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這個問題有探討的必要。因為,財政部長是官員,通常是處理具體事物的,有許多日常的工作,但是和經濟學的純學術研究是有所不同的。
一般而言,大眾都是媚權的,尤其是大學,有一個有權力的人來演講,通常是會被聽眾誤認為真理,或者哪怕他說得荒唐,但是一通附和,也許會帶來好處,例如撥款什么的。但是這會不會 影響學術進步?是值得討論的。
此外,部長這個職位不高也不低,因此發表政治上的看法,或者經濟學上的看法,人們就要關心,是不是中央領導層集體的意思?是?或者不是?這就更加影響到學術層面。如果不是中央領 導的意思和觀點,是個人的學術觀點,卻被誤認為是中央的觀點,算不算一種越權行為?甚至,算不算一種學術腐敗?當然都可以討論。
尤其是提到概率問題。我覺得,一般而言,處于領導班子的人不應當輕言概率,原因如下。
比如一個乘客乘飛機,這飛機的機長通常要對乘客說一些話,歡迎大家乘坐自己駕駛的飛機,但是通常不會說,我們這架飛機,有百分之一的機會墜毀。不會提這個概率。因為,機長是當事 人,就是全力保證飛機安全。可能機下有一個學者,說根據研究民航發生空難的概率為多少多少,但是出于禮貌也不會說這架飛機發生空難的概率是多少多少。
乘汽車也是這樣啊,你乘一輛旅游大巴去旅游,司機不會對乘客說我們這輛車掉下懸崖的概率是百分之二十,司機只會表示盡全力保證大家的安全。
中國共產黨早就向全國人民宣布在本世紀中葉把中國建成中等發達國家,卻不會說建成中等發達國家的概率為百分之八十。概率這事情不是執政者研究的,而是非執政者研究的。例如我不是 中國共產黨黨員,也沒有掌權,我可以分析中國成為發達國家的概率。
而且在科學研究中,概率這個東西也不是可以信口雌黃亂說一通的。要么有統計,要么有數學模型,公式推導。
比如說,預測中國未來發生什么事情的概率為百分之七十,可以這么計算,就是一百多個國家已經有七十個國家發生了這事情,而有三十個沒有發生,這算一種統計,雖然樣本少了點。
還有就是數學模型,給出一個經濟發展的數學模型,一個公式,或者一個微分方程,或者一個隨機微分方程,通過時間序列分析,最后計算出一個事情發生的概率是多少多少?
或者部長就是亂說一個概率,然后用這種辦法爭取社會同意從而向中央施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