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1989年,為慶祝建國四十周,有關部門曾計劃出版一套大型叢書。本文是為該叢書《農業(yè)卷》提供的史料。原載1988年4月《湖南農業(yè)合作化史資料》第六期。文中用生動翔實的歷史事實,說明了農業(yè)走集體化道路的深刻歷史必然性。
一代翻身農民的楷?! ?/p>
——全國勞模畢承松的38年
全國著名植棉勞動模范畢承松,1913年5 月出生于澧縣鄧灘區(qū)永固鄉(xiāng)趙家村(今澧縣澧澹鄉(xiāng)擁憲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互助組長,初、高級農業(yè)合作社社長,擁憲大隊黨支部副書記、書記等職,是全國第五屆人大代表,湖南省第六屆人大常務委員?! ?/p>
遭受了數(shù)千年封建專制統(tǒng)治和小農經(jīng)濟桎梏的中國農民,一旦獲得解放,便頑強地追求生產(chǎn)關系的變革和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畢承松就是這樣一代翻身農民的楷模。新中國成立38年來,他沿著中國農村曲折的發(fā)展軌跡,帶領農民群眾組織起來,發(fā)展生產(chǎn),改善生活,作出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應有的貢獻。
組織起來的領路人
1949年7月23日,在人民解放軍摧枯拉朽的凌厲攻勢下,古老的澧州終見光明。1951年1月,趙家村開始了土地改革。11歲起給地主幫工放牛的畢承松,投入了這一場歷史的巨變。五口人僅有八分地的畢家,在土改中又分得了7.2畝地。父親不用再去收破爛,弟兄們不用再去做幫工,全家不用再去種“課田”(即佃田),一家人是何等高興??!
然而,生產(chǎn)手段極其簡陋低下的個體農民,雖然分得了土地,卻難以抵御自然和社會的風浪。畢承松盡管兄弟三人,勞齊力壯,但僅憑一頭耕牛和一架破風車去耕種八畝地,不是缺東缺西,就是誤這誤那。鄰居黃承儉,土改中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三畝地,打了一把鋤頭,每天起早貪黑只挖了兩分地,還累得手起血泡背脫皮。沒有土地盼土地,有了土地愁土地,有人簡直有點葉公好龍了。樁樁事實,陣陣議論,針一樣刺著畢承松的心。不,土地來之不易,一定要把它種好!他暗暗下著決心,苦苦思索著辦法,可是卻不得其解?! ?/p>
當時,在長江以北已經(jīng)完成土改的老區(qū),根據(jù)“趁熱打鐵”的方針,正在廣泛開展互助合作運動。從有文化的青年黃大元那里,畢承松得知了這一消息,了解到李順達開展互助合作的經(jīng)驗,頓時豁然開朗。他和黃大元一起,邀集了鄰近7戶貧苦農民,每天晚上學習討論,一致同意開展互助合作。這一自發(fā)的想法,立即得到了村、鄉(xiāng)、區(qū)、縣及省農業(yè)廳濱湖植棉指導所的支持。1951年四、五月間,土改剛剛結束,澧縣最早的互助合作組織之一,畢承松臨時互助組宣告成立。在維護土地個體所有的前提下,組員們之間開展了季節(jié)性臨時勞畜換工,互助互濟,單家獨戶的勞畜不足問題初步得到了解決。同時在濱湖植棉指導所的指導下,全組開展了愛國植棉競賽活動,改良棉花品種和播種方法,生產(chǎn)水平也有所提高。當年,全組家家戶戶都獲得了超歷史的好收成,大家坐在一起慶賀豐收,紛紛把第一杯香茶獻給畢承松。群眾出自內心的擁戴,使他吸取了更大的力量,想得更深更遠?! ?/p>
1951年9月,黨中央召開了第一次互助合作會議。年底,中央《關于農業(yè)互助合作的決議(草案)》開始試行。畢承松的思想和視野更加開闊了?,F(xiàn)在擺在他面前的已不是少數(shù)幾個農戶勞畜工具不足的問題,而是一代初獲解放的農民在經(jīng)濟上徹底翻身的問題。他要把趙家村的全體父老鄉(xiāng)親經(jīng)由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帶入一個理想境界?! ?/p>
1951年冬,經(jīng)過充分醞釀,在臨時互助組的基礎上,畢承松常年互助組成立了。全組增加到了10戶、37人,36.5畝耕地。主要生產(chǎn)工具有耕牛2頭,犁、耙、風車各4張。適合常年互助組的需要,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則,互助組摸索制定了一套評工記分、多進少出、定期結算、現(xiàn)金找補的換工方法。熱情高漲的人們,并不介意它的不周,不論幫人為己,都舍得拿出十分的力氣。通過一年奮戰(zhàn),1952年,全組棉花又獲得了大豐收,畝產(chǎn)量比單干戶高出一倍多。他們還組織起來,開展副業(yè)生產(chǎn),增加了不少收入。11月,畢承松互助組和畢本人,分別被評為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出席了全省互助合作先進表彰大會。省人民政府授予畢承松互助組一面“組織起來,發(fā)展生產(chǎn)”的大獎旗,并獎給了一頭大牯牛。高產(chǎn)、增收、榮譽,令附近群眾饞了眼,紛紛要求組織起來。1953年,趙家村的互助組一下發(fā)展到13個,89戶,322人。畢承松互助組則更來了神,1953年又奪得了農業(yè)生產(chǎn)的更大豐收。畢承松首次上北京,參加了全國棉花生產(chǎn)座談會?! ?/p>
這時,就全國而言,農業(yè)生產(chǎn)互助合作運動已進入組織初級社的階段。1953年10月,黨中央召開了第三次互助合作會議,作出了《關于發(fā)展農業(yè)合作社的決議》。12月,澧縣縣委試辦了六個初級社。這對畢承松無疑又是一個極大的鼓舞。他認為他的互助組經(jīng)過三年的發(fā)展鞏固,已經(jīng)具備了建社的條件。他的想法與組員們一拍即合。1954年春,在中共鄧灘區(qū)委和區(qū)人民政府的幫助下,以畢承松互助組為核心,聯(lián)合其他兩個互助組,共24戶,辦起了趙家初級農業(yè)合作社,畢承松被推選為社長。9月,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趙家社更名為擁憲社。1962年10月,周恩來總理向畢承松問明了“擁憲”的來歷后,曾稱贊這個名字好,囑咐今后不要變動?! ?/p>
1954年,澧縣遭受了歷史罕見特大水災。全縣43個垸子有6個先后潰決,淹沒農田4萬余畝;其它各垸也先后五次被漬,漬災面積達55萬余畝。緊臨澧水大堤的擁憲社首當其沖。但他們在畢承松的帶領下,依靠組織起來的力量,一連防汛70余天,保住了堤垸安全;同時積極抗災生產(chǎn),及時排漬播種和培管,當年棉花仍然獲得了較好收成。新生的擁憲社經(jīng)受了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終于站穩(wěn)了腳跟,以鐵的事實充分展示了合作經(jīng)濟的巨大優(yōu)越性,使十年九旱的趙家村人,終于看清了他們的根本出路所在。年底,全村又有十個互助組聯(lián)合組建了兩個初級社,不少單干戶也被吸收到互助組中來了。1955年,全村一掃舊社會災后十室九空的局面,在各級人民政府的幫助下,群眾生產(chǎn)生活很快得以恢復。擁憲社更是有了新的發(fā)展,年終分紅,按勞分配部分的工日值達到1.51元,這不僅在當時大米擔價只有6.45元時是很高的,而且在往后20多年的澧縣集體經(jīng)濟中也是少見的。擁憲社因此具有了更大的吸引力,趙家村的其他初級社、互助組和少數(shù)單干戶,紛紛主動參加到擁憲社組織的學習活動中來,學文化,學技術?! ?/p>
1955年7月黨中央召開省市委書記會議,毛澤東作了《關于農業(yè)合作化運動問題》的報告后,全國農業(yè)合作化運動的步伐大大加快。1955年冬,鄧灘區(qū)、永固鄉(xiāng)的黨政組織和畢承松本人都認為趙家村具備了高級社的建社條件。經(jīng)過一番醞釀籌備,趙家村三個初級社很快聯(lián)合起來,成立了擁憲高級社,畢承松任社長。高級社的性質變了,規(guī)模大了,管理工作量相應增加。畢承松把主要精力放在勞動管理上,同社員反復商量,制定了一套嚴密的定額計酬辦法和勞動考勤制度。定額計酬辦法對農副業(yè)生產(chǎn)的73個工種、144個細目的數(shù)量、質量和計分標準都作了詳盡、具體的規(guī)定。在擁憲社存在的兩年多時間里,由于實行了嚴格的勞動管理,全社農業(yè)生產(chǎn)一直是上升的。
畢承松和他的伙伴們由臨時互助組、常年互助組到初級社再到高級社,每走一步都留下了一個堅實的腳印,都是自己意愿和自愿的真正體現(xiàn)。中國農業(yè)合作化的歷史,如果給初級社一個充分完成自己使命的過程,或者讓高級社在群眾完全自愿的基礎上建立發(fā)展,則中國農村的發(fā)展,可能遠非今天可比。可惜的是,1956年以后的形勢,已經(jīng)不完全或完全不由畢承松和他的伙伴們作主了。
由于擁憲社是由三個初級社合并組建的,經(jīng)濟和思想基礎懸殊較大,加上建社倉促,一哄而起,部分群眾是被潮流裹挾進社的,因此到1956年秋,便鬧起了一股退社風。有人把入社的農具重新搬了回去,有的入了社的土地仍不許集體耕種。高級社尚未徹底鞏固,1958年9月,擁憲社一夜之間又成了有5萬多人口的澧東人民公社的一個大隊。畢承松也離開了擁憲,去為領導辦放棉花“衛(wèi)星”的樣板。隨之而來的“五風”,使擁憲的生產(chǎn)遭到了極大破壞,一個個棉花包掉在河里隨波逐流也無人去撈起來。畢承松十分傷心,卻無能為力。
1961年冬和1962年春,在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的過程中,在擁憲大隊黨支部和社員群眾的強烈要求下,畢承松重新回到了擁憲,并擔任了大隊黨支部副書記。他回來后的第一手,就是徹底清退了“五風”中的平調款;第二手就是堅決貫徹“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方針,認真落實了“五定大包干”的責任制;第三手就全面恢復了評工記分、定額計酬的勞動管理辦法。從而把遭到極大挫傷的群眾積極性再度調動起來,使農業(yè)生產(chǎn)迅速恢復發(fā)展起來了。1962年,全大隊1250畝棉花,畝產(chǎn)皮棉達到150斤,比全縣平均畝產(chǎn)61斤高146%。畢承松的5畝試驗地,畝產(chǎn)達185斤,其中3畝地畝產(chǎn)突破了200斤。10月,畢承松被評為全國植棉勞模,在全國勞模大會上介紹了經(jīng)驗,并受到了周總理的親切接見?! ?/p>
科學種棉的帶頭人
澧縣是湖南省的主產(chǎn)棉縣,澧澹是澧縣集中的產(chǎn)棉鄉(xiāng),擁憲又是澧澹的純產(chǎn)棉村。擁憲人的衣食住行主要來源于棉花。棉花產(chǎn)量的高低,與他們的生活休戚相關。自從有了自己的土地,畢承就與棉花結下了不解之緣,把科學種棉視為己任。1951年,當他剛剛步入互助合作道路的時候,就革除了歷史上因習沿用的土棉花,引進了良種“德字351”,打響了澧縣改良棉花品種的第一炮。1952年,常年互助組一建立,他首先提出的是“冬比肥堆,秋比棉堆”,帶領組員們“向澧水進軍”,挖沙罱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1954年,在特大水災面前,他開始辦起了自己的棉花試驗地,采取開深溝抗“鼓”(洪水季節(jié)從外河經(jīng)地下卵石層滲入垸內的水,當?shù)厝罕姺Q為“鼓水”,對農作物危害很大)排澇獲得成功。然而,畢承松在科學種棉方面的最大功績,是在往后的歲月中,適應洞庭湖區(qū)棉區(qū)兩熟栽培的特點,在各級黨政部門和科技人員的大力支持下,摸索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耕作栽培制度。
一、建立麥、豆、油輪流換茬耕作制度。擁憲由于是個純棉區(qū),群眾口糧不能自給。為彌補口糧不足,歷史上前作物多以麥類等糧食作物為主,耗肥量大,容易瘦地。而種蠶豆、油菜,則有利于養(yǎng)地。通過長期摸索,畢承松建立了一套麥、豆、油輪流換茬耕作制度。頭年種麥類的棉地,次年種蠶豆、油菜,一年一輪。這樣充分利用了蠶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和油菜餅肥還田,把用地和養(yǎng)地有機地結合起來,對棉區(qū)兩熟作物都持續(xù)高產(chǎn)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套制度于七十年代基本定型,并在澧縣和澧水流域得到了普遍推廣。
二、引進和繁育高產(chǎn)配套良種。不斷更新作物品種,是畢承松科學種棉的一大突出特點。從六十年代起,他便以擁憲為良種繁育基地,建立了三年三圃的良種繁育體系,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良種引進試種和繁育推廣工作。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多年中,他一共引進了棉花良種10個,小麥良種8個,大麥良種5個,油菜良種10個。其中在本地試種成功并繁育推廣的棉花良種5個,小麥良種3個,大麥良種2個,蠶豆良種2個,油菜良種3個。曾經(jīng)在澧縣糧棉油生產(chǎn)上的不同時期發(fā)揮過重要作用的許多良種,如棉花良種岱字棉、洞庭1號、岱紅岱、豫86-1,大小麥良種矮粒多、揚麥3號、繁六、友誼、荊州1號、早熟3號,蠶豆良種浙白、啟豆,油菜良種勝利、川油2號等等,很多都是經(jīng)過畢承松引進試種,從擁憲繁育起來,推廣開來的。六十年代初,省棉花試驗站專家唐迪培育出了岱紅岱棉花新品種,畢承松聞訊后,立即請求讓他試種。唐迪把已經(jīng)播下的種子從地里摳出100粒送給他繁育,終于在擁憲形成了規(guī)模生產(chǎn),使擁憲成為全縣重要的岱紅岱供應基地。至今,這一品種在一些無病棉區(qū)仍然久種不衰。七十年代后期,被稱為棉花“癌癥”的枯黃萎病困擾著澧縣大部棉區(qū),岱紅岱因抗性差已不適于在病區(qū)種植。在有關領導和科研單位支持下,畢承松又引進和繁育了高抗品種豫86-1,為把病區(qū)棉花從“癌癥”中挽救出來作出了貢獻。
三、試驗和推廣棉花育苗移栽。在澧縣棉區(qū)實行糧棉、油棉兩熟栽培,前后作物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季節(jié)沖突。春糧春油要在5月上中旬才能收割,而棉花卻要在4月中下旬播種,中間有近一個月的“爭奪區(qū)”。隨著糧油高產(chǎn)遲熟品種的推廣,這個矛盾顯得愈加突出。過去解決這個矛盾,采取在麥林、豆林、油林中點播棉花,或在前作物中預先留下棉花播幅的方法,這對兩季奪高產(chǎn)都很不利。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矛盾,1958年,畢承松開始試驗棉花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即按照棉花的正常播種期,首先在棉地外制營養(yǎng)缽育苗,待春收作物收割后移栽下大田。棉花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是澧縣植棉史上破天荒的事,思想阻力大,技術難度大。有人嘲笑說:“紅桿黃葉,要死不活,一把扯起,打得過河”。但畢承松全然不顧這些,通過多年反復試驗,終于攻克了配料、制缽、移栽、培管等一系列技術難關。特別是通過對棉花群體結構的研究,提出了適合不同土壤特點的種植密度和“密”、“矮”、“早”的栽培措施。1962年獲得試驗地畝產(chǎn)200斤,大面積畝產(chǎn)150斤的巨大成就,從而在全縣得以逐年推開,今天已成為主產(chǎn)棉區(qū)棉農的一種栽培習慣?! ?/p>
四、摸索棉花高產(chǎn)的培育管理措施。畢承松常說:“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比绾胃愫妹藁ǖ呐嘤芾??他根據(jù)對棉花全生育期的長期觀察、試驗和研究,依據(jù)“促—控—促”原理,對棉花各個生育階段的肥水施用、中耕松土、整枝打芽、防治病蟲以及微量元素和生物調節(jié)素的使用等,都提出了系統(tǒng)的技術措施。在防止蕾鈴脫落問題上,也作過許多有益的探索。他特別反對棉花營養(yǎng)生長期施肥過多過猛,認為這是蕾鈴脫落的一個重要原因,結果只能是“葉子包得鹽,桿子撐得船”,而有效蕾鈴不多,導致減產(chǎn)。
放牛娃出身的畢承松,解放前目不識丁。在組織起來、發(fā)展生產(chǎn)的長期實踐中,他刻苦學習文化,學習植棉科學技術,不僅有豐富的棉花生產(chǎn)實踐經(jīng)驗,而且有一定的棉花理論修養(yǎng);不僅能身做口傳,而且能著書立說。其主要著作有《棉花育苗移栽好處多》(上海出版社1974年出版)、《談談棉花密植問題》(載1974年《棉花》第5期)?! ?/p>
畢承松科學種棉的經(jīng)驗,對提高擁憲村、澧縣乃至整個洞庭湖地區(qū)的棉花產(chǎn)量都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全國也有一定的影響。全國各地到擁憲學習取經(jīng)的人不下50萬人次。1979年,他再度榮獲全國植棉勞動模范光榮稱號。即使到了今天,他所提出的許多重要原理,所探索的許多重大技術,所繁育的許多優(yōu)良品種,仍在廣大的范圍內應用著?,F(xiàn)在,澧縣棉花平均畝產(chǎn)已達到157斤,春糧平均畝產(chǎn)已達到340斤,油菜籽平均畝產(chǎn)已達到228斤,不能說沒有畢承松的一份重要功勞?! ?/p>
1983年,畢承松因年事已高,被兒子接進縣城安度晚年。但他始終忘不了與他建立了深厚感情的棉花。進城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院子里種了12株棉花,代表一年12個月,繼續(xù)進行防止蕾鈴脫落的觀察研究。1987年搬上了二樓居住,為了不打斷研究,仍然在陽臺上盆栽了一株棉花?! ?/p>
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作為一位普通的農民和共產(chǎn)黨員,畢承松不僅同棉花感情深厚,同群眾更是魚水難分。1951年棉花培管的緊急關頭,畢承松臨時互助組的生產(chǎn)搞得熱氣騰騰,而鄰居孤寡老人趙老頭地里的草比棉花還高,畢承松帶領組員們不聲不響地為他把草鋤得干干凈凈。1954年整治洞庭湖,一支300多人的山區(qū)民工隊伍因不會駕船,在趕赴工地的途中隔河受阻,萍水相逢的畢承松挺身而出,操舵掌槳,全部把他們渡過河去。如果說當時還是出于某種同情惻隱和仗義行好,那么在他往后帶領擁憲群眾改善生活條件的過程中,則更多是出于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覺悟。他在擁憲的“執(zhí)政”期內,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為群眾辦了四件大好事。
一、挖崗填洼,平整土地。解放前的擁憲村,有“三崗”、“四洼”。一遇干旱,“三崗”一片焦土,朵瓣難收;一到汛期,“四洼”堤外漲水,堤內撐船?!叭龒彙薄八耐荨笔菗響椚罕娮孀孑呡叺囊粔K心病。1957年,高級社經(jīng)過一年多的發(fā)展,為在全村范圍內大規(guī)模平整土地提供了條件。畢承松因勢利導,組織群眾開始了挖崗填洼的巨大工程。但是,由于隨后而到的一系列折騰,使這項工程一度擱淺。宏愿未酬,像石頭一樣在畢承松心中磨了十多年。七十年代學大寨治山治水,他立即抓住戰(zhàn)機,再度上馬。1977年,終于搬掉了“三崗”,填平了“四洼”。全村1400畝土地,平整得坦蕩無垠?! ?/p>
二、建設電力排灌系統(tǒng)。擁憲村人多地少,幾乎沒有蓄水能力。平整土地只是給自流灌溉提供了條件,沒有配套的排灌系統(tǒng),天旱水澇,仍然只能望洋興嘆。1971年3月,畢承松在北京參加全國棉花、油料、糖料生產(chǎn)會議,向華國鋒專門匯報了情況,華國鋒指示湖南省委幫助解決。在湖南省委的直接支持下,建成了55千瓦的電力排灌站,群眾照明打米也用上了電,全村人無不歡欣鼓舞。畢承松趁熱打鐵,又帶領群眾投入了渠道配套工程。擁憲的土質是沖擊沙土,修建地上土渠和排灌分開,既易垮易滲,又占用大量耕地。于是他決心修建排灌合一的地下石暗渠,利用自然落差排漬,利用微壓灌溉。遠離山區(qū)的擁憲沒有石頭,修石渠談何時容易?不為困難所屈的擁憲群眾,沒有石頭進山自己開,沒有砂卵石自己下河采,沒有運輸工具自己肩挑手推。當年畢承松已高齡66歲,還身先士卒往返90里到縣水泥廠運水泥。從1973年到1976年,四年奮戰(zhàn),兩易其工,建成了9700米地下石暗渠,千百年來的漬澇干旱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了。
三、修筑公路。擁憲村離公路較遠,雖然靠近澧水,享有舟輯之利,但物資進出,仍需翻越十多米高的大堤手提肩扛。1970年,畢承松帶領群眾修建了一條3000米長的公路,將擁憲與縣城和臨近的津市直接溝通。加上后來修成的渠道和建成的居民新村,全村形成了戶戶通汽車的公路網(wǎng),群眾生產(chǎn)生活物資進出十分方便。對今天擁憲發(fā)展商品經(jīng)濟,更是發(fā)揮了重大作用?! ?/p>
四、改善居住和飲水條件?;加小翱炙毙睦淼膿響椚罕?,歷來筑臺構屋,草舍茅庵,擁擠骯臟不堪。飲水要么翻越大堤,往返數(shù)里去河里挑,要么數(shù)百人共用一個小水坑,又臟又臭。隨著水利事業(yè)的發(fā)展,垸區(qū)安全系數(shù)的提高,他們迫切要求改善居住和飲水條件。1974年,畢承松和大隊黨支部統(tǒng)一規(guī)劃,自力更生,燒制磚瓦,建成了4萬平方米的居民新村,全村1900人全部住進了明亮舒適的紅磚瓦房。1983年,畢承松已經(jīng)年達古稀,還了卻了他的最后一樁心愿,就是發(fā)動群眾,自籌資金器材,建成了自來水塔和5000米主輸水管,使戶戶用上了自來水?! ?/p>
畢承松在帶領擁憲群眾改變生產(chǎn)生活條件的過程中,也有過一些失誤。如超過群眾承受能力的積累,核算單位之間的平調,一律化、一刀切的工作方法,都曾在擁憲不同程度地發(fā)生過。在當時的大氣候下,這是不能完全由畢承松自主的,今天更不能去苛求一個基層黨組織的負責人?! ?/p>
進城以后,畢承松始終不忘擁憲群眾,不忘與他患難與共,風雨同舟的戰(zhàn)友,一有空暇就要回擁憲去看看他們,敘舊話新,并詢問他們的樂與憂,了解他們對黨和政府工作的意見,及時向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反映,忠實地履行一個人民代表的職責。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