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腐敗和軍事體制落后,這些還不是甲午戰敗的根本原因。甲午戰敗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清政府國家發展戰略觀的失敗。甲午戰爭是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目的之一,而明治維新的成功在于清政府毫不知曉的日本國家發展戰略,以及為其提供指導的李斯特主義國家崛起學說。這直接決定了日本在軍事、行政等諸多方面國家治理體制的高效率?!?/div>
2015-08-21
互動:94
今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甲午戰爭是日本挑起的侵略戰爭,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研究分析甲午戰爭清廷戰敗的原因可以有很多視角,清廷缺乏堅定的戰略意志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深入分析這一原因,可以給我們帶來深刻啟示?! ∏逋鹇砸庵救狈Ρ憩F在整個戰爭過程中 戰略意志是一個國家、政治集團、社會組織乃至個人試圖達
2014-08-09
互動:112
日本是一個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經過明治維新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時,不但沒有多少歷史積累下來的經濟基礎,反而繼承了德川幕府統治時期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致使國家獨立和主權完整嚴重受損的局面絲毫未能改變,其情形好比是赤手空拳加負債累累。這樣的國家應該怎樣去建設?靠什么去建設?對日本而言,這無疑是
2014-07-25
互動:35
中國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北洋水師(資料圖) 海上作戰對軍隊的組織訓練提出最嚴格要求 古代兵法認為軍隊戰斗力構成包括三大因素:軍人、裝備和地形,這主要是在冷兵器時代。那時武器比較簡單,如大刀、長矛、梭鏢、弓箭等。古人也并不認為單單大刀、長矛、梭鏢、弓箭本身就是戰斗力,它們必須
2014-07-21
互動:104
1894年7月爆發的甲午戰爭到現在已經120周年,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在戰爭與政治的背后,深蘊著的文化傳統的特質?! 〗詠?,日本多次成為侵略戰爭的策源地,至今日本的右翼當政者與右翼文人,仍以種種說辭美化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并若明若暗地表示自己是這種侵略傳統的招魂人,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解禁集體自衛權是顯在表
2014-07-21
互動:35
【本文根據作者在2014年5月25日解放軍藝術學院召開的“甲午戰爭與強軍文化”專家座談會上的發言整理而成,主要內容發表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 1894年10月25日,日軍第三師團先頭部隊在虎山戰斗中遭遇清軍增援部隊抵抗,最后清軍潰敗。10月29日,日本第一軍大部隊渡過鴨綠江,踏上中國東北的土地。
2014-07-20
互動:74
●作為一個成熟的民族,不應拒絕反思失敗,而應認真吸取失敗教訓,找出原因,深挖根源,有針對性地采取切 實有效的舉措,把教訓轉化為民族振興的契機和動力?! 裰腥諆蓢^念、制度、文化上的差異,直接或間接影響著戰爭的勝負。中國在甲午戰爭中不僅敗在戰場,也敗 在軟實力上。這雖然是百年前的教訓,但舉一反三的反思仍有價值。
2014-07-18
互動:40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招致列強爭奪在華侵略權益的狂潮,中國遭遇空前的瓜分危機?! ∩扯砼c“三國干涉還遼” 中日馬關議和的結果,在歐美列強中引起很大反響。日本在東北亞的急劇擴張,首先使沙皇俄國強烈不安。 1861年推行農奴制改革后,沙俄的國力明顯增強,對外擴張的欲望也不斷膨脹。俄國在太平洋地區獲取
2014-07-17
互動:34
與10年前日本主流媒體大肆渲染“日俄戰爭100年”相比較,日本大眾傳媒對于今年“甲午戰爭(日本稱之為日清戰爭)120年”相關話題的文章并不多見。但如果因此而以為日本報界、學界和政界人士,對被他們視為“日本國民國家形成”、奠下日本軍國根基的重要紀念日并不關心或已經遺忘的話,卻顯然是看
2014-07-17
互動:26
日本的教育分兩種層次,一種為高中以下的教育,通稱為“學校教育”,使用國家檢定的教科書,歷史觀受政府立場的左右;另一種為大學以上的教育,可稱為“自由教育”,沒有一定的教科書,外人也不能干涉教師的觀點與教學內容?! ≡诖髮W教育中,關于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可能有多種講法,各有其偏重,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即至
2014-07-16
互動:37
2014年是甲午年,是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甲午戰爭是中日兩國不能忘記的歷史事件。認真回顧與反思這場戰爭的歷史教訓,認識這場戰爭何以發生、何以成為那樣令人不忍回首的結局,對于我們今天維護祖國領土完整與統一,更好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爆發甲午戰爭的歷史背景 據日本史學家井上清
2014-07-16
互動:24
●甲午戰爭給中國人民留下刻骨銘心的歷史創傷和揮之不去的奇恥大辱,是近代以來中國國恥史上的黑暗一頁,也是中華民族尋求偉大復興的重要歷史契機?! 窦孜鐟馉幗o日本帶來短暫的繁榮富足,卻誤導該國走上一條無止境的對外擴張之路,奏響了“大日本軍事帝國”從萌芽、壯大到走向敗亡的序曲。 ●甲午戰爭改變了東
2014-07-15
互動:34
據參考消息報道,晚于歐美列強步入近代國家行列的日本,于1889年2月11日公布《大日本帝國憲法》,之后采用了“大日本帝國”的國號,所謂的“帝國日本”登上舞臺。通常認為,1895年4月,日本在日清戰爭(即中日甲午戰爭———本網注)中勝出,與清國締結和約,獲得2億兩白銀(合3億日元)賠償金,割走原屬
2014-07-15
互動:26
李鴻章一生,既舉辦洋務事業、推動中國社會近代化,又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給中國造成深重的災難。如何評價李鴻章,分歧主要在其外交行為,尤其是簽訂《馬關條約》。由于此事,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大多認為李鴻章是個賣國賊;但最近20多年來,卻有論者特別指出李鴻章所處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極弱的時代之一,在當時極為衰落的歷史條件下,李
2014-07-14
互動:38
今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紀念日,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反思甲午,教訓慘痛,錐心刺骨,痛定思痛之后,人們又做出進一步的追問,假如人們所歸納的這些教訓都不存在,又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結局?這應該是對問題更深層次的挖掘,是對教訓更理性的升華。下面是我對北京電視臺《軍情解碼》欄目追問的回答,算是一孔之見吧。 一、假如北洋水師的炮彈當
2014-07-13
互動:40
【作者簡介】王美平,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天津 300072 【內容提要】 近代日本的對華觀與侵華戰爭密切相關,挖掘和梳理當時的日本各大報刊、從軍日志、政論意見書等相關資料為充實此項研究提供了充分證據。甲午戰爭前夕精英階層產生的對華優越感,是日本敢于開戰的精神驅動;戰爭的結局及輿論界的侮蔑性報道,致使民
2014-07-11
互動:26
孫子指出:“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直隸提督葉志超,在甲午戰爭中率部逃跑,成為中國戰爭史上典型的反面教材。就這樣一位將領,為何還被朝廷任命為平壤各軍總統,擔負起朝鮮半島陸路與日作戰的總指揮? 葉志超原為淮軍軍官,早年跟隨劉銘傳鎮壓捻軍起義,積功至總兵,賜號額圖渾巴圖魯;葉志超因鎮壓捻軍
2014-07-10
互動:39
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戰爭是近代史上對中日兩國歷史命運乃至亞太戰略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的一場戰爭。今天,我們痛定思痛,認真總結甲午戰爭的歷史教訓,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v史教訓:甲午之敗敗于“精神貧弱” 在甲午戰爭中,清軍一敗涂地,顯然不是器不如人。我們通常講,鴉片戰爭以來,中國&ldqu
2014-07-10
互動:33
今年7月,是甲午中日戰爭爆發120周年。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應忘記這一“百年國恥”!
人類歷史的整個發展過程,就是一個“從猿到人”——脫離動物界向人類的進化過程;就是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脫離野蠻向文明的演變、不斷進步的過程。遺憾的是,
2014-07-05
互動:45
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原因何在? ――駁斥新華社和軍事科學院研究員袁楊的謬說 張興德 昨天聽到日本已經通過了解禁集體自衛權。今晨讀到一則新華社電訊的“解讀”文章:電訊說軍事科學院的研究員袁楊“認為,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大背景之一是中日矛盾,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軍事力量強大,客觀上對日本可
2014-07-04
互動:176
日本精心策劃了這場戰爭,但礙于北洋海軍,它沒有必勝的把握。伊藤博文首相在豐島海戰后對同僚說,“似有糊里糊涂進入(戰爭)海洋之感”。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在其外交記錄中也寫道:“英國亦自始與其他列國同抱最后勝利將歸中國之臆測,中日開戰后,彼之東洋艦隊司令長官斐利曼德之舉動往往不少可怪之處;今亦不能辯其
2014-06-29
互動:36
對世界而言,甲午戰爭改變了19世紀初年漸漸形成的世界格局,遠東一個小小島國日本由此成為世界格局中的一個重要因素。10年后,1904年,日本打敗了歐洲第一大國俄國。又過不到20年,日本扶植溥儀建立滿洲國,引發中國最嚴重的民族危機,實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導。 日本至今仍然是世界多元政治中一個格外重要的因素,而其始點就是甲午
2014-06-29
互動:25
120年前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是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在斷斷續續200余天的戰爭中,日軍犯下了種種暴行,尤其是旅順屠城,慘絕人寰,使其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在旅順屠城之前,日軍不宣而戰,在豐島海面突然襲擊,擊沉中國運兵船“高升”號,造成中國1000多名官兵犧牲。 日本吞并朝鮮、西侵中國蓄謀已久。
2014-06-10
互動:29
王中宇《另類史鑒——對中華傳統文明的觀察》 第五章 當官僚政治遇到資本主義 在中華大地上,官僚政治導致了許多次“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改朝換代。以至于國人視輪回為“天命”,視王朝崩潰的天下大亂為“在劫難逃”。每當一個王朝走向衰亡,人們就期望著新王朝的到來?! ‘?/div>
2014-06-09
互動:73
核心提示:“對中國而言,甲午戰爭的歷史深刻性在于兩點:一、戰爭失敗了,但失敗的原因至今仍在追問之中;二、戰爭雖然早已結束,但戰爭的傷口并未愈合,仍然橫亙在歷史和現實之間。” 6月3日,《甲午殤思》部分主創者在新書首發式的背景海報前合影留念。 “對中國而言,甲午戰爭的歷史深刻性在于兩點:一、戰爭失敗
2014-06-09
互動:26
甲午戰爭的主要發動者、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蹇蹇錄》中曾說:“將來如有人編寫中日兩國間當時的外交史,當必以東學黨之亂為開宗明義第一章。”朝鮮東學黨起義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導火線。那么,日本是怎樣利用并一手點燃這根導火線的? 乘東學黨起義設計出兵朝鮮 1894年5月初,朝鮮東學黨起義蓬勃發展,勢如破
2014-06-04
互動:24
19世紀中葉以降,中日兩國分別以“洋務運動”(始于1861年)和“明治維新”(始于1868年)大略同期步入近代化進程。因變革深廣度的差異,歷三十年,至19世紀末葉,中日國力懸殊(弱方的清朝并不自知)。1894年7月,蓄謀已久的日本挑起戰端,清朝消極應戰,日軍在朝鮮、遼東重創清朝陸師,在黃海完敗北洋艦隊。1895年4月,&l
2014-05-28
互動:26
關 鍵 詞:豐臣秀吉 甲午戰爭 侵華戰爭 朝鮮日本 作者簡介:韓東育,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592年到1945年,日本在東亞地區發動了數次戰爭。由于這些戰爭時跨前近代和近現代,加之我們已慣常于以時代性質來判斷戰爭性質,因此,雖說對每次戰爭原因的分頭探索和個案討論均不乏仔細,①但戰爭之間所固有的內在連續性,也
2014-05-20
互動:26
在正統的歷史課本中,李鴻章一直都被人作為賣國賊,是慈禧“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路線的執行者,先后簽訂《中俄密約》《中俄堪分西北界約記》《中法新約》《中日馬關條約》,東北、西北、東南、西南等四面大好河山,都一一送人,說是千古罪人也不為過。但在洋務運動中,李鴻章確是主張學習西方、“師夷長技以制
2014-05-19
互動:34
1894年3月27日,日本外相陸奧宗光致信駐英大使說:“國內形勢緊迫,日甚一日”,因此“不管成敗如何,政府若不表明正在做一件會讓人感到震驚的大事,將無法挽回此番人心之紛亂……”6月3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協助戡亂。發動戰爭的口實出現,日本政治家如獲至寶?! 度涨鍛馉帯贰 日]原田敬一
2014-05-14
互動:16
當中日甲午戰爭的消息傳至歐洲,恩格斯盡管已是74歲高齡的古稀老人,卻仍以哲學家的敏銳思維,站在人類社會文明演進的歷史高度,適時地對這場戰爭作了點評。在與友人的書信中,恩格斯就中國戰敗的原因及影響給出了精辟而獨到的見解。在120年后的今天,重溫恩格斯的信件,仍可感受到他作為哲人的智慧光芒。 恩格斯像 偏重防御的
2014-04-21
互動:43
北洋海軍軍官群像(資料圖片) 參考消息網站3月3日報道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軍人的實踐,軍隊的實踐,從最根本上來說都是這兩個字:戰爭。戰爭從來用血與火,對一支軍隊進而對一個國家作出嚴格檢驗。被甲午戰爭檢驗了的北洋海軍,是一支什么樣的軍隊呢? 官僚傾軋下的窘迫成長 一支在官僚傾軋中艱難成軍的海軍,從始至
2014-03-04
互動:59
臺灣人非常反感中國大陸的一黨專政和共產主義,覺得臺灣的利伯維爾場經濟(完全依靠市場的經濟)優越無比,是正義的一方。比起中國大陸,臺灣人還是比較喜歡日本,覺得日本既進步又有禮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連釣魚臺都考慮當成禮物送給日本。那么我們就從利伯維爾場經濟的角度回顧一下近代中日兩國的歷史,順便看看后來的中國為什么選擇
2014-01-21
互動:95
日本軍國體制從明治維新時代開始,1945年日本敗亡后結束。與其同步的是日本始于明治時期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并臻于巔峰時,即被激進擴張政策所毀亡。總結其間軍界少壯參謀們制訂的那些不知節制的戰爭政策及其導致國家毀滅的歷史經驗,對今天的中國是有益的?! ∫弧 ?905年(明治三十八年) 3月,“奉天會戰”結束,日
2013-07-06
互動:40
2008-09-25
互動: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