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是很重要的,人類自古以來就很重視。眾所周知,所謂“旗幟”,就其原意而言,就是裝飾有特定圖案的布塊或布條,或在主墻上,或在旗桿上,作為政黨、國家或社會組織的象征,佈以莊嚴展示,凝聚人心和隊伍;其引伸之義,就是一種精神、主義、思想、信仰,即人們愿意信奉,并以此作為行動指南的思想理論和具有感召力的能夠為人們指引前進方向的精神力量。旗幟作為后者,具有一定的特定性、體系性、凝聚性、持久性、延展性和權威性,是很有規律性的。旗幟一旦變幻,它的象征性和方向性就會發生根本變化,往往導致不同的情況,甚至災難性后果。蘇聯共產黨旗幟變幻的歷史教訓,至今讓全世界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共產黨人痛心不已!
一、馬克思主義是世界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的偉大旗幟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工人運動實踐基礎上創立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括三大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分別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從狹義上講是指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理論和學說的體系;具體講是指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哲學的觀點、社會學理論和政治學說;從廣義上講,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展,即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主義是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是工人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階級爭取階級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它是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特別是19世紀歐洲重大社會科學成果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簡單來說,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即人的解放學。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十分嚴整而徹底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科學表現。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形成、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日益尖銳化的時期,國際無產階級領袖和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創立的思想體系,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他們闡明了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發展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的矛盾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特殊運動規律,證明了資本主義必然崩潰、共產主義必然勝利,指出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掘墓人和共產主義社會的創造者。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他們同時指出,無產階級必須通過暴力革命,粉碎資產階級專政,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并在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整個歷史時期中不斷鞏固和加強無產階級專政。為了建立和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必須有共產主義政黨的領導。無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專政和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由途徑。
馬克思主義是與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各種反動思潮、同國際工人運動中各種機會主義、修正主義的反復斗爭中發展和壯大起來的。在第一國際時期,馬克思、恩格斯同蒲魯東派、巴枯寧派、工聯派、拉薩爾派等進行了毫不妥協的原則斗爭。通過這些斗爭,馬克思主義在國際工人運動中得到廣泛傳播,并確立了統治地位,體現了權威性。由于馬克思學說涉及的領域之廣,使得社會學、政治學等學科分別都在自己的領域內對其進行闡釋,因此還可以根據學科分工考察其內容?!榜R克思主義”一詞作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學說的總稱在馬克思在世時就已經出現,在19世紀70年代末法國社會主義者的著作中曾廣泛使用,但內容受到歪曲,馬克思對此提出了尖銳批評。馬克思、恩格斯從1844年起合著《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態》,并分別寫作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哲學的貧困》等著作,闡明了無產階級的新世界觀;1848年2月合著出版了《共產黨宣言》,第一次系統表述了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和政治綱領,這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此后,他們以畢生精力,繼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1883年3月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就開始使用“馬克思主義”一詞,并在1886年專門作了說明。馬克思完成《資本論》巨著的研究和寫作,生前只整理出版了第一卷,恩格斯接著完成了第二、三卷著作的整理出版任務,著作只署了馬克思的名字。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學說,但恩格斯尊重馬克思先知先覺首創者的地位,把共同的學說以馬克思主義命名,維護了馬克思主義的首創性、統一性、權威性和一元化的指導地位,也充分體現了恩格斯也是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和領袖的高風亮節,具有重要而深遠的示范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它第一次確立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指明了正確的道路,而且為各門科學的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武器。
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一百多年來,它指導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取得重大勝利,隨著社會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在進行深刻的科學研究工作的同時,親身參加和領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建立無產階級的革命組織,指導國際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總結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歷史經驗,在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運用必須同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俄國共產黨的領導者——列寧在世界歷史進入帝國主義的時代向前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列寧始終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最忠實最徹底的學生,他是完完全全以馬克思主義的原則為依據的。但是列寧不僅僅是馬克思恩格斯學說的實行者,同時還是馬克思恩格斯學說的繼承者。就是說,他適應發展的新條件,適應資本主義的新階段,適應帝國主義的新時代,向前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說。列寧在階級斗爭的新條件下向前發展了馬克思的學說,他給馬克思主義總寶庫添加了比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供的、比帝國主義以前的資本主義時期內所能提供的更新的東西,而且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寶庫的這種新貢獻是完完全全以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供的世界觀、方法論和基本原則為基礎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講,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也稱謂馬克思列寧主義。
第一,揭示了壟斷資本主義,即提出了帝國主義的理論。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資本論》中分析了資本主義的基礎。但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生活在壟斷前的資本主義統治時期,即資本主義平穩進化并向全球“和平”擴展的時期。這個舊階段是到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才完結的,那時馬克思和恩格斯已經逝世了。顯然,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于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即壟斷階段而產生的新條件,只能作出推測。在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的平穩進化已經為跳躍式的、劇變式的發展所代替,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和矛盾已經充分暴露出來,在發展極不平衡的條件下,爭奪銷售市場和資本輸出市場的斗爭已經使周期性的重新瓜分世界和勢力范圍的周期性的帝國主義戰爭成為不可避免的了。列寧依據《資本論》的基本原理,對帝國主義作了一個有根據的馬克思主義的分析,指出它是資本主義的最后階段,揭露了它的潰瘍以及它必然滅亡的條件。在這個分析的基礎上:他提出在帝國主義條件下,社會主義可能在個別的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
第二,進一步論述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是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政權的方法。而列寧利用巴黎公社和俄國革命的經驗,發現了蘇維埃政權是無產階級專政最好的國家形式;他從無產階級同盟者問題著眼,闡明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公式,規定了無產階級專政是領導者無產階級和被領導者非無產階級被剝削群眾(農民等等)的階級聯盟的特殊形式;他特別著重指出:無產階級專政是階級社會中民主的最高類型,是代表多數人(被剝削者)利益的無產階級民主的形式,它和代表少數人(剝削者)利益的資本主義民主是完全相反的。
第三,論述了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即論證提出了在無產階級專政時期,在由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時期,在一個被資本主義國家所包圍的國家里順利地建設社會主義的方式和方法問題。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無產階級專政時期看作相當長的并充滿革命搏斗和國內戰爭的時期,掌握政權的無產階級在這個時期內采取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和組織上的種種必要措施,以便建立社會主義的新社會、沒有階級的社會、沒有國家的社會,來代替資本主義的舊社會。列寧以此為根據,論證了在一個被帝國主義國家包圍的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里可能建成完全的社會主義社會,只要這個國家不被周圍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所扼殺;擬定了經濟政策的具體辦法(“新經濟政策”),使握有經濟命脈(工業、土地、運輸業、銀行等等)的無產階級能運用這些具體辦法把社會主義的工業同農業結合起來(“工業和農民經濟的結合”),從而把整個國民經濟引向社會主義;擬定了通過合作社把基本農民群眾逐漸引上并納入社會主義建設軌道的具體辦法,而合作社是無產階級專政用來改造小農經濟并以社會主義精神改造農民群眾的最強有力的手段。
第四,論述了無產階級革命及其領導權的理論。即提出了無產階級在革命中,在任何人民革命中,在反對沙皇制度的革命中以及在反對資本主義的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了無產階級領導權思想的基本要點。而列寧的新貢獻就在于他向前發展了這些要點,把它們擴展為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嚴整體系,擴展為無產階級不僅在推翻沙皇制度和推翻資本主義的事業中,并且在無產階級專政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都對城鄉勞動群眾實行領導的嚴整體系。眾所周知,由于有列寧和列寧的黨,無產階級領導權思想才在俄國得到了巧妙的運用。這也是俄國革命產生了無產階級政權的原因。俄國無產階級一方面是革命的突擊力量,同時還力求成為領導者,成為城鄉所有被剝削群眾的政治領導者,把他們團結在自己周圍,使他們脫離資產階級,在政治上把資產階級孤立起來。俄國無產階級既然是被剝削群眾的領導者,它進行斗爭就是為了奪取政權并利用這個政權來謀取自身的利益,來反對資產階級,來反對資本主義。正因為如此,俄國革命每一次強有力的發動,無論是在1905年10月或在1917年2月,都把工人代表蘇維埃這個負有鎮壓資產階級使命的新政權機構的萌芽搬上舞臺,來對抗資產階級議會這個負有鎮壓無產階級使命的舊政權機構。正因為如此,革命在俄國就產生了無產階級政權。這就是實行列寧關于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領導權思想的結果。
第五,論述了民族殖民地問題的理論。馬克思和恩格斯當年分析愛爾蘭、印度、中國、中歐各國、波蘭、匈牙利等國的事件時,已提供了關于民族殖民地問題的基本原則思想。列寧在自己的著作中就是以這些思想為基礎的。列寧在這方面的新貢獻:他把這些思想集合成為一個關于帝國主義時代民族殖民地革命學說的嚴整體系;他把民族殖民地問題和推翻帝國主義的問題聯系起來;他宣布民族殖民地問題是國際無產階級革命總的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六,論證了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了關于黨的基本要點,認為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進部隊,無產階級沒有黨就不能獲得自己的解放,就是說,既不能奪取政權,也不能改造資本主義社會。而列寧的新貢獻就在于他適應帝國主義時期無產階級斗爭的新條件,向前發展了這些要點。他指出:黨是無產階級階級組織的最高形式,高于無產階級的其他各種組織形式(工會、合作社、國家組織),它的使命是綜合和指導這些組織的工作; 無產階級專政只有由一個黨,由共產黨來領導,才能成為完全的專政,共產黨不和而且不應當和其他政黨分掌領導;如果黨內沒有鐵的紀律,無產階級專政所擔負的鎮壓剝削者以及把階級社會改造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任務就不能實現。
列寧在自己的著作里所作的新貢獻大體上就是如此,他適應帝國主義時期無產階級斗爭的新條件,把馬克思的學說具體化了并向前發展了。所以說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由此可見,決不能把列寧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分割開來,更不能把列寧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對立起來。
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是偉大導師列寧同志在領導俄國革命的實踐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和新的歷史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相結合,深入研究了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的規律,總結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階級斗爭的新經驗,概括了20世紀初期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從而使馬克思主義理論達到了一個新階段,即列寧主義。列寧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一樣,它的普遍原理是世界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因此,它常常和馬克思主義一起合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因此列寧主義被稱為“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它最早是由斯大林同志命名的。毫無疑義,把列寧主義,即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俄國工人階級及其共產黨永久性的偉大旗幟是非常正確的。列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運用于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復興及對各種機會主義和錯誤思潮的批判中,根據新情況提出新觀點和新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即列寧主義階段。“列寧主義”一詞始見于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俄國共產黨的前身)第二次代表大會后。1924年斯大林在《論列寧主義基礎》一書中系統地論述了列寧主義,并把它定義為:“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绷袑幵谛碌臍v史條件下對馬克思主義發展所作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是很豐富的。列寧主義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它指引俄國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并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它鼓舞和推動了全世界一切被壓迫階級和一切被壓迫民族爭取解放的斗爭。它至今仍然是指導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行動指南。
1924年列寧逝世后,斯大林擔任了俄國及蘇聯共產黨和蘇維埃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政治家,哲學家和經濟導師。斯大林的主要貢獻在于:確立了蘇聯民族政策的基礎,曾受到列寧的表揚;提出了在一國可以實行社會主義的理論和政策;在社會主義社會始終還存在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有時還很尖銳的理論,為鞏固和加強無產階級專政提供了理論基礎;擴展了上世紀20-30年代蘇聯的中央集權體系;實行農業集體化、公有制國營經濟和大規模工業化,連續實施五年計劃,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經濟模式發展經濟,發展速度很快,極大地增強了蘇聯經濟,而且高速發展在很多領域都有所體現。原本與西方有著數十年差距的蘇聯在短短三十年時間的追趕后,在經濟與科學方面與西方近乎平起平坐。因而一些歷史和經濟學者根據統計分析得出結論:“就目前獲得的資料而言,這是最快的經濟增長時期”。斯大林在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有杰出的理論和政策建樹。但是,斯大林本人從來不承認自己創立了任何同馬克思列寧主義并列的所謂“斯大林主義”,一直以來他始終如一地強調自己是列寧的學生,只是忠誠地繼承、發揚和實行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他也始終如一地體現了恩格斯堅持和維護馬克思主義統一性和權威性的高貴品德。
所謂“斯大林主義”是以前蘇聯1929-1953年間領導人約瑟夫·斯大林命名的一套政治和經濟理論體系?!八勾罅种髁x”這個名詞,最早是由斯大林的追隨者、助手拉扎爾·卡岡諾維奇提出的,旨在肯定和強調斯大林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貢獻,也有突出頌揚之意。但是,這一提法,既違背了斯大林本人的堅定意愿,也開了一個很壞的開端,給修正主義者以標新立異、換旗易幟的可乘之機,也給階級敵人和西方反共勢力提供了孤立起來進行攻擊的借口,并給其“第五縱隊”反革命活動、其代理人上臺提供了機會。同時,反對當時蘇聯社會主義政權的修正主義托洛茨基派也最早使用了“斯大林主義”這個名詞,他們把斯大林的理論從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分割出來,對立起來,進行了大肆的歪曲、污蔑和攻擊之能事?!八勾罅种髁x”其實也是西方反共勢力強加給斯大林的,把“斯大林主義”特別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還經常被誣稱為“紅色法西斯主義”,該稱呼在20世紀30年代在西方出現,在1945年后的美國使用尤其普遍,更是極盡誣蔑和攻擊之能事。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如果一定要說什么斯大林主義的話,就只能說,首先,它是共產主義,是馬克思主義,這是主要的一面;其次,它也包含了一些極為嚴重的、必須徹底糾正的、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錯誤。”他還同時指出:“所謂非斯大林主義化就是非馬克思主義化,就是搞修正主義?!?/p>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他的繼承人赫魯曉夫180度大轉彎,在蘇共二十大會議上作“秘密報告”,瘋狂攻擊斯大林的理論和政策,指責斯大林主義是搞個人崇拜,背叛了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全盤否定斯大林,否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鼓吹什么“全民黨”、“全民國家”,把黨和人民的思想搞亂了。思想教育也名存實亡。蘇聯的演變,從赫魯曉夫時期已開始埋下了種種危機。赫氏放棄斯大林的社會主義政策,從決定放開集體農莊成員自主買賣農作物的權力范圍、搞物質刺激等入手,開始大搞修正主義。在這之後,不少采納斯大林主義的國家,或多或少都跟隨蘇聯和赫魯曉夫也放棄了斯大林主義,采納赫魯曉夫的所謂“新式共產主義政策”。由此嚴重破壞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勃列日涅夫在赫魯曉夫出差時和蘇斯洛夫、柯西金、波德戈爾內一起罷免了赫魯曉夫,并軟禁了他。勃列日涅夫上臺后,面對斯大林主義者和非斯大林化者在蘇聯引起的政治風波,通過折衷主義的手段,推行“勃列日涅夫主義”,更加瘋狂地搞修正主義。所謂“勃列日涅夫主義”,即 “社會主義大家庭論”、“大國責任論”、“國際分工論”、 “有限主權論”、“國際專政論”、“利益有關論”和“社會主義建設共同規律論”等一整套修正主義謬論,是蘇聯貼著“社會主義”和“國際主義”標簽的社會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
1985年3月,受西方影響和支持的戈爾巴喬夫出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又提出了“改革與新思維”,摒棄了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的所謂“改革與新思維”,就是推行所謂的“民主社會主義”,即指導思想多元化、政治上搞多黨制和議會政治、經濟上搞私有化、軍隊建設上搞非黨化、非政治化,等等。短短的6年之后,戈氏被西方支持和操縱的蘇共叛徒、內奸、走資派葉利欽搞下臺,曾經執政74年之久的蘇聯共產黨丟掉政權,統一的蘇聯多民族國家分崩離析,社會主義成果喪失殆盡。戈爾巴喬夫鼓吹和推行的“民主社會主義”,不但沒有給蘇聯人民帶來什么真正的“民主和人道”,反而導致亡黨亡國,政治上遭到了徹底的失敗。1991年6月12日,葉利欽當上俄羅斯總統,推行所謂的“自由民主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制,采取“休克療法”以令俄羅斯盡快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卻讓俄羅斯經濟瀕臨崩潰。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宮上空飄揚了68年的紅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羅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這標志著列寧創立的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政治舞臺上消失了。這是一個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蘇聯的演變雖然不能改變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這一歷史發展的總趨勢,但也不可否認,它使得世界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低潮,作為對歷史的反動,它大大延緩了歷史的進程。然而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關鍵是要既認真又科學地總結歷史教訓。實際上,凡是有政治頭腦的人都在震驚之余思索著蘇聯演變的原因,為什么看起來那么強大而牢固的蘇聯共產黨和蘇維埃國家政權竟會未流血抵抗就頃刻瓦解?蘇聯演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因也有內因。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蘇聯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這樣的結果,確有西方敵對勢力推行“和平演變”戰略之故,但是歸根結底,是蘇聯共產黨內出了修正主義,真乃“城頭變幻大王旗”,修正主義者接二連三地搞政變,還以所謂“民主”、“自由”、“改革”、“創新”和“發展”等為借口,不斷換旗易幟,推行了一條赤裸裸的修正主義路線,實行了一整套錯誤的方針和政策,長期犧牲和不顧人民的利益,嚴重脫離人民群眾所造成的。國內的因素,還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歷史的教訓是極其沉痛而深刻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必須牢牢記取的!
(資料來源于百度搜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