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行長只是西方世界的少數派
王今朝
武漢大學戰略決策研究中心
中國不少人迷信世界銀行,而實際上,從政治上看,世界銀行只是國外某種勢力的工具。然而,西方之大,遠不是世界銀行所能代表的。對西方學術界情況比較有了解的,都會知道,從學術上看,世界銀行根本不是一個重要的機構。美國大學畢業的博士,最希望去的是美國的大學,獲得美國名校的教職。只有在大學無望的情況下,才去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說到底,世界銀行不過是一個行政機構,而且可能是一個官僚主義非常盛行的機構。
世界銀行所炮制和推行的華盛頓共識已經在西方破產,實際上也從來根本不是西方主流學者所認可的。如果把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行為學、哲學等學科的主要流派理一理,應該看得就很清楚??墒牵@太耗費精力了(非我個人能及)。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歷史的民族。所以,我這里從法國人阿爾德伯特等14位歐洲歷史學者所撰寫的《歐洲史》(海南出版社,2000)著作關于現代歐洲的最后幾章中歸納一些事實,提出一些問題。它們就已經足夠說明,西方知識界如何看待世界銀行強加給中國乃至其他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國家的觀點,會認為它們是多少愚昧,根本屬于癡人說夢。而那些打著世界銀行旗號的人也完全只是找錯了大旗,因為它根本不可能作虎皮,最多只是紙老虎皮。而且,要對中國今天的社會、政治、經濟、法律、管理等重大實踐做出回答,不管他是“達官貴人”、“學界權威”、“青年才俊”還是“業內精英”、“自由作者”,都必須向自己提出一些類似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所涉及的事實許多都沒有想到過,那還怎么指望解決中國的問題呢?對類似的問題的回答是檢驗一個官員、一個學者、一個知識分子是否有能力思考中國問題的探針!
一、關于美歐某些事實的提問
1. 為什么1973年石油輸出國將出口油價提高了4倍,就引致了歐洲的經濟危機?
2. 撒切爾為什么用減少工資的辦法降低失業率卻在執政12年后被迫下臺?(阿爾德伯特等,p.594)
3. 為什么美國歷史上的經濟發展“得益于”奴隸制,而1960年代歐洲的發展得益于婦女和移民(大多生活在貧民區)的低工資、差異性工作條件,婦女還要忍受其他壓迫(如流產、性侵犯)?
4. 為什么1974年石油價格上漲暴露出歐洲的大部分基礎工業(鋼鐵、造船、化工)缺乏競爭力?
5. 為什么1942年貝弗里奇報告在英國奠定了福利國家的基礎,對疾病、意外、失業、養老等大風險、大需要實行社會保障,讓人們對明天的憂慮逐漸消失,讓人們放心今天去消費(阿爾德伯特等,p.578)?
6. 1973年石油價格的上漲對資本主義經濟產生出的滯脹為什么能夠足以讓凱恩斯主義名聲掃地,而讓貨幣學派乘機而起?
7. 20世紀30年代,比利時、法國、意大利和英國的左派政府為什么實施經濟國有化政策(阿爾德伯特等,p.566)?
8. 歷史上,美國土地上的人群曾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曾支持亞洲(如印度、印尼)和非洲的非殖民化(如利比亞、阿爾及利亞)(阿爾德伯特等,p.568),1956年支持埃及反對英法和以色列,聽任英鎊猛跌(阿爾德伯特等,p.570)。為什么?
9. 馬歇爾計劃130億美元貸款為期4年,1948年-1952年,英國得到32億,法國得到27億,聯邦德國14億(阿爾德伯特等,p.571)。為什么?
10. 為什么歐洲、美國今天的生產能力利用率只有80%乃至70%呢?
11. 為什么資本主義經濟增長速度從60年代的10%(日本)、5%(歐洲)、4.5%(美國)下降到2010年2%、0、1%呢?
12. 資本主義今天的危機難道是一夜之間下來的嗎?
13. 歐美的金融危機表明它們的銀行是現代的銀行嗎?
14. 二次世界大戰及1960-1974年的繁榮是否是馬爾薩斯命題的某種證明?
15. 為什么西歐的購買力在1960年代增加了一倍(阿爾德伯特等,p.,577)?
16. 為什么經濟增長不能改善就業成為西歐在20世紀末的主要特點(阿爾德伯特等,p.593)?
17. 為什么西方答應援助蘇聯,而在蘇聯解體后,卻置之不理呢?
18. 為什么當經濟狀況惡化時,只能使經濟狀況愈來愈惡化的保守黨如撒切爾、里根卻能同時在英國、美國上臺?
二、關于中國的提問
1. 中國為什么在西方加強福利制度時卻放棄了一種可能更為科學的福利制度?
2. 為什么中國能夠出口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
3. 西方發生經濟危機了,中國有過內需不足,還沒有發生經濟危機,但照現在模式,將來會不會發生?
4. 美國擁有世界第一的聲譽,蘇聯也因戰勝納粹而獲得聲譽(阿爾德伯特等,p.566),中國今天如何獲得這種聲譽?這種聲譽越高,其經濟價值就越大。
5. 為什么弗蘭克認為,歐洲中心主義只是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一個插曲,只有亞洲才占據人類文明光環的中心地位,而中國今天卻越“美”越好,越“歐”越好?越“西”越好?
6. 為什么歐洲急急忙忙、心急火燎地從1948年開始就要建立歐洲聯盟,煤鋼聯營、共同市場、原子能聯營、關稅聯盟(1968)、歐洲議會(1979)、歐洲共同體(19??)、歐洲貨幣,中國卻“分權化”?
7. 為什么當歐洲對美國文化進行過濾(阿爾德伯特等,p.575),中國卻開放?
8. 中小學教育的“一個都不能少”的口號在大學畢業生甚至碩士畢業生都沒有就業保障的前景下還有什么意義?
9. 最低收入階層有保障房,公務員有經濟適用房,那在他們之上的不屬于那些少數人的人群就該靠自己嗎?
10. 為什么德國建立了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的區別于美國的“萊茵河”模式,而中國一方面宣稱是社會主義,但其特色卻與“美國模式”漸行漸近?
11. 為什么經濟增長使歐洲政府進行雄心勃勃的合作項目,比如研制超音速運輸機,而中國一切卻都要民營化?
12. 為什么在歐洲,1967年起消費社會就受到批判(拋棄農村、老年人和殘疾人)(阿爾德伯特等,p.578),而中國1990年代末的時候還把羅斯托的“大規模消費”社會概念作為一個理論來介紹?而今天還“擴大內需,重在消費”?
13. 為什么不管是1960年的歐洲美國,還是1919年的中國,還是21世紀的中東,都是青年人帶頭“造反”、游行、示威?
14. 為什么歐洲的精英人物已經被證明無力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因此也不再受人信任(阿爾德伯特等,p.592),而中國許多事務卻交由“精英”處理?
15. 中國目前雖然增長率還沒有下降,但如果沒有原有的社會主義制度,沒有持續的刺激,能保證在未來10年中仍然保持這種增長率嗎?
16. 為什么1987年華爾街股票市場暴跌,顯示了金融市場極不穩定,中國卻極力發展金融呢?
17. 為什么盎格魯-撒克遜式的經濟自由主義1980年就招致許多批評(這種批評顯然具有社會主義理論色彩),在中國卻成為“主流理論”?
18. 歐美可以到海外設廠,為什么中國就無法成功?
19. 中國究竟要分權還是要集權?
三、醒來吧!中國
世界銀行行長的聲音雖然是西方的少數派聲音,但因為它有組織、有資金、有光環、有伎倆,而世界上不缺乏不辨真假的人、頭腦簡單的人、唯利是圖的人、目光短淺的人,因此,對這種少數派聲音也不能掉以輕心。
知識分子的天職是回答問題。優秀的政治家必然是能夠回答眾多領域問題的知識分子。如果一個政治家缺少這種能力,就很容易成為被別人操縱的木偶。蘇格拉底認為政治家最好是哲學家,那可能是因為他知道,讓政治家成為全才,是很耗精力的事情。掌握了哲學就可以駕馭全局。不過,今天的哲學當然與蘇格拉底的哲學不同了。今天,對中國社會發展有用的哲學只有唯物主義和辯證法。今天,讓政治家成為哲學家或許是一種苛責,但他完全可以用本文所提出的一些問題來考量他的智囊,看他的智囊是否能夠出色的回答。比較下來,智囊還是飯囊就很清楚了。
本文對《歐洲史》的借用表明,中華民族的許多知識分子今天在文化上、意識上、思維上、理論上、理念上遠遠不如歐洲左派。他們發表的許多言論受到了以世界銀行行長為代表的少數派的操縱。我們本來應該了解的知識、信息,雖然已經有不少被翻譯成中文,可是,由于種種原因(比如中國許多媒體的財經記者、撰稿人根本不懂得經濟學),它們沒有成為社會的普遍的共識。從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看,文化問題、意識問題、思維問題、理論問題、理念問題成為中華民族當前面臨的最主要的社會矛盾領域之一、最主要的戰略問題之一。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國家恐怕又要面臨噩夢!這是任何一個視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匹夫都不能容忍的。
2012年3月7日凌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