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錕吾山人 的《還是社會主義好--美接管兩房救AIG究竟打了誰的耳光?》一文([InstallDir_ChannelDir]Class22/200809/51824.html),有句話不得不說:美國救市-----接管兩房救AIG------是跟“社會主義”無關的。如果簡單的認為美國這是在向“社會主義”取經,不僅是高估了自己,也是低估了對方。
錕吾山人認為:“1929年,羅斯福是靠國有化擺脫了經濟危機”,這是對那段歷史的錯誤理解,“羅斯福新政”固然跟傳統的自由資本主義不同,但是跟“國有化”一樣是八竿子打不著。“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如復興銀行、以工代賑、改善勞資關系等等,都不是標準意義上的“國有化”。
就拿復興銀行政策來說(這也是許多人用來跟當今美國政府救市比較的話題),“羅斯福新政”的核心是用“許可證制度”和單獨的審查來促使大批面臨倒閉的銀行重新開業,在這個過程中扶持有活力的、淘汰崩潰的,跟“國有化”并無關系。當時的美國政府接管了幾家大銀行?控股了幾家大銀行?直接管理了幾家大銀行?都沒有嘛。
即便是后人看來最具社會主義特色的“以工代賑”,其主要模式也是通過設立各類工賑機關,在全國范圍內大興土木,投資建設各種大小基礎設施。從本質上說,這更加類似我們今日頻繁使用的以政府投資拉動經濟(兩者當然有差別,這里暫且不談)。這能叫“國有化”么?恐怕不行,否則今日的中國就是在無時不刻的強化“國有化”。
回到“兩房、AIG”的問題上來,美國對這些的金融機構的采取的政策能不能叫“國有化”?我看也是不行的。所謂的“國有化”,就是由國家出面收購、控制、經營、管理,核心是要“管”。美國接管兩房也好、貸款AIG也好都與之不符。就拿接管兩房來說,美國政府的目的只有兩個:保證兩房的業務不要現在崩潰、在未來適當的時候出售相關資產,其核心是“賣”而不是“管”,是指望熬過這一段將來賣個好價錢,這顯然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國有化”。貸款給AIG就不說了,更加與“國有化”無緣。值得注意的是,貸款人是美聯儲,而美聯儲本質上是私有機構!所謂的“國家出面救助”到底價值幾何,是很可以討論一下的。
所以,美國政府到目前為止的救市舉措,本質上并不是“社會主義”,但確實帶有“社會主義”的味道----如果把“國家資本主義”的興盛看作受到了社會主義的影響的話。換言之,美國只不過是標準的實踐了一回“國家資本主義”道路,而這條道路,是戰后半個多世紀以來西方主要國家的主流選擇。真正的自由資本主義早就“死亡”了,即便現在時髦的新自由主義,也不過是西方拿來忽悠發展中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內部的一些白癡拿來自我滿足的,有哪個西方發達國家,現在是照著他們給發展中國家開的藥方而抓藥給自己吃的?
有人要問了:既然是帶有“社會主義”的味道,既然是受到了社會主義的影響,能不能說美國這是在邁向社會主義?顯然是不行的!只要私有資本還是占據優勢,只要少數寡頭還掌握著國家政治經濟命脈,社會主義就是空談。美國的救市措施,核心依然是確保資源在寡頭間分配,想想美聯儲的性質和財政部長保爾森的出身背景,就容易理解了他們的一系列動作了。
那么美國救市的真正意義何在?拋開避免金融崩盤、經濟衰落,我認為有三:
其一,證明了自由主義鼓吹的“政府不干預經濟”是空談;
其二,證明了美國這個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始終沒有放棄對經濟的直接干預;
其三,證明了中國國內推崇自由主義的某些人已經遠遠脫離時代。
這三條,對于信仰社會主義的人來說已經是非常大的鼓勵了,非要拔高到“美國在搞社會主義”,就像一開始說的:不僅是高估了自己,也是低估了對方。沒有意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