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態文明概念已家喻戶曉,但對于很多普通人,仍然不知道生態文明到底在說什么。怎樣理解生態文明呢?這里筆者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第一,生態文明是最高的道德文明。現在的人們考慮利益多于考慮道德,考慮個人多于考慮別人,考慮家庭多于考慮社會,考慮富人多于考慮窮人,考慮人更多于考慮其它生物。在發展過程中,人類很少對其它生命存在感恩心理,對于給我們提供“衣、食、住、行”條件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很少存在“憐憫之心”,很少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更缺少關愛生命、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如果有一天,全社會能夠對不會說話的一草一木給予關注,不是簡單地利用它們而是呵護它們;對野生動物的態度不是“吃掉”它們,而是欣賞它們,關愛它們,那么,人類社會就進入了一種高度道德文明的生態社會。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復雜關系將變得簡單起來,社會才會從對物質財富的崇拜進入到對自然精神的崇拜上來。
第二,這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甚至是挽救地球生態系統瀕臨滅亡的最佳選擇。人類走過了原始狩獵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后工業文明,目前正在進入生態文明階段。農業文明基本解決了“吃飽穿暖”問題,工業文明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居適行捷”問題,后工業文明或者信息革命帶來的是人類傳遞信息的便捷性,即進入“信息爆炸”時代。然而,工業文明以及近代人類技術能力進步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達到了空前未有的程度。突出表現在,全球變暖、生物多樣性下降、荒漠化加劇、臭氧層消失、環境污染、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工業革命以來短短的兩三百年來,在西方文明為主導的發展思路引導下,全球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大氣中二氧化碳升高了120ppm,全球溫度上升了0.74度,南北極和高原的永凍冰川開始融化、物種面臨第六次大滅絕。
上述事實雄辯地證明,人類要在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必須考慮以生態文明為主導的發展與消費方式。在處理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上,技術絕對不是什么萬能的,新技術應用帶來的負面影響遲早會掩蓋其正面作用,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三,中國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的需要。改革開放45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建設成就,然而代價也是慘重的,這就是愈演愈烈的環境污染。城市空氣污染、鄉村水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外來物種入侵、食物安全隱患增大、生態系統全面退化都對我們的發展思路提出了挑戰。中國在扮演“世界工廠”的同時,環境污染也由境外轉移到了境內;異軍突起的鄉鎮企業又將污染從城市趕到鄉村;如今又有污染企業“北上西進”的明顯趨勢。要遏制這種趨勢,必須從戰略高度上認識生態環境問題。
優美的生態環境是用鈔票買不到的,有人認為“先污染,后治理”,等有了錢再回過頭來治理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的觀點是極其錯誤的。發達國家盡管有了錢,空氣質量也改善了,但是其單一的生態系統并不能留住動物。生態質量好不好?動物們最有發言權。
第四,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最高準則,是社會進步的最高象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掌握了變革自然的強大動力,創造了巨大的物質文明與技術文明。但是,這種征服是好景不長的。在目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中,人類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食物鏈上的成員,而是在制造甚至控制著食物鏈,并對其周圍的自然生態系統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原子武器、轉基因技術的濫用足以使得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生命系統毀滅掉;追求享樂的消費模式所制造的垃圾將覆蓋這個星球,并提前透支了子孫后代的地下資源、空間資源甚至太空資源;日益升溫的地球已為人類引以自豪的技術文明敲響了警鐘。
目前占據不到15%的發達國家人群占據了85%的資源和污染排放,如果全人類都采取這樣的思路發展,地球生命系統將變得更加脆弱。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崛起正將這種環境不可持續性逐步變成現實。因此,沒有生態文明的指導的物質文明和技術文明是不可持續的文明,是人類不得不拋棄的文明。
第五,生態文明是一種行動。強調生態文明不是停步不前,簡單機械地回歸自然(盡管那是最理想的狀態),而是高質量發展,是用整體、協調、循環的原則和機制調整產業結構、增長模式和消費方式,從征服型、污染型、破壞型向和諧型、恢復型、建設型演變,強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代際之間的公平性。那種以人類為中心,或者以“我”為中心的狹隘的發展理念,甚至是為了發展“適當可以破壞一下自然”的做法都是很危險的。今后的發展首先要考慮環境的承受能力,建立在犧牲生態環境與人體健康基礎上的GDP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如果全社會都這樣做,那些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者就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許多棘手的環境矛盾就容易解決了。
?。ㄗ髡邽橹袊锒鄻有员Wo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原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