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強化黨的宗旨管理能力上看中國的未來
田忠國
胡錦濤總書記在9.19講話中明確指出:“做到謀劃發(fā)展思路向人民群眾問計,查找發(fā)展中的問題聽人民群眾意見,改進發(fā)展措施向人民群眾請教,發(fā)展任務靠人民群眾努力,衡量發(fā)展成效由人民群眾評判,最大限度地把全社會的發(fā)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fā)展上來。”我個人認為,這個謀劃、查找、改進、發(fā)展、衡量的問題,就是檢驗“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各種企業(yè)、管理軍隊、管理教育的權利(毛澤東語)”的權利落實標準。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借用 潘維 先生的話說就是,這些宗旨都很好,都值得人們認真總結。但我還認為,一方面要認真總結,集成完整的話語體系,另一方面,也是最關鍵的方面,就是認真研究如何更好的管理好宗旨,使人民群眾感受到宗旨不在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鏡中之花,而是在他們的生活中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為此,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建國后不同歷史時期的宗旨管理問題。
第一階段,從1949年10月到1966年,這個時期我們不妨稱之為精英管理實驗期。在這一歷史時期,從當時的歷史史實上看,毛澤東相信有劉少奇主導的“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各種企業(yè)、管理軍隊、管理教育的權利(毛澤東語)”的實踐,是完全可以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雖然在這個過程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毛澤東不得不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調整,但他最終發(fā)現,他信任的精英隊伍是靠不住的。
有人透露出說,在文革前夕,毛澤東曾在滴水洞閉關不出十多天。在這十多天中,沒人知道毛澤東其間想了什么。但從毛澤東給江青的家書和此后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我們還是能解讀出毛澤東的所思所想的。因為,一,沒有民權管理,只有精英管理宗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會演變成人民為官僚精英服務。二,宗旨管理的關鍵需要一套和平制約或叫斗爭機制,而建構和平制約機制的先決條件,則是“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各種企業(yè)、管理軍隊、管理教育的權利”必須成為國家政體的主體,但是,建構以民權為主體的國家政體的先決條件,是思想與文化的革命,也就是說,有什么樣的思想文化,就有什么樣的國家政體,比如,只有人人平等的新思想、新文化、新價值觀念,才可能構建出“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各種企業(yè)、管理軍隊、管理教育的權利”的制度機制。三,人人平等的新思想、新文化、新價值觀念的產生,并非是從天掉下來的,也并不是某個先知先覺者有了人人平等的新思想、新文化、新價值觀念就能成為社會共同追求的價值目標的,這就需要社會實踐。也就是說,只有通過人民群眾的實踐,通過思想文化的斗爭和革命,才能形成社會的價值秩序,并在人人平等的新思想、新文化、新價值觀念的價值秩序中,逐漸形成“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各種企業(yè)、管理軍隊、管理教育的權利”的制度機制。
或許,毛澤東在滴水洞期間思考的全部問題就在這里。
第二階段,也就是毛澤東從思考到實踐的宗旨管理階段,一般情況下,人們把這個階段稱之文革。從親歷文革的左派人物的文章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文革過程中,確實出現了不少失誤、不當或錯誤,有的錯誤對文化革命來說,還是致命的傷害。但是,不容置疑的一個嚴重問題是,文革左派的親歷者,并沒有從自身的身份演變和思想演變的角度分析文革的成因,而是從個人所受的委屈中,批判文革的錯誤,這樣的結果就導致了給人文革全是錯誤的印象。對于右派而言,左派的這些對文革的誤判,不僅沒有起到維護毛澤東思想的作用,反而成了右派解構毛澤東思想的佐證材料。從這個角度說,推翻毛澤東思想路線的,左派在前,當了開路先鋒,右派在后。這樣說一些上了年紀的左派先輩一定無法接受,但是客觀事實如此。當然,我無意指責那些左派先輩,只是在此提出這個問題,一方面為總結文革經驗,另一方面,也旨在提醒人們不要重犯低級錯誤,再給“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各種企業(yè)、管理軍隊、管理教育的權利”制度機制造成重大損失。
從社會實踐的角度說,為了實現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政治目標,在沒有可資借鑒的經驗的情況下,在探索與摸索的過程中,社會付出一定的代價是不可避免的,中國如此,世界各國的社會實踐無一不是這樣。當然,有人一定會說,文革使中國付出了一定的社會代價,所以,中國要發(fā)展就必須杜絕文革的發(fā)生。但是,持此論者不是別有用心,就一定是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一無所知,因為,人類歷史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從封建社會再到資本主義社會,每一次演進過程,人類社會都曾付出慘痛的代價。由此可知,沒有這些慘痛的代價,就沒有人類社會的現代理性,或許,到目前為止,整個人類還處于奴隸社會的理性之中。
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的角度說,沒有和平的思想文化革命,就只有社會的暴力革命了。所以,中國要想避免社會的暴力革命,只有走毛澤東和平的思想文化革命之路。
但就目前看,中國的無良精英已把和平的思想文化革命之路堵死了。中央能否重啟和平的思想文化革命,是中國能否避免暴力革命的關鍵。
因為,毛澤東在文革中要探索的,一是和平的思想文化革命,二是人民權利管理宗旨的問題的。到目前為止,中國人民一聽說黨的宗旨就激動不已,但一面對現實就懊惱不已,從這一事實上我們可以發(fā)現,不是黨的宗旨出了問題,不得人心,而是宗旨管理出了問題。從文革實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文革時雖然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產生了錯誤,但由于民權的介入,黨的宗旨始終沒有重大變化,也就是說,黨的宗旨成了人民群眾判斷官員行為的價值標準,并成為支持或反對某個官員的標準理由。
由此可知,沒有民權為主體的政治機制,黨的宗旨就不可能在官員隊伍中的踐行。
第三個階段,也就是改革開放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不難發(fā)現,收走民權搞改革,搞發(fā)展,結果是,中國越改革開放,就越離黨的宗旨越遠,改革的成果也越離人民群眾越遠。失去民權管治的官員和精英,在中國歷史上上演了一場自由掠奪國家與民財富的狂歡節(jié)。
因此,中國現在的問題,也是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就是黨的宗旨管理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在改革開放的名義下出賣主權經濟也好,官員、精英的胡作非為也好,用開制度門賣國也好,都無法得到有效扼止,科學發(fā)展觀也無法得到有效落實。
一、搞好黨的宗旨管理是防止權力蛻變的有效途徑
大多數平民百姓認為,黨的宗旨很好,但管理太差。所以,從黨的宗旨上看,是人民群眾向往的,也是人民群眾竭誠支持的,但由于宗旨與制度的分離,造成了很多社會問題。再進一步說,黨的宗旨離人民利益很近,但制度卻走向了黨的宗旨和人民利益的反面。如果認真分析這一事實,我們就不難發(fā)現,在保障社會發(fā)展方向的制度制定上,確實出現了重大問題,同時也說明,我們這個人民曾經熱愛、支持的權力已經蛻變了。由于權力的蛻變,制度和宗旨相背離,甚至在這條背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從這個角度說,搞好黨的宗旨管理,是防止權力蛻變的有效途徑。但是,黨的宗旨管理是一個巨大的系統(tǒng)工程,但首先要解決為什么人的方向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我們也就擁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從黨的歷史上看,1940年搞的三三制應該說是個開頭,也就是說,用民主的手段確保了黨的宗旨不走樣、不變形。建國后,由于黨從革命變成了執(zhí)政黨,身份的置換決定宗旨管理方法的不同,但是,直到文革前也一直沒有找到一個良好的方法。或許,在建國初期,他曾寄希望政府本身的管理功能,管理好黨的宗旨,但事實上,政府的官僚化導致的權力蛻變不僅沒有管理好黨的宗旨,而是相反。這時候的毛澤東就只有把目光投向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因為他清楚,黨的宗旨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因為,只有人民群眾才是黨的宗旨最堅決的擁護支持者。但是,要讓人民群眾成為黨的宗旨的管理者和捍衛(wèi)者,首先要確立人民群眾的政治權利問題,因為,人民群眾如果沒有政治權利上的保障,既便再想捍衛(wèi)黨的宗旨也是不可能的。
有人可能認為,人民的民主權利是寫進當時的憲法里的,不存在人民群眾的權利問題。如果我們不是太過理想主義,而是直面中國的客觀現實就會發(fā)現,憲法里的人民民主權利,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還沒有進入社會各階層的思想觀念中。而憲法真正起作用,就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字中,而要進入人們的思想觀念里去,只有那樣才能成為人們思考問題和采取行動的價值標準和行為標準。人民民主的權利觀念,要在人民群眾中扎根,就需要革除在人民群眾過去思想中的封建觀念、等級觀念、宗法觀念等。但是,人民群眾要革思想觀念的命,首先要有革命的權利和革命的膽量,因為,革命的權利決定革命的膽量,有了革命的膽量,人民群眾在社會斗爭的實踐中,就能學會思想文化上的自我革命。有了思想文化的自我革命,人人平等的自由民主觀念和自由民主思想、自由民主價值、自由民主文化才能形成,并最終形成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的自由民主價值秩序和制度秩序。
形成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的自由民主價值秩序和制度秩序,人民群眾才能承擔起黨的宗旨的重任。如果不從這個角度思考問題,我們就無法理解毛澤東在文革前后的有關對民主權利問題的論述,也無法解開毛澤東發(fā)動文革的心理之迷。當然,重新思考文革是為了在新的歷史時期,為黨的宗旨管理尋找新的路徑。再進一步說,黨的宗旨管理能力的問題,是關系到黨和共和國前途命運的大問題。
二、搞好黨的宗旨管理是保障實現人民群眾共同愿望的前提條件
我之所以說黨的宗旨管理是關系到黨和共和國前途命運的大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黨的宗旨管理能力,直接關系到能否實現人民群眾共同愿望。
但是,不容諱言,這些年,由于社會階層利益的分化,思想文化觀念也隨之分化,并形成多元對立的狀態(tài)。如果僅僅在社會上形成這種多元對立的思想文化狀態(tài),是起不到對黨的宗旨的解構作用的,因為,社會的多層階利益結構,必然導致思想觀念的多元化。但是,如果黨內形成思想觀念的多元化,必然對黨的宗旨產生解構作用。有人可能認為,黨從革命黨轉換為執(zhí)政黨之后,黨內思想多元化,恰恰代表了不同利益階層的利益訴求。如果不從黨的基礎是人民群眾這個角度上說的話,這話是對,比如說多黨制國家,不同的黨派代表了不同社會階層的利益。但是,中國是個一黨執(zhí)政的國家,而中國的現實又是,僅農民人口就達九億之多,如果再加上產業(yè)工人和流浪無產者,估計會有十億之多。中國總共有十三億到十四億的人口,如果執(zhí)政黨不堅守這個龐大的社會基礎,而是移植到其它的社會群體,以維護少數人的利益為己任,其結果只會催生暴力反抗并進而催生暴力革命。
從這個角度說,黨內的思想是不能多元的。
但中國又是個多元多層階結構的社會,不同的社會階層必然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因此,思想觀念的多元性也是必然會存在的。大家知道,不同階層的思想理論,都是為本階層尋求利益或社會正義的理由,而在為本階層利益尋找理由的過程中,如果堅持了社會道德,或基于社會道德和社會正義生成的理論體系,就形成了理論中的神性光輝。比如說, 茅于軾 先生在“民主是一個不最壞的制度”一文中說,窮人的悲慘命運是和暴力實施平等有關。絕對平等必定對貢獻多的人強制剝奪,把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剝奪給窮人。所以它包含著財富創(chuàng)造的不平等,它打擊能夠創(chuàng)造更多財富的人。 茅 先生的這段話,就是為剝削尋找理由的標準文本。但是, 茅 先生在寫“絕對平等”這四個字時,一定忘記了一個不可磨滅的客觀事實,那就是,從有人類歷史以來,至今尚未出現過“絕對平等”的先例,既便在中國的前三十年,也是實施八級工資制的。現在的青年人大概很少知道八級工資制了。所謂八級工資制,就是根據個人的技術能力和創(chuàng)造的效益大小,劃分出八個工資等級標準,旨在獎優(yōu)鼓劣,也就是說,通過對技術好、效率高的人獎勵(工資高一些),鼓勵技術差、效率低的人努力, 茅 先生無視客觀事實,把社會發(fā)展的基準點造成的社會貧窮,硬說成是“暴力實施平等”的結果。
我不反對 茅于軾 先生為剝削階級尋找剝削的理由,因為,每個階級都有訴求本階級利益的自由。但是,請 茅 先生一定要注意,為剝削階級尋求剝削的理由時,一定不要突破道德的底線。如果突破了道德的底線,就不單單是個階級利益的訴求問題了,而是一個缺乏社會道德的卑劣之輩。
其實,中國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就是在茅于軾之類的先生理論指導下開展的,加之有郭京毅之流的制度制定和制度操作,導致了黨的宗旨與制度背離。從這個角度說,思想決定制度,也就是說,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產生什么樣的制度。
也由此可知,要想構建一個良好的管理黨的宗旨體制機制,就必須首先確立毛澤東思想在中國的主導地位。因為,人民群眾是管理黨的宗旨的唯一的重要力量,如果偏離毛澤東思想,黨的宗旨的管理權,就必然交給茅于軾式的精英,而不是人民群眾。
三、人民群眾管理黨的宗旨的途徑、方法和制度機制
胡錦濤總書記對于宗旨管理的路徑、標準和方法,在今年的9、19會議上明確指出:“做到謀劃發(fā)展思路向人民群眾問計,查找發(fā)展中的問題聽人民群眾意見,改進發(fā)展措施向人民群眾請教,發(fā)展任務靠人民群眾努力,衡量發(fā)展成效由人民群眾評判……..”有了宗旨管理的路徑、標準和方法,下一步就是把這些路徑、標準和方法打造成以民權為主體的宗旨管理機制。當然,這種宗旨管理的民主機制,美國人會以集權的名義大力反對,中國的美國式主流精英也會以極力反對,比如說茅于軾、 李民 先生之類的主流精英,吃著中國人民的飯,一方面拿著中國人民的錢,一方面也不忘記拿美國的錢,以改革開放、政治改革的名義為美國出謀劃策。這樣說,此類先生一定會大為光火,以為我太國家主義、民粹主義、或者說太左,因為,在此類先生看來,現在的國際化就是無國界,誰有本事就由誰自由的拿,以民權為主體的政治體制就是群體暴政(比如說文革時期),不是民主,反對賣國就是左傾,因為不賣國中國就無法發(fā)展,就會停滯不前(他們常舉的例子就是中國的前三十年,特別是文革時期),批評改革開放中的錯誤、失誤或制度性賣國,堅持改革必須以人民利益為立足點、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普惠人民大眾就是反對改革,維護黨的領導、維護黨的宗旨,堅持毛澤東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強化國家意志、強化國家權力意志,維護中央權威就是集權專制,任由主流精英胡作非為,任意踐踏人民意志、國家意志、權力意志就是民主,那么,我甘愿作一個堅定不移的國家主義、民粹主義、左傾主義者,并堅定不移的甘愿作一個改革開放的反對者。
扯遠了,繼續(xù)談管理黨的宗旨的機制問題。
在前面我們已經談過,中國建國近六十年,經歷了兩次精英管理黨的宗旨的歷史時期,一次是文革前,另一次是文革后,這一前一后都是由精英管理黨的宗旨。在這兩個時期,前一次是精英用現代管理解構人民的民主權利,后一次是精英直接跳出來,打著改革開放和人權、民主的旗幟,否定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剝奪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權。由此可知,兩次精英管理黨的宗旨,不僅沒有起到維護黨的宗旨的作用,相反,還嚴重破壞了黨的宗旨。
歷史事實證明,只有在文革時期,人民群眾擁有了至高無尚的民主權利,包括造反權、奪權權、四大權,維護了黨的宗旨。但就是這個維護黨的宗旨的民權確立的思想文化革命運動,卻遭到黨內、外極右派的堅決反對,誤導了設計師的判斷,對文革下了不正確的結論,進而被 茅于軾 先生之流全面否定中國的前三十年(茅于軾“民主不是一個不最壞的制度”原文地址:http://www.chinashanwang.com/articleview.asp?id=1955)。
中國的前三十年,或者說前55年,是中國共產黨合法執(zhí)政的基礎。但不知為什么,當來勢洶洶地精英瘋狂拆除這個基礎的時候,黨內的理論精英并沒有站出來捍衛(wèi)黨的合法基礎,而是同極右精英一唱一合,用“普世價值”解構毛澤東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黨的治國理論、黨建理論。而民眾中維護黨的執(zhí)政宗旨,向極右分子說不的文章,總是遭到莫明的壓制或迫害。這是不是說明,黨內的某些重要權力被反黨分子占領了?
結束語
我個人認為,只有把人民群眾的民主權、質詢權、監(jiān)督權、問責權、反對權程序制度化,既避免文革的混亂無序,又借鑒文革時的民眾管理黨的宗旨,才能有效的確保黨不變色、權不變質。除此之外,別無它途。因為,人民群眾最清楚,捍衛(wèi)黨的宗旨,就是捍衛(wèi)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前途命運。從這個維度說,堅決捍衛(wèi)黨中央、捍衛(wèi)毛澤東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黨的執(zhí)政宗旨的中堅力量,不是極右精英或賣國的精英,而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
這樣說,極右分子和黨內的反黨分子,一定會蒙蔽中央,說我忽悠高層,因為,中國到處發(fā)生或和平或暴力的民眾反抗事件,民眾怎么會支持中央呢?為政者應該明白,民眾的反抗是反抗那些背離黨的宗旨,破壞毛澤東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不法精英和不法官員,而不是反對黨的領導、反對黨的宗旨。因此,這一點必須搞清楚,搞不清楚,定錯了性質,人民群眾就真的會被逼迫到人民群眾絕對不愿走,但主流精英渴望人民群眾走、并迫使人民群眾走的反抗道路上。再進一步說,中國只有讓民權強化管理黨的宗旨,人民群眾的心才會重新凝聚在毛澤東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旗幟下,中國才能走出國內外反動勢力的圍困,走上真正崛起的發(fā)展道路。
當然,中國要發(fā)展,就不可能完全避免同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矛盾沖突,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同國內官僚買辦、賣國勢力的矛盾沖突,但是,中國必須向國內外一切反對勢力說不,重新用人民的意志打造強大的國家意志。反之,中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科學發(fā)展。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