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輿論戰爭

私有化改革下如何寫政論——談談政論寫作常識

寒江釣雪 · 2013-09-17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在“特別是”的當下,在網絡深入尋常百姓生活的今天,由于私有化改革所致使的社會各階層矛盾不斷產生,代表各利益階層話語權表達的“網帖、網文”也大量呈現,從而給每個人合理表達各種政論訴求的可能與空間,但當下流傳網文參差不齊,確有必要進行關于政論寫作常識的普及。

  特殊歷史時代必然會有特定的時代產物。而自從文字被發明以來,這些都被以文字的方式記述下來,成為一些特定時代的特殊化標記。即如提起唐代,我們便會想起唐詩,還有宋詞、元曲、明清的白話小說等等。而在“特別是”的當下,在網絡深入尋常百姓生活的今天,由于私有化改革所致使的社會各階層矛盾的不斷產生和激化,代表各利益階層話語權表達的“網帖、網文”也大量呈現。而這些網文其實還都是以政治與思想評論的方式反映出來。也由于網絡的興起與發展,從而給每個人都有了合理表達各種訴求的可能與空間。其實這些網文還都是以政論的方式表現出來的。但觀其當下流傳網文的質量參差不齊,確有必要進行關于政論寫作常識的普及。這也是寫作該文的目的之一。

  一:什么是政論?

  政論,是政治論述文的簡稱。從形式上看,它是論說文的一種;從內容和作用來看,它和政治密切相關。政論作者要從一定的政治立場出發,明確回答現實中的政治問題和其它社會問題,確定地表明自己這樣或那樣的態度、見解和觀點。

  一):狹義政論和廣義政論

  政論一般可以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

  1.狹義政論,專指論述政治問題的論說文而言。只要是直接評論現實的政治問題的論說文,不管其名目如何,叫“政治評論”也好,叫“社論”也好,叫“專論”也好,叫“聲明”、“宣言”甚至“電報”也好,都屬于狹義政論的體裁概念。據粗略統計,已出版的《毛澤東選集》中,共收入二百二十余篇文章,絕大多數是針對我國各個革命階段的政治問題而作,但這些文章的樣式竟多達三、四十種。可見狹義政論的樣式是相當繁多的。

  2.廣義政論包括的樣式更多。大體來說,凡是從政治角度論述社會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論說文都可稱之為廣義政論。這里所說的政治角度,就是說要求把問題提到政治(即一定階級的政治立場和觀點、政治路線、策略和任務等)的高度,進行觀察、研究和論述。這應看作是廣義政論和其它種類論說文的一個基本分界線。廣義政論包括而不局限于論述政治問題,其它各種社會現象也完全可以作為它所評論的對象或范圍。

  區分廣義政論和社會科學論文,比較困難,因為社會科學論文多與政治有關聯。這就有必要在上述那些分界線的前提下,再提出一些補充性的界限來。首先,政論的現實針對性極強,這和《資本論》一類的社會科學論著是有所不同的。后者雖然也是和當時的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有密切聯系,但并非針對某一具體歷史事變,發表時間的限制也不嚴格。其次,政論雖然也可能涉及某種專門的社會科學問題(例如哲學或文學等問題),但其專門化、系統化的程度要比社會科學論著弱得多。譬如同是談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政論和科學教科書或哲學專論相比,在內容和寫法上都有差別,前者更密切地聯系現實斗爭,有重點地提出和闡述問題,后者卻要求有更高的理論性、系統性和全面性。再次,政論不允許以商討的口吻闡述問題,它所發表的見解必須是確定的,而社會科學論文卻帶有一定的學術討論性質,因而發表意見可以留有商榷的余地。

  當然,有一些社會科學論文,例如語言學、邏輯學等等學科的論文,和廣義政論的界限,一般來說還是容易區分的。

  以上劃分政論和其它種類論文的界限是相對的。實際上有些文學評論、哲學論文同時又是很好的政論。這種文章體裁樣式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現象,是客觀事實。因此,在判定一篇文章是不是政論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而不能指望靠簡單的定義、界說全部解決問題。雜文,像魯迅的雜感、社會小品,高爾基的文學政論等,本來也應看作廣義的政論,只是因為它還具有較強的文學性,一般又習慣于把它作為一種獨立的體裁來看待,于此,在這里就不多作討論了。

  二):政論的主要樣式及其作用

  根據上述理解,現在把廣義政論的主要樣式大致劃分如下:

  1.從文章的代表性或政治分量來劃分,有代表黨和國家各級領導機關或同級報刊而發表的文章和文件,如社論、編輯部文章、一部分評論、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文章、報告、講話(包括開幕詞、閉幕詞、悼詞等)、宣言、聲明、重要會議紀要或公報等;有個人署名的文章,如一般政治論文、某些專論、一部分讀經典著作的體會文章、政治批判文章以及思想評論等。

  2.從文章內容劃分,有思想評論、政治評論、國際時事評論等。

  3.從文章篇幅劃分,有長篇專論和評論,也有短評和小言論等。

  思想評論,我們認為是廣義政論的一種常見的類型,不必當作獨立的問題處理。考慮到一般人寫思想評論的機會較多,將在其后單獨設置關于思想評論,以期說清這個問題。

  政論樣式繁多,它的觸角可以伸向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用途是相當廣泛的。大而言之,政論是進行政治斗爭的一種尖銳有力的武器,可用來宣傳馬列主義真理,批判資產階級謬論,批判和糾正錯誤的政治傾向,揭露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或顯性或隱性的行為,以使得更多人們明白與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小而言之,政論又是很靈活方便的思想教育工具。可用來宣揚共產主義思想道德、風尚,優良的工作和學習作風,揭示先進典型的教育意義,指導某項具體工作,或者反過來批評這些方面的不正確思想和做法。

  尤其是在當下特殊時候,在資改、西化、普世思潮的不斷侵襲下,要保衛社會主義這塊思想輿論陣地不被丟失,政論更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所以,也就單獨提出這個問題,以期拋磚引玉,更希望每一個能讀能寫的同志都應該掌握政論這個工具和武器。

  三):政論有以下基本特征

  1.政論的政治性

  作為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的重要宣傳工具或武器,政論具有極其鮮明、強烈的階級性和黨派性,超階級超黨派的政論是不存在的。歷來個階級的政論,都是當時階級斗爭、政治斗爭或與這種斗爭相適應的思想斗爭的產物,同時又反過來作用于這些斗爭,各階級和各政治集團都利用政論的形式表明自己的思想、意志或利益。因此,每當社會發生大的變動、或者階級斗爭、政治斗爭復雜化、尖銳化的時候,政論往往也就在文壇活躍起來。

  即如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呼應著那時大變動的社會現實,思想領域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壯觀現象。在當時產生的一大批優秀的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中,已經出現了代表不同階級、階層的政治要求的、粗具規模的政論或政論的因素。秦,特別是兩漢以來,更出現了內容相當充實、結構益加完備的古代政論。這些政論以論、說、書、表、奏、疏等多樣化的體裁,申訴各種政見,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對于鞏固和發展封建國家的統治起了各自的歷史作用。到了近代,隨著外國的入侵和封建制度的沒落,政論被更加廣泛地運用起來。其中太平天國領袖的一些著述,作為農民革命的理論準備和戰斗宣言,具有鮮明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強烈的戰斗精神,這也是不能和封建統治階級的政論相提并論的。其后,從資產階級改良派到革命派,也爭相拿起政論的武器,評說國家大事,鼓吹政治主張;他們的文章在政論發展史上應占據一席重要地位。

  “五四”時期的革命政論(如李大釗等人的政論),是以嶄新的思想光彩和斗爭風格問世的。它們吹響了宣傳馬列主義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思想、發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號角,在我國政論史上劃出了一個新時期。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寫出許多閃耀著馬列主義理論光輝,充滿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精神,具有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的高質量政論。《毛澤東選集》中許多篇章已成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真實而生動的歷史記錄。

  在國外,各個民族各個階級的政論發展歷史,同樣是和他們的階級斗爭、政治斗爭歷史息息相通的。特別是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在他們各自的歷史條件下,有的放矢地撰寫了大量政論,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各種反動勢力,也是十分重視政論的作用的。他們筆下的政論是同一切進步的和革命的力量相較量、相對抗的一種宣傳手段。國內外政論的發展歷史充分證明:政論始終是政治斗爭的有力武器之一,不管它涉及的問題如何廣泛,它總是跳動著各歷史時期階級斗爭、政治斗爭的脈搏,服從于一定階級的政治需要,而且從本質上說,又總是把政治斗爭以及它所反映的經濟利益,作為自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正因為如此,在今天我們尤其要注重政論的寫作與借重這種宣傳與揭露方式。

  2.政論的現實性

  政論比其它論說文有更嚴格的時間限制和更明確更直接的現實針對性,它以新近發生的社會生活現象為評論對象,并盡可能迅速及時加以反映。列寧指出:“我們必須做政論家經常要做的事情——寫現代歷史并力求使我們的描寫給運動的直接參加者和活動在現場上的無產者英雄們帶來更多的幫助,能夠促進運動的開展,有助于自覺地選擇耗費力量最少而最能夠提供最大的最持久的結果的斗爭手段、方式和方法。”(《列寧選集》第8卷第82頁)這里講的雖是狹義政論,但也符合廣義政論的情況。列寧的這段話清楚地說明,政論和現實斗爭有著

  非常行直接和具體的聯系;政論主要是解決革命的策略問題或具體問題,即現實性極強、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

  馬克思、恩格斯在《新萊茵報》,列寧在《火星報》以及毛澤東同志在各革命時期所撰寫的政論,都是非常及時地對當時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表示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對革命運動中提出的新問題給予卓有遠見、深刻透辟的解答。而他們關于科學共產主義學說的系統化的專門論著,一般則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才能完成,這些論著主要不是回答現實中的個別的具體問題,而是對一定歷史時期的大量或全部的社會生活進行全面考察,從中得出具有深遠理論意義的一般原理。

  總而言之,政論作為一種輕便靈活的政治思想宣傳形式,它反映現實生活的敏銳和迅速,作用于現實生活的直接等特征。都為學術論著或其他論文所不具備或不充分具備。政論如果不和現實斗爭息息相通,不及時地提出并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就會變得毫無生氣而喪失其特有的戰斗力。政論作者只有時刻置身于現實斗爭的生活中,才能寫出有的放矢的生機勃勃的文章,而真正成為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代言人。

  3.政論的理論性

  盡管政論主要是回答現實中的具體實踐問題,但它必須同理論相結合,優秀的政論常常具有理論意義。

  政論在一定的哲學社會科學思想體系指導下,分析和解決現實中的具體矛盾,因而側重于理論的應用。然而它在廣泛的應用過程中,又要不斷總結經驗,并加以歸納和提高,重新上升為理論,豐富或者深化一般的原理,從而使它不可能不帶有理論的色彩。

  即如馬克思的政論名著《法蘭西內戰》于一八七一年五月三十日在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上首次被宣讀,那時巴黎公社剛剛失敗兩天。馬克思滿腔熱情地謳歌了公社社員的歷史首創精神和現實的英雄氣概,以火一般的憤怒痛斥了屠殺1公社社員的劊子手們,有力地回擊了世界資產者對公社的污蔑和誹謗,給英勇戰斗的法國工人階級和世界無產者以極大的鼓舞和聲援。這是本書現實意義的集中表現。與此同時,馬克思在這篇著作中還極為深刻地總結了巴黎公社的歷史經驗,指出:“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并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37頁)從而豐富和發展了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學說。后來馬克思和恩格斯把這條重要原理寫入《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對宣言作了重要的理論上的修改和補充。

  毛澤東同志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也體現了這一特征。它既對第一次革命戰爭時期,我黨面臨的分清敵友的迫切問題給予了科學的分析和解答,又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系列根本問題,奠定了這個革命的總路線的理論基礎。政論的理論性要求我們的政論作者不能滿足于就事論事,而應該在理論上多下些功夫,力求完整準確地把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體系,逐步學會對特定時間、地點和條件下的具體事物進行具體分析,并給予理論上的說明。既要寫得活,又要寫得深。只有努力達到這個目標,我們的政論水平就一定會大大提高一步。

  4.政論的邏輯性

  我們知道,政論和一般記敘文、文藝作品,在反映生活的形式和規律方面,是很不相同的。前者主要用邏輯思維,靠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形式概括生活,表達思想;后者則要借助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結果的敘述,或者藝術形象的塑造來反映現實,文藝創作更要求用形象思維的方法。

  由于兩者反映、概括生活的形式和規律不同,其作用于讀者的著力點也不一樣。記敘文,特別是文藝作品主要訴諸讀者的感情,其教育感染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政論卻主要是以嚴密的邏輯力量來說服讀者,其作用要更為直接明快。

  政論和其它論說文反映生活和作用于生活的規律及特點基本相同,但是由于政論尖銳的觸及政治斗爭和思想斗爭,又經常用于論戰,所以它更具有一種雄辯的邏輯力量。政論這種較強的論辯性表現為和敵對的論點實行刀來劍往的直接交鋒。一般論文也可能有必要的論辯,但畢竟以正面的冷靜的闡述和說明為主要特點。政論的論辯性卻強烈得多,這在批駁性的文章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以上所說的政論的政治性、現實性、理論性、邏輯性,在具體的政論中是統一密不可分的。這四項特征是就一般情況來講的,單提出某一項抽象地理解,可能也適合與其他種類的論文。這毫不奇怪,尤為某種文體概念通常總是可以包括在更大的文體概念之中,如政論可以放到論說文這個大的體裁中去考察,所以政論的特征必然是政論的個性與論說文共性的統一,要講出它的不體現論說文共性的純粹的個性特征來是不可能的。

  二:政論的選題

  選題,即選擇政論所要評論的問題,它規定政論論述的方向和目標,是政論寫作的第一步。

  一).問題的來源

  “什么是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毛澤東選集》合訂本第796頁)作為客觀事物的固有矛盾而存在的問題,我們只能到社會生活中,到人們的社會實踐中去尋找和發現。事實上不存在的矛盾或問題,作者就不能提出來。如果主觀地提出來,也經不住群眾和實踐的檢驗。當然,政論所提出的問題也要經過作者頭腦這個加工廠的提煉和幫助,但它決不能首先產生于頭腦。

  如毛澤東同志在《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之所以提出“精兵簡政”的問題,作為論述的中心,是因為這個問題對于解決抗戰最后階段物質方面極端困難這一矛盾具有重要意義。馬克思、恩格斯在《新萊茵報》上論述的許多具體問題,同樣是一八四八年至一八四九年德國革命與歐洲革命所面臨的各種社會矛盾的真實反映。

  選題的過程必然同時是向社會作調查和研究的過程。對于一切立志于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從事政論寫作的同志,都應該全心全意、滿腔熱忱地到當前斗爭實踐中去,到實際斗爭中去,發現和研究群眾最關心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應該關注國內外重要的歷史事件,了解和體察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和疾苦、心理和情緒。不僅要聽一方面的意見,也要聽其它方面的呼聲,即使是少數人的看法,也要認真對待,看看是否也有道理或是否值得借鑒。這樣才能在比較全面深入地了解各種矛盾或問題的基礎上,經過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選擇和提煉出符合實際情況,有益于黨和人民,需要及時評論的問題。

  政論選題、定題,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認真地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調查研究工作。不能只是簡單地照抄照轉,重復政策條文,那樣就難免犯小報抄大報,前篇一腔,無的放矢的錯誤。

  二).選題的一般要求

  1.選擇普遍存在的問題

  這類問題是各歷史時期或階段的普遍性矛盾的突出表現,如第一次國內戰爭時期的領導權問題,抗戰時期的統一戰線問題,建國初期的革命轉變問題和抗美援朝問題……這類問題代表著特定時期的革命主攻方向,是與當時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攸關的。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和分析它們,給予科學的說明,對指導和推動革命運動的發展,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完成黨的中心任務,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把這類問題作為選題的重點,是為無產階級政論的黨性決定的,也完全符合客觀形勢的需要。

  當然,一篇政論企圖回答很多這類問題是不可能的,但如能針對某一具體問題或它的某一側面,進行周密系統的調查研究,指明其性質,提出解決的辦法,也就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2.選擇局部性的問題

  對這類問題要作具體分析。

  第一種,雖為少數或個別現象,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典型性;

  第二種,從全局看不是普遍性的傾向,但發生此類問題的地方的群眾反映大,呼聲急,不盡快解決將會影響局部工作;

  第三種,純屬個別、偶然的現象,公開后還可能產生某種消極作用。這類問題,通常宜通過內部做工作解決;必要時可將解決后的情況作正面報道。

  3.選擇屬于次要矛盾的問題

  這類問題同樣要做具體分析,要區別對待。

  政論作者首先應把注意力集中到當前主要矛盾上來。當主要矛盾所掩蓋的其它矛盾還處于次要地位的時候,如果對二者同時評論,眉毛胡子一把抓,似乎很全面,卻極容易干擾解決主要問題。一般說來,次要矛盾不宜作為選題的對象,但這并不意味著放棄不管,而是說應采取正面引導的方法,如評論德育問題時,要提到德智體全面發展等等。一旦掩蓋的矛盾明顯暴露出來,并產生了實際影響亟需解決,這時就應當在不干擾解決主要矛盾的前提下,適當地加以注意。除正面宣傳外,也要搞一些評論,如發現因方法不當,抓智育使學生負擔過重,妨礙他們的身體健康時,就可以而且應該為此寫一些評論。

  上述兩種情況,都必須慎重對待,因為這里面有很強的政策性和策略性。我們決不能用主觀感受或臆想,代替對客觀實際的本質認識,違背黨的方針政策而隨意提出新的問題。

  其次,那種處于萌芽狀態的革命事物,是否可以作為選題的對象呢?新生的革命事業代表著革命事業前進的方向,正確揭示其性質和前途,會給當前運動提供寶貴的啟示。馬克思一八七一年發表《法蘭西內戰》,肯定巴黎公社的歷史首創精神;毛澤東同志在第二次革命戰爭時期,根據對客觀形勢的科學分析,熱情地肯定了當時還比較分散、弱小的農村紅色政權和紅軍的存在、發展,適時地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高超快要到來的英明預見;——都是正確對待革命新生事物的范例。但是,要防止不加分析地輕易給一些新出現的事物戴上“革命新生事物”的桂冠。

  4.選擇具體的問題

  這一點是前面談到的三個方面的選題中都要注意的。一般說,政治評論的問題以具體為好。具體的問題更切合實際,為群眾所接受,有助于促進矛盾的轉化和解決;問題提的具體,突破口小,也易于評深論透,增加文章的生動性和說服力。反之,問題提得太籠統,和實際問題若即若離,就不免使人有隔靴搔癢之感,不利于矛盾的解決;問題籠統,寫起來好泛泛而談,面面俱到,不深不透,而失之于空洞無物。

  政論的選題,是一個比較突出復雜的問題。作者的眼光各有高低,又要受不斷變化著的客觀形勢的制約,所以實際做起這項工作來,不但因時因事而異,而且因人而異。我們要善于通過具體的寫作實踐,總結和積累這方面的經驗,逐步掌握選題的規律和增長選題的才干。

  三:中心論點的確立

  確立中心論點是寫好政論的第二步。

  一).中心論點及其表述方式

  1.什么是中心論點?

  政論及一般論說文的中心論點(或稱“基本論點”),就是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的最基本的看法,是文章中全部觀點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寫作時,如果中心論點確立得很龐雜,就會平均使用力量,結果是枝干不分甚而枝強于干,使人讀后不得要領。只有抓住最基本的觀點進行充分發揮,才能中心明確,重點突出,實現寫作意圖,收到預期效果。但這并不是說不要考慮文章內容的深廣度如何,一味苛意求簡。中心論點確定得過于抽象、簡單,不能準確體現作者的基本看法,也同樣會失掉指導寫作的“綱”的作用。

  2.中心論點的表述形式

  政論及一般論說文的中心論點的表述形式,指的是它以何種形態存在于文章之中,和對于中心論點的論證不是一回事情。政論中心論點的表述形式大體有兩種。一種是作者自己在文章中以明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另一種表述形式是,中心論點貫徹全篇,要由讀者去歸納。這種表述形式在政論這種較為靈活多樣的論文中更為常見。

  二).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一篇政論除中心論點外,常常還要提出若干分論點(或者稱“從屬論點”)。分論點是中心論點的論據,要支持中心論點,為闡述中心論點服務。例如《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就有如下幾個主要分論點:

  1.分清敵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要分清真正敵友不可不對中國社會各階級作一個大概的分析;2.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是國際資產階級的附庸,代表中國最落后的生產關系;3.中產階級代表中國城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對革命具有矛盾態度,在革命中必然發生分化;4.小資產階級各階層的經濟地位和和對革命的態度不盡相同,但革命高潮到來時都可參加革命;5.半無產階級各組成部分的情況也不盡相同,但其革命性優于小資產階級;6.無產階級中的工業無產階級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和革命的領導力量,等等。

  各分論點也需要加以證明:凡經證明而立得住的分論點,也就成為論證中心論點的有力證據。在篇幅較長的文章中,常設立小標題(或稱“問題”),小標題的作用是暗示或概括各主要分論點。

  由于各篇文章的內容、思路和論述方式不同,其分論點之間的關系也不同。有的互相平行,如上面提到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有的逐個深入,如《反對自由主義》,由表現而講到根源,由根源而講到性質,由性質而講到危害,進而又講到克服它的必要性;有的互為因果,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先講作為科學巨匠的馬克思,次講作為革命家的馬克思,而后者又構成了前者的原因,在某種意義上說反過來也可以;有的既平行又有因果條件關系,如《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又講任務又講方法,各有相對獨立性,但完成任務是講究方法的目的,講究方法是完成任務的手段或條件。還有一些,這里講的是常見的幾種關系。

  我們寫政論時要處好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之間,以及各分論點之間的關系,既要突出“綱”(中心論點),又要分清“目”(分論點),做到綱舉目張。

  三).確立好中心論點的意義和條件

  1.意義

  選好題是重要的,因為這關系到政論的方向和目標;但對相同的一個問題卻可能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所以確立好中心論點,對于寫政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心論點是政論的靈魂。

  政論的中心論點凝結著作者觀察、分析、理解生活的基本成果,是作者對論述的問題的根本態度和看法的集中體現,也是作者的政治立場和世界觀在某一方面或某種程度上的一種反映。正因為如此,優秀的政論作者幾乎沒有不在錘煉中心論點上下功夫的。

  一篇政論的成敗得失,首先或者主要在它的中心論點上表現出來。中心論點站不住腳,整篇文章就是失敗的。中心論點錯誤或是反動的政論,在結構、論證和語言技巧方面也可能有某些長處,但愈是這樣的政論危害也就愈大。

  中心論點又是政論的統帥!

  首先應當承認,中心論點是第二性的東西,是作者從實際生活中概括和提煉出來的,但同時也必須看到,它一經確立之后就反轉過來成為作者處理材料。安排結構、運用語言、組織論證的基本依據。——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認為中心論點對于政論的寫作起著統帥的作用。在政論寫作的整個過程中,一切環節都要服從表現中心論點的需要,都要受表現中心論點的制約。沒有中心論點的統帥,作者對問題的許多個別的看法不能統一起來,只能處于缺乏內在聯系的散漫狀態;沒有中心論點的統帥,作者對于手中的材料,就分不清主次輕重,有用無用,無法實行恰當的取舍;沒有中心論點統帥,觀點和材料或者論點和論據就會各自游離,不能形成一個嚴謹的說理體系。

  2.條件

  確立好中心論點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一是要善于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

  前者是根本的條件。由于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對同一個事物的看法也必然不同。“同一個主題既可以從革命的馬克思主義觀點論述,也可以從民粹派的觀點、從自由派的觀點論述。”(《列寧是怎樣寫作學習的》第25頁)當年的湖南農民革命運動,毛澤東同志贊揚它“好的很”,而右傾機會主義者和頑固派卻叫嚷“糟的很”。所以,我們的政論作者應當努力學習理論,力求完整準確地掌握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體系,掌握它的一般原理,在實踐中逐漸解決立場和態度問題。不具備這個根本條件,在觀察具體問題時就要是非不分,或者是是非顛倒,自然也決不能確立正確而深刻的中心論點。

  后者也很重要。如果有人自以為學會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卻不會具體運用,只會生搬硬套,那實際上恰好證明他并沒有真正懂得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所以這兩個條件又是互相聯系的。政論作者的本事不在于能引用多少經典著作的原文,而在于善于應用它們所闡述的一般原理,去正確地分析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的具體事物和矛盾,并從中得出科學的結論。把學習和應用、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中心論點的正確性才能有可靠的保證。

  四).確立中心論點的幾點要求

  1.要有正確、鮮明的政治傾向性

  政論的政治傾向性是滲透全篇的,中心論點是這種傾向性的最集中體現。無產階級政論的中心論點所體現的政治傾向性,必須是正確性和鮮明性的有機統一。

  正確性,這是我們對政論的中心論點的最起碼、最基本的要求。無產階級政論,不是靠嚇人戰術或者別的什么東西,而是靠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觀點和令人信服的論證取勝的,因而確立正確的中心論點是我們的政論首先要達到的目標。

  中心論點的正確性,既表現為科學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又表現為強烈地表達無產階級的革命理想和戰斗情緒。馬、恩、列、斯和毛澤東同志的政論,是指揮無產階級革命的戰斗號角,也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的組成部分,這正是它們的中心論點的革命性和科學性的高度統一的生動表現。

  中心論點不正確,主要表現為存在原則性的政治錯誤。

  片面性是中心論點不正確的又一重要表現。一般說,某些文章觀點上的片面性,還不足以構成原則性的政治錯誤。但如不注意克服,任其泛濫和發展,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轉化為這種性質的錯誤。至于那種出于反動政治立場,而故意制造的中心論點的片面性,它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原則性的政治錯誤,而且特別值得引起警惕。因為這種片面性極容易蒙騙政治上理論上不成熟的人們。為了避免和減少政治性錯誤和片面性,政論作者必須努力使自己具備前面講過的確立好中心論點的基本條件。此外,還應注意以下:

  第一,應當培養和鍛煉我們的政治敏感性。要時時注視某些事物的發展和轉折,重視學習和掌握唯物辯證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還有離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離開對客觀形勢的正確判斷,政論的寫作就必然迷失道路,而正確的中心論點也就無從確立;第二,虛心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

  中心論點要具有鮮明性,這是對政論寫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我們所寫的政論是宣傳真理的,而真理必須旗幟鮮明。這就要求政論作者應該襟懷坦白,光明磊落,立場堅定,憎愛分明。只要對某個問題發表意見,就要鮮明表示自己或者肯定或者否定,或者贊成或者反對的基本態度和觀點,而決不應該半吞半吐,態度曖昧,觀點模糊,要符合政論應有的尖銳、潑辣、鮮明的戰斗風格。

  中心論點不鮮明有種種表現,原因也各有不同。這里只講集中主要的,有的是作者寫作時瞻前顧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這種態度下寫出的政論,只會大講空話廢話,四平八穩,沒有棱角,這就失掉了政論應有的戰斗性和實事求是的作風。有的是作者對所評述問題缺乏認真的研究和明確的認識,其中心論點往往是既不正確又不鮮明,這種情況在初學者中容易出現。都是應該力求克服的。

  還有一種情況。當階級斗爭、政治斗爭復雜或尖銳化的時候,反動腐朽的政治勢力以及其它中間政治派別,為了和正義的代表人民利益的力量對抗或者維護自己的利益,經常會有意以模棱兩可的論點偷運反動的或機會主義、改良主義的政治主張。而馬克思對于這種政治上的曖昧態度和觀點含糊的政論文章,總是尖銳地予以揭露。例如他在評論當年法國法蘭克福議會中激進黨和左派的兩份綱領時,就是這樣做的。他將兩派的宣言作了對比,在一定意義上肯定了激進黨的比較鮮明的政治態度,接著就揭露左派的模糊提法:

  “而左派的宣言則要求在‘自由普選’的基礎上召開國民議會。自由普選固然沒有資產階級的限制,但絕不排斥間接選舉。”他尖銳地質問:“用這種含糊其辭、模棱兩可的說法的用意究竟何在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第44頁)雖然這兩個資產階級政治派別的政治主張都是馬克思所不能接受的,但他尤其不能容忍左派那種含糊而不鮮明地表達其政治態度和主張的做法。

  2.要深刻

  深刻,就是說中心論點不但正確、鮮明,而且有獨到之處。古人主張:“陳言務去,言必己出”。這說明立意一定要新。人云亦云地重復眾所周知的正確看法,必須力戒。

  四:怎樣論證

  一).論證的意義

  什么叫論證?從形式邏輯來說,論證是運用論據證實論點的全部邏輯推理過程,即觀點和材料相統一的過程。

  恰當的論證是使政論具有說服力的保證。“論如析薪,貴能破理。”論證好比劈柴,順著紋路,劈柴才能順當。論證越是恰當,那么,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聯系就越是緊密,觀點和材料就越是能得到統一,中心論點就越是突出,文章的說服力因而就越大。一篇政論做到了這一點,就是有了嚴密的邏輯性和深刻的論證性。

  一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一切杰出的政論家,都十分重視論證。這是他們的政論具有不可辯駁的邏輯力量的主要原因。與此相反,一些政論之所以不能說服人,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論證上的錯誤是一個重要原因。論據不足,推理不合邏輯,說理不充分,甚至不擺事實,反而指鹿為馬,強詞奪理,誰還相信它呢?由此可知,論證不只是簡單的邏輯推理方法問題,而且是思想方法、世界觀的問題。

  二).立論和駁論

  政論的論證有兩大類:一類以證明作者主動提出的主張、看法為主,習慣上叫做“立論”;一類以反駁別人的某種錯誤觀點為主,習慣上叫做“駁論”。

  三).論證的基本推理形式

  論證既是運用證據論點的全部邏輯推理過程,當然離不開推理。論證的形式就是推理的形式。和其它種類論說文一樣,政論在論證時主要應用兩種推理形式: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歸納推理是由個別到一般的思維形式,即由若干個別事物推出一個一般性或共同性的結論,或者說用若干個別性的判斷作為論據來證明同一個論題。演繹推理正相反,它是由一般到個別的思維形式,即用已知的一般道理作為論據來證明一個個別性的論點。在一篇政論中,這兩種基本推理形式也往往是結合起來運用的。

  說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是論證的兩種基本推理形式,當然不是說論證的全部推理形式只此兩種。正如恩格斯所說,推理的形式是豐富的。除了這兩種,還有另外一些形式,例如類比推理同樣被經常地應用到論證中。

  在實際的政論寫作中,我們會毫無例外地發現這樣的清形,一篇文章的論證不是只由一個或者兩個推理,而是由一系列推理構成的。其所以如此,是因為需要證明的問題本身往往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問題越是復雜,就越需要反復地、深入地說明,這就需要一個又一個推理。這些推理像連環一樣一個銜接一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復雜的論證。

  四).論證的方法

  論證方法,指的是揭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關系的方法,亦即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

  政論的論證方法(包括反駁的方法)是什么呢?政論的論證方法同一般的論說文的論證方法一樣,比較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例證法

  例證法是運用歸納推理進行論證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主要是用典型的具體事例作論據來證明論點。通常所說的“擺事實”,就是例證法。

  例證法是論證中用得比較普遍的,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政論的特點是說理。理總是從客觀事實當中,從實踐經驗當中概括出來的。因此,要把道理說明白,講透徹,就得聯系實際,就是說,要有具體材料。如果沒有具體的事實材料,只是一味的講空道理,從概念到概念,從抽象到抽象,自然不容易讓人接受。

  即是例證法,當然要通過具體事例說明問題了。事例可以多舉也可以少舉,究竟舉多少為好,這要視中心論點的需要而定。如果論述的問題并不復雜難懂,而事實又比較典型,舉一個也就夠了。但又是為了更透徹有力地闡明論點或強調問題的嚴重性,事例就可以多舉一些。又因為例證法是以個別事實作為前提證明一個一般性的結論的,所以,為了使結論正確,有較強的說服力,例舉的個別性事實必須是真實的、典型的,同時,還要與論點有著必然的聯系。

  2.引證法

  引證法是運用演繹推理形式論證問題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用已知的公認的道理、原則作論據來證明個別性的論點。這就是所謂的“事理論證”。

  引證法常常表現為引用經典型言論如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等革命導師和領袖的有關論述或偉大名人如魯迅等的名言,作為自己立論的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科學,是真理,恰當地引用經典型言論或名言,能夠增強論證的說服力量。除此而外,公認的原則、公理、格言、成語、俗諺等,也都可以用來作為立論的根據。于此不再贅述。

  運用引證法;論證問題時須要注意:

  第一,引證要準確,不要斷章取義。

  第二,不要引證過多,以別人的觀點代替自己的論述。一篇政論,如果用很多的篇幅引述別人的言論,以為這樣自己的論證就是非常牢靠有力的了,這好不好呢?一般地說,這是不好的。這是一種低級的幼稚做法,是不認真思考問題的懶漢作風的表現。文章既然由自己來作,當然要用自己的話來論述問題,別人的話只能為自己的論證服務。一篇政論的論證是否牢靠有力,并不取決于引證的多少,而在于精當。但有時為了論辯的需要,為了說明某個問題的歷史過程、事實真相,或者強調某個問題,不僅應該而且必須大量地引證。所以說,凡事還以靈活運用為妥,無論引證的多少,一切取決于文章論證的實際需要。

  而要避免引證過多的毛病,需要做兩方面的努力。一是端正學風,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善于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學風不端正,不注重聯系實際,就難免以引述過多充塞篇幅或裝潢自己。一是鍛煉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抓住和復述引語要領的本領。引證過多,往往是由于不善于分析問題,不善于抓住要領。

  3.反證法

  顧名思義,反證法不是從正面直接來論證問題,而是從反面間接地論證問題。這種方法有時表現為:為了證明自己主動提出論點的正確,先證明與這個論點相矛盾的另一個論點是錯誤的,從而以后者的錯誤證明前者的正確。

  在駁論中,反證法常常表現為:為了證明對方論點是錯誤的,先證明與其相矛盾的另一個論點是正確的,從而以后者的正確證明前者的錯誤。這是一種間接反駁的方法,往往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反證法在反駁中特別是在用直接證明的方法可能使自己陷入被動辯解的時候,不失為一樣很有戰斗力的論證方法。

  4.比較法

  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是認識事物的好辦法,也是說明事物的好辦法。通過事物之間的比較,從而證實某個論點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方法,就叫比較法。

  一種是將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一類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進行比較,通常叫做類比。比較的另一種情況是“對比”。這是將兩者性質截然相反或有差異的事物進行比較。這里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將發生在同一時期、同一區域的兩種性質截然相反或者有差異的事物進行比較,通過這樣的對比,對錯誤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對正確的或者好的事物予以肯定。這種對比叫做“橫比”。“對比”還有一種情況,將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的不同情況進行比較,這叫“縱比”。

  5.喻政法

  用比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叫喻政法。比喻,就是用人們容易理解的淺顯的事物或道理來說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奧的事物或道理。“喻巧而理至”,一個恰到好處的比喻往往能勝過一篇議論。因為比喻有這樣的優點,所以,這種方法被廣泛地應用于政論的論證里。

  比喻是一種幫助說理的好方法,但由于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特別是有的比喻可能同被論證的問題缺乏本質上的聯系,所以,它不宜于作為論證的主要方法。要透徹有力地論證問題,主要還是應靠對論題本身進行周密、辯證的分析研究。

  五).反駁

  反駁,是一種特殊的論證。它是用確鑿的事實或正確的理論觀點證明某種立論是錯誤的;從形式邏輯角度講,就是用一個證明去推翻另一個證明。反駁就是駁斥謬誤,維護真理,進行政治斗爭和思想斗爭的一種有力方式。它通過揭露、批駁謬誤達到維護真理的目的。所以,這種特殊的論證方式在政論中特別是在論戰性很強的政論中經常被運用。

  1.反駁的途徑

  因為任何一個謬誤都是由論點、論據和論證三方面,或其中的一、二方面構成的,所以,反駁的途徑可以不同,可以反駁論點,也可以反駁論據,還可以揭露其論證過程中的邏輯錯誤。不管采取那種途徑,反駁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推翻其錯誤的中心論點。因為中心論點是作者的基本觀點,立論的根本。只有推翻了它,謬誤才可以說是被徹底地駁倒了。

  (1).反駁論點

  反駁論點,就是用事實和道理直接證明對方的論點是錯誤的。

  (2).反駁論據

  反駁論據,就是證明對方的論據是錯誤的,是靠不住的。反駁論據,雖然著眼于論據,但其最終目的仍是反駁其論點,因為論據是論點賴以建立的基礎;基礎動搖了,由它支持的論點自然也就站不住腳了。由于錯誤的論點常常是建立在虛假的論據上面的,因此,反駁論據,要努力揭露其論據的虛假性。

  2.反駁的方法

  要徹底駁倒敵論,除了掌握真理,也要講究一些方法。反駁除了使用上述的一般論證方法,還有一些方法可以使用。例如:

  (1).巧妙地引述詮釋或評注錯誤觀點

  要反駁,就要樹立對立面。樹立對立面,必然要引述對方的錯誤觀點。引述錯誤觀點,可以有多種形式。一般引述,這里就不談了。這里著重介紹一下特別的引述方法。例如毛澤東同志的《評戰犯求和》一文,每引錄一段敵論,都用上一個破折號,接著作評注。這種用階級觀點對敵論作詮釋的方法,剔膚見骨,抉隱發微。有時可以干脆描摹被駁斥者的口吻,使敵論明朗化,來諷刺被駁斥者自己。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作家的政論中有許多這樣的范例。例如馬克思的《政治冷淡主義》一文對鼓吹“永恒原則”的政治冷淡主義的圣徒們的批駁:

  “工人階級不應該組織成為政黨,他們不應該以任何借口過問政治,因為同國家進行斗爭就是承認國家,而這是同永恒原則相抵觸的!……

  “……男女工人即使不會讀、不會寫、不會算,也要比受官辦學校教師的教育好些,只要不玷污永恒原則,即使愚昧無知和每天十六個小時的勞動繼續使工人階級愚鈍下去也不要緊!

  “……

  “總之,工人應該袖手旁觀,不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參加政治運動和經濟運動上面。……

  “……

  “在日常的實際生活中,工人應該成為國家的最忠順的奴仆,但是在內心中他們應該堅決反對國家的存在,……”

  ——(《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55-556頁)

  這里,用幾個段落摹仿論敵的口吻將敵論引述出來,不僅使其明朗化,而且本身就包括著諷刺意味很強的批判。

  (2).以子之矛攻之之盾

  在政治斗爭中,論敵常常由于手中無真理和某種卑劣的政治目的的中需要,出爾反爾、蠻不講理,而使自己陷于自相矛盾的境地。揭露這一點,即以子之矛攻之之盾,會使論敵陷于絕境不能擺脫。例如《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中的一段:

  越南領導人過去曾多次對中國的這種援助作過評價。一九七四年,越南總理范文同說過,“中國黨和政府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都始終無私地支持和幫助越南人民的革命斗爭和重建家園”。一九七五年,越南勞動黨第一書記黎筍也談到中國給予越南的“巨大和寶貴的支持和援助”,他甚至還說:“顯而易見,沒有革命成功的中國,越南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是歷史的邏輯。”可是現在,越南當局竟然出爾反爾,說什么中國的援助是“有條件”的,是為了按著“一本萬利方式”“生利”,污蔑中國把援助當作“討價還價的籌碼”、“施加壓力的工具”等等,這是在令人吃驚。

  用越南當局自己的手打他們自己的嘴巴,真是妙得很,有力得很!

  (3).歸謬法

  “歸謬”,就是“導致謬誤”。這種方法是先假定對方的論點是對的,然后以其作為前提,引出一個顯然是荒謬的結論,從而以此證明對方的論點是錯誤的。歸謬法有兩個特點:第一,這種方法由假定可以成立的前提出發,經過邏輯推理,引出結論來,然后進行反駁。邏輯性強,富有說服力。第二,這種方法往往運用極普通的事例來反駁,所以,能夠為較多的人們所信服。正因為歸謬法有這樣的優點,所以,在反駁時特別是論戰性很強的政論里經常被運用。需要注意的是,運用這種方法,根據對方論點所推出的結論,其荒謬性必須是顯而易見的,而且是自然推出來的,否則,便不宜使用這種方法。

  論證的方法(包括反駁的方法)在實際運用中,同推理形式一樣,常常是結合起來的。這種結合越是好,文章的說服力就越是強。

  上面,我們從邏輯角度講了論證的問題。邏輯證明,作為一門科學,正如列寧所指出的,是人類思維活動的概括和總結,是人們實踐的千百次重復,在人的意識中固定下來的,具有鞏固性和公理性。它在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具有重大的作用,是認識真理的必要條件。但由于邏輯證明是由實踐所決定的,它的前提要由社會實踐來提供,而且這種前提的真實性具有相對性,因此,它不是也不可能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檢驗真理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社會實踐。我們在運用邏輯證明時,一定要以社會實踐為指導,即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當然,寫好政論還要注意很多,譬如怎樣選擇和處理材料?另外還要注意政論的結構與語言。由于政論是以說理為主要內容的文章,所以,對語言的要求也較為嚴格。作為論說文的一種,政論的語言的特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概括、嚴密、文學性、鼓動性與通俗化等等。

  于此,有必要提及一位古人——韓非(公元前280年-233年)。他本是韓國的王族,見韓國萎弱,便著有十萬言,流傳至今有《韓非子》,以論治國之術。后為秦王嬴政所見,大為贊嘆,便設法把韓非招致秦國,后遭下獄而死。《韓非子》代表了先秦諸子散文中政論文的最高成就,其為文結構十分嚴謹,論辯時條例清楚,闡述觀點尖銳深刻,語言犀利風格嚴謹。而在反映問題方面,韓非最擅長的是駁論文章,先提出對方的觀點,然后一一加以駁斥,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這也是與當時的形勢相適應的。其次,《韓非子》還有縱橫家的風格,許多文章縱橫捭闔而又左右逢源,顯得咄咄逼人。第三,《韓非子》還運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來幫助證明自己的論點,又使得干枯的論辯文章顯得搖曳多姿,另外,還使用了大量的歷史材料和名物知識作為論辯,這是前代的散文所不曾有的。

  ……

  參考書目:

  吉林師范大學中文系文選寫作研究室 :寫作知識叢書《政論》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毛澤東讀史有學問》

  關鍵字:政論 論辯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匠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3.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4.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6.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7.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8. 張志坤|“先富”起來的那些人將向何處去
  9.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10. 為了歪曲偉人的理想,資產階級開始選擇性的歌頌無產階級革命者的事業···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朝鮮領導落淚
  7.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8. 司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沒講的內容
  9. 房地產崩盤,對經濟的影響超出你的想象
  10.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烏有之鄉關于推出紙質閱讀資料的公告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