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孫子”和“老子”于我僅僅是作為一個中國歷史詞語而被記住。細讀《孫子兵法》,是因為《三十六計》的緣故,當時好友告訴我,還有一本與《三十六計》一樣有智慧的書,那就是《孫子兵法》。若干年后,再次翻看《孫子兵法》,卻有再上層樓只說天涼好個秋的感覺。又一想想,雖是一家之言,甚至可能是主觀臆測,無論怎樣,終究不如動手把它記下來的好。
正如孔孟之言、老莊之道一樣,從《孫子兵法》形成到現在,已有幾千年的不斷挖掘和利用,最初的文字已經成為了一種根基,比現在少有血肉。從現在的眼光看來,無論站在何種角度,它和現實角落發生的每一件事毫不相干;但有一個角度卻可以發現,透過現在的理論,她似乎和我們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著某種聯系。因為,幾千年的概括和夯實的基根,在無形中制約著我們,同時,又讓我們得到了自由。
正因為如此,我們不得不以感嘆的目光贊美我們的先祖,對人類和自然獨到和深刻的領悟。盡管當時,抑或現在,無法分清三教九流中的是非曲直,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道家、墨家、儒家、風流家、陰陽家、縱橫家、兵家、農家等,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對當時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作積極的思考,以求能告訴人們些什么,或給世人留下些什么。孫子也是這樣,從爭和斗的角度,對現狀和未來作了深徹的剖析。
非常幸運的是,雖然我們不能完全領悟透其中的一切,但從文字中,我們還是找到一些我們能而且需要領悟的東西。這些東西至今讓我們感到其中的光芒,她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發現,促進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另外一種動力,這種動力不是馬克思所說的生產力,而是來自人類自身,一種促進生產力不斷進步的內在動力,即是“利”。
《孫子兵法》凡十三篇,沒有一篇不提到利的重要和作用:利誘之、利動之、取敵之利、合之以利、不合利則止等等,無不在說明利是各方爭奪的焦點,說明利的重要;也在說明利的作用是使各方因之而動,展開來說,“利”就是的人類行動的規定。凡是有“利”的地方,就一定有一種行動使他歸屬于誰;與之相應,有歸屬的利,仍有行動使他的歸屬發生變化;與之相反,人類的每一個行動背后,一定有利與之相關聯。正是如此,在“利”不斷擁有和失去的沖突中,人類運用智慧,不斷改進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在不知不覺中為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和發展凝聚了力量。因此,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的動力,不僅僅是生產力這一物質力量,更重要的是人類對“利”擁有和對“利”重新分配這一不斷需求的內在動力。
《孫子兵法》中的“利”又是指什么呢?概言之,有大利和小利兩種,而小利又服務于大利。總的來說,大利是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小利是指所取得的戰利品。是故孫子在開篇便寫道: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說: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又說: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并多次以亡國滅族警示用兵之人。是后,幾千年里,國家和民族利益高于個人甚至君主利益的思想,便深深的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成為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利”是基礎,“變”就是精髓。《孫子兵法》中沒有闡述絕對的勝利和失敗,對勝負的論述,在《軍形篇》中說:勝可知,而不可為。《虛實篇》中卻說:勝可為也。對于“變”,在開篇中也明確指出:兵者,詭道也。為了進一步說明“變”對用兵的重要,提出了“將不通九變之利……不通九變之術”、“不能盡知用兵之害,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自保而全勝”、“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可以無窮也”等論點。勝負的轉變、攻守的變化、強弱的相對、虛實的相生、形勢的互補、奇正的衍替、先機后手的易替等,一切都在變化。但這變化著的一切,都不是隨意而動的。“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變化是圍繞著利和害有規律進行的,利害的大小、多少和占有能力,因形勢的不同和占有能力機會的不同而在不斷改變,與時俱進的存在,是不得而為的選擇。
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一條規矩是一成不變,也沒有任何一條規矩改變后一無是處的;同樣,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保持一種永恒的勢態,也沒有一種的勢態只需要一種方法保持,這就是變的原因。“變”的本身也不可能應對任何局勢,“變”也不是唯一不變的規則,她必須因利害關系的變化而決定。這種論述對后人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有很深遠的影響,講求原則,但不拘于原則;講求規矩,但不拘于規矩,這也許正是中華民族綿延千年不斷的其中一個原因,這也許正是中華文明能不斷吸收外部文明的其中一個原因,這也許正是華人能夠擁有堅韌、勤勞、睿智等很多優良品質的其中一個原因。
二戰的時候,有的國家山河不破,卻舉國投降;中國山河破碎,卻頑強拼搏。歷史上,匈奴、元朝、清朝在接觸中華文明后,雖然那時中華文明相對處于弱勢,但還是免不了被中華文明同化。我個人認為,西方文明的體系是一種以對抗為主體基礎的體系,匈奴、元朝、清朝的早期文化都屬于一種以對抗為主體基礎的體系,但是中華文明是在中國經歷戰國時期激勵沖突后,從對抗為基礎的體系上建立起來的一種體系,它包含對抗為基礎的部分,也均等的包含融合體系和自我發展完善體系。因此,東西文明沖突的后期,也許會出現一種更加廣泛的以對抗、融合、自我發展完善為均等主體基礎的文明體系。
正是因為有“變”,在《孫子兵法》中出現了許多對立術語,如強弱、勝負、形勢、攻守、虛實、先后、奇正等,它們在對立又進行了統一,由此構成了《孫子兵法》的基本骨架,而且也只剩下了骨架,其中的血肉早也被后輩們啃得干干凈凈。就是那些骨架和骨架背后的陰影所隱藏的東西,也是千百年來具體操作者們津津樂道的焦點,似乎得到了結論,似乎又永遠得不到結論。
道家認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生萬物。我個人認為,《孫子兵法》也可以看到由“利”到“變”,由“變”衍生出許多相對概念,而又是無窮無盡的戰事,似乎也在遵循這種脈絡。(后面是各篇優秀觀點摘要,省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