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斷送了我們村的農業機械化?
2009/1/7
我所在的村是蘇北一個普通鄉村,叫“東進村”,比一般的村大一些,有十個生產隊,一千多戶人家。80年代初我還很小,剛記事吧,只記得那時很窮,老百姓幾乎沒有什么家用電器,不過家家都有一個小廣播,掛在墻上,一根地線插在地里,就能說話、唱歌。那時小廣播的作用可不小,不但能傳達縣鄉的政策指示,先進事跡,革全歌曲,村里有什么事情也可以通過小廣播直接告訴村民。
雖然那時窮,我們村卻有兩臺大彩電,一臺在大隊部“即現在的村委”,一臺在學校里。大隊部有一個很大的長方塊型的院子,估計有5000平方米,村委辦公室、會議室、廣播室、民兵室等都在這里,村里還有電鋸房、農具修理房、車庫等。那時我們一群孩子喜歡到大隊里玩,看農具修理房里車床,電焊時的強光還有那些電焊條頭,都充滿了好奇和新鮮。。。。。。
記得那時大隊部的院子里還停放著很多機器:有一臺大馬力的履帶東方紅拖拉機,及一些配套的深耕機、播種機、耙地機等。還有兩輛解放牌汽車,四臺50型大拖拉機和一些手扶拖拉機。那時候播種機等機器全部放在大隊院子里,風吹雨淋日曬,生滿了鐵銹,我們一群孩子卻喜歡爬上爬下地玩,全不想為什么這些機器“不干活”了呢?不知又過了幾年,這些機器和村集體財產汽車等也看不見啦。。。。。
后來長大啦才知道,改革開放前我們村是很有名的村,縣廣播站經常廣播我們村的事跡。那時我們縣是機械化試點縣,我們村又是機械化試點村。我們村的集體經濟確實蠻好,有磚廠,有飼養廠,有鋸木加工廠,家具加工廠,農具加工修理部,有農業機械化設備,有汽車運輸隊,有供銷合作社,有中小學校,可以想象我們村在那個時期確不同凡響!后來也明白為什么那些機器會長滿鐵銹,“不干活了”,大包干后,每家每戶一小塊地又如何讓這些機器去“干活”呢!現在倒好,30年過去啦,村集體財物都被賣得賣,包得包,村民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重復著幾千年的古老耕作方式,甚至人工拉犁,扁擔挑水,受著艱辛種點糧食。。。。。。
經常我想,如果當時不“大包干”,不要說過30年,就是過10年,我們村的面貌會產生怎樣的變化?農業機械化30年前已基本實現的我們村,為何變成30年后卻還在重復著幾千年前的小農生產方式?30年來我們村倒底是前進啦還是倒退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