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共產黨員、財政部長樓繼偉在清華發表演講,題目為“中高速增長的可能性及實現途徑”。隨后,聽眾速記被傳至網絡,一時間引起了巨大爭議。對于其中“不能像歐美國家那樣,員工以區域或者行業為單位進行聯合,與雇主強勢地談判”等觀點,左翼網站紛紛指責:“為老板操碎了心”、“又見資本笑哪聞百姓哭”。昨天,一篇更詳盡的記錄開始流傳,我們也得以更完整地了解樓繼偉到底說了什么。在這里,我們僅就勞動關系方面對樓繼偉的觀點展開分析,糧食安全等方面暫且不涉及。
首先,樓繼偉回顧了工資增長與勞動生產率增長關系的變化:“從改革開放開始,80年代,到90年代中早期,這時是工資增長大于勞動生產率增長,是成本真實化的表現。之前是把工資壓得低,利潤很高,增加利潤交給國家。”
“90年代中期開始,把壓抑的工資基本上解決。勞動生產率增長得很快……之后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住房改革,之前不反映在工資中,反映在企業的其他成本中,現在變得真實化了……這段時間勞動力釋放……人口紅利大規模進入制造業。一直到2007年,工資低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
“07年是個拐點。07年在討論勞動合同法。這個法很有弊端,這樣說很多人不高興。從2001到2006年,農民工的工資年均增長6.7%。07到12年12.7%,超過勞動生產率了,弊端比較大。弊端在于:一方面是降低了勞動力市場的雇傭靈活性,工人可以炒雇主,雇主無權炒工人。推行集體談判是對的,但是提出了行業集體談判和區域集體談判是可怕的。美國說:你們的勞動合同法非常好,在美國都做不到。美國講負面清單、勞動權利,我們把法律給美國看看,美國人不說話了。底特律就是福利太高,最后垮臺只好往回走。”
在這里,我們要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80年代工資增長大于勞動生產率增長,就是“成本真實化”,經過十余年工資增長低于勞動生產率增長(難道這就沒有弊端?),07年的時候再反過來,就不是“再真實化”,而是“很有弊端”了??至少從樓繼偉此次演講的內容來看,他沒能解答這一問題。
或許問題的解答是:所謂“成本真實化”的概念,本身就是站在資本所有者的立場上而言的。對于勞動者而言,工資是勞動力的“補償”,而不是什么“成本”。樓繼偉不認為現如今工資的快速增長是“成本再真實化”,恰恰是因為:所謂的“真實成本”是以資本所有者的標準來衡量的。工資太低,影響我產品的銷售了,那就是“不真實”的成本;工資太高,影響我資本的積累了,那也是“不真實”的成本。完全由市場決定的,既不影響銷路也不影響積累的,才是“真實的”成本。所謂的“真實”,跟勞動者的感受無關,甚至跟所謂的勞動生產率也沒有關系!
樓繼偉接著說:“工資沒有靈活性,加上被勞動合同法削弱。光是這些,再加上如果勞動生產率、適齡人口減少,GDP就上不去。我的看法是:如果沒有有效的政策措施,GDP增長率就會小于5%(即所謂的‘滑入陷阱’)。”是啊,勞動合同法害得工資沒有了靈活性,企業主沒法隨意地削減勞動者的薪酬,也就沒有了足夠的投資動力,這對于經濟是很要命的。
勞動者想要提高待遇,就要妨礙企業主的資本積累;企業主想要更順利地增殖資本,就要壓低勞動者的待遇,或者至少擁有“隨時能壓低”(即所謂“靈活性”)的權力。這一矛盾,與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在《資本論》里所闡述的矛盾,有任何的差別嗎?這難道還不能說明:中國經濟已經遇到了與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相同的問題——勞動者的利益,已經與資產者的要求產生了根本的對立?而所謂的“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財政部長,除了損害勞動者的利益,竟根本想不出別的方法來解決這一點。
我們想請教一下樓部長:對于這一問題,為什么只能通過犧牲勞動者的利益來解決?用“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來指導解決,與用新自由主義的理論來指導解決,到底有什么差別?如果樓部長對我們的回答是:“犧牲勞動者的短期利益,使資本得以更順利地增殖,符合勞動者長遠的根本利益!”那么我們就只能遺憾地表示:身為共產黨員的樓繼偉已經徹底與馬克思說拜拜了。
既然資本與勞動者的長遠利益是統一的,為了資本增殖犧牲勞動者的短期利益是完全應該的,那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理論還有什么意義?那么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豈不是就只能存在于李世默等國家主義者所謂的“治理能力”里了?
國家主義者的理論體系是比較自洽的,因而我們也不會在沒有充分理論依據的情況下,一上來就全盤否定它。然而對于樓繼偉而言,其馬克思主義“共產黨員”的身份,與其新自由主義的政策思想,是根本自相矛盾的。這一點,我們只能毫不留情地指出。
樓繼偉的“自相矛盾”還體現在“法制問題”上。一方面,他聲稱:“要有靈活流動的勞動力市場、產權保護、要素流動尤其土地、開放的經濟環境。拉美的問題就是經濟不開放,勞動力市場僵化,民粹主義。東南亞法制化更差一些。”認為法制程度低不利于經濟增長;一方面,他又說:“財政能力應該說是比較強且謹慎的。勞動力的流動性、靈活性在下降但并不是很嚴重,因為有法不依。”認為勞動合同法沒有被嚴格執行有利于經濟。
表面上的“矛盾”其實并不矛盾。站在資本所有者的立場上看,所謂“依法治國”就是要在“產權保護”等有益于資本的方面“嚴格執法”,在“勞動合同”等不利于資本的方面就該“有法不依”,最好取消這個法。
樓繼偉關于拉美的評價也很有意思:經濟停滯是因為“不開放”、“民粹”,解決之道呢?自然就是“開放經濟”、“打壓勞方力量”,那不就是新自由主義那一套嗎!拉丁美洲曾長期地實行過新自由主義政策,我們想問一下樓部長,其結果又如何呢?
樓繼偉是怎么分析福利國家的衰敗的呢?“南歐被干掉,就是由于區域的集體談判。”(有關希臘債務問題,可見本號前天推送)也就是說:福利資本主義失敗,不是由于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仍未解決,而是——因為你們實行了區域的集體談判,勞動者“過于”強勢!這一觀點自然是符合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的,可是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那里,則純粹是舍本逐末、把主要責任歸咎于勞動者的謬論。
樓繼偉作為堂堂財政部長、第十八屆中央委員,在外界發言不可能由著自己的性子隨便亂講。其思想觀點,必然是在黨內獲得了一定的認同,才敢拿出來公開說的。實際上,我們只能悲觀的認為,在共產黨中高層內部,已經有一批人不把自己當“共產黨員”了,他們的真實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根本相悖的。
他們的思想狀態,可能與一直把自己包裝為國家主義的觀察者網更為相近。實際上,觀察者網在樓繼偉這件事上的態度也是耐人尋味。其微信在昨天的推送中說:“最復雜最‘糾結’最能體現演講者操心的還是下面這個版本的筆記,比較長,值得一看……拋開坊間爭議不談,三個版本的筆記逐次復雜翔實,能讓人感覺到當下中國面臨的問題需要解決。面對問題,超越教條,這是有識之士的心愿。”
是呀,就像鼓吹“超越階級”,讓共產黨成為“民族復興黨”那樣,繼續說什么“超越”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