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評彈2012年5月29日
豎琴螺
《中國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放緩》,彭博新聞社網站5月28日報道。據報道,4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滑2.2%,降至4076億元人民幣。而且,今年前4個月的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6%,今年一季度工業利潤同比降幅為1.3%。對于工業企業利潤下降一事,固然可以將責任推卸到美歐經濟金融危機的身上,但是,要知道,目前中國政府打出的旗幟是擴大內需,換言之,工業企業利潤下滑這一事實證明政府擴內需的政策是失敗的。其之所以失敗,關鍵就是因為號稱為擴內需而實施的政策實際只是擴大的人民群眾的開支,即只是增加了人民群眾生活的負擔,正因為人民群眾生活負擔加重,所以人民群眾的消費內能反而下降了,由此也就使得中國政府所謂的擴內需政策適得其反。也正是因為內需不升反降,所以工業企業的利潤才會下滑。
至于為什么那些號稱是為了擴內需而推行的政策反而增加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負擔?關于這一點,我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多次提過了,歸結起來就是,無論房改、醫改、教改、匯率改革、利率改革、私有化運動、物價改革、增值稅改革等等,無一不是圍繞漲價展開的,也正是因為動輒價漲,所以越該,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越高,企業的生產成本越高。其結果當然只能導致內需下降,而且是生活消費與生產消費同時下降。但是,中國政府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并不反思其在改革問題上所犯的錯誤,相反,它教條化地堅持改革,以改革本身為目的,它的改革不是為了實現共同富裕,而是為了改革而改革。當然,教條主義者的這頂帽子也只是改革者的掩護而已,因為,如果不能為自己獲得巨大利益的話,改革者又為何如此急迫地推動改革呢?
根據統計局最新數據,2011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24556元,而2011年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42452元,換言之,私營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幾乎比非私營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要低一倍左右。按照正常的邏輯,如果要以實現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群眾消費能力為目標來改革收入分配中的問題的話,那么顯然應該提高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工資才對。然而,中國政府是怎么干的呢?它出臺的是一方面繼續加大私有化運動的力度,另一方面給私企老板減稅。然而,我們知道,既然私企的工資收入低,因此,私有化運動的加劇只會降低員工的工資,同時,給私企老板減稅的措施實質上就是進一步擴大勞資貧富差距的政策。由此,勞動人民在改革后,收入水平不升反降,而所謂的提升老百姓消費能力的改革結果卻變成提升老百姓生活負擔的改革。
那么,如此適得其反的改革,難道是中國政府不懂得國情所致的嗎?顯然不是,我們從不懂得占全國大多數人口的窮人,就不懂得政治,也不懂得經濟。作為人民的政府,一方面要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要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占全國大多數的人是窮人這個現狀。既然中國政府聲稱在加入世貿組織后的這十幾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那么中國政府也是應該有能力改變目前中國大多數人還是窮人的這個現狀的,即便沒有能力,那么至少也應該在政策取向上表現出其善意來。然而,事實上,經過我們在上面的分析可知,所有改革措施所惠及的都只是資本家階級,而勞動人民則被剝奪了免費醫療、低學費教育、廉價公租房等諸多社會福利待遇,并且還將失去廉價的水、電、煤、氣、公共交通的社會福利待遇,其所要承受的生活負擔當然就大幅度上升了,并且在可預見的將來還將至少上升不止一倍以上。然而,面對日益高漲的物價和嚴峻的通貨膨脹形勢,人民網居然發出了應該用“少存錢多貸款”的辦法來應對通脹的聲音,這或許是由于人民網已經將“人民”這兩個字與資產階級等同起來的緣故,因為只有資產階級才能從金融機構那里獲得貸款,作為勞動人民,哪里有貸款的資格?!此外,如果再計算上目前商品質量的偽劣程度,則勞動人民的生活負擔則更是沉重。在此,借用光明網評論員的一句話:“最好慎用‘歷史最好’”。當人民群眾所能消費的商品都是“質劣價高”之貨的時候,這個時代有什么資格被冠之以“歷史最好”呢?當新華調查詢問“偉大的時代 為什么缺少偉大的作品?”這個問題時,實際上可以反過來思考這個問題,既然沒有偉大的作品,那么這個時代又如何能夠稱之為偉大的時代呢?既然不是偉大的時代,那么強名之偉大時代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