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4萬億投資不能救中國,對中國經濟險境應高度警覺!
深海巖石
僅4萬億投資不能救中國,對中國經濟險境應高度警覺!
中國告別戰爭已經有很多年了,尤其是舉國而為的三次大規模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都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以前的事情了。久無戰事的中國還能經得起戰爭的考驗嗎?正當我們為近兩代人不識戰爭為何物即感到慶幸,又感到擔憂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拉開了序幕——中國與世界性經濟危機的遭遇戰已經打響。毫無防備、也沒有任何歷史經驗的中國政府和人民將如何去迎接這場戰爭,關系到中國的未來和命運。
美國剛剛爆發金融危機時,我們尚能安坐在茶樓中漫不經心的隔岸觀火,把華爾街的潰敗當作茶余飯后的話題來閑聊。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看好和對中國金融機構未涉水太深的判斷,使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中國完全可以從容應對這場國際金融風暴,這場全球性危機給中國帶來的將更多的是機會,而不是災禍。
然而,形勢的變化卻大大出乎了國家行政當局和主流智庫的預料,先是出口型企業大量破產倒閉,緊接著社會需求由旺轉衰,商品價格普遍大幅下降,房地產市場交易量驟減,已現崩盤跡象……所有這些變化都表明:這場危機對中國經濟的破壞作用要比政府長期信賴的主流經濟學家們的估計要嚴重得多。
二次大戰以后,西方發達國家已建立起了完善的國民經濟預警系統,名目繁多的各類先行指標足以使經濟危機在萌芽之初就被早期發現,而西方各國也建立起了完備的危機應對機制和系統,通過財政、貨幣和稅收政策的調整,已基本上可以將可能發生的危機化驚濤為細浪,從而實現國民經濟的軟著陸。但是目前這場經濟危機卻宣告了西方國家歷時數十年精心打造的危機預警系統和應對機制完全無效!
一切跡象表明,這是一場全新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不僅中國沒有親歷的經驗,連已有幾百年反危機歷史的西方發達國家對這場危機也全然茫然無知。所有的先行指標都沒有對這場危機作出正確的預警,使危機一觸即發時已經不可收拾。因此,對這次危機的任何判斷都不能以以往的經驗為座標,那些用來表征過去曾經發生過的經濟危機的危險度指標在這次危機面前已經失去意義!
國家發改委近期對中國經濟2008年1~11月運行情況正常、國民經濟基本面良好的判斷將被事實證明這是又一次不小的誤判!
目前,國民經濟發展趨勢中所隱藏的巨大危險是不能通過常規的先行指標反應出來的,用常規的思維方式對國民經濟進行預測將使我們犯下開錯藥方的大錯!對這場我們所不熟悉的、完全陌生的遭遇戰,國務院應該傾聽來自民間的新思想和新理論,而不能將決策咨詢完全寄托在思維陳舊、缺乏敏感的主流智庫身上,否則我們可能犯下改革開放30年來的第一次大錯,國民經濟將遭受無比沉重的打擊。
一、這場危機不是原發性的生產過剩危機!
歷史上除了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之外,幾乎所有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都是原發性生產過剩危機。其基本特征是:生產能力的過快增長與相對滯后的社會總需求不相適應,最終導致大量生產能力和資本閑置、企業倒閉、人員大批失業、社會經濟陷入通貨緊縮的漩渦,從而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和蕭條。1930年代的大蕭條就是這種危機的典型案例。
然而,目前這場危機的發生機制與原發性生產過剩危機卻全然不同,它的特征是:
①它的發生不像原發性生產過剩危機那樣是從社會經濟金字塔的最底層開始的,而是從社會經濟金字塔的最高端——金融房地產業開始的(美國的房地產業已被金融巨頭完全操控,成為金融控制下的房地產業)。
②這場危機的直接導火索不是像以往的經濟危機那樣是由于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是相反:金融衍生品和次級貸款人為地制造了過于旺盛的市場需求,導致美國的房地產價格連續數年上漲。
③造成危機的直接原因不是房子蓋得太多了,賣不出去了,而是已經售出的房子收不回分期應付款!
因此導致這場危機直接原因僅限于金融房地產業所形成的閉環系統中交易行為之后的資金鏈條斷裂!而不是像以往的經濟危機那樣,幾乎各類商品同時出現滯銷的情況,這個區別已經宣告了常規的宏觀經濟指標接近于失效。
二.這次危機的蔓延方向與過去的危機截然不同。
以往的生產過剩經濟危機最初表現為終端消費品的市場不景氣,第一批倒下的企業往往是規模較小的從事貨物生產和流通的企業,隨著小企業的倒閉和失業人數的增加,帶動社會總需求進一步下降,從而將更多企業拖入產品滯銷的漩渦中,并由低端向高端蔓延,最后才會影響到社會經濟的最高端:金融業。
而本次經濟危機卻在社會經濟的所有層面都基本正常的情況下,發端于金融房地產這個金字塔尖之上,導致這場危機以相反的方式自上而下地進行傳遞:隨著金融房地產業的坍塌,大量金融從業人員成為失業者,僅華爾街的失業人員就超過了十萬人,就全美國而言,金融及房地產業的失業人數將達50萬人左右。對于金融業產值占GDP的比重高達20﹪的美國和歐洲來說,金融業的坍塌意味著一場經濟領域的大地震。美國金融業從業人員的年收入高達15萬美元左右,是美國人均工資的3倍以上,金融業每新增一個失業人員,對社會總需求所產生的影響相當于其它行業3個失業者的影響。
同時由于金融業者處在中高端消費的階層,它們的新增失業首先沖擊的就是生產高端消費品的公司和企業,在華爾街的倒閉潮尚未完結時,美國的3大汽車巨頭也相繼被拖下了水。這種自上而下的危機傳遞方式為以往歷次經濟危機所沒有,而這種傳遞剛剛進入實體經濟領域,多米諾骨牌倒塌的進程遠遠沒有接近尾聲!
盡管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相繼效仿中國出臺了大規模救市的政策,但是,占美國GDP的20﹪、占歐洲GDP的23﹪的金融業,已經嚴重泡沫化,這個市該怎么救?是救人頭還是救公司?如果救人頭,就意味著產生危機的直接原因金融泡沫還繼續存在,如果救公司不救人頭,就意味著金融業必須在瘦身中縮減半壁江山!此公司也不會再是曾無限風光的彼公司了。因此,無論是救金融還是不救金融,經濟危機還會繼續進行下去!可見,救市的結果絲毫不能阻擋危機!
三.余波大于主震。
由于這次危機的發源地地位于美國社會經濟的高端,由金融業的坍塌而造成的連鎖性次級反應將比傳統的經濟危機更為兇猛。這是因為金融和房地產業的公司倒閉和人員失業,對于社會總需求的負面影響是其它行業的3倍以上,50萬金融房地產業的新增失業已相當于其它行業150萬人的新增失業所引起的需求下降,而且由于6~7倍的乘數效應,源于美國的經濟危機最終將導致1000萬人的新增失業。
由于世界經濟早已一體化,美國和歐洲的金融坍塌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是沒有國界的,企業倒閉和人員失業潮將自上而下的向世界各國的產業鏈低端蔓延。對美國來說,金融坍塌及乘數效應本應造成的1000萬失業大軍,但其中的大部分、甚至是三分之二并不會發生在美國本土,而會發生在美國的重要貿易伙伴國家中!與美國的經濟結構相類似歐盟也同樣!
2007年,中歐貿易總額為3561.5億美圓,比中美貿易總額3021億美圓還要多,歐洲金融業的坍塌與美國金融業的坍塌都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嚴重的影響。又由于美國的貿易伙伴國經濟發展水平懸殊很大,金融坍塌對于位于低端產業鏈的那些國家的影響將會成10倍的放大!
這是因為:若美國新增1個失業人員將減少5萬美元的社會需求的話,對于像中國這樣的人均GDP只有美國十幾分之一的國家來說,將產生10倍以上的外貿型企業人員失業!發源于美國和歐洲的金融危機,全部波及到中國的時候,將使中國的年出口額銳減1000億美圓以上,將有1000余萬從業人員失去工作崗位!這場危機給中國帶來的失業人數將是美國和歐洲的數倍!從這個意義上說,余波大于主震將成為這次金融危機的重要特征。
四.中國經濟處境異常險惡:
截止2008年歲末,中國宏觀經濟數據仍使國家發改委得出“國民經濟基本面仍然向好”的結論。國內許多研究機構、專家學者、政府部門都在2008年末紛紛預測:中國經濟將在2009年中期開始反彈,并走出V型曲線,中國經濟將在2009年下半年昂首向上,率先從危機中脫穎而出……這將是又一次誤國誤民的嚴重誤判!
而實際上,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達70﹪的前提下,中國經濟已經成為歐美經濟的函數,歐洲和美國尚未見低的經濟衰退對中國經濟的拖累才剛剛開始,2008年的前3幾季度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第4季度才感受到了歐美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2008年前11個月的數據,已將金融危機的影響稀釋了四分之三,根本不能當作預測2009年的根據!況且,這種來自外部的影響仍然在加劇的過程中。對2009年中國經濟將率先走出危機陰影的判斷,將使我們大大低估經濟趨勢的嚴重性。
1. 西方國家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僅沒有見底,而且仍再繼續惡化中。不僅如此,這種外源性的經濟危機,雖然在最初的時候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造成明顯的傷害,似乎僅僅涉及到沿海地區出口型企業的倒閉、破產和工人失業,這種現象被我國政府和主流智庫的專家們都視為局部性的經濟問題。而實際情況是當外源性的經濟危機跨入中國國門之后,它就成為導致內源性經濟危機爆發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當我國的產業結構已經與我國70﹪對外貿易依存率相配套時,外貿型企業的大量倒閉和失業將由國際經濟危機的從動變量升格為我國國民經濟系統里的主動變量!由于我國的出口型企業大部分在國內采購原材料、在國內的銀行進行貸款,出口之前的一切經濟往來以人民幣進行結算,它的倒塌將對中國國民系統產生連帶性的乘數效應,即一個出口企業人員的失業將帶來其它行業6個人的失業。如果沒有刺激性的政策出臺,中國的新增失業人口將達6000萬人以上,中國的GDP將下挫15﹪!也就是說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危機所給中國帶來的余波遠遠大于主震!這和印度洋的海嘯具有完全相同的機理。
2. 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同時,中國經濟中已經孕育和產生了一個極大的巨有爆炸性危險的隱患,這就是房地產業的極度泡沫化。中國房地產在一線城市的泡沫已經發酵了多年,其程度絲毫不亞于美國和歐洲的房地產泡沫,但是因為中國處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城市的增容完全符合經濟發展的潮流,而且社會對住宅的需求無比巨大,因此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在大量炒房客的參與下并沒有遇到支付能力的瓶頸,只有當這個泡沫膨脹到連炒房客都急著要脫手的時候,中國的房地產才會出現災難性的情況。而這個時刻已經到來。
按照過去幾年的趨勢,即使沒有國際金融危機,房地產的大限也不會超過2009年,它的無理性瘋漲堅持的越久,它的崩盤就越加慘烈,任何一種無限追高的游戲最終的結果都是徹底崩潰,對這種趨勢,唯利勢圖的開發商不具有預知未來的智商,但所有從事房地產研究的政府機構和專家學者們竟然沒有人對開發商提出及時剎車的警告,而是眾口一詞的宣稱房價只會漲不會落,這不僅暴露出政府的某些機構、專家學者與開發商的利益關聯,更暴露出國家現有智庫的無能。
雖然外源性的經濟危機與國內的房地產現狀并無直接關聯,但是國際金融危機從心理上已經影響了人們的購買欲望,原本還有可能繼續瘋狂下去的中國房地產市場提前冷清了下來,這從客觀上給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帶來了一次軟著陸的天賜良機,如果廣大開發商和行政當局審時度勢,順應潮流,像鋼材、水泥、石油等戰略物資的市場價格在經濟危機中紛紛下調一樣,也隨行就市下調樓價,中國的房地產就會實現軟著陸,并成為提振國內需求的重要支柱,國際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
但遺憾的是不僅開發商團體結成價格聯盟用搏奕思維代替理性思維,堅持把房價扛到底,使房地產這個能帶動鋼鐵、水泥、建材、汽車、家用電器……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屈指可數的巨大行業陷入到成交量急劇萎縮的死局之中,它不僅沒有擔當起擴大內需、抵御國際經濟危機的義不容辭作用,而且已成為振興國內需求的拌腳石,使我國的國民經濟遭受到外源性經濟危機和內源性房地產死局的兩面夾擊和雙重打擊!
對于房地產開發商來說,死扛房價完全出于它們作為房地產寡頭已經多年持有房價話語權的自信,但它們完全不知道此時已不是彼時,它們的搏奕思維最終只會把自己引向死路!但對國民經濟來說,死掉一些自尋死路的開發商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房地產這個國民經濟極為重要的支柱產業若毀到了開發商和政府的錯誤決策手中,將對已經很脆弱的國民經濟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把購房者當作對手的那些搏弈大師,只能把房地產引向死路,但遺憾的是當局出臺的所有政策無不在為搏弈者撐腰打氣,使中國房地產實現軟著陸、絕處逢生的機會越來越渺茫,房地產對國民經濟的巨大拉動作用仍然被埋沒中。
⒊ 在國際金融危機剛剛影響中國之時,國務院高層領導就召集緊急會議,在第一時間布署了用4萬億投資拉動國民經濟的宏偉計劃。中國成為世界上對經濟危機做出最快、最果斷、最及時反應的國家。中國人民為有這樣的政府而感到欣慰和自豪。但是在4萬億及此后又增加的數萬億配套投資中,大部分為基礎設施投資,其中鐵路、公路、水電、輸電線路等交通運輸和能源的投資占絕大部分。這些投資都具有這樣的共同點:
①周期長,所投入資金往往要在十幾年甚至二十年后才能收回。
②此類投資的產業鏈偏短,僅對鋼材、水泥、專項設備產生需求,對GDP的功獻率僅為1.8倍。
③我國對基礎設施的需求與國民經濟的走勢密切相關,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我國的鐵路貨運能力已經過剩了,許多地區的發電能力也已經過剩,新建的基礎設施不可能是帶動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真正動力。
④在基礎設施投資周期很長而且遙遙無期的情況下,這樣的投資必然要消耗大量的國家儲備,一旦國家儲備吃緊,就會形成遍地開花的半截子工程.
在我國遭遇經濟危機的現實條件下,用減稅來刺激經濟是必須的選擇,不僅國家的收入會相應減少,而且用于救助企業、社會保障、關系民生的支出還會大量增加,這一增一減,必使國家財政收入告別闊綽時代而捉襟見肘!在這樣的背景下僅靠大規模的工程來拉動內需,很有可能力不從心,如果用大量增發貨幣來解決資金短缺,就會帶來經濟低迷和通貨膨脹的雙重風險,我們就會犯類似于大躍進那樣的錯誤!
⒋ 由于中國當前遭遇的經濟危機是外源性經濟危機,要想戰勝這樣的經濟危機只有兩個根本出路:
(1)等待外部環境好轉,國際貿易恢復常態,我國那些已經破產倒閉的出口型企業重新恢復生機,已經失業的人員重新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一切都從頭開始 。但是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中國要想在危機過后重新成為低端產業鏈的世界工廠,也是3~5年以后的事情了,中國不可能等待那么長的時間。而且,那時低端產業鏈已經轉移到了更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了,中國不可能再找到原本屬于自己的位置。
⑵走出經濟危機的根本出路是實現大面積尖端科技的創新和發展,只有在新的革命性的集群技術出現之后,世界經濟才能進入一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大規模的技術創新是世界經濟進入新周期的指路明燈!但是我國除了航天、導彈等與軍事相關的科技和農業技術處于世界前沿外,其它技術幾乎都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距離。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技術進步主要來源于從國外引進的別人已經淘汰的垃圾技術,對當時十分落后的我國來說,仍然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但是這種撿拾別人廉價技術的做法客觀上摧毀了我國技術上自主創新的能力,當我們靠撿拾別人過期技術已經走到接近世界前沿的時候,就沒有人將最先進的技術賣給我們了,中國在二流國家的隊伍中突然發現我們根本無法進入世界技術第一集團的大門,我們無法成為前沿技術俱樂部的會員,無法和尖端技術的伙伴進行對話,同時,我們自主創新的能力已經缺失多年,中國已經陷入了前沿技術斷檔的空前危險中!
即使某些新的研究課題我國和發達國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我們的科技主管部門自信滿滿地宣稱:我們將在這個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完全同步!但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仍被遠遠的甩在第一方陣之后,被排擠在世界科技頂級俱樂部的大門之外。
盡管有極個別的產品和項目我們位于世界的前列,但總體而言,中國大面積前沿技術的斷檔卻是勿用置疑的,中國技術的這種狀況決定了中國經濟嚴重缺乏抗御危機的內在動力。這種情況不得到根本的改變,中國何時能擺脫危機就完全聽命于掌握前沿科學技術的發達國家。只有等人家已經拿出了改變整個社會結構的革命性技術成果時,我們才能一步一步的跟著別人的腳印走,中國能否走出危機,就只能仰仗別人的臉色!如果沒有超級智慧的國家對策,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將因本次危機而越拉越大。
5.對中國來說,這場外源性的經濟危機,雖然首先受到沖擊和影響的僅僅是國外低端產業鏈延伸到中國的那部分企業,但是這種外源性的經濟危機來到中國之后,就立刻變化為國內經濟的初始變量,與出口型企業緊密相關的上游產業會跟隨出口型企業進入到危機的泥潭中。這種發端于出口型企業的危機變量,就會對國民經濟產生與原發性經濟危機完全相同的乘數效應,使危機的程度最終放大到6倍以上,并延伸到國民經濟的最高端——銀行業,最終使繼發性經濟危機上升到中國的金融危機,一旦中國金融出現了類似于歐美國家那樣的情況,中國經濟就會陷入災難之中。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金融業對這種潛在的演變趨勢竟然毫無察覺,所有的智庫級研究機構都把注意力完全放在歐美金融機構對中國金融所造成的拖累上,似乎只要中國金融界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沒有受到太大的拖累,中國金融就可高枕無憂、太平無事。它們完全沒有料到中國金融界面對的潛在威脅并不是來源于國際金融界,而是來源于國內的產業鏈! 尤其是來源于房地產市場和出口型企業的延伸。
截止2008年8月我國銀行業對房地產貸款的總規模為3.4萬億元,占同期銀行貸款總額的近30﹪,在房地產市場存在在嚴重泡沫的情況下,中國銀行業絲毫察覺不到房地產貸款存在著巨大風險,仍然把房地產貸款看作自己的優質資產,不同銀行之間仍然在竭力爭奪房地產貸款的份額,并積極地參與到開發商硬挺房價的行動中,客觀上已經成為開發商的利益共同體。因為一旦出現大面積的房價下跌,就會引起一部分按揭貸款用戶停止還款的情況。幾乎所有的中資銀行都認為防止斷供是保護銀行資產的當務之急,正是這種短視之見,正在斷送中國銀行業的大好前程:中國樓市的價格下調是泡沫消彌的必然趨勢,這種趨勢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銀行想和開發商一起固守房價,最終的結果將使銀行被拖入傷筋動骨的深淵。
尤其是在繼發性經濟危機和房地產泡沫雙重夾擊之時,對銀行和國民經濟來說最重要的指標已經不是小贏小虧,而是貨幣的流動性。和開發商一起挺樓價的結果卻是造成了樓市僵局、成交量急劇萎縮、大大延緩了貨幣的流動性!尤其是對國民經濟來說,時間意味著生命,貨幣的快速流動、房地產市場旺盛的成交量是抗御經濟危機的一江活水,而樓市的成交量與國民經濟的大勢存在著密切的相互作用關系,活水旺流將使國民經濟從快速的貨幣流動性中獲得新的能量,若活水變成死水,國民經濟下行的風險就會驟然加大,原本的活水也會被無為的消耗掉,錯過了時機活水就會干涸。
當一戶人家手中尚有一定量的儲備貨幣,同時每月的收還相當可觀時,它們將有較強的購房意愿,如果經濟危機來臨,它們的收入下降了,出于安全和謹慎的考慮,它們購房的意愿意必然隨之下降。家庭如此,國家同理!而樓市的僵局恰恰在把活水變成死水、在制造著房地產購買力的日益衰退,到頭來,扛房價的最終的結果將是房價的大跌!中國銀行業也必將因患小失而獲大失!只可嘆,中國銀行業原本是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政策調整,對開發商和準售樓盤進行區別貸款,對高價盤拒絕貸款、對低價盤優惠貸款,將使銀行風險完全化解,即使出現樓價下降時以往已貸的高價盤出現局部斷供,所占比例也微乎其微,重要的是不會再被開發商綁架了!
虧有定數,流動為先!是中國銀行業的明智選擇,否則,跟著別人走,就只能跳進旋渦了!中國的銀行業在房地產博弈思想的挾持下,發生繼發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已經大增!
由于房地產是我國國民經濟多米諾骨牌中的一粒重棋,一旦倒下,后果不堪設想。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從房地產開始,中國現在執行的房地產政策,都是對價格聯盟的支持,只要這種政策不徹底改變,房地產的死局就一定會到來!中國就會步美國的后塵,陷入到全面經濟危機的泥潭中!因此,我國房地產政策的方向應激烈轉變,這是中國經濟死里逃生的唯一出路!
國務院關于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相關政策,是國家擴大內需總體布局中的重要一環,對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是絕對利好。但是,房地產最主要、最嚴重的問題出在市場上,僅靠政府的稅收優惠和對以往限制性政策的放松,并不能解決房地產市場高昂的價格與群眾購買力無法接軌這一根本性矛盾,不觸及房價,所有的政策都將收效甚微!
房地產的問題是占全國總建設面積絕大部分的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而房地產市場問題的核心是價格聯盟問題,只要開發商的價格聯盟不瓦解,就不會有房地產的健康發展,房地產必定是死局!而各級政府所有的行政作為都表明:政府在不遺余力地維護開發商的價格聯盟!全國到處傳來政府對開發商自主降價的懲罰。地方政府在用不正當的手段干擾市場,貽誤了房地產軟著陸、虎口脫險的時機,中國房地產正在地方政府的主導下一步一步走向死局!
由于中國高起的房價在世界金融危機中巋然不動,所有重要的資源價格都下降了一半左右,惟獨中國的房價仍然高高在上,這種情況是健康的嗎?地方政府主導了嚴重反市場的行為,就象以往政府所干的違背市場規律的所有事情一樣,必定受到市場規律毀滅性的懲罰!目前,中國的房價已大大高于發達國家,大量熱錢已經外流,如果中國的房價再不降,熱錢的流出就會達到千億以上的規模!釜底抽薪,中國的房地產就會徹底完蛋!
有人認為,擴大供應、用政府主導建設低價房的提議是非市場化手段,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降低不合理的暴利、降低土地價格、降低高的嚇人的房地產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從而降低房價,都完全可以通過市場手段來完成。一個正常的市場是完全可以促進開發商降低成本和房價的,但政府的干預卻嚴重地扭屈了市場,不讓競爭,不讓降價,是政府毀掉了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轉危為安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為了阻止中國房地產行業徹底垮掉,政府的房地產政策必須進行方向性的變革——瓦解價格聯盟!
1. 允許和鼓勵有競爭力的優勢房地產企業自行降低價格,促使房地產資金加速流轉。
2. 允許銀行根據樓盤銷售價格決定貸款取向,對價格偏高的樓盤,由于風險過大,銀行可以拒絕按揭貸款。(銀行連這點選擇的權力都沒有,還是什么市場經濟?)
3. 為保證新項目用地的安全,政府有責任與開發商簽定降低房價、降低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加快建設速度的協議,在有監督和保證低房價的情況下,允許提前預售,從而大幅度降低財務成本和售價。
4. 用新房價格沖擊市場,使價格聯盟徹底瓦解。
由于以上措施都有利于房地產的安全運行,有利于銀行資金的安全,有利于建設用地的安全,它不是對市場的限制,而是對市場正常秩序的維護。因此,只有瓦解價格聯盟,中國房地產市場才能健康運行,中國的房地產在世界經濟危機中才有一線生機。
深海巖石
僅4萬億投資不能救中國,對中國經濟險境應高度警覺!
中國告別戰爭已經有很多年了,尤其是舉國而為的三次大規模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都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以前的事情了。久無戰事的中國還能經得起戰爭的考驗嗎?正當我們為近兩代人不識戰爭為何物即感到慶幸,又感到擔憂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拉開了序幕——中國與世界性經濟危機的遭遇戰已經打響。毫無防備、也沒有任何歷史經驗的中國政府和人民將如何去迎接這場戰爭,關系到中國的未來和命運。
美國剛剛爆發金融危機時,我們尚能安坐在茶樓中漫不經心的隔岸觀火,把華爾街的潰敗當作茶余飯后的話題來閑聊。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看好和對中國金融機構未涉水太深的判斷,使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中國完全可以從容應對這場國際金融風暴,這場全球性危機給中國帶來的將更多的是機會,而不是災禍。
然而,形勢的變化卻大大出乎了國家行政當局和主流智庫的預料,先是出口型企業大量破產倒閉,緊接著社會需求由旺轉衰,商品價格普遍大幅下降,房地產市場交易量驟減,已現崩盤跡象……所有這些變化都表明:這場危機對中國經濟的破壞作用要比政府長期信賴的主流經濟學家們的估計要嚴重得多。
二次大戰以后,西方發達國家已建立起了完善的國民經濟預警系統,名目繁多的各類先行指標足以使經濟危機在萌芽之初就被早期發現,而西方各國也建立起了完備的危機應對機制和系統,通過財政、貨幣和稅收政策的調整,已基本上可以將可能發生的危機化驚濤為細浪,從而實現國民經濟的軟著陸。但是目前這場經濟危機卻宣告了西方國家歷時數十年精心打造的危機預警系統和應對機制完全無效!
一切跡象表明,這是一場全新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不僅中國沒有親歷的經驗,連已有幾百年反危機歷史的西方發達國家對這場危機也全然茫然無知。所有的先行指標都沒有對這場危機作出正確的預警,使危機一觸即發時已經不可收拾。因此,對這次危機的任何判斷都不能以以往的經驗為座標,那些用來表征過去曾經發生過的經濟危機的危險度指標在這次危機面前已經失去意義!
國家發改委近期對中國經濟2008年1~11月運行情況正常、國民經濟基本面良好的判斷將被事實證明這是又一次不小的誤判!
目前,國民經濟發展趨勢中所隱藏的巨大危險是不能通過常規的先行指標反應出來的,用常規的思維方式對國民經濟進行預測將使我們犯下開錯藥方的大錯!對這場我們所不熟悉的、完全陌生的遭遇戰,國務院應該傾聽來自民間的新思想和新理論,而不能將決策咨詢完全寄托在思維陳舊、缺乏敏感的主流智庫身上,否則我們可能犯下改革開放30年來的第一次大錯,國民經濟將遭受無比沉重的打擊。
一、這場危機不是原發性的生產過剩危機!
歷史上除了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之外,幾乎所有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都是原發性生產過剩危機。其基本特征是:生產能力的過快增長與相對滯后的社會總需求不相適應,最終導致大量生產能力和資本閑置、企業倒閉、人員大批失業、社會經濟陷入通貨緊縮的漩渦,從而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和蕭條。1930年代的大蕭條就是這種危機的典型案例。
然而,目前這場危機的發生機制與原發性生產過剩危機卻全然不同,它的特征是:
①它的發生不像原發性生產過剩危機那樣是從社會經濟金字塔的最底層開始的,而是從社會經濟金字塔的最高端——金融房地產業開始的(美國的房地產業已被金融巨頭完全操控,成為金融控制下的房地產業)。
②這場危機的直接導火索不是像以往的經濟危機那樣是由于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是相反:金融衍生品和次級貸款人為地制造了過于旺盛的市場需求,導致美國的房地產價格連續數年上漲。
③造成危機的直接原因不是房子蓋得太多了,賣不出去了,而是已經售出的房子收不回分期應付款!
因此導致這場危機直接原因僅限于金融房地產業所形成的閉環系統中交易行為之后的資金鏈條斷裂!而不是像以往的經濟危機那樣,幾乎各類商品同時出現滯銷的情況,這個區別已經宣告了常規的宏觀經濟指標接近于失效。
二.這次危機的蔓延方向與過去的危機截然不同。
以往的生產過剩經濟危機最初表現為終端消費品的市場不景氣,第一批倒下的企業往往是規模較小的從事貨物生產和流通的企業,隨著小企業的倒閉和失業人數的增加,帶動社會總需求進一步下降,從而將更多企業拖入產品滯銷的漩渦中,并由低端向高端蔓延,最后才會影響到社會經濟的最高端:金融業。
而本次經濟危機卻在社會經濟的所有層面都基本正常的情況下,發端于金融房地產這個金字塔尖之上,導致這場危機以相反的方式自上而下地進行傳遞:隨著金融房地產業的坍塌,大量金融從業人員成為失業者,僅華爾街的失業人員就超過了十萬人,就全美國而言,金融及房地產業的失業人數將達50萬人左右。對于金融業產值占GDP的比重高達20﹪的美國和歐洲來說,金融業的坍塌意味著一場經濟領域的大地震。美國金融業從業人員的年收入高達15萬美元左右,是美國人均工資的3倍以上,金融業每新增一個失業人員,對社會總需求所產生的影響相當于其它行業3個失業者的影響。
同時由于金融業者處在中高端消費的階層,它們的新增失業首先沖擊的就是生產高端消費品的公司和企業,在華爾街的倒閉潮尚未完結時,美國的3大汽車巨頭也相繼被拖下了水。這種自上而下的危機傳遞方式為以往歷次經濟危機所沒有,而這種傳遞剛剛進入實體經濟領域,多米諾骨牌倒塌的進程遠遠沒有接近尾聲!
盡管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相繼效仿中國出臺了大規模救市的政策,但是,占美國GDP的20﹪、占歐洲GDP的23﹪的金融業,已經嚴重泡沫化,這個市該怎么救?是救人頭還是救公司?如果救人頭,就意味著產生危機的直接原因金融泡沫還繼續存在,如果救公司不救人頭,就意味著金融業必須在瘦身中縮減半壁江山!此公司也不會再是曾無限風光的彼公司了。因此,無論是救金融還是不救金融,經濟危機還會繼續進行下去!可見,救市的結果絲毫不能阻擋危機!
三.余波大于主震。
由于這次危機的發源地地位于美國社會經濟的高端,由金融業的坍塌而造成的連鎖性次級反應將比傳統的經濟危機更為兇猛。這是因為金融和房地產業的公司倒閉和人員失業,對于社會總需求的負面影響是其它行業的3倍以上,50萬金融房地產業的新增失業已相當于其它行業150萬人的新增失業所引起的需求下降,而且由于6~7倍的乘數效應,源于美國的經濟危機最終將導致1000萬人的新增失業。
由于世界經濟早已一體化,美國和歐洲的金融坍塌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是沒有國界的,企業倒閉和人員失業潮將自上而下的向世界各國的產業鏈低端蔓延。對美國來說,金融坍塌及乘數效應本應造成的1000萬失業大軍,但其中的大部分、甚至是三分之二并不會發生在美國本土,而會發生在美國的重要貿易伙伴國家中!與美國的經濟結構相類似歐盟也同樣!
2007年,中歐貿易總額為3561.5億美圓,比中美貿易總額3021億美圓還要多,歐洲金融業的坍塌與美國金融業的坍塌都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嚴重的影響。又由于美國的貿易伙伴國經濟發展水平懸殊很大,金融坍塌對于位于低端產業鏈的那些國家的影響將會成10倍的放大!
這是因為:若美國新增1個失業人員將減少5萬美元的社會需求的話,對于像中國這樣的人均GDP只有美國十幾分之一的國家來說,將產生10倍以上的外貿型企業人員失業!發源于美國和歐洲的金融危機,全部波及到中國的時候,將使中國的年出口額銳減1000億美圓以上,將有1000余萬從業人員失去工作崗位!這場危機給中國帶來的失業人數將是美國和歐洲的數倍!從這個意義上說,余波大于主震將成為這次金融危機的重要特征。
四.中國經濟處境異常險惡:
截止2008年歲末,中國宏觀經濟數據仍使國家發改委得出“國民經濟基本面仍然向好”的結論。國內許多研究機構、專家學者、政府部門都在2008年末紛紛預測:中國經濟將在2009年中期開始反彈,并走出V型曲線,中國經濟將在2009年下半年昂首向上,率先從危機中脫穎而出……這將是又一次誤國誤民的嚴重誤判!
而實際上,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達70﹪的前提下,中國經濟已經成為歐美經濟的函數,歐洲和美國尚未見低的經濟衰退對中國經濟的拖累才剛剛開始,2008年的前3幾季度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第4季度才感受到了歐美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2008年前11個月的數據,已將金融危機的影響稀釋了四分之三,根本不能當作預測2009年的根據!況且,這種來自外部的影響仍然在加劇的過程中。對2009年中國經濟將率先走出危機陰影的判斷,將使我們大大低估經濟趨勢的嚴重性。
1. 西方國家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僅沒有見底,而且仍再繼續惡化中。不僅如此,這種外源性的經濟危機,雖然在最初的時候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造成明顯的傷害,似乎僅僅涉及到沿海地區出口型企業的倒閉、破產和工人失業,這種現象被我國政府和主流智庫的專家們都視為局部性的經濟問題。而實際情況是當外源性的經濟危機跨入中國國門之后,它就成為導致內源性經濟危機爆發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當我國的產業結構已經與我國70﹪對外貿易依存率相配套時,外貿型企業的大量倒閉和失業將由國際經濟危機的從動變量升格為我國國民經濟系統里的主動變量!由于我國的出口型企業大部分在國內采購原材料、在國內的銀行進行貸款,出口之前的一切經濟往來以人民幣進行結算,它的倒塌將對中國國民系統產生連帶性的乘數效應,即一個出口企業人員的失業將帶來其它行業6個人的失業。如果沒有刺激性的政策出臺,中國的新增失業人口將達6000萬人以上,中國的GDP將下挫15﹪!也就是說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危機所給中國帶來的余波遠遠大于主震!這和印度洋的海嘯具有完全相同的機理。
2. 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同時,中國經濟中已經孕育和產生了一個極大的巨有爆炸性危險的隱患,這就是房地產業的極度泡沫化。中國房地產在一線城市的泡沫已經發酵了多年,其程度絲毫不亞于美國和歐洲的房地產泡沫,但是因為中國處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城市的增容完全符合經濟發展的潮流,而且社會對住宅的需求無比巨大,因此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在大量炒房客的參與下并沒有遇到支付能力的瓶頸,只有當這個泡沫膨脹到連炒房客都急著要脫手的時候,中國的房地產才會出現災難性的情況。而這個時刻已經到來。
按照過去幾年的趨勢,即使沒有國際金融危機,房地產的大限也不會超過2009年,它的無理性瘋漲堅持的越久,它的崩盤就越加慘烈,任何一種無限追高的游戲最終的結果都是徹底崩潰,對這種趨勢,唯利勢圖的開發商不具有預知未來的智商,但所有從事房地產研究的政府機構和專家學者們竟然沒有人對開發商提出及時剎車的警告,而是眾口一詞的宣稱房價只會漲不會落,這不僅暴露出政府的某些機構、專家學者與開發商的利益關聯,更暴露出國家現有智庫的無能。
雖然外源性的經濟危機與國內的房地產現狀并無直接關聯,但是國際金融危機從心理上已經影響了人們的購買欲望,原本還有可能繼續瘋狂下去的中國房地產市場提前冷清了下來,這從客觀上給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帶來了一次軟著陸的天賜良機,如果廣大開發商和行政當局審時度勢,順應潮流,像鋼材、水泥、石油等戰略物資的市場價格在經濟危機中紛紛下調一樣,也隨行就市下調樓價,中國的房地產就會實現軟著陸,并成為提振國內需求的重要支柱,國際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
但遺憾的是不僅開發商團體結成價格聯盟用搏奕思維代替理性思維,堅持把房價扛到底,使房地產這個能帶動鋼鐵、水泥、建材、汽車、家用電器……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屈指可數的巨大行業陷入到成交量急劇萎縮的死局之中,它不僅沒有擔當起擴大內需、抵御國際經濟危機的義不容辭作用,而且已成為振興國內需求的拌腳石,使我國的國民經濟遭受到外源性經濟危機和內源性房地產死局的兩面夾擊和雙重打擊!
對于房地產開發商來說,死扛房價完全出于它們作為房地產寡頭已經多年持有房價話語權的自信,但它們完全不知道此時已不是彼時,它們的搏奕思維最終只會把自己引向死路!但對國民經濟來說,死掉一些自尋死路的開發商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房地產這個國民經濟極為重要的支柱產業若毀到了開發商和政府的錯誤決策手中,將對已經很脆弱的國民經濟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把購房者當作對手的那些搏弈大師,只能把房地產引向死路,但遺憾的是當局出臺的所有政策無不在為搏弈者撐腰打氣,使中國房地產實現軟著陸、絕處逢生的機會越來越渺茫,房地產對國民經濟的巨大拉動作用仍然被埋沒中。
⒊ 在國際金融危機剛剛影響中國之時,國務院高層領導就召集緊急會議,在第一時間布署了用4萬億投資拉動國民經濟的宏偉計劃。中國成為世界上對經濟危機做出最快、最果斷、最及時反應的國家。中國人民為有這樣的政府而感到欣慰和自豪。但是在4萬億及此后又增加的數萬億配套投資中,大部分為基礎設施投資,其中鐵路、公路、水電、輸電線路等交通運輸和能源的投資占絕大部分。這些投資都具有這樣的共同點:
①周期長,所投入資金往往要在十幾年甚至二十年后才能收回。
②此類投資的產業鏈偏短,僅對鋼材、水泥、專項設備產生需求,對GDP的功獻率僅為1.8倍。
③我國對基礎設施的需求與國民經濟的走勢密切相關,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我國的鐵路貨運能力已經過剩了,許多地區的發電能力也已經過剩,新建的基礎設施不可能是帶動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真正動力。
④在基礎設施投資周期很長而且遙遙無期的情況下,這樣的投資必然要消耗大量的國家儲備,一旦國家儲備吃緊,就會形成遍地開花的半截子工程.
在我國遭遇經濟危機的現實條件下,用減稅來刺激經濟是必須的選擇,不僅國家的收入會相應減少,而且用于救助企業、社會保障、關系民生的支出還會大量增加,這一增一減,必使國家財政收入告別闊綽時代而捉襟見肘!在這樣的背景下僅靠大規模的工程來拉動內需,很有可能力不從心,如果用大量增發貨幣來解決資金短缺,就會帶來經濟低迷和通貨膨脹的雙重風險,我們就會犯類似于大躍進那樣的錯誤!
⒋ 由于中國當前遭遇的經濟危機是外源性經濟危機,要想戰勝這樣的經濟危機只有兩個根本出路:
(1)等待外部環境好轉,國際貿易恢復常態,我國那些已經破產倒閉的出口型企業重新恢復生機,已經失業的人員重新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一切都從頭開始 。但是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中國要想在危機過后重新成為低端產業鏈的世界工廠,也是3~5年以后的事情了,中國不可能等待那么長的時間。而且,那時低端產業鏈已經轉移到了更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了,中國不可能再找到原本屬于自己的位置。
⑵走出經濟危機的根本出路是實現大面積尖端科技的創新和發展,只有在新的革命性的集群技術出現之后,世界經濟才能進入一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大規模的技術創新是世界經濟進入新周期的指路明燈!但是我國除了航天、導彈等與軍事相關的科技和農業技術處于世界前沿外,其它技術幾乎都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距離。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技術進步主要來源于從國外引進的別人已經淘汰的垃圾技術,對當時十分落后的我國來說,仍然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但是這種撿拾別人廉價技術的做法客觀上摧毀了我國技術上自主創新的能力,當我們靠撿拾別人過期技術已經走到接近世界前沿的時候,就沒有人將最先進的技術賣給我們了,中國在二流國家的隊伍中突然發現我們根本無法進入世界技術第一集團的大門,我們無法成為前沿技術俱樂部的會員,無法和尖端技術的伙伴進行對話,同時,我們自主創新的能力已經缺失多年,中國已經陷入了前沿技術斷檔的空前危險中!
即使某些新的研究課題我國和發達國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我們的科技主管部門自信滿滿地宣稱:我們將在這個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完全同步!但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仍被遠遠的甩在第一方陣之后,被排擠在世界科技頂級俱樂部的大門之外。
盡管有極個別的產品和項目我們位于世界的前列,但總體而言,中國大面積前沿技術的斷檔卻是勿用置疑的,中國技術的這種狀況決定了中國經濟嚴重缺乏抗御危機的內在動力。這種情況不得到根本的改變,中國何時能擺脫危機就完全聽命于掌握前沿科學技術的發達國家。只有等人家已經拿出了改變整個社會結構的革命性技術成果時,我們才能一步一步的跟著別人的腳印走,中國能否走出危機,就只能仰仗別人的臉色!如果沒有超級智慧的國家對策,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將因本次危機而越拉越大。
5.對中國來說,這場外源性的經濟危機,雖然首先受到沖擊和影響的僅僅是國外低端產業鏈延伸到中國的那部分企業,但是這種外源性的經濟危機來到中國之后,就立刻變化為國內經濟的初始變量,與出口型企業緊密相關的上游產業會跟隨出口型企業進入到危機的泥潭中。這種發端于出口型企業的危機變量,就會對國民經濟產生與原發性經濟危機完全相同的乘數效應,使危機的程度最終放大到6倍以上,并延伸到國民經濟的最高端——銀行業,最終使繼發性經濟危機上升到中國的金融危機,一旦中國金融出現了類似于歐美國家那樣的情況,中國經濟就會陷入災難之中。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金融業對這種潛在的演變趨勢竟然毫無察覺,所有的智庫級研究機構都把注意力完全放在歐美金融機構對中國金融所造成的拖累上,似乎只要中國金融界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沒有受到太大的拖累,中國金融就可高枕無憂、太平無事。它們完全沒有料到中國金融界面對的潛在威脅并不是來源于國際金融界,而是來源于國內的產業鏈! 尤其是來源于房地產市場和出口型企業的延伸。
截止2008年8月我國銀行業對房地產貸款的總規模為3.4萬億元,占同期銀行貸款總額的近30﹪,在房地產市場存在在嚴重泡沫的情況下,中國銀行業絲毫察覺不到房地產貸款存在著巨大風險,仍然把房地產貸款看作自己的優質資產,不同銀行之間仍然在竭力爭奪房地產貸款的份額,并積極地參與到開發商硬挺房價的行動中,客觀上已經成為開發商的利益共同體。因為一旦出現大面積的房價下跌,就會引起一部分按揭貸款用戶停止還款的情況。幾乎所有的中資銀行都認為防止斷供是保護銀行資產的當務之急,正是這種短視之見,正在斷送中國銀行業的大好前程:中國樓市的價格下調是泡沫消彌的必然趨勢,這種趨勢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銀行想和開發商一起固守房價,最終的結果將使銀行被拖入傷筋動骨的深淵。
尤其是在繼發性經濟危機和房地產泡沫雙重夾擊之時,對銀行和國民經濟來說最重要的指標已經不是小贏小虧,而是貨幣的流動性。和開發商一起挺樓價的結果卻是造成了樓市僵局、成交量急劇萎縮、大大延緩了貨幣的流動性!尤其是對國民經濟來說,時間意味著生命,貨幣的快速流動、房地產市場旺盛的成交量是抗御經濟危機的一江活水,而樓市的成交量與國民經濟的大勢存在著密切的相互作用關系,活水旺流將使國民經濟從快速的貨幣流動性中獲得新的能量,若活水變成死水,國民經濟下行的風險就會驟然加大,原本的活水也會被無為的消耗掉,錯過了時機活水就會干涸。
當一戶人家手中尚有一定量的儲備貨幣,同時每月的收還相當可觀時,它們將有較強的購房意愿,如果經濟危機來臨,它們的收入下降了,出于安全和謹慎的考慮,它們購房的意愿意必然隨之下降。家庭如此,國家同理!而樓市的僵局恰恰在把活水變成死水、在制造著房地產購買力的日益衰退,到頭來,扛房價的最終的結果將是房價的大跌!中國銀行業也必將因患小失而獲大失!只可嘆,中國銀行業原本是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政策調整,對開發商和準售樓盤進行區別貸款,對高價盤拒絕貸款、對低價盤優惠貸款,將使銀行風險完全化解,即使出現樓價下降時以往已貸的高價盤出現局部斷供,所占比例也微乎其微,重要的是不會再被開發商綁架了!
虧有定數,流動為先!是中國銀行業的明智選擇,否則,跟著別人走,就只能跳進旋渦了!中國的銀行業在房地產博弈思想的挾持下,發生繼發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已經大增!
由于房地產是我國國民經濟多米諾骨牌中的一粒重棋,一旦倒下,后果不堪設想。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從房地產開始,中國現在執行的房地產政策,都是對價格聯盟的支持,只要這種政策不徹底改變,房地產的死局就一定會到來!中國就會步美國的后塵,陷入到全面經濟危機的泥潭中!因此,我國房地產政策的方向應激烈轉變,這是中國經濟死里逃生的唯一出路!
國務院關于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相關政策,是國家擴大內需總體布局中的重要一環,對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是絕對利好。但是,房地產最主要、最嚴重的問題出在市場上,僅靠政府的稅收優惠和對以往限制性政策的放松,并不能解決房地產市場高昂的價格與群眾購買力無法接軌這一根本性矛盾,不觸及房價,所有的政策都將收效甚微!
房地產的問題是占全國總建設面積絕大部分的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而房地產市場問題的核心是價格聯盟問題,只要開發商的價格聯盟不瓦解,就不會有房地產的健康發展,房地產必定是死局!而各級政府所有的行政作為都表明:政府在不遺余力地維護開發商的價格聯盟!全國到處傳來政府對開發商自主降價的懲罰。地方政府在用不正當的手段干擾市場,貽誤了房地產軟著陸、虎口脫險的時機,中國房地產正在地方政府的主導下一步一步走向死局!
由于中國高起的房價在世界金融危機中巋然不動,所有重要的資源價格都下降了一半左右,惟獨中國的房價仍然高高在上,這種情況是健康的嗎?地方政府主導了嚴重反市場的行為,就象以往政府所干的違背市場規律的所有事情一樣,必定受到市場規律毀滅性的懲罰!目前,中國的房價已大大高于發達國家,大量熱錢已經外流,如果中國的房價再不降,熱錢的流出就會達到千億以上的規模!釜底抽薪,中國的房地產就會徹底完蛋!
有人認為,擴大供應、用政府主導建設低價房的提議是非市場化手段,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降低不合理的暴利、降低土地價格、降低高的嚇人的房地產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從而降低房價,都完全可以通過市場手段來完成。一個正常的市場是完全可以促進開發商降低成本和房價的,但政府的干預卻嚴重地扭屈了市場,不讓競爭,不讓降價,是政府毀掉了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轉危為安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為了阻止中國房地產行業徹底垮掉,政府的房地產政策必須進行方向性的變革——瓦解價格聯盟!
1. 允許和鼓勵有競爭力的優勢房地產企業自行降低價格,促使房地產資金加速流轉。
2. 允許銀行根據樓盤銷售價格決定貸款取向,對價格偏高的樓盤,由于風險過大,銀行可以拒絕按揭貸款。(銀行連這點選擇的權力都沒有,還是什么市場經濟?)
3. 為保證新項目用地的安全,政府有責任與開發商簽定降低房價、降低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加快建設速度的協議,在有監督和保證低房價的情況下,允許提前預售,從而大幅度降低財務成本和售價。
4. 用新房價格沖擊市場,使價格聯盟徹底瓦解。
由于以上措施都有利于房地產的安全運行,有利于銀行資金的安全,有利于建設用地的安全,它不是對市場的限制,而是對市場正常秩序的維護。因此,只有瓦解價格聯盟,中國房地產市場才能健康運行,中國的房地產在世界經濟危機中才有一線生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