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意思是一個品行高尚,能力出眾的君子,辛辛苦苦成就了事業,留給后代的恩惠福祿,經過幾代人就消耗殆盡了。于此,“澤”,是指一個人的功名事業對后代的影響;“斬”,意謂斷了,沒法再繼承。民間還有傳統說法是富不過三代,也是相同的意思。
而用于例證家族衰敗的即如:
東漢袁紹:
《三國志·袁紹傳》便稱:“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勢傾天下”,《后漢書·楊震列傳》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業相繼,與袁氏俱為東京名族云”,實際上袁、楊兩個大族都敗在曹操執政時期。袁紹與袁術是被曹操消滅的,而楊彪有個兒子叫楊修,也被曹操所殺。殺楊修以后,“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操為之改容。”(《后漢書·楊震列傳》)楊彪為什么講沒有金日磾先見之明,因為漢武帝寵其二子為弄兒,其后 弄兒壯大,與宮女戲,為日磾見,惡其與宮女淫亂,遂殺其子。東漢時的世家大族維持不了五世。……
《紅樓夢》賈府:
《紅樓夢》以家庭生活為題材描述了百年望族賈府五世而斬的精細歷史,書中賈府自 “水”字輩至“草”字輩恰好五世,五世而斬描述的就是“創業、守成、揮霍、敗落、滅亡”的過程。第一代:寧榮二公(賈演賈源)馬上“得天下”,建立了賈府的基業。他們的下一代,即第二代賈代善和賈代化,雄風猶存,尚可守成,;第三代,即“文”字輩,已經退化為昏聵無能的一輩:賈赦又貪又酷又不要臉;賈政雖然看著挺謹慎,卻是一個無作為的人。第四代,即“玉”字輩的賈珠、賈寶玉、賈珍、賈璉、賈環,最優秀的賈珠早死,除了寶玉,賈珍、賈璉、賈環這三個都是心術不正。到第五代,賈家就徹底斷氣了。“草”字輩的賈蓉頂著個"大家子公子"的帽子,跟他爹一塊兒玩人家的大閨女。賈蓉等則墮落為一群聚賭放蕩之徒。“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榮寧二公創下的基業終于毀在了后代兒孫之手。“水代文玉草,一代不如一代”的故事正應了“五世而斬”的宿命理論。……
那么,倘用之于證明一個政權從興盛至衰亡的歷史周期循環怪圈,由于統治者貪欲驕縱本性使然,由于當年黃炎培老先生所言的歷史周期律的不以人為意志而發生的改變過程,這個過程雖說時間上不一定是絕對的三世或五世而斬,但一定將會被“斬”的悲劇命運卻也難以改變。
《毛主席和黃炎培在延安窯洞關于歷史周期律的一段對話》,下面轉載這一段對話:
1945年7月4日下午,毛澤東邀請黃炎培等人到他住的窯洞里作客。毛問黃來延安考察有何感想?黃炎培坦然答道:“我生六十余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并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于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于發展,到干部人才漸見竭蹶,艱于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復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于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顯然,黃炎培先生的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中國共產黨能跳出這個周期律嗎?
對黃炎培的坦誠直言,毛澤東當即非常自信地回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黃炎培接著說:“這話是對的,只有大政方針決之于公眾,個人功業欲才不會發生;只有把地方的事,公之于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來打破這周期律,怕是有效的。”
上述有關與歷史周期律的毛、黃之對話,也可稱作“窯洞論”。應該說,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興盛衰亡,都難以逃出它的深刻定義。而毛澤東充滿自信道出走出歷史周期律的民主新路:“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我們知道,毛澤東這位新中國開國領袖,他不但是這樣說的,并且將上述的話真正貫穿于其執政過程中,而此,在毛澤東時代也真正得到大膽探索與實質踐行。但若要持之以恒堅持下去,它更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執政者絕無私欲私心,真正做到了公權力公用;
二.拿人民當國家的真正主人,一切行政都圍繞人民利益,而決不是將人民當作斂取社會財富的人肉工具,更不能將人民視作與當作為維護政權穩固的維穩與河蟹對象;
三.要給予人民以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不是對人民畫餅充饑,更不能以所謂的“做夢”來忽悠與麻痹……
我們且來看歷史上封建王朝的興衰之例。
遠的即如宋、明兩代。
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分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時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強了中央集權,解決了藩鎮割據問題。
[1]。1127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宋高宗趙構南遷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戰爭連年,到1276年,元朝軍隊攻占臨安,1279年,8歲的小皇帝趙昺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戰后,宋朝徹底滅亡。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與科學創新最繁榮的時代。
[2],宋朝時中國GDP占世界比重60%,為各朝代第一,期間出現了宋明理學,科技發展亦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人口至大觀四年(1110年)的1億1275萬。
[3]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人不在少數。
[4]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明朝1368-1644年。
[1])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
[2]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276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明初定都于應天府,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而應天府改稱為南京。
[3]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
[4]明朝前期綜合國力強盛,經過幾個盛世,國力達到全盛,疆域遼闊。中后期由于與政治腐敗導致國力下降。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檢于煤山自縊,明亡。隨后,滿清趁亂擊敗李自成進入中原,1662年永歷帝朱由榔被殺,1683年清軍占領臺灣,明鄭結束。明朝商品經濟發達,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明朝是中國繼周朝、漢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黃金時代,史稱“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大明,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御國門,君主死社稷,為后世子孫所敬仰。……
——以上宋、明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由此可以得知,一個王朝的興衰命運與什么科技發展,與GDP數值,與所謂的開明政治,哪怕是被稱作的什么“文藝復興”、“經濟革命”,更還有什么“黃金時期”、“綜合國力強盛”、“經過幾個盛世,國力達到全盛”等等都關系不大。那些東西都是虛的;而人心向背、可控的社會矛盾以及強大的國家意志,對內以人民利益為重,對外絕不韜光養晦、以歲幣外交營造虛假河蟹等等才是實實在在的因素。
我們還能知道,宋之亡國的主要問題即在于外交軟弱,雖是經濟發展、文化教育與科學創新繁榮,但也無以挽救亡國的步伐。倘若一個國家、一個政權,連自身存續的命運都不能把握,那么,即使再怎么發展、盛世與繁榮,都難免是替別人做嫁衣的可悲結局。而明亡的最大原因是政治腐敗,明末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檢(崇禎),也曾想勵精圖治,挽危亡于即倒,復興大明昔日雄風。但不幸是,崇禎元年陜西即遭大饑荒,饑民、流民倡亂,于是,崇禎這個倒霉的亡國之君,一開始坐上龍椅就是不遺余力的維穩,歷時17年,終于維穩不成,被流賊李自成奪了天下。大凡王朝覆滅,無非內外兩因:政治腐敗與不能抵御的外侮。但兩者卻又互為因果。我們說,一個政權,但若沾上上述亡國之因的任何一個,都是致命之殤。再如兩者兼備、一起俱來,廟堂當權者尚自麻痹大意,不以為重,官員驕奢淫逸、沉湎于玩樂享受,而治下民眾又大多數奢靡成風、上行下效,那么,此才是最為危險而致命的亡國之禍。
雖然宋、明俱亡,但有宋一代,還經歷了真宗與仁宗盛世,由北宋至南宋偏安,茍延殘喘尚自傳承了三百多年;而明王朝也曾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276年。但至現代,由于科技革命時代的來臨,由于國際局勢的外因作用使然,決定了政權存續的時間大為縮短。
即如曾統治中國社會幾十年之速的國民黨政權,從1919年經由中華革命黨改名成立中國國民黨,由于采取了聯俄容共的政治路線,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也曾在舊中國軍閥割據、派系林立的政治格局下,發展成為相對最為強大的統治力量。但至1949年逃亡臺灣,宣告了其在大陸政治統治的徹底覆亡。30年時間,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極其短暫的一瞬。為什么一個政權的潰亡如此之速?政治腐敗當為根本原因。我們還知道,當年的國民黨政府也曾有過“打老虎”的反腐表演,蔣介石曾派兒子蔣經國前往上海領導“打虎”行動。由于蔣經國的階級立場,不能徹底的消除封建地主和資產階級的剝削制度。這是由于國民政府代表大官僚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的利益所以打老虎只是為了挽救蔣家王朝的經濟頹廢,不是徹底的改變封建地主和資產階級對人民的壓迫。只是做個樣子給百姓看不會觸及到實質,所以無法挽救經濟上的敗局。
以下引用文字即是國民黨退出大陸之前的“打虎”表演:
“吏不廉平,則治道衰。中國歷代皇帝都推崇吏治,蔣介石也不列外,曾將‘禮義廉恥’視為座右銘。四十年代末,處于風雨飄搖中的國民政府為了籌備內戰資金,推行所謂‘幣制改革’,在上海灘掀起‘廉政風暴’。身為蔣公子的蔣經國被蔣介石派往上海進行經濟整頓。”
“蔣經國是挾天子之威來辦理這項工作的,其身份是‘經濟整頓上海督導員’,并設立了政府性組織‘經濟督導員管理處’,下轄十一個‘人民服務站’,還設置了‘告密箱’。一場‘反貪懲腐的打虎行動’就這樣緊鑼密鼓地在上海灘開場了。就當時蔣經國的方式來說,雷厲風行、簡單粗暴,一切都由他個人說了算,他要抓誰就抓誰,抓了再去查找證據,并且迅速結案,該槍斃的槍斃,該進監獄的進監獄,速度飛快,很快震動了整個上海的官僚資本階層。”
“打虎行動一開始,便面臨官僚資本家的強烈反抗。他們利用掌握的權力資源和經濟資源,拼命對抗來自中央的蔣經國的經濟整治活動,迅猛地掀起了囤積居奇反抗行動,哄抬物價,意在激起民憤,逼退太子爺滾出上海灘。對此,蔣經國利用手中的行政及武裝權力,采取嚴酷打擊的辦法來對付這些明明暗暗的反撲,一時間,斗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經人舉報,蔣經國表弟孔令侃進入了打虎隊的視線。蔣經國發現,這才是一只橫在上海灘上真正意義上的‘大老虎’。兩老表終于見面了,小蔣苦口婆心,以國之大業開導這位玩世不恭的小表弟,可這位老弟不領情,反而指著蔣經國大喊:‘你不要逼人太甚,狗急了還要跳墻呢!如果你要搞我的揚子公司,我就把一切都掀出來,向新聞界公布我們兩家包括宋家在美國的財產,大家同歸于盡!’此話一出口,蔣經國仿佛被觸動了某根神經。”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一損俱損,一榮共榮的特殊關系在當時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至此,于公于私蔣介石難以取舍,再加宋子文、孔祥熙、宋美齡等人出面大加干涉,就此決定收手,小蔣搞了僅僅七十天的上海的‘打虎行動’以失敗告終。從此,國民政府貪腐之風愈刮愈烈,直至結束在大陸的統治。”……
縱觀國民黨政權從中興至退亡的歷史足跡,從勉強能代表人民利益到背叛人民,到視人民為敵,政治腐敗再至經濟腐敗,所有的挽危亡之策都不能真正得以貫徹執行,都是做樣子給老百姓看的,最后唯有迷信于武力,依靠武力企圖茍延殘喘,但終難逃脫被覺醒過來的人民推翻,最后逃往孤懸海外的小島。又還仰仗美國主子勢力,看美國主子臉色,龜縮于海島還又還以“反攻大陸”的“復興夢”來意淫“回歸”,忽悠治下人民。同時也為自己注射政治強心劑以使臨終前的回光返照再現。
但他們的“反攻大陸”“復興之夢”做成沒?
無論是政治忽悠、精神強心、意志麻痹,再或是“做夢”復興,都沒有挽回其衰亡的可悲命運。
無論君子之澤,三世或是五世而斬,又或是國民黨政權這樣的匆匆而“斬”,它們都有其走向覆亡的必然之因。我們說,無論是一時的榮耀,人為的光環,即如什么復興、盛世,還有GDP之類的幻象,都只能起一時的作用,并沒有根本的、永久的效果。由此看來,上述那些虛幻的光環所起的作用都是極其有限的,終不能持國長遠。而真正起根本的決定作用的還是治國安邦的大道。即人心的向背。離開這一點,越是取巧,越是奸詐,就越容易引起反感和敵視,更是自取滅亡之道。
——關鍵字:歷史周期律 君子之澤 幾世而斬 治國安邦 人心向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