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實名:建構法律和倫理底線的明智之舉
12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今日發布了《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注冊微博客賬號要用真實身份信息,否則只能瀏覽不能發言。相關網站需要在三個月內完成對用戶的規范。(網易網12月17日訊)
此舉一出,便立刻引來網絡圍觀,網絡熱議不斷:贊成派認為微博“實名制”能減少流言發布的機率、便于實現更好的網絡監管、有助于微博網站自身發展;反對派則認為微博“實名制”會妨礙微博作為一種虛擬網絡空間的自由,會是讓微博慢慢走向死亡;折中派則認為實名制“會擠出微博的水份,會去掉微博的虛假繁榮。短時間內,會對微博的生存是個成長的陣痛,但長久來看還是會促進微博的發展。
對微博等網絡空間的有效管理,是任何一個國家或政府都十分關注的問題。政府重視,正是基于微博等網絡世界的虛擬性、傳播的及時性、受眾的多元性等特點。也正是這些特征讓網絡世界有了讓人可敬又可怕的“雙面劍”效應,一方面能傳播和反映底層的聲音;另一方面又總是泥沙俱下,成為網絡謠言和社會熱點事件的幕后推手。正像有一句話說的那樣:“當你的粉絲超過100,你就好像是一本內刊;超過1000,你就是個布告欄;超過1萬,你就像一本雜志;超過10萬,你就是一份都市報;超過100萬,你就是一份全國性報紙;超過1000萬,你就是電視臺”,要發揮好這些“內刊”、“布告欄”、“雜志”、“都市報”、“全國性報紙”、“電視臺”的作用,真正做到有效、合理傳播、反映社情民意,讓它們真正成為“可資鑒政”的第一手鮮活的信息,堅守法律和倫理底線就成了虛擬世界的“有形規則”。而網絡實名制無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步。
對于那些認為微博會“一放就亂” 、“一管就死”的人,我認為應該用辯證的法則來看待政府對微博的態度。在大力建設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歷史使命里,網絡應該而且一定會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共同為文化的和諧發展貢獻“自己責任話語”的是使命和擔當。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