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甲午戰爭是日本挑起的侵略戰爭,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研究分析甲午戰爭清廷戰敗的原因可以有很多視角,清廷缺乏堅定的戰略意志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深入分析這一原因,可以給我們帶來深刻啟示。
清廷戰略意志缺乏表現在整個戰爭過程中
戰略意志是一個國家、政治集團、社會組織乃至個人試圖達成某種目標而堅持到底的決心和勇氣。在戰爭這一物質和精神雙重較量的暴烈對抗活動中,戰略意志尤為重要。戰爭中,具備將戰爭進行到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戰略意志,既是參戰者窮盡一切辦法、動員一切資源、運用一切機會以達成目標的前提,也是戰況不利時承受挫折、頂住壓力、忍辱負重、徐圖發展的基礎。在甲午戰爭中,清廷一直缺乏戰略意志是其失敗的重要原因。
戰前,清廷無不惜一戰的決心,消極備戰。1894年5月中旬以后,日軍大批登陸朝鮮,野心日顯,至6月22日日本向清廷提出“第一次絕交書”時,戰爭已迫在眉睫。然而,清廷仍熱衷于謀求和局,直到6月30日李鴻章才提出籌餉二三百萬兩以備用,而調軍入朝與物資籌措直到7月20日才開始,但戰爭在7月25日就正式打響。清廷準備不充分、被動應戰,直接導致豐島海戰和牙山戰役敗北,而首戰即敗又直接影響戰爭全局。對中國與日本開戰,當時美國駐華公使田貝評論道:“中國以完全無準備狀態卷入戰爭,乃史無前例。”清廷后來也承認,戰爭為“倉猝開釁”。
戰中,清廷無承受挫折的定力,決意乞和。9月中旬,隨著海陸戰事漸次失利,主和再次成為清廷的政策重點。此時,不少朝臣和社會有識之士對挽救軍事失敗紛紛獻計獻策,提出“奇襲論”等主張。他們主張速購快船,聯合南洋水師直搗日本本土。這是一個極為大膽的戰略主張,如能實施,有可能扭轉戰局。同時,不少人提出持久戰思想,李鴻章也上奏朝廷說要“多籌巨餉,多練精兵,內外同心,南北合勢,全力專注,持之以久,而不責旦夕之功”。但是,無論“奇襲論”還是“持久論”,在清廷急于結束戰爭、一意主和的情況下,無人理會并認真研究這樣的戰略構想。
戰后,清廷無戰斗到底的勇氣,不敢再戰。當割地賠款的和約傳至國內后,輿論大嘩,拒和再戰之折如雪片進京。在京舉人也痛心疾首,集體上書。臺灣軍民尤其義憤,誓不服倭。日本的欺人太甚事實上已為中國進行了一場再戰總動員。其時,日本尚為剛剛興起的工業小國,戰力已近枯竭。俄國駐日本使館的情報指出:“(日本)所有軍艦鍋爐,經過十個月連續不斷使用的結果,已經破壞到這樣程度,以致船只的最起碼速度都無法維持,所以船只都急待整修和更換鍋爐。”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也承認:“國內海陸軍備幾成空虛,而去年來持續長期戰斗之我艦隊及人員、軍需等,均告疲勞缺乏。”但缺乏戰略意志的清廷此時已如驚弓之鳥,完全喪失戰斗意志,最后只能吞下割地賠款的苦果。
清廷戰略意志缺乏是政治腐敗、統治腐朽的結果
戰爭史上,參戰者戰略意志缺乏往往是在戰爭遭遇嚴重挫折的最緊要關頭才表現出來。但在甲午戰爭中,清廷戰略意志缺乏卻貫穿始終,其原因從根本上說是政治腐敗、統治腐朽。
戰略思想保守,慣于妥協求和。鴉片戰爭后,面對列強的堅船利炮,清廷戰略思想日益保守,奉行消極防御策略,建設海軍的目的也“無馳騁域外之意,不過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在清朝統治者頭腦中,保和局是最好的選擇。因此,凡與列強發生沖突,一旦軍事失利,清廷便立即妥協求和,割地賠款也在所不惜,甚至陷入敗也求和、勝也求和的怪圈。妥協求和一旦成為習慣,清廷在甲午戰爭前前后后缺乏戰略意志就是必然的。當時就有人評論道,“平日之政事,一貪字壞之;今日之軍務,一和字敗之。”
國家觀念淡薄,王朝利益至上。中國雖早就有“國家”的概念,但直至晚清也未建立起現代國家觀念,延續幾千年的傳統王朝觀念依然主導著晚清政治?,F代國家觀念認為國家為全體國民所有而非某家私產,認為國家主權和領土不容侵犯、國土不容分割。而傳統王朝觀念的核心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即天下一土一木均是“我們家的”,以土地換平安雖屈辱但并無不可。這是鴉片戰爭后清廷愿意割土求和的思想根源。在甲午戰爭中,當清朝“龍興之地”沈陽和京城重地北京有可能遭遇日軍進攻時,清廷在割地賠款求平安與拒和再戰的選擇中,選擇了前者。國家觀念淡薄的清廷,在最后關頭眼里只有自身的王朝利益,下不了拒和再戰的決心是必然的。
內部政爭不息,中樞意見不一。甲午戰爭時期,清王朝存在帝后兩黨矛盾、滿漢兩族矛盾、中央地方矛盾、地方實力派之間的矛盾等。各種力量爭權奪利貫穿于甲午戰爭全過程,特別是帝黨與后黨之間的矛盾與較量,左右著整個對日戰略。朝鮮危機一爆發,在光緒帝支持下,以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的帝黨欲抓住朝廷主導權,與以軍機大臣孫毓汶和李鴻章為首的后黨針鋒相對,發動清議主戰,“李鴻章不欲戰而迫其戰”。慈禧太后顧慮清議,亦不能公開反對開戰,但開戰后一直默許和支持主和派的求和調停。帝后兩黨之間的矛盾與較量,導致清廷面對戰爭沒有一以貫之的定見與堅持。這是清廷戰略意志缺乏的直接原因。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歷史學系、南京政治學院軍史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