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內容,因版面限制,專訪弘毅生態農場的文章發表時沒有采納。但下面的對話內容非常重要,特在這里發表。我們希望全社會共同關注生態農業,將生態文明建設落實到實處。在技術上,我們將毫不保留地給國家貢獻我們的知識,對于生態農業技術,我們非常自信。目前我們將幾種精力解決雜草問題。
6月30日,蔣高明接受了記者的專訪,講述了農場創辦過程中的苦與樂,通過他的話,讀者可以更直觀地認識這個生態農場的前世今生。
記者:蔣教授您好!請問您當初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創辦弘毅生態農場?
蔣高明:當時就是想驗證被農民燒掉的秸稈具有草原草一樣的利用價值,可以用來養牛。在我國北方很多地方存在嚴重的焚燒秸稈現象,而在草原地區,由于草原退化,牲畜飼料嚴重不足。
記者:就是說剛開始的設想是以秸稈養牛為中心,那當時預想中要達到的最理想效果是怎樣的?
蔣高明:是的,到現在養牛也是農場生態循環的核心。理想的效果是通過我們農場的實踐,帶動村民利用秸稈養牛,促成“畜南下,禽北上”,即內蒙古等地的草原減少牲畜養殖量,引進家禽養殖,恢復草原。而在平原地區利用作物秸稈推進牲畜養殖,農區減少秸稈焚燒危害,恢復地力,牧區恢復草原,達到農區與牧區的雙贏。
記者:生態農業的生產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比普通農業高出許多,在這樣的背景下,您認為生態農業的可行性在哪里?
蔣高明:勞動力成本問題的確是個問題,我們也一直在努力尋找降低生產成本的方法。發展生態農業的可行性在于,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消費者會越來越認可這一新興農業產業,未來的消費力量可以預見是很強的。
記者:有農民說如果以您的方式種小麥,一斤至少要賣4元錢才有利潤,您認為他的說法有道理嗎?
蔣高明: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準確,其實每斤小麥能賣到3元,就有盈利空間了。我們算過賬,加上租地,雇人干活的人工費,以及管理成本等等全部加起來,生產一斤有機小麥的成本接近3元錢。而現在市場上有機小麥能賣到10元一斤,如果訂單充足,盈利是沒有問題的。
記者:在您的農場種植一畝地的成本有哪些?比普通農民種一畝地多花費多少成本?
蔣高明:成本主要有租地費,雇人干活的人工費,以及管理成本,機械水利、有機肥等,我們比農民的種地方式,每畝增加約500元的額外投入,再加上加租地費,一畝地每年大約增加800元的成本。最后,通過物流銷售產品也有一些物流和后期加工的費用。
記者:從目前的情況看,您覺得農場的生態農業試驗成功了嗎?
蔣高明:從科研的角度說農場是非常成功的,通過我們的實踐,我們證明了被農民燒毀的秸稈具有草原草同等飼料價值。在我們農場,不用一滴農藥,采取物理+生物辦法,也很好的控制了蟲害,保證了產量。
記者:農場現在的收支情況怎么樣?能實現盈利嗎?
蔣高明:在經濟上,農場的回報主來自于養牛,有機糧食也有些回報,但訂單不多,回報規模較小。豬、鴨、雞、面粉等生態食品也開始有訂單了。總體來說,農場已經開始盈利,去年純盈利額達到了20萬元,今年預計30萬。我們不著急,先打造品牌,繼續摸索減少成本的生態辦法。
記者:從農場創辦到現在,您遇到過哪些困難?
蔣高明:主要的困難還是市場問題,因為市場沒有打開,去年我們產的有機玉米賣不出去,大都喂牛了,有機蘋果也爛掉了五六千斤。試驗林下養雞時,遭遇了禽流感,全軍覆沒,當時真想打開雞籠,放這些雞出去,誰愛要誰要,不管了,但我們還是堅持過來了。
記者:目前消費者對于有機食品和農場的態度,跟您的預期同步嗎?
蔣高明:現在的消費者對于生態農業還不夠了解,中國對于有機食品的需求量遠遠達不到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他們消費的有機食品達到了20%以上,而中國連萬分之一都沒有。消費者不愿接受有機食品的高價位。市場上大量假冒的有機食品因為成本低,反而有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大量存在。
記者:把生態農業模式推廣開來的可能性有多大?
蔣高明:這個關鍵還是要看市場對有機食品的接受程度,如果需求量大了,有機食品的生產成本也可以降低下來,只要通過種植有機食品盈利,農民也是愿意發展生態農業的。
記者:您會把農場堅持辦下去嗎?未來有什么具體的打算和規劃?
蔣高明:肯定要辦下去,現在農場的苗頭很好。我們下一步工作重點是打開城市消費市場,采取CSA(社區支持農業)模式,逐步擴大規模,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游、有機餐飲、有機食品超市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