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惡性通脹來到的時候,人們最擔心的事是財富貶值。于是有人買房子,有人買金條,有人買墓地,有人買糧食等等,有人說,這些東西變現困難,風險大,不如買股票,買債券,買基金,有人說,發生惡性通貨膨脹,股票、債券、基金都可能出現大幅度下跌,都有風險。我說,惡性通貨膨脹是市場經濟秩序的大混亂、大危機。大混亂時代最要緊的是保命,不是保財富。中國古代有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守財奴不幸落水,岸上的人大喊讓他丟掉裝著銀子的錢袋,他不肯,最后溺水而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什么時候我們必須分得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事,什么是次要的事,什么是假象,什么是本體,如果把身外之物當成性命,身家性命就沒有了。
在經濟大危機的背景下,我們應該首要考慮的是保住性命。對此,人們不以為然,認為大危機不會危及到自己的性命。這種想法太過于樂觀了,經濟危機一定會引起社會危機,社會危機一等會引起生存危機。想必大家對xx年春夏之交的風波記憶猶新,表面看是政治危機,實則是經濟危機的表現。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最要緊的關口是價格闖關。1988年、1989年價格猛漲,引起各界的強烈不滿,矛頭直指經濟腐敗(官倒)和政治。快刀斬亂麻,平息風波,恢復穩定,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今天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已不是二十年前的境況,一旦有亂,不同社會階層定會出來表演一番、爭奪一番。國際敵對勢力更會抓住時機,敲骨吸髓。
自己的性命是重要的,國家的前途命運更是重要的。國家的動亂就是個人的災難,要避免個人災難,就必須消除國家的動亂。要消滅由于通貨膨脹引起的國家動亂,就要正確認識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提出治理通脹的措施。
惡性通脹的產生的原因在于把本體和假象顛倒了。
第一,發展經濟的目的是提高民眾的幸福指數,我們卻把發展經濟的目的看成是追求GDP。于是民眾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了,生存環境越來越差了,多數人占有的財富越來越少了,少數人占有的財富越來越多了,多數人和少數人消費的社會產品都相對越來越少了,貨幣形態的社會財富越來越多了,必然產生物價越來越高了,危機就會發生。
第二,人們持有貨幣的目的本來是消費,市場經濟卻讓錢生錢成為人們持幣的目的。市場經濟在按資分配的制度下,讓少數人擁有了剩余財富,他們便產生以錢生錢強烈愿望,于是銀行產生了,債券市場產生了,股票市場產生了,外匯市場產生了,期貨市場產生了,期權市場產生了,這些市場不斷生產著大量的準貨幣,滿足著少數人對財富的意淫。準貨幣和貨幣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造成貨幣不斷地貶值,泡沫焉能不堆積?危機焉能不來臨?
第三,國際貿易的目的本來是互通有無,用自己的“有”交換別人的“有”,既解決自己的“無”,也解決別人的“無”。市場經濟卻把國際貿易看成發大財的機會,結果國內市場的流通商品數量減少了,花花綠綠的票子卻增加了。如果票子是可以信賴的,貿易順差只是推遲消費,或者說儲備財富。可是現在情況是貨物換回的票子是不可信賴的,其價值不斷的縮水。這種條件下的貿易順差就是財富轉移,或者說災難的積累,物價上漲只不過是一種警示的征兆罷了。
第四,增發貨幣的目的是擴大內需,矯正按資分配制度下財富分配的不均衡性,本應通過無償的方式發到低收入者手上,結果卻是通過有償方式把增發的貨幣集中到了高收入者的手上。高收入者拿到增發的貨幣不是為了實現商品的使用價值(通過購買進行消費),而是為了商品價值的增值。比如買房子本來是用來居住的,可是高收入者買房子卻是為了投資。房子既然成了熱炒的對象,價格就必然越來越來越高。增發貨幣在現行銀行信用制度下滿足了高收入者對財富的追求,也滿足了銀行本身斂財的欲望。他們在過剩條件下的最輕松的賺錢手段就是拉抬價格,炒房子、炒地皮、炒股票、炒大蒜、炒石油、炒黃金等等。高收入者在前面沖鋒陷陣,銀行在后面提供彈藥,一步步把經濟列車推向懸崖。
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實乃人們顛倒了本體和假象,把死亡當新生,把羞恥當光榮。要避免惡性通脹,我認為我們先要回答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第二,開展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貨幣的有哪些內容?貨幣的本質是什么?
第四,少數占有多數財富的人和多數占有少數財富的人的關系如何在市場化過程中演化?是彼此和諧相處,還是一起奔向終點?
大俠認為通貨膨脹的實質是少數占有多數社會財富的人為追求財富最大化,通過貨幣的異化,挾持政府或者聯合政府剝奪多數人財富的過程。在市場經濟制度下,資本不僅通過資本支配勞動實現利潤最大化,同時還通過通貨膨脹實現財富最大化,貨幣不僅是支付的手段,更是剝奪的工具。
西安財經學院王大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