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張文木:“麥金德悖論”與英美霸權的衰落——基于中國視角的經驗總結

張文木 · 2012-11-06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建立在“心臟地帶”之上的麥金德的地緣政治理論是有缺陷的,具體表現是它存在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不可行性的悖論

“麥金德悖論”與英美霸權的衰落

                 ——基于中國視角的經驗總結

 

 

張文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戰略問題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

 

 

 

[摘要] 英國獨控印度洋的時期也是英國 擴張達到高峰繼而轉向衰落的時期,盡管其衰落的速度——因為有印度殖民地資源的支撐——要比今天的美國慢得多。進入新世紀的美國在中亞失敗后,轉入衰落的 現象再次說明:建立在“心臟地帶”之上的麥金德的地緣政治理論是有缺陷的,具體表現是它存在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不可行性的悖論。這種悖論本文稱之為 “麥金德悖論”。產生這種“悖論”的原因是沒有一個沿著這條路線擴張的國家有足夠的國力達到目的。英國之后,麥金德理論的這種悖論——可能是歷史沒有提供 足夠多的教訓——不僅沒有引起人們的警覺,相反,它在包括美國、蘇聯在內的后發強國中還得到激賞并被大規模地推向實踐,其結果也無一例外地深陷其中并由此 轉向衰落。“麥金德悖論”反映了霸權國家自身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有相當的經驗教訓值得汲取。

 

[關鍵詞]麥金德;地緣政治;悖論

[中圖分類號] D815D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4-3489201205-0036-07

[來源] 國際關系學院學報第五期

 

全文目錄

一、世界擴張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著“麥金德悖論”

二、“麥金德悖論”及其產生原因的歷史分析

三、“麥金德悖論”反映了霸權國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

四、經驗與教訓

五、基于中國視角的經驗總結

 

 

19世紀末,哈爾福德·麥金德Halford J. Mackinder的地緣政治學說在英國流行。1887年麥金德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上宣讀《地理學的范圍和方法》,1904年又宣讀《歷史的地理樞紐》。前一篇論文在當時的英國被認為是“英國地理學的一篇經典文獻”,后一篇論文則于20世紀80年代初在美國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潘恩的《常識》等15種書并列,被稱為改變世紀的“巨著”[1]。英國牛津大學還為麥金德專設為期5年、薪水豐厚的講師席位并于1899年設立地理系,聘麥金德擔任系主任。麥金德提出的地緣政治學說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但這種理論不僅沒有挽救大英帝國,它還在隨后的兩次世界大戰中被推向極端并加速大英帝國的衰亡。這個現象值得關注。

 

一、世界擴張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著“麥金德悖論”

 

 

1919年,麥金德將其地緣政治學說的基礎部分即“樞紐地區”的內容提煉為更富有沖擊力的“心臟地帶”的概念,并以簡潔的短句做出如下概括:

 

誰統治東歐,誰就能主宰心臟地帶;

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能主宰世界島;

誰統治世界島,誰就能主宰全世界。[2]

 

麥金德這一經典表述,可以說是其地緣政治理論的經典的概括。

“英國的海上霸業是在拿破侖戰爭時期全部完成的。”[3]而英國實現海洋霸權的關鍵是對其“心臟地帶”即印度洋的控制。19世紀初,英國乘拿破侖在歐洲大陸征戰的時機,在印度洋大舉擴張且大獲其利:1798年,英國攻占錫蘭(斯里蘭卡),1806年占領荷蘭人在好望角的據點,1814年從法國人手中奪回毛里求斯,1826年從荷蘭那里獲得馬六甲。1824年,英國人占領新加坡,這“可說是替英國在印度洋上的霸業安下了一塊基石”[4]。印度駐新中國首任大使卡瓦拉姆·潘尼迦Kavalam Madhava Panikkar評價說:“英國,維也納條約以來印度洋上唯一的強國,現在牢牢掌握了印度洋各處的戰略要沖;得此海上憑借,它在印度的江山是坐穩了。從此英國就這樣統治了整個印度洋。”[5]此后的印度洋,潘尼迦認為:“這就比別處更像是英國的一個內湖了。偌大的印度洋面,其他歐洲國家一點好處也沾不上手,就是在海洋附近的地方,亦復如此。”[6]

拿破侖·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在圣赫勒拿島流放期間,看到英國利用歐洲戰爭在印度洋的收獲,對當年放棄征服埃及追悔莫及。他認為他應該留在東方, 征服阿拉伯、印度,成為東方皇帝而不是西方的皇帝。他說:“如果我占領了阿克爾,我就可以進攻印度。誰統治埃及,誰就能夠統治印度。”關于英國人在印度的 統治,他說,如果他帶著一小隊人到印度去,就能把英國人趕跑。[7]

印度洋處于麥金德學說中“心臟地帶”,英國前首相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把印度稱為“英王皇冠上的那顆真正最為光亮而珍貴的寶石。”[8]根據葡萄牙人和荷蘭人退出印度洋的經驗,英國人明白,如果沒有對印度次大陸的全面占領,英國已擁有的對印度洋的制海權是得不到持久鞏固的。1757年,英國人發動普拉西戰役,印度戰敗,英國占領孟加拉。拿破侖戰爭后,英國清除所有印度洋上的對手之后,便將目光瞄向整個印度次大陸。1857年,英國鎮壓了印度民族大起義并由此形成對印度的絕對統治。1858年英國取消東印度公司,改由英女王直接統治印度。

潘尼迦認為:“自從1805年法國艦隊在特臘法耳加[9]被殲之后,在整個19世紀,英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制海權的國家,這是英國當之無愧稱得起威鎮四海的世紀。”[10]如果不算1757年普拉西戰役后英國在印度洋上形成相對優勢的時間,我們僅從拿破侖失敗后的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算起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5年 英國開始退出世界霸主地位,英國對印度洋的絕對制海權的時間大約有一個半世紀之久,此間英國對印度洋的絕對制海權成了英國世界海權從而建立世界霸權的關鍵 支柱,它是如此堅固以至英國在這一百多年間能夠相繼挫敗俄國人、德國人乃至日本人向印度洋發起的全面進攻。而這樣的“戰績”,美國至今也難以企及。

近代歷史表明,只有一流國家才能獲得對印度洋的制海權,而只有最終占領印度大陸的國家才能獲得對印度洋的絕對制海權。從這個意義上說,印度洋 是實現世界海權的“心臟地帶”。比較此前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國以及后來的美國等霸權國家,可以說英國是控制印度洋時間最長的帝國,其巔峰時期,印度洋儼 然成為“英國的內湖”。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看得明白,他說:“英 國不僅控制了海灣,而且還控制了從印度洋各個地區來到海灣的通道。印度洋各個地區包括新加坡、馬來亞、緬甸、印度、錫蘭、亞丁、蘇伊士、肯尼亞、南非、澳 大利亞、迪戈加西亞和印度洋的其他島嶼,這些地方在以前某個時候全是英國屬地。波斯灣和波斯灣外面的印度洋都是‘英國的內湖’[11]

英 國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英國對印度的百年占領;換言之,正是英國對印度的百年占領,才得以擁有其在印度洋上建立絕對制海權所需要的巨量的物資支持; 同理,不能在印度洋內就地獲得這巨量的物質資源支持,也是今天美國這樣的海洋強國不能對印度洋形成“英國式”控制的原因。

但是,歷史的辯證法是無情的。對印度洋的占領使大英帝國的擴張和隨之而來的繁榮達到頂峰,接踵而至的就是英國轉入——盡管速度很慢——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戰使英國的世界霸權受到重創,此后印度出現民族獨立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先經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范圍的合擊,后又遭美、蘇合謀及印度本土的民族獨立運動的多重打擊,最終被逐出印度洋。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是英國向印度洋的最后告別。[12]似乎是歷史的諷刺,就在麥金德對英國海洋實踐做出如此經典的理論總結且因此譽滿全球的時候,他卻看到了帝國的黃昏。好在眼不見為凈:194736日麥金德去世,同年8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印度獨立。

可能是歷史沒有在較短的時間內提供足夠多的教訓,麥金德的“心臟地帶”理論與英國實踐上存在的上述悖論現象不僅沒有引起后人的警覺,相反,它 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后發強勢國家中還得到激賞并被大規模地推向實踐。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希特勒聯手蘇聯擊敗歐洲,又回頭與蘇聯沖突以爭奪東歐和小亞細亞 的政策、[13]二戰后美國喬治·凱南George Frost Kennan)的遏制理論[14]以及以“艾森豪威爾主義”[15]命名的與蘇聯搶占中東的政策、蘇聯勃列日涅夫時期在對“心臟地帶”的兩翼戰略布局完成后向阿富汗實行最后一擊的政策,特別是21世紀初小布什上臺后直擊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政策,都有明顯的麥氏“心臟地帶”的烙印,這些政策的結果也無一例外地使實施它們的國家的國力因此透支并走向衰落。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列強之間多為市場爭奪,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列強轉入對資源的爭奪。這時世界地緣政治發生的重大變化是資源政治與地緣政 治在時間和空間上合二為一并以前者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這新的地緣政治視野中,麥金德“心臟地帶”理論被注入資源政治的內容,而作為世界現代工業動力 基礎的礦物資源分布相對比較集中的印度洋沿岸地帶與麥金德的“心臟地帶”又恰巧重合。這樣,印度洋在世界地緣政治體系中的關鍵意義在戰后進一步得到大國政 治家的高度重視。曾在20世紀70年代初任美國總統的理查德米爾豪斯·尼 克松,更將麥金德“心臟地帶”的理論注入資源政治的內容并使前者服從于后者。蘇聯出兵阿富汗不久,尼克松出版《真正的戰爭》,其中對阿富汗地緣政治位勢的 分析可視做美國中東中亞政策最到位的注腳。他寫道:“波斯灣的戰略重要意義今天集中于兩個因素:它的位置和它的石油。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現在都有賴于石 油。這個基本事實在20世紀最后這幾十年里使波斯灣成了全球風暴的風眼。”[16]1988年,尼克松出版《1999:不戰而勝》,再次強調美國必須在“心臟地帶”遏制俄國人的極端重要性。他說:“我在1979年 蘇聯入侵阿富汗后不久出版的《真正的戰爭》一書中把波斯灣稱為西方的‘石油咽喉’。我曾寫道,如果有朝一日蘇聯控制了波斯灣地區的石油資源,克里姆林宮就 可以通過威脅扼殺以石油為動力的西方經濟,來對西方進行訛詐。今天的情況仍然如此——至少在本世紀剩余的年月里,這種情況仍然將繼續下去。”[17]

尼 克松可能是羅斯福之后美國人中對麥金德地緣政治學理解最為深刻,同時也是在其誤區中陷得最深的政治家:他認識并創造性地發展了麥金德的“心臟地帶”學說, 并使美元與黃金脫鉤后迅速與石油掛鉤,成為“石油美元”,他要求美國政府從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牢牢控制“心臟地帶”的主導權。可能是由于此時的美國繼承大 英帝國遺產不久,還沒有更多的世界治理的經驗,這使得尼克松——如果再往前說還有凱南的“遏制理論”——在將地緣政治理論推向深入的同時,也反使美國更深地陷進“麥金德悖論”的泥淖之中。尼克松呼吁美國政府:

 

今天,美國是唯一有能力在波斯灣保護西方利益的國家。親西方的波斯灣國家都不夠強大,無法承擔這項工作。我們的歐洲盟國也都無力或沒有決心來完成這項任務。因此,我們必須站起來解決這一至關重要的問題,但是迄今為止,我們還未這樣做。[18]

    在外交戰線上,我們一定不能夠允許莫斯科在談判桌上贏得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阿富汗不是一個像文化交流計劃那樣的小問題,不應該在首腦會晤中為了緩和氣氛而把它放棄掉。它是一場重要沖突,將決定誰在美蘇爭奪中獲勝。[19]

 

但是,理論上的推進并沒有給美國帶來外交實踐上的進步。美國對印度洋的控制遠沒有達到當年英國那樣的水平,但為了控制印度洋透支國力的速度卻遠超過當年的英國。

不錯,與19世紀的英國一樣,美國曾在中亞地區成功地阻止了蘇聯對阿富汗的占領,但美國沒有由此形成當年英國那樣對印度洋的有效和持久的控制。如果說,勃列日涅夫出兵阿富汗是蘇聯利用當時美國的頹勢實現19世紀英俄沖突中沒有實現的向印度洋沖刺的戰略目標,那么,1991年和2001年布什父子倆[20]也是利用當時蘇聯的頹勢及其解體后出現的機遇,試圖在“心臟地帶”實現“英國式”(即陸地占領)推進。美國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拿下印度洋西側的巴爾干半島——這與當年蘇聯利用越南拿下印度洋東側的中南半島而后進軍阿富汗的路徑相似——并以此為小布什2001年發動阿富汗戰爭、實現對中亞的軍事占領做了鋪墊。老布什通過幫助科威特收復國土實現了軍事力量在海灣地區的“英國式”部署,這為小布什在任期內大規模揮師中亞做了前沿鋪墊。但不出意料的結果是,美國在伊拉克被搞得灰頭土臉,隨之而來的便是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和從伊拉克的撤軍。

 

 

二、“麥金德悖論”及其產生原因的歷史分析

 

英國和美國當然還有俄國在中亞的多次失敗的教訓說明:麥金德的地緣政治理論是有缺陷的,其集中表現是其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不可行性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悖論。我們不妨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麥金德悖論”。

造成這種悖論的原因,從實踐上分析是由于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國力,尤其是海權國家的國力可 以支持其從本土擴張至麥金德“心臟地帶”的戰略目標,在理論上分析更是在國家戰略能力和目標之間缺乏資源和運用資源經驗的維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古 訓,在不成熟的理論家或政治家那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他們缺乏的并不是理論邏輯訓練而是運用國家資源的經驗積累,因此他們設計的目標往往超出資源許可范 圍,其結果無一不是陷在理論目標的合理性與其實踐的不可行的悖論中不能自拔并最終走向失敗。

資源的絕對有限性與發展的絕對無限性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導出的國家力量的絕對有限性和國家發展需求的絕對無限性的矛盾,是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國家發展自始至 終面臨的基本矛盾。前一種矛盾決定了國家間的斗爭貫穿人類發展進程的始終,不管這種斗爭采取什么形式,它是人類文明進步基本動力;后一種矛盾使國家在抗力 接近的條件下有了強弱轉化的空間。國際關系好比小孩子手中玩耍的橡皮圈,不管他翻出多少花樣,它的伸展總有其資源允許的底線和極限。超越了極限,國家就會 由強轉衰;過了底線,國家主權就會受到傷害。如果橡皮筋的某一邊被拉斷,則意味著沿此擴張的國家因力量不支而失敗,這輕則導致國際體系的局部重組,重則則 會導致“橡皮圈”即整個國際體系的崩盤。

國家為獲利而擴張,也為過度擴張并由此透支財力而衰亡。造成這種規律性現象的原因是擴張規模如此之大已至需要更多的財力來鞏固已有的擴張利益。保羅·肯尼迪說:

 

財 富永遠是加強軍事力量的基礎,而獲利并保護財富又往往需要軍事力量。然而,如果一個國家把過多的資源用于軍事目的而不用于創造財富,那么,從長遠看,就很 可能導致該國國力的削弱。同樣,如果一個國家在戰略上過分擴張——如侵占大片領土或發動耗資巨大的戰爭——那么它就會冒這樣的危險:為此耗費的巨資可能超 過對外擴張所帶來的潛在利益。16世紀西歐進步以來,大國體系中各領先國家——即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帝國和當今的美國等——的勃興而后又衰落的歷史說明,從長遠看,生產能力獲取收入的能力同軍事力量兩者之間有很重要的相互關系。[21]

 

這從擴張中獲利到失利之間的關節點,對世界霸權國家來說,就是麥金德所說的“心臟地帶”。20世紀60年 代,美國曾將其戰線拉得太長,透支了國力并使國家出現衰跡,這才有了尼克松的調整及其后的中興。蘇聯勃列日涅夫時期將戰線拉向全世界,到戈爾巴喬夫時期來 不及調整反導致蘇聯解體。國家擴張的原則是不能將國力“拉斷”,這是極限;國力收縮的原則是不能縮得受到入侵,這是底線。只要找出這兩點之間合理的比例關 系,建立其上的理論和實踐之間才能避免上述悖論。而要做到這一點,在相當的情況下,僅憑書本上的邏輯知識是不夠的,它還需要實施政策的經驗。但從歷史所呈 現給我們后人的經驗看,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大國的擴張能越過麥金德的“心臟地帶”;也就是說,每當世界霸權國家的擴張“皮筋”拉到這一地區,其擴張就開 始出現逆轉并陷入“悖論”怪圈之中。

從某種意義上說,戰略哲學就是在戰略力量使用上拿捏分寸的學問。關于此,早在250年前的盧梭就有經典的論述,他在《社會契約論》一書中說:“征服一個國家要比治理一個國家容易得多。有一根足夠長的杠桿,人們只消用一個手指頭便能夠搖動全世界,可是要擔負起全世界來,卻非得有赫居里士[22]的肩膀不可了。”[23]據 說拿破侖是盧梭的信徒,但拿破侖沒把握好盧梭哲學的精髓,在其事業巔峰時入侵俄羅斯,要擔負只有赫居里士才能擔負的重擔,結果失敗了。二戰前羅斯福明白盧 梭哲學的要義,他與斯大林合作,保證了美國在二戰后步入世界舞臺中心。此后的大多數美國領導人的戰略認識日益遠離哲學境界,步拿破侖的后塵,要接過赫居里 士肩上的重任,到處透支國家力量,最終導致它今天的衰落。與英國相比,美國,尤其是二戰以后成為世界霸權的美國,是外交理論最缺經驗維度,因而最容易陷入 “麥金德悖論”并更快衰落的國家。

美 國接手英國世界霸權后不僅沒有英國那樣的物質條件,而且還沒有當時英國所處的歷史條件。由于有印度殖民地巨量資源的支撐,英國占領印度洋后出現的衰落的速 度要比今天的美國慢得多。況且英國獨控印度洋時,印度、埃及和中國的國運均處頹勢,其國家內部也是動蕩不止(比如印度民族沖突、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等), 外部沖突加劇(比如中國和英國的兩次鴉片戰爭、印度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大起義、埃及和奧斯曼帝國的埃土戰爭等),而英國正處鼎盛時期。1856年 在克里米亞成功阻擋俄國南下爭奪地中海后,英國即就揮師印度洋和太平洋,向同期的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東方最大的國家同時開戰并取得勝利。由此形成對印度洋的 絕對控制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羅斯福總統為了打倒歐洲的世界霸權,釋放出民族自決運動的浪潮。這場運動沖垮了歐洲殖民勢力并建立起一系列獨立的 主權國家。但令美國人意料不到的是,經驗老辣的英國人在被迫向美國移交霸權時,不動聲色地大幅提升了美國掌控這個“心臟地帶”的難度:英國借力打力,在印 度洋地區釋放出南亞最大的主權國家印度;在印度的東西兩翼即亞洲和非洲還暗助中國[24]和埃及消耗美國。這樣,美國獨控“心臟地帶”目標反成了消耗美國從而導致美國衰落的原因。

美國人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投入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這是美國試圖通過陸戰實現對這兩個國家“英國式”占領的初試。雖然其擴張還沒到“心臟地帶”,而且美國還出動了遠比19世紀英國更多的兵力,但結果卻敗得讓美國人至今也不堪回首。一句話,20世紀下半葉,美國從英國手中接收過來的世界已失去了海洋國家贏得大陸戰爭的有利條件;而印度、巴基斯坦、朝鮮等國家擁有核打擊能力后,情形就更是如此。

二戰后民族國家紛紛獨立,這時的美國已無力對這些國家發動任何一場能實現“英國式”占領的陸地戰爭,而沒有陸地的占領,就不可能有19世紀英國那樣的對關鍵海域的絕對制海權及由此建立的海洋霸權;而沒有“英國式”的絕對制海權,美國就不會獲得穩定的海外資源回流及由此帶來的國內政治的穩定。二戰結束之初的美國人明白這樣的邏輯關系,它缺乏的只是在現實中聯接起這些邏輯環節的能力和經驗。

近代以來的歷史經驗表明,絕對的制陸權來自絕對的制海權,而絕對的制海權同樣也來自絕對的制陸權;而沒有陸戰的勝利,海戰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從近三百年的歷史來看,任何強國,只要掌握住絕對制海權,又有力量打得起陸戰,就可以控制印度帝國,獨占其貿易,剝削其無窮資源。”[25]潘尼迦的話可謂英國控制印度洋的經驗之談,而這樣的經驗似乎對后來的美國人,甚至對美國之后的可能的世界霸權國家來說,都成了天邊那漸行漸遠的彩云。

潘尼迦說的這些道理,美國人也不是不知道,更不是不愿去做,而是做不到。朝鮮戰爭后,美國人換了思路,試圖通過地區集體結盟的形式替代“英國式”的直接占領:19501017日,美國同泰國簽訂《軍事援助協定》;1951830日,美國與菲律賓簽訂《共同防御條約》;91日,美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簽訂《澳新美安全條約》;94日至8日,美國、英國、法國等48個國家在沒有中國、蘇聯等戰勝國參加的情況下單方面與日本簽署了《對日和約》(即《舊金山和約》),與此同時,美日也簽訂了《日美安全條約》;195388日,美國與韓國簽訂《美韓共同防御條約》。19537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后,美國對中國的封鎖鏈條從單邊擴大到廣泛的多邊集體條約,從中國東部延伸到中國西部。195498日,美國聯合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菲律賓、泰國和巴基斯坦簽訂《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1954122日,美國與臺灣當局簽訂《共同防御條約》,1955 2月,美國拼湊起所謂“巴格達條約組織”。當這些所謂“集體安全”鏈條建立起來后,令美國感到尷尬的是,面對一個個嗷嗷待哺的盟國,美國用于“維修”這一串串防務鏈條的代價不比直接占領更少,其效果對美國外交來說——比如1955年的萬隆會議——更是添亂。這又迫使美國重新回到“英國式”直接占領的思路,為此美國挑起越南戰爭并再次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尼克松上臺后大幅收縮戰線、暫時放棄了遏制中國的目標、壓縮了美國為這些盟國承擔的義務,這才使美國渡過了戰爭失敗帶來的國家危機。

在古巴導致危機中對蘇聯的勝利曾驕縱了美國揮師越南的萬丈雄心;蘇聯的解體和美國在海灣戰爭中的勝利,再次燃起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政治普遍存在的“凱南式”沖動,21世紀初的美國人再次考慮如何才能擴大由這些勝利帶來的紅利。這時他們的目光再次轉向麥金德的、甚至更早先的克勞塞維茨的經典陸權學說,認為如果沒有對中東的直接陸地軍事控制,中東石油利益對美國只能是若即若離并令人不安的雨后彩虹。

小布什上任前夕,時任美國陸軍學院院長的羅伯特·斯格爾思(Robert HScales)明白直言,不管美國軍事技術如何進步,但它終替代不了陸軍占領的軍事效果。他告誡:“在21世紀,我們國家軍事戰略的兩根支柱將繼續是前方存在和力量的投送。”[26]而“持續存在”的前提就是前沿的陸軍部署即“直接控制陸地”。在總結美國面臨的各種挑戰后,斯格爾思寫道:

 

雖 然上述軍事挑戰的根源不同,種類不同,對美國利益的威脅程度也不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在每一種挑戰中,戰略勝利最終將要求直接控制陸地、人民和資 源。與發展中國家對抗時,戰爭目的很可能是領土的控制。在與第三世界的對抗中,則很可能是人口的控制。鎮壓恐怖分子和其他非政府挑戰者將要求剝奪他們的政 治、心理和物質支持。[27]

戰爭是意志的考驗。最有把握使敵人意志崩潰的辦法是控制他的領土。如果沒有實際占領,戰爭只能僅僅是遠距離的懲罰,是任何一個想要抵抗的國家都能無限期忍受的東西。[28]

 

最后,羅伯特·斯格爾思似乎是在為即將上任美國國防部長的拉姆斯費菲爾德做政策規劃,[29]他提醒美國政府:

 

如 果在下個世紀很長的時間里,我們還要像一個軍事大國那樣有發展能力,我們必須極大地改進奪取和控制地面的能力。我們必須將速度和靈活性建造在我們的戰爭系 統之中,使得在通過大片地域時能不受阻礙地機動。我們必須像我們現在精確和靈活地把炸彈投擲在遠距離目標上一樣,能將戰斗部隊精確和靈活地部署在關鍵地 點。

如果我們有能力將部隊部署在廣大地區,而且還能在敵人最脆弱和最虛弱時迅速地集中這些部隊,那么我們就能在敵人自己的控制區域內將其打敗。[30]

 

我們真的不知道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拉姆斯菲爾德是否了解到羅伯特·斯格爾思的意見,但從其在20012003年 發動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分析,美國在這兩場戰爭中的作戰目標已與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有了本質的不同,即從海空打擊轉變為地面的縱深占領。如果讀了羅伯 特·斯格爾思的書后會發現拉氏指揮的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作戰樣式與斯格爾思的觀點,尤其是與其“領土占有”的觀點有相當的契合。

斯格爾思的軍事觀點是否正確呢?可以說,它在理論上和邏輯上是絕對正確的,但由于缺乏資源供給或資源運用的經驗,其實踐結果讓美國很是難堪:拉姆斯菲爾德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失敗了。與此前的朝鮮戰爭繼而越南戰爭中的麥克阿瑟和麥克納馬拉辭職的結果一樣,拉氏在2006年辭職,此后美國陸軍便從伊拉克的領土上退了出來。

邏輯正確的理論卻在實踐上不可行,繼英國之后美國再次遭遇到“麥金德悖論”的尷尬。

 

 

             三、“麥金德悖論”反映了霸權國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             

 

“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31]事 實上,霸權國家推行世界擴張政策的真正阻力來自世界被壓迫的民族和人民,而技術,尤其是高技術可以解決一部分矛盾,但解決不了一切矛盾,尤其是壓迫者與被 壓迫者的矛盾;而當推行擴張政策的國家開始與世界人民為敵的時候,這個矛盾基本就是無解。經驗上看,英美海權國家的擴張在達到印度洋之前,它們與擴張地區 的矛盾依其國力尚有調整的余地,但當它們進入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區后,其一路所獲的利益已使其與世界人民為敵。正因此,尼克松才說印度洋地區是“全球風暴的 風眼。[32]

深 陷在技術拜物教的美國人大多不承認這個道理,他們認為一切皆可技術解決。一旦軍事技術有了什么新突破,他們就開始想入非非,其戰略制定也就容易脫離實際, 其戰略目標常常大到不與一切人為敵則不能罷休的地步。這時,美國從世界擴張帶來的利益就日益不足以彌補其為鞏固原有擴張成果所付出的代價。千夫所指,無疾 而死,這樣的戰略是沒有不失敗的。

地緣政治,本質上反映的還是人地關系,也就是 我們常說的“一方土地養一方人”的道理。人當然是在特定社會結構中的人,因此,特定的社會結構是影響地緣政治表現水平的深層次的內容,而地理環境則不過是 不同社會結構的物質載體。同一地理環境,配之以不同的社會人群,其表現出的人地關系及由此產生的攻擊或抵抗能量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麥金德的“心臟地帶”是一種什么樣的社會結構呢?

我們知道,麥金德的地緣政治理論是現代工業文明條件下的認識成果,但位 于麥金德理論的“中樞”或“心臟”地帶的中亞地區的社會結構還處于前工業化時代,整個社會細胞由社會化程度很低的松散部落群構成;與其相應,建立其上的政 治結構多呈蜂窩狀,局部的破壞不僅不影響它的整體,它自身還會迅速繁衍加以修補。這樣的中亞地緣環境對現代工業國家的擴張而言就有了“百慕大三角”的特 征。與當年英國在中亞的遭遇一樣,美國目前在中亞真正的“敵人”既不是塔利班,也不是伊朗,而是中亞蜂窩狀的社會結構:局部損失不影響整體,而且還能很快 使這種損失得到自我修復。這樣的社會結構就像一塊大海綿,有多少外來資源都能被它吸干。這種蜂窩狀社會包圍卻又不依賴大城市,是一種“農村包圍城市”式的 存在。部落居民不依賴城市商品生存,它們之間互不隸屬,在任何地方都能戰斗:一把鐵鏟、撒一些種子就能生長出糧食;有糧食就有人繁衍,“野火燒不盡,春風 吹又生”:只要有人繁衍,就有戰士,有戰士,反侵略的戰斗就不會終止。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中的人群緊緊地鑲嵌在當地以高原山地為主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如 果不能象對待印第安人那樣將其全部滅絕,是很難用現代工業社會中產生的軍事手段加以對付的。這就可以解釋麥金德的“心臟地帶”何以反成了埋葬世界征服者的 “墳場”的原因。曾經橫行世界的英國在19世紀三次侵入阿富汗,都敗了;20世紀末期的蘇聯和21世紀初期的美國也是一樣。盡管如此,吃盡了苦頭的世界霸權國家及其地緣政治理論至今仍沒有對此加以深刻解釋,至使他們的擴張如飛蛾撲火,前赴后繼,深陷中亞并使其國家或快或慢地走向衰落。

這是一種被馬克思稱做“亞細亞”[33]的 社會結構,它不僅是中亞國家的基礎,也曾是整個東方國家的基礎。英國人在海上打敗中國,可在中國三元里卻敗在中國老百姓手中。美國曾打敗了已進入工業化時 代的日本和德國,卻打不敗朝鮮和越南;曾拿下已進入現代工業水平的南斯拉夫,卻至今也控制不了中亞。當他們輕率地進入中亞后,就仿佛來到中國黃河岸邊,跳 得越起勁,陷得就越快越深。

那么,美國人難道不明白其世界擴張給它帶來的上述困境嗎?倒也不是,明白人在美國還是有的。曾任陸軍部長助理并參加過巴黎和會的沃爾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就是美國人在二戰后最不冷靜時期的最冷靜的戰略思想家。1947年 凱南在《外交季刊》上發表那篇著名的論文《蘇聯行為的根源》后不久,李普曼就在《紐約先驅論壇》上陸續發表文章批評凱南的“遏制”政策。李普曼認為,美國 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不適宜于執行凱南的遏制戰略。他認為,在美國現行憲法制度下,國務院不可能從國會取得“一張從國庫領錢的空白支票和使用武裝力量的 絕對權力”,因而也無法做到“隨時在全球不斷轉移的地點上使用‘對抗力量’”。而且,美國的經濟是“沒有劃一組織和不受控制的”,國務院也不可能“規劃和 指揮進出口貿易”來推行“遏制政策”。在軍事方面,李普曼也認為:“沒有理由確信美國能夠在一切個別的地點都集結‘堅定的對抗力量’。歐亞大陸是一塊很大 的地方,而美國軍事力量盡管很大,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要使它得到有效的使用的話,就應該對這種局限性心中有數。我們生活在像島嶼一樣的大陸上。我們同 沖突地區之間遠隔重洋。我們的人口相對較少,在戰時就得把較大比例的人口用于生產、運輸和維修那些構成我們軍事力量的復雜的武器和機械。同俄國相比,美國 缺乏足夠的步兵后備隊。我們的海軍控制著海洋,我們擁有重要的進攻武器。但在歐亞大陸的內陸地區,像我們在希臘山區所領教的,可能有很多‘個別地點’,在 那里只能使用步兵作為‘對抗力量’”。而美國卻沒有足夠的能夠占領這些地區的步兵力量,“美國軍事力量的優點在于它的機動性,它的速度,它的射程和它的進 攻威力。因此它并不是執行遏制外交政策的有效工具。它只能服務于一種以決戰和解決問題為目標的政策”,而不適合服務于在這些地區實行長期陸軍占領為目標的 政策。[34]

李普曼進一步設想,如果美國一定要執行凱南設計的遏制政策,既然它不能依靠自己的步兵力量,那它只有采用扶持 代理人及其聯盟的政策,但這樣的代價并不比直接出兵占領的代價低。李普曼說:如果美國沒有力量直接出兵,那它就“只能依靠招募、津貼和支持一支由衛星國、 附庸、仆從和傀儡所組成的雜牌軍。因此,遏制政策的工具是處于蘇聯外圍的那些無組織的、內部分裂的、軟弱的或者混亂的民族、部族和派系聯合體”。為了維持 這個聯合體,“美國就得對它打算去組織、去保護、去領導和去利用的這個聯合體的全體成員的事務,進行不斷的、復雜的干涉。我們海外的外交代表就得具有幾乎 萬無一失的才能,能夠正確而迅速地判斷哪些人和哪些政黨是可靠的遏制分子”,以及“誰應被任命,誰應受津貼,誰應給他涂脂抹粉,誰應得到青睞,誰應充當我 們的仆從和我們的盟友”。這樣,杜魯門主義實際上“不可避免地意味著(美國)不斷干涉所有那些號稱在‘遏制’蘇聯的國家”。[35]但是,與蘇聯毗鄰而又受美國控制的“衛星國和傀儡政府并不是用來建立攻不破的藩籬的好材料”。“它們顯然是軟弱的。而一個軟弱的聯盟并非一筆資產。它是一筆債務”。[36]最后,李普曼得出結論:美國力量是有限的,有限力量只能配之以有限目標,如按凱南的全球“遏制”戰略制定政策,結果是“在俄國人遠沒有受挫之前,美國人自己倒很可能被X先生[37]的政策所挫敗了”。[38][17](P.78) 在約翰遜政府時期,他批評說:“事實上,他(約翰遜)的戰爭目標無限大:它擔保整個亞洲的和平。這樣的無限大目標,戰爭不可能以有限的手段去打贏。由于我們目標無限,我們必然會“被擊敗(defeated)”。 [13]P.614

恩格斯說:“任何民族當它還在壓迫別的民族時,不能成為自由的民族。”[39]同樣的道理,當一個民族還在壓迫其他民族時,這個民族也不會成為一個頭腦清楚的民族。一個民族的自由程度反映著它對客觀世界所達到的認識高度。

英國曾是一個受歐洲大陸封建國家壓迫和欺辱的島國,也因此成為最有希望的島國。當時歐洲中世紀許多先進的思想在英國落根并使之成為歐洲反封建教會勢力的大本營。1846年英國發生了開辟世界近代史的資產階級革命,它帶動了法國等歐洲資產階級運動的發展,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衰落。18世 紀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巨大的生產力的出現改變了英國人的生存狀態,市場和利潤成了社會活動的中心,國家成了為資本開辟市場的機器,由此,向世界擴張,不 斷開辟新市場,就成了保持國家穩定的基本手段。這使得世界的不穩定就成了英國穩定的前提。英國的世界擴張產生了殖民地制度,殖民地制度讓英國從世界得到豐 厚的利潤,同時也使英國與世界各民族的矛盾更加不可調和,以至戰爭成了促進英國工業發展的基本手段。當時有評論說英國“把大大超過其稅務收入的錢用于戰 爭,這樣一來它就把具有決定性優勢的艦只和兵力投入同法國及其同盟國的戰爭,而沒有這種優勢,它先前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便都付諸東流”[40]。戰爭使英國擴張為帝國,到19世紀末一般英國人都形成了這樣的觀念,即“英國分別是命中注定要統治其他國家的人民,英國是‘日不落帝國’”[41];“帝國的感情是每一個英國人生而有之的。這是我們的世襲財產的一部分,和我們同生共死”[42]19世紀60年代,印度已完全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與此同時,英國自身的寄生性也更強了,“它越來越依賴世界的貢賦來維持生存”[43]。高額利潤需要高成本的戰爭。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看出這一點,1868年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認為英國的殖民政策的“代價太大”[44]

英國的這種擴張“多動癥”是由其自身內在矛盾造成的。 19世紀末英國與歐洲主要國家的殖民地爭奪范圍已擴至全球,并為此于20世紀初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此后英國迅速衰落,其霸權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為美國取代。英國歷史學家帕姆•杜德說:“英國收支虧空的問題并不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才開始的,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十年發展起來的。”[45]當時對外戰爭是造成英國財政虧空的主要原因。

在 地緣政治實踐方面,美國是英國后來卻沒有居上的學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進入資本主義壟斷階段的美國人從一個從受歐洲壓迫的民族轉變為壓迫世界的民族,此 后的美國便沿著當年英國稱霸世界的路徑,將其整個生存都建立在對世界資源,尤其是對中東石油資源的變相掠奪的基礎之上。

與英國不同的只是,在斂財方面,美國更具金融寡頭壟斷的特征,因而其外交更具擴張和自毀合一的特性。

美國軍火部門曾在兩次世界大戰和隨后的冷戰中立下汗馬功勞并因此在美國政治中——通過其代理人——具有相當的發言權[46]。 尼克松為了使美國擺脫越戰困境,讓美元與黃金脫鉤。從此美元——不同于當年英鎊依托英國生產力和世界市場增值的方式——跳過勞動產品和實體經濟而直接與世 界資源(主要是其中的大宗消費品即能源)掛勾并以此為后盾。這大大刺激了美國能源部門的擴張,這種擴張又迅速得到軍工和金融部門的呼應和支持,從而形成 “軍工能源金 融”三位一體的經濟推動復合體。在軍工、能源部門的支持下金融與勞動產品相脫勾,其結果是在美國體外接了一個非全球擴張而不能生存且不能由政府控制的國家 “心臟起搏器”。其工作流程是:軍事擴張推動軍工和能源的國際壟斷和擴張,能源的國際壟斷和擴張又帶動金融的國際壟斷和擴張,由此建立起美元在世界上的強 勢地位又從世界范圍給美國帶回巨大的利潤以彌補財政收入和由此產生的社會繁榮和穩定。如此反過來逆推也就是:美國社會的繁榮和穩定依靠美元在世界的壟斷地 位,美元的壟斷地位依靠能源壟斷地位及由此保證的世界能源交易以美元結算。由于美國生存不以國家實體經濟為基礎,這迫使美國必須死保世界大宗資源消費品即 能源交易以美元結算,而能達此目的的主要手段只能是戰爭。在這三者中,只要有一個斷環,尤其是軍事擴張的斷環,美國就會出現多米諾反應,直至國內社會動 蕩。20072009年間,美國提出從伊拉克撒軍,其間美國國防支出占美國聯邦財政總支出的20%左右,而同期軍費支出卻占國防支出96%左右。[47] 這 個比例大體反映了美國近十年的財政與國防以及國防與對外戰爭的關系。在這里,國防支出基本沒有“浪費”,都用于軍費了。這反映了對外戰爭與國家財政的關 系:財政依賴華爾街金融,金融依賴軍工部門和能源部門的國際壟斷地位的擴張,而這一切則必須以對外戰爭拉動,戰爭勝利再返哺財政。戰爭成了國家財政增長的 “推土機”,而成本越來越高的戰爭又進一步透支了國家財政,如此惡性循環。英美國家興衰經驗表明,當它們的戰爭“推土機”開到麥金德的“心臟地帶”時,其 戰爭成本就達到國家財政不能承受的極限,這時的戰爭收益已遠不能彌補戰爭造成的財政透支,隨之而來的就是國家的衰落。 時至20世紀80年代,遏制戰略的創始人凱南已認識到上述問題的嚴重性,他在一次講演中向美國發出強烈的警告:

 

這種軍事化不僅對我們的外交政策,而且對我們的整個社會都有嚴重影響。它造成國民經濟的畸型發 展,這一點我和許多人都越看越清楚了。每年我們都把國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生產并出口武器裝備,保持龐大的武裝力量和設施。這么搞的結果對我國的經濟生 產實力不會有好處,只不過使我們每年都不能把成百億美元用作生產投資。這些年來,我們已被迫使自己習慣于這種情況。這個習慣已經達到我曾大膽稱之為真正民 族乖癖的程度。我們現在已經不可能在不出現嚴重后遺癥的情況下把它甩掉。除了數以百萬計的穿軍服的人以外,還有成百萬的人們已經習慣于從龐大的軍事工業體 系中謀得生計。數以千計的企業靠軍工維持,更不用說那些工會和社區了。軍工已經成了使我國經濟極其不穩定的那些預算赤字的根源。在軍需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 與華盛頓購買者之間已經建立起復雜而極其有害的聯系。換一句話說,由于我們在和平時期維持龐大的軍事機構并向其他國家出售大批軍火,成千上萬的既得利益者 業已形成,也就是說,我們在冷戰中造成一個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我們已經使自己依賴于這種可憎的行徑。而且如今我們對它的依賴程度已經很深, 以致可以毫無偏見地說:假如沒有俄國人和他們那莫須有的邪惡作為我們黷武有理的根據,我們還會想出另一些敵手來代替他們。[48]

 

值得注意的是,與當年工業帝國主義的英國以戰爭擴大市場,市場擴大推動國內生產的路子不同,而與高利貸帝國主義的法國相似,這些由戰爭開辟的巨額海外收益并沒有進入美國的生產領域而是進入了消費領域,由此刺激了美國服務產業而非實體經濟,使美國服務業的比重在美國生產結構中反客為主。據統計,目前在美國經濟中,服務業在GDP中所占比重達70%左右,狹義上的制造業在美國GDP中所占比重比由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17%強降至目前的12%左右[49]。這使得美國由以往的實體經濟為主體的社會結構不自覺地滑入一個以消費為主業的寄生性的社會結構,并且“沒能找到一個合理的辦法把維持龐大的武裝力量所需要的工業和財政支持跟社會上其他事業聯系起來”[50]。結果與古羅馬滅亡的原因相似,大量或真實或虛擬的財富涌入美國的同時,也窒息了美國的實體經濟和美國人的勞動精神。在羅馬“一切生產勞動都是奴隸的事,不配自由人的羅馬人來做”[51],而在當今的美國大量的“自由人”卻無工作可做,沒有實體經濟生產,美國只能聽由金融家任意擺布,而金融家與吸血蟲一樣,需要的不是國家,而是供其吸血的附體。英國學者帕姆·杜德說:“注射美元也救治不了這一病癥,因為它沒有觸到病根。相反地,倒使病情加重了,因為它人為地促進和保存了這一疾病的特有的征象——寄生的依存性,擴大了較為強大的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統治,準備了戰爭的根源,阻止了健康的恢復。”[52]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寧就點出了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死穴”,他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級》一書中說:

 

資本主義的一般特性,就是資本的占有同資本在生產中的運用相分離,貨幣資本同工業資本或生產資 本相分離,全靠貨幣資本的收入為生的食利者同企業家和一切直接參與運用資本的人相分離。帝國主義,或者說金融資本的統治,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這時候, 這種分離達到了極大的程度。金融資本對其他一切形式的資本的優勢,表明食利者和金融寡頭占有統治地位,表明少數擁有金融“實力”的國家比其余一切國家都突 出。[53]  

                    

與昨天的歐洲國家相比,列寧所指出的這些特征在今天的美國身上表現得更為典型。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列寧說:“帝國主義是過渡的資本主義,或者更確切些說,是垂死的資本主義。”[54]

列寧這么說不能被庸俗地曲解成資本主義馬上就要滅亡了。與理解馬克思“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的思想一樣,理解列寧關于帝國主義諸如“垂死的”“寄生的”“腐朽的” 等概念,應先手從黑格爾“揚棄”的概念入手。發展,本質上是包含“揚棄”的歷史運動。自列寧之后的世界資本主義已失去了自我揚棄(改造)的能力,近百年來,它只是在維持既有的存在方式:不斷經歷著同一種危機,面臨著同一種矛盾,用同一種高代價的方式即危機加戰爭的方式解決矛盾。其間,只有技術更新和危機的重復,而沒有存在方式的更新,其結果是它對世界的創新速度遠趕不上其破壞的規模。目前的美國人民——用凱南的比喻就是——已“變成隨軍謀生的一大幫子流浪者,就象前幾個世紀在歐洲尾隨軍隊蹣跚的那些無業游民那樣,指望在衣食相對富足的部隊后面撿點兒洋落兒”[55];至于在財政上離不開華爾街經濟接濟的美國政府,面對一個險象環生的世界,目前除了使用拳頭,便一籌莫展。

 

 

四、經驗與教訓

 

二戰后,尤其是尼克松將美元與黃金脫鉤后,美國國內經濟結構的上述變化影響到美國決策系統的 變化,這時,決定美國外交政策的就不再是白宮政治家集團,而是為國家提供巨大財政資源的聚集于華爾街的能源、軍火和金融財團。華爾街的利益需求而非國家民 族利益的需求便成了美國政策的出發點。由此產生的必然邏輯是:美國軍火能源和金融財團存在的前提是不斷擴大的戰爭,不斷擴大戰爭的結果是持續增加對手,對 手增加的結果是以幾何級的速度消耗美國的國力并使美國以同比的速度衰落。

現在的美國已被它追求的世界霸權的目標折磨得病入膏肓,它那非擴張就不能存在的社會結構使美國在“麥金德悖論”面前,明知不可為而必須為之。由此便可以解釋美國二戰后出現政治家上臺為華爾街利潤奔走、下臺后又為白宮失誤而后悔不迭的現象。

凱南是美國遏制戰略從而冷戰理論的開創人,當他看到美國被遏制戰略拖垮后,在其晚年便對克林頓和奧爾布賴特的 北約東擴政策持批評態度。在一次講演中,凱南“以一個上了年紀的人”的身份告誡年青的一代:“我們的國力還是有限的;為爭取自由我們必須付出代價。我們要 承認世界上有些問題我們是沒有本領解決的,我們深深卷入其中既無益也于事無補;地球其他地區的難題只好在沒有我們插手的情況下讓人家自己去解決。”他認為 美國的外交政策應盡量“謙虛一些,作為一個國家,我們要更現實地承認我們的局限性,在卷入遠離我國海岸的復雜局面時要比最近幾十年表現的克制一些。我請大 家記住:各民族之間相處也象個人之間相處那樣,身教重于言教。而今天美利堅合眾國向全世界做出的榜樣較之它能夠作到也應當作到的相差太遠了”[56]凱南這一思想顯然不容于美國的決策層(實則不容于華爾街)。越到晚年,他的這一思想越清晰。1999年,凱南接受采訪時,批評美國政府四處充當教師爺的作法“不過腦子,虛榮,討人嫌”,并表示,美國人要避免對別國指手畫腳,特別是對中國和俄羅斯。[57]2005年,也就在凱南去世當年的924日,奧爾布賴特在艾奧瓦州出席一個研討會時發表措詞嚴厲的聲明,抨擊布什的伊拉克政策,指出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不僅沒有贏得朋友,伊拉克戰爭毒化了美國與中東地區和穆斯林世界許多國家的關系”。在伊拉克問題上,美國“現在沒有好的選擇,壞日子也許還在前頭”[58]2010年10月12日美國前國務卿賴斯承認,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犯了若干錯誤,她在新近出版的回憶錄中,卻對發動伊拉克戰爭決議緘默不評[59]2011225,曾積極支持美軍參與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離任前夕在美國西點軍校演講時警告說:未來任何國防部長如果建議總統向亞洲、中東或非洲大規模派遣地面部隊,“借用麥克阿瑟將軍(General MacArthur)的委婉說法,‘都應該檢查他的腦子是否正常’。”[60]

事實上,造成美國政治家上任后腦子不正常的并非他們的智力,而是他們必須服務的那個由“軍工﹣能源﹣金融”三 位一體集合而成的華爾街財團及由這個財團綁架了的美國政府。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國家缺乏實體生產,美國政府只有屈服于可以為它提供大量海外利潤的財 團,并不得不為華爾街的利益采取世界擴張政策并受“麥金德悖論”的折磨。

 

五、基于中國視角的經驗總結

 

馬克思說過:“一個工業民族,當它一般地達到它的歷史高峰的時候,也就達到了它的生產高峰。實際上,一個民族的工業高峰是在它還不是以既得利益為要務,而是以爭取利益為要務的時候。在這一點上,美國人勝過英國人。”[61]光 陰荏苒,歷史的天空已是斗換星移。今天的美國已從“以爭取利益為要務”的國家異化為“以既得利益為要務”的國家,其曾經有過的“工業高峰”已異化為“軍火 工業”的高峰。與此相應,今天的中國已走上“以爭取利益為要務”的舞臺,在這一點上,今天正處在“生產高峰”并即將由此進入“歷史高峰”的中國已勝過了美 國。當年英國的歷史高峰已成為往事,今天美國的歷史高峰也會不久成為只存在于好萊塢大片中的傳說。今天對中國最為重要的是善于總結它們的經驗和教訓,為中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做好準備。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62]英美國家興衰經驗總結起來,大體說來,有以下三點值得中國注意并引以為戒:

第一,大國崛起于地區性守成,消亡于世界性擴張。守成可以保持國家目標與國家財力之間的平衡,這種平衡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而擴張則會導致目標迫使國力透支,透支反過來又會迫使國家繼續擴張以彌補國力的不足,結果因目標過大而使國力進一步透支,直到衰落。1972尼克松收縮戰線,毛澤東在尼克松訪華結束后在一個批示中告誡全黨:“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63]毛澤東意在警示未來中國不要重犯美國式的國家目標與國家資源不匹配而導致國家衰落的錯誤。

第 二,霸權主義是國家政治的死地。國際博弈遵循幾何學“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原理;用國際政治專業術語說,就是一個國家不能和兩個大國同時發生沖突。經驗 表明,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國有力量可以與兩個以上——遑論世界多數——的大國對抗。古羅馬人開始只是為了自衛,先與北方的高盧人打仗,后又與南方迦太基人發 生戰爭,取得輝煌勝利后繼續向整個地中海國家進攻,結果導致羅馬帝國整個滅亡;19世紀初,拿破侖與英國作戰,取得輝煌的勝利,繼而于1912年輕率深入俄國,其后三年便遭到失敗;20世紀40年代,德國希特勒開始跟英國作對,贏得西歐,1941年正在得意之際揮師直奔俄國,其后又是三年便遭到失敗;同期的日本開始與中國開戰,初期取勝,1941年底又與美國開戰,其后還是三年失敗;50年代在朝鮮戰場上,美國與中國和蘇聯對陣,美國三年便敗;60年代在越南戰場上,美國還是與中國和蘇聯作對,結果時間是長了些,但也是敗得沒有面子。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與中美作對,結果蘇聯很快敗陣并于戈爾巴喬夫時期解體。自蘇聯解體后美國外交早已超過這個限度,小布什曾點名向多個所謂“邪惡軸心”國家叫板,如果有一點歷史知識

的人,都會知道這是老虎吃天,只能是耗盡虎力后一無所獲。

第三,失去實體經濟的大國必然導致世界擴張,世界擴張必須要與世界為敵,與世界為敵必然導致國家透支并由此衰落。因此,發展實體經濟就可使國家立于不敗之地,而發展實體經濟就不能脫離國內的勞動者,特別是其中工農業勞動者。資本是勞動的克星,在資本破壞勞動的進程中,目前資本主義國家已使自己陷入首鼠兩端的困境:先是對本國勞動者的剝削以實現資本增值,結果導致國內革命;為了避免國內革命,資本便向外部擴張,通過外部剝削實現資本增值,以緩和國內矛盾,結果又激化了資本中心與資本外圍的矛盾,導致“9·11”事件。這個模式搞不下去時,資本又將增值的壓力返回國內,引起國內勞動資本的反抗,

人民發起“占領華爾街”運動。

這些西方大國在其世界治理過程中留下的幾乎是血寫的教訓,對于已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中國,要引以戒,未來中國要在實踐中形成既能高效利用資本而又能有效駕馭資本、有效保障國家勞動者主體地位的政治管理機制,并以此為人類文明做出較大的貢獻。

 

 



[1] []·麥金德著,林爾蔚、陳江譯:《歷史的地理樞紐·譯者前言》,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

[2] 麥金德《歷史的地理樞紐·引言》,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第13頁。

[3] 潘尼迦著,德隆等譯:《印度和印度洋——略論海權對印度歷史的影響》,世界知識出版社1965年版,第68頁。

[4] 潘尼迦著,德隆等譯:《印度和印度洋——略論海權對印度歷史的影響》,世界知識出版社1965年版,第68頁。

[5] 潘尼迦著,德隆等譯:《印度和印度洋——略論海權對印度歷史的影響》,世界知識出版社1965年版,第68頁。

[6] 潘尼迦著,德隆等譯:《印度和印度洋——略論海權對印度歷史的影響》,世界知識出版社1965年版,第69頁。

[7] [蘇聯]葉•••••塔爾列著,任田升等譯:《拿破侖傳》,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第382頁。

[8] 轉引自Jawaharlal Nehru: The Discovery of India, Teen Murti House,1999, p.438.

[9] 又譯“特拉法爾加”,19世紀初英國艦隊與法國、西班牙混合艦隊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角(Cape Trafalgar) 附近海戰。1805年秋,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拿破侖決定進軍奧地利,于同年914日命令泊于加的斯港,由法國海軍上將維爾納夫指揮法、西混合艦隊駛入地中海,進攻那不勒斯,以牽制同盟國在意大利的軍隊。1021日,法西混合艦隊與納爾遜指揮的英國艦隊遭遇。法西混合艦隊戰敗,維爾納夫被俘,英艦未有損失,但納爾遜受傷。這次海戰使英國取得了延續一個多世紀的海上霸權。

[10] 潘尼迦著,德隆等譯:《印度和印度洋——略論海權對印度歷史的影響》,世界知識出版社1965年版,第69頁。

[11] 尼克松著,常錚譯:《真正的戰爭》,新華出版社1980年版,第9293頁。

[12] 關于這段歷史,可參閱“世界霸權與印度洋——關于大國世界地緣戰略的歷史分析”,張文木:《世界地緣政治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分析》,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126頁。

[13] 19401125,莫洛托夫邀請德國駐蘇聯大使舒倫堡,表示“蘇聯準備接受里賓特洛甫在柏林提出的德、意、日、蘇四國關于實行政治合作和經濟互助的公約”,其重要條件是要求德方“承認總方向面對波斯灣的巴統和巴庫以南的地區為蘇聯領土意向的中心點”。沈志華主編:《蘇聯歷史檔案選編》第16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頁。

[14] 喬治·福斯特·凱南(George F. Kennan1904 2005),美國“遏制”政策提議人。1946222日,時任美國駐蘇聯使館代辦的喬治•凱南向國務院發回長達5542個英語單詞的明碼電報,這封電報被認為是導致美蘇冷戰的先聲。在電報中凱南對蘇聯的內外政策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對付蘇聯的長期戰略。194777日,美國前駐蘇使館代辦凱南化名“X”,在同年7月出版的《外交季刊》上發表《蘇聯行為的根源》一文,明確提出“遏制(containment)戰略”并被美國政府所采納。

[15] 195715,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向國會提出《對中東政策特別咨文》。主要內容是:由國會授權總統動用2億 美元給中東國家以經濟和軍事援助;總統有權應這些國家的請求提供武力援助,只要這些國家面臨“國際共產主義控制的任何國家的武裝侵略”。特別咨文的基本原 則被稱為“艾森豪威爾主義”,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擴張勢力的重要綱領,此后美國竭力利用英法兩國地位削弱的時機“填補”中東地區出現的“力量真空”。

 

[16]尼克松著,常錚譯:《真正的戰爭》,新華出版社1980年版,第88~89頁。

[17]尼克松著,王觀聲等譯:《1999:不戰而勝》,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頁。

[18]尼克松著,王觀聲等譯:《1999:不戰而勝》,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頁。

[19]尼克松著,王觀聲等譯:《1999:不戰而勝》,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版,第158頁。

[20] 即美國第41任總統喬治·布什(1989-1993年)及其長子美國第43任總統喬治·沃克·布什(2001-2008年)。

[21] 保羅•肯尼迪著,蔣葆英譯:《大國的興衰》,經濟出版社1998年版,第2頁。

[22] 赫居里士(Hercule),亦譯赫丘利。羅馬神話中的大力神,即希臘神話中的赫拉克勒斯(Hercles)。

[23] []讓•雅克•盧梭著,何兆武譯:《社會契約論》,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125頁。

[24] 1949106,英國領事格拉漢奉命以“備忘錄”的形式告知周恩來說“英國政府仔細研究了中英關系的漫長歷史,提議通過領事代表立即建立‘非正式的關系’”[24]1017日,杜魯門與艾奇遜談活時說:“英國人在這件事情上對我們做得不太地道。”(參閱“柯樂博致艾奇遜”(19491011)、“艾奇遜和杜魯門談話備忘錄”(19491017),陶文釗主編:《美國對華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1卷上),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160頁。)英國于1954617與中國建立代辦級外交關系。英國的對華承認態度對一些歐洲國家及英聯邦等國家產生影響。1949年底和1950年先后有緬甸、巴基斯坦、錫蘭、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等亞洲國家和挪威、丹麥、芬蘭、瑞典、瑞士、列支敦士登等歐洲國家率先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25] 潘尼迦著,德隆等譯:《印度和印度洋——略論海權對印度歷史的影響》,世界知識出版社1965年版,第81頁。

[26]羅伯特•斯格爾思著,薛國安、張金度譯:《未來戰爭——美國陸軍學院最新理論》Future Warfare:the lastest Thoery About 21 Century War by U.S.Army War College,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頁。

[27]羅伯特•斯格爾思著,薛國安、張金度譯:《未來戰爭——美國陸軍學院最新理論》Future Warfare:the lastest Thoery About 21 Century War by U.S.Army War College,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頁。

[28]羅伯特•斯格爾思著,薛國安、張金度譯:《未來戰爭——美國陸軍學院最新理論》Future Warfare:the lastest Thoery About 21 Century War by U.S.Army War College,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頁。

[29] 羅伯特•斯格爾思曾在美國國防部歷任作戰與計劃副參謀長辦公室下屬的戰略計劃和政策處處長、陸軍參謀部助理主任、作戰與計劃副參謀長辦公室下屬的“沙漠風暴”行動專門研究小組主任和陸軍部作戰戰備和動員司令部主任。

[30]羅伯特•斯格爾思著,薛國安、張金度譯:《未來戰爭——美國陸軍學院最新理論》Future Warfare:the lastest Thoery About 21 Century War by U.S.Army War College,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頁。

 

[31] 毛澤東:《論持久戰》,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頁。

[32]尼克松著,常錚譯:《真正的戰爭》,新華出版社1980年版,第88~89頁。

 

[33] “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近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是社會經濟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頁。

[34] Water Lippman:The Ccold War,轉引自《戰后世界歷史長編》第1編第3分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69~70頁。

[35] Water Lippman:The Ccold War,轉引自《戰后世界歷史長編》第1編第3分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70~71頁。

[36] Water Lippman:The Cold War,轉引自《戰后世界歷史長編》第1編第3分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72頁。

[37] X先生”,即凱南發表《蘇聯行為的根源》一文所用的筆名。

[38] Water Lippman:The Cold War,轉引自《戰后世界歷史長編》第1編第3分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78頁。

[39]馬克思,恩格斯:《論波蘭》,《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288頁。

[40] 轉引自[]保羅•肯尼迪(Paol Kennedy)著,王保存等譯:《大國的興衰——15002000年的經濟變遷與軍事沖突》,求實出版社1988年版,第9697頁。

[41]帕姆·杜德(R. Palme Dutt)著,蘇仲顏等譯:《英國和英帝國危機》(The Crisis of Britain and the British Empire),中文版,世界知識出版社1954年版,第89頁。

[42]帕姆·杜德(R. Palme Dutt)著,蘇仲顏等譯:《英國和英帝國危機》(The Crisis of Britain and the British Empire),中文版,世界知識出版社1954年版,第8頁。

[43]       帕姆·杜德(R. Palme Dutt)著,蘇仲顏等譯:《英國和英帝國危機》(The Crisis of Britain and the British Empire),中文版,世界知識出版社1954年版,第68頁。

[44]       轉引自帕姆·杜德(R. Palme Dutt)著,蘇仲顏等譯:《英國和英帝國危機》(The Crisis of Britain and the British Empire),中文版,世界知識出版社1954年版,第60頁。

[45]帕姆·杜德(R. Palme Dutt)著,蘇仲顏等譯:《英國和英帝國危機》(The Crisis of Britain and the British Empire),中文版,世界知識出版社1954年版,68頁。

[46] “實際上,美國軍工企業在華盛頓極有影響。根據Open Secrets.org近期報告,2006年,國會151名議員在軍工企業中的投資,總計達到1955億美元。主要的軍工企業都參與到2008年大選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捐贈了261萬美元的競選經費,其中49%捐贈給民主黨,51%捐贈給共和黨;波音捐贈2226萬美元競選經費,58%捐給了民主黨;通用動力向兩黨捐贈了600萬美元。在2008年,諾思—格魯曼公司和美國雷神公司,分別花了2000萬美元和600萬美元的公關費用,以影響國會決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雷神副主席林恩——另一位保守主義者,還被奧巴馬提名為國防部副部長。2009211日,美國參院以93票贊成、4票反對的結果,批準了奧巴馬對林恩的任命。”引自易強著:《美國沉沒》,人民日報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頁。

“發動兩次伊拉克戰爭的布什父子都有深厚的財團支持背景,小布什的再次當選更是與他強力支持軍工財團密切相關。2005年他計劃軍費支出4 160億美元,而龐大的軍費開支是軍工財團利潤的來源。至于由各州選出的國會參眾兩院議員,他們的當選也和相關的支持密不可分。”引自杜文君:《美國戰爭經濟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頁。

[47] 2007年、2008年、2009年,美國聯邦財政支出總計分別為27287億美元、29826億美元、35177億美元,其中國防支出分別為5513億美元、6160億美元、6610億美元,國防部軍費支出分別為5285億美元、5946億美元、6367億美元。資料來源世界經濟年鑒編輯委員會編:《世界經濟年鑒2010/2011》總第26卷,第191194頁。

 

[48] []喬治·凱南著,葵陽、南木、李活譯:《美國外交》(增訂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137頁。

[49] 世界經濟年鑒編輯委員會編:《世界經濟年鑒2010/2011》總第26卷,第191頁。

[50] []喬治·凱南著,葵陽、南木、李活譯:《美國外交》(增訂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年版,第140頁。

[5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6

[52]帕姆·杜德(R. Palme Dutt)著,蘇仲顏等譯:《英國和英帝國危機》(The Crisis of Britain and the British Empire),中文版,世界知識出版社1954年版,第14頁。

[53]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80頁。

[54]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3頁。當然列寧這么說不能被庸俗地曲解成資本主義馬上就要滅亡了。與理解馬克思“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的思想一樣,理解列寧關于帝國主義諸如“垂死的”[54]“寄生的”“腐朽的”[54]等概念,應先手從黑格爾“揚棄”概念入手。發展,本質上是包含“揚棄”的歷史運動。若從“揚棄”的視角觀察,列寧所說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論斷還是相當深刻的。

[55] []喬治·凱南著,葵陽、南木、李活譯:《美國外交》(增訂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頁。    

[56] []喬治·凱南著,葵陽、南木、李活譯:《美國外交》(增訂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頁。

[57] 《喬治•凱南曾被譽為美國“最睿智”的人》,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3/21/content_2724794.htm

[58]《奧爾布賴特炮轟布什伊政策,壞日子也許還在前頭》, 

 http://cn.news.yahoo.com/050925/1057/2f6ba.html

[59] 《美前國務卿承認布什政府“911后曾數次“犯錯”》,http://www.chinanews.com.cn/gj/2010/10-14/2588427.shtml

[60]《美國不想再當世界警察》,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1/03/ft110307c.shtml

[61] 參閱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頁。

[62]《論語·微子》

[63] 《毛澤東軍事文集》第6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頁。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bug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3.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4.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5.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6.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7.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8.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9. 2001年就貪污23億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國內,也叫認罪悔罪減刑?
  10. 張志坤|“先富”起來的那些人將向何處去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朝鮮領導落淚
  7.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8.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9. 司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沒講的內容
  10. 房地產崩盤,對經濟的影響超出你的想象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3.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5.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8.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烏有之鄉關于推出紙質閱讀資料的公告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