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從12.1開始,以“評論員”的名義連續刊載了四篇文章,組成一個系列“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分別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不能走回頭路》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全文可參見(http://opinion.people.com.cn/GB/8213/49160/49217/8464287.html)。
我仔細看過之后,想跟“評論員”們聊聊天。雖然我可能永遠沒資格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字,但是針對諸位的文字發表看法,這個權力總還是有的。您若不是黨員,我就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身份,您若是黨員,我就以黨內同志的身份。
改革開放的偉大成績該怎么形容?這事關諸位這個系列文章的成敗,不能不高度重視。雖然人民日報不是統計局,不能滿篇都是數據,但是數據太少,或者數據太荒唐,顯然不行的。
以這四篇為例,用數據描述成就的,有一些,累計如下:
***這30年,一個占世界人口1/5的發展中大國,經濟從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至世界第四
***把歷史的時針撥回到1978年,我們看到,當時法國戴高樂機場一小時起落60架飛機,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一小時才起落兩架。如今,北京首都機場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航站樓,每小時可起降飛機超過124架
***30年,中國經濟保持年均近10%的持續高速增長,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30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兩千多萬。據世界銀行統計,過去25年來全球脫貧所取得的成就中,約67%的成就應歸功于中國。
首先,有些數據在自找麻煩。比如“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兩千多萬。據世界銀行統計,過去25年來全球脫貧所取得的成就中,約67%的成就應歸功于中國”,說脫貧成績很大就行了,何必把世界銀行搬出來?您既然想借助個權威機構,那其他人也可以嘛。就在不久前,聯合國與世界銀行根據其聯合進行“國際價格比較”(ICP)項目發布的新的購買力平價數據計算各國經濟的實際規模和貧困人口后,大幅調低中國經濟的實際規模和平均購買力,大幅調高中國極度貧困人口的比例。按照他們:極度貧困(赤貧)人口---按購買力平價(PPP)每人每天消費1美元;貧困人口----購買力平價(PPP)每人每天消費2美元的標準,到2007年,中國赤貧人口1.35億人,占人口比例10%;貧困人口4.3億人,占人口比例約32%.........自家的事情關起門好商量,何必找洋鬼子呢?
其次,有些重大問題沒有數據。比如這句話:“國有經濟的比重降低了,但公有制經濟的實力和控制力卻不斷增強。”,比重降低到多少了?怎么個“不斷增強”法呢,可不可以量化呢?這都是要拿數據說話的。否則,你說“不斷增強”,別人還能說“不斷削弱”呢,都是空對空,搞純理論想象,沒多大用處。當年人家國民黨就是一邊損失800萬人,一邊歡呼“勝利轉進”的,難怪當時老百姓說,國民黨的新聞要反過來理解。
此外,有的數據莫名其妙。比如那個“當時(1978)法國戴高樂機場一小時起落60架飛機”,我查了一下,發現這么個數據:2004年,按飛機起降量來計算,夏爾·戴高樂機場以525,660架次位列歐洲第一(http://baike.baidu.com/view/14360.htm),算一算,正好一小時60架次,但這是人家2004年的水平.....要么呢,人家戴高樂機場26年原地踏步,毫無發展,估計是沒有改革開放的緣故;要么呢,某位評論員在堆字的時候,隨便找個數據就往1978年安了,反正只要比1978年的中國強就行。真相如何?天知道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