,尸子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之一,是融合了道、墨、法等多家學說的重要思想家,史學界將其歸為雜家。尸子名佼,有說為晉人,有說為魯國人,他是秦相商鞅的老師。有人根據《尸子》的記載推算,神農氏世系應該傳繼了七十多代,以每代平均大約為三十年計,整個神農氏時代應該長達兩千年到三千年。直至“神農氏世衰”之時,才有黃帝與炎帝爭戰之事。
由此可以想見,上古時期的有巢氏、燧人氏、華胥氏、女媧氏和伏羲氏等,也都不僅僅是一個部族首領或代表人物的稱謂,同時也是指其相應的整個世系時代。因此,中國各地會有多種神農氏傳說版本,甚至會有多個神農氏陵墓,也都不應奇怪,也無需進行非真即偽的爭論。若是各地有不同世代的神農氏陵墓,你能說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呢?
一段插曲過后,我們言歸正傳,接下來還是繼續解讀炎帝的故事。
如前所述,從中國的上古歷史中,我們可以不斷發現和應驗出“西興東衰”循環發展的獨特文化地理現象。即新生力量總是從西邊的渭河流域崛起,逐步擴展并將重心轉移到潼關以外的東部地區后,就慢慢開始由盛轉衰。然后,便又有新生力量從西邊的渭河流域崛起,如此“西興東衰”周而復始。這種文化現象,在此后炎黃部落崛起及周秦漢隋唐次第興起的歷史中,也同樣能夠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大道國學者夏商先生,特將此稱為“中國文化地理第一定律”。
從有巢氏到燧人氏再到華胥氏,中國上古歷史的文明之根,就深深扎在了“華胥古國”,即“華州”所處的關中及整個渭河流域。華胥、華夏、華州、華山、華人及中華的文化淵源,即在于此。伏羲氏作為華胥部族的后世傳人,在經歷了“長于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徙治陳倉(今陜西寶雞)”和“都于陳宛丘(今河南淮陽)”后,便進入了“華胥氏世衰”階段。接著,神農氏“起于姜水(今陜西寶雞市清姜河)”,經過出潼關取代華胥氏而“王天下”之后,便又進入了“神農氏世衰”階段。接著,就到了炎帝與黃帝崛起于渭河流域,并出潼關爭奪神農氏“天下”的時候了。
今天我們要解讀炎帝的故事,還是得從渭河流域的這個“故事源”開始。我們不妨再比對一下神農氏與炎帝的發源地。據《三皇本紀》記載:“神農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媧氏之女,忎神龍而生,長于姜水”。而據《國語·晉語》記載:“黃帝以姬水(今陜西黃陵縣沮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陜西寶雞市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北魏時期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明確指出姜水為渭河支流,位于陳倉即今天的寶雞地區。明代天順五年《一統志》也記載:“姜水在寶雞縣南。”
也就是說,神農氏盡管與炎帝相隔了很多世代,但都出于渭河流域的姜水這一共同的“老家”,這應該是可以確認的。而炎帝屬于神農氏的同宗同族,這幾乎已經是“天下”公認的事。同時,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均發源于陜西中部的渭河流域,這也是學界普遍一致的看法。如果說各地民間傳說及相關記載有歧義,那大多還是由于上述同一世系不同世代的歷史形成的。
再從“西興東衰”這個“中國文化地理第一定律”來觀察,在“神農氏世衰”之際,炎黃部落從渭河流域崛起也應是必然的事。至于起先炎帝為何會占上風?這恐怕還是炎帝與神農氏同宗同源關系更近的緣故吧。我們依然是對照司馬遷的記載,來繼續梳理這個脈絡。
據《史記》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
“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這有點像春秋戰國時代的景象,如果我們把這里的“神農氏”換成“周王室”,就更容易理解了。“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這有點像春秋爭霸和戰國爭雄,而炎帝則是一個比較厲害的霸主,但其他的諸侯們似乎對他有些敬而遠之,這便為黃帝部落的后發崛起創造了機會。于是,就有了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三戰”,在古漢語中是“多次戰斗”的意思,并不一定是指“三大戰役”。為什么要“三戰”呢?可見當初雙方的力量對比還很懸殊,黃帝面對炎帝進行的是一場以小搏大以弱勝強的“持久戰”。
“然後得其志”,這句話非常關鍵。戰爭,無疑是以犧牲生命為代價的血腥搏殺。且不說當時的人口數量還十分有限,更何況炎帝與黃帝也是兄弟“同室操戈”。因為盡管炎帝與神農氏“天子”宗親血緣更近,但從華胥部族到伏羲部族再到神農氏部族,炎黃兩大部落也依然是同處于渭河流域的同族“兄弟部落”。再想想,還有“諸侯相侵伐”的“天下之難”。于是,兄弟攜手共濟天下是民族大義,兄弟相殘殺得你死我活絕不是目的。而所謂“得其志”,便是黃帝意志與愿望的實現。毫無疑問,黃帝當時是對炎帝進行了一場耐心細致的“攻心戰”和“勸降戰”。不過,在當時雙方的力量對比下,炎帝的思想愿不愿意轉彎,的確對黃帝后來“平定天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然後得其志”,司馬遷這句簡練而平靜的描述背后,實際上就已經省略了一場驚心動魄血流成河的惡戰。而這樣對炎黃部落聯盟實力的保存和鞏固,也便是炎帝配合黃帝實現的。若對照后來黃帝與蚩尤的戰爭及結局,我們就更能看到這“戰與和”的不同效果。你看,前面是“然後得其志”,而后面卻是“遂禽殺蚩尤”。在此,我們首先得承認黃帝的文武兼備和大德大智與大勇。因此,黃帝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是毫無疑問的。問題只是在于,面對人心所向與天下大勢,同樣是雄霸一時的炎帝與蚩尤兩大諸侯,對形勢的判斷與反應不同,因而其歷史作用與個人命運結局也就迥然各異。一個只是“得其志”,一個卻是“遂禽殺”。
正因為此,對于為中華民族團結統一與興旺發達所建立的歷史功勛,中國人世世代代崇敬軒轅黃帝,而同時也從不忘記炎帝。“炎黃子孫”這個自我稱謂的世代相傳,也便是后世子孫對炎帝能夠審時度勢深明大義的最大肯定。
至于有些民間傳說和記載對炎黃“阪泉之戰”的夸張演繹,其實并沒有抓住這場戰爭的本質和全貌。特別是忽略了這鼓角爭鳴刀光劍影背后,那場有可能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驚心動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